當中秋遇上國慶,旅遊和美食定不可辜負!
提起美食,大家能在這個時候想起什麼?
大閘蟹一定是榜上有名!
畢竟,金秋十月,膏滿黃肥的大閘蟹已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大閘蟹雖然足夠誘人,但是大閘蟹的價格卻始終讓不少人可望而不可即,一隻100元的價格那是稀鬆平常,價格高的一隻可以達到888元。
如此高的價格,堪稱「蟹中茅臺」。
高價格,高利潤的背後則促使行業亂象叢生,冒牌蟹、過水蟹數不勝數。
今天我們就好好探索一下陽澄湖大閘蟹究竟做對了什麼?而使得價格遠超其他地方的螃蟹?
1
陽澄湖大閘蟹為何巨貴?
在我國一共有十個地區盛產大閘蟹,其中包括:江蘇產區、上海崇明島產區、安徽主產區、遼寧盤錦產區等等。
在十大產區下面較為出名的是花津湖大閘蟹、勝芳蟹、陽澄湖大閘蟹等。
在這些湖蟹和河蟹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陽澄湖大閘蟹。由於知名度最高,也給了陽澄湖大閘蟹最高的溢價。
那麼問題來了,陽澄湖大閘蟹憑什麼可以貴至888元/只呢?
首先,陽澄湖大閘蟹擁有良好的信用背書。我國的民主革命家章太炎夫人湯國梨在寄居蘇州時作詩「不是陽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蘇州」。除了湯國梨之外,顧炎武也曾在手稿中對陽澄湖大閘蟹的名字來源做了描述。
其次,故事思維傳播效果好。想要把一隻螃蟹優雅的吃乾淨,那就要用到蟹八件(錘、鐓、鉗、鏟、匙、叉、刮、針)。據傳,蟹八件的來源是因為蘇州閶門的一個富商在嫁女兒的過程中,陪嫁了女兒一直黃金蟹八件,寓意飛黃騰達。受此影響,民眾也就一傳十,十傳百,讓蟹八件流行開來。而蟹八件來源於陽澄湖地區,因此,陽澄湖大閘蟹也多了一絲故事思維。
然後,當局重視品牌打造。一個地區的品牌很難靠某一個商家就能火起來,而需要當局多部門的集體保護。陽澄湖大閘蟹為此有專門的協會,一方面可以群策群力擴大陽澄湖大閘蟹知名度,另一方面也能在危機方面及時做出相應的回應。
此外,陽澄湖大閘蟹產量十分有限。由於養殖大閘蟹會對湖的水質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蘇州在2016年推出了「退養還湖」的政策,大閘蟹養殖面積大幅縮水,從最高的14.2萬畝減少到了1.6萬畝,減少了接近90%。
物以稀為貴的道理非常簡單,因為陽澄湖大閘蟹的產量非常有限,這也就造成了產品價格的接連上漲。幾乎每年都會有10%-20%的漲幅,這已經成為定律。
最後,滿足了人們的送禮需求。如果說我們花個幾百元買幾隻螃蟹來吃的話,的確有些奢侈,尤其是那些月薪低於3000元的人來說,陽澄湖大閘蟹確實太貴了。
不過陽澄湖大閘蟹其實已經不僅僅將自己定義在日常使用行列,而是中秋送禮必選佳品。只要人們將產品賦予禮品屬性,那麼價格就可以隨便漲了。比如說茅臺酒,零售價已經超越3000元。
2
陽澄湖大閘蟹的秘密
可能有人會認為陽澄湖大閘蟹不值這個價,但是存在即合理,這是市場最終給出的選擇。
不過由於陽澄湖大閘蟹的供不應求促使這個市場假貨泛濫成災,真相令人膽戰心驚。
據統計,2017年陽澄湖大閘蟹的產量為1200噸,產值在3億元左右,可是全國的陽澄湖大閘蟹銷量卻可以高達300億元,這個數據著實嚇壞了不少人。更為嚇人的是,僅僅在某電商網站上的銷量就超過了3億元。
這個數據充分說明了陽澄湖大閘蟹的造假程度,市場上99%的陽澄湖大閘蟹都是假的。
換句話說,你在市場上買到真陽澄湖大閘蟹的概率要遠遠小於你買飲料「再來一瓶」的概率。
另外,即使你買到的是真的陽澄湖大閘蟹又能怎麼樣?味道能好到天上去?
在我國,很多大閘蟹都是中華絨螯蟹,陽澄湖大閘蟹也並不例外。也許由於養殖方法、飼料和水質的不同,陽澄湖大閘蟹在味道上可能會比其他地方的大閘蟹好那麼一丟丟,但是想要好出很多並不現實。
舉個例子,同樣的兩頭羊,一隻放在水草豐美的內蒙古,另一隻放在比較乾旱的地方,給予足夠多的飼料。待兩隻羊長大後,烤出的羊肉串區別很大嗎?
可能會有一點不同,但是我相信大多數人根本吃不出區別。
不管怎樣,陽澄湖大閘蟹區域品牌的成功也為每個區域產品指明了一條發展之路,如果運用得當,帶領某個地區的人們脫貧致富並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