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咖啡館茶館總數排名全球第一!影院銀幕數位列全球第一!

2021-01-13 東方網

  上海的文化軟實力究竟幾何?新年伊始,一組最新出爐的數據,給出讓人眼前一亮的答案——

  在全球50個國際文化大都市中,上海坐擁的茶館、咖啡館總數排名全球第一,餐館數排名第二;年接待遊客數量排名全球第一,旅遊業總收入全球第三;擁有的影院銀幕數在2012年到2019年間增長迅速,目前位列全球第一。

  1月7日,上海交通大學與美國南加州大學聯合團隊公布《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多維度數據表明,作為國際文化大都市的上海,表現搶眼,未來更加可期。

  上海的基礎文化設施和整體布局,已名列前茅

  此次參加排名的50個全球文化大都市,包括紐約、巴黎、倫敦、東京等知名城市。總體排名上,北京、上海都進入前十名。

  「如果以基礎文化設施和整體布局來衡量,上海在過去幾年中發展迅速,各項指標在全球國際文化大都市中名列前茅,在一些細分指標上已排在首位。」上述課題組負責人、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長徐劍說到這裡,一臉自豪。

  以公共文化供給一級指標中的影院銀幕數來看,上海位列全球第一,北京緊隨其後。徐劍介紹,中國影院銀幕數近年呈穩步增長態勢,2012年中國影院銀幕數為13118張,到2018年時突破6萬張,2019年接近7萬張。「看電影已成為中國人民最重要的文化活動,相信隨著疫情的逐步消退,中國電影業將迎來新的發展巔峰。」

  在市場消費性指標上,上海的表現明顯提升,尤其是咖啡館和茶館總數已位居世界第一,餐館總數居世界第二,形成了獨特的海納百川的美食文化。

  從文化經濟發展層面看,上海的年度遊客人數排名全球第一。統計顯示,2019年上海接待國際旅遊入境者897.23萬人次,接待國內旅遊者3.6億人次,其中外省市來滬旅遊者為1.7億人次;2019年上海市國內旅遊收入4789.3億元人民幣。上海的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資源豐富,國際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公共服務精細,城市智慧化水平日益提升,這些都被認為是上海持續吸引國內外遊客來滬的重要原因。

  步入數位化、移動化時代,文化基建也高度網際網路化。北京和上海目前擁有在國際上較為先進的無線網絡基礎設施,無線網絡覆蓋、移動媒體普及率等指標都居於前列。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國已累計建成了超過71萬座5G基站。而據三大通信運營商整體規劃,在2021年全國將建成超過130萬座5G基站,成為全球5G網絡商用規模最大的國家。

  人均預期壽命,同樣體現人民對城市未來的人文生態想像,反映一個國家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實力。報告顯示,上海的人均預期壽命持續攀升,從2013年的82.38歲提高到2019年的83.66歲,其中女性更是達到86.14歲——在人均預期壽命這個維度上,上海也已達到了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領先水平。

  45公裡黃浦江兩岸,有望成為又一個「超級文化地標」

  縱觀頂級全球文化城市,無一例外,都有屬於自己的超級文化地標。這是因為,文化地標不僅是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的空間載體,同時還是全球民眾對城市的認知符號。為此,課題組建議,成績不俗的上海,未來需進一步加強城市文化的全球認知符號建設。

  正如人們提到紐約會馬上聯想到百老匯、時代廣場,提到倫敦想到倫敦西區;提到巴黎想到香榭麗舍大道等文化功能區域一樣,課題組認為,素有「魔都」之稱的上海,體現其海納百川、創新發展的「魔幻之都」的功能性超級文化地標特色還不夠顯著,有提升的空間。

  就在去年11月底,徐劍課題組公布《中外民眾眼中的上海國際大都市形象調查報告》,「東方明珠」「外灘歷史建築群」都被海外遊客認為是當下最能夠代表上海的文化地標。

  不過,調查也發現,在這些已形成的文化地標性區域,遊客更多地關注建築本身,而與這些文化地標相結合的實質性文化活動還需進一步豐富、影響力有待進一步提升。根據這份調查,在外籍居民和遊客對「未來最能代表上海的文化地標」的看法中,位居前五的地標為東方明珠、外灘、上海博物館、陸家嘴、新天地,均位處黃浦江兩岸。

  徐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上海要構建屬於自己的全球城市文化識別,有一點將起到關鍵支撐作用,那就是核心文化產業的培育。在其他全球城市已經領先的文化產業類別裡,要想後來居上,已經十分困難。要想彎道超車,上海須放眼未來,在新興領域中搶先布局。「目前,上海已在網絡內容產業取得了競爭優勢,這一領域不僅是上海核心文化產業培育的最佳突破口,也呼應『魔幻之都』的全球城市文化核心識別。」

  此次調查就發現,上海的文化創意產業年增長值超過4979億元人民幣,其中,網際網路文化上市公司總市值名列前茅;同時,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業的年增長達到了4.4%,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年增長更是達到了14.4%。

  徐劍說,外灘等文化地標已成為全球民眾對上海文化想像符號,在此基礎上,上海可以進一步實現空間上的延伸,依託網絡內容產業的發展,把45公裡黃浦江兩岸打造成為上海的超級文化地標。

  評價納入有中國特色的參考指標

  此次的文化城市評價體系,由10個一級指標構成,包括城市人文生態、公共文化設施、公共文化供給、公共文化參與、文化市場、文化經濟發展、文化教育、網際網路發展、文化旅遊、文化全球影響等。這些一級指標又包含49個二級指標,包括每百萬人的博物館數量等傳統的指標,也包括網際網路文化產業、5G基礎設施建設等中國特色的內容。

  「中國建設文化大都市,需要客觀的評估體系。可以說,過去的評價體系大多數來自發達國家,有些並不適用中國。」徐劍稱,此次在評價過程中,就對全球文化大都市的評價指標進行了探索。評價體系也跨越西方中心主義的局限,基於東方視角,納入有中國特色的一些指標體系,以包容全球化的城市文化發展形態。

  有個例子很典型,海外城市在評價文化市場這一指標時,往往會納入米其林餐廳數量,但是中國作為美食大國,米其林餐廳的評價指標未必適用,因此,課題組在和美國團隊探討之後,捨棄了這一指標,「現在主要優先考慮餐廳數量,下一步我們也許會考慮將其他的網際網路上的相關大數據納入評價」。

  再比如,在評價市場型文化空間時,海外城市多關注咖啡館,而此次評價則把咖啡館和茶館並列。「咖啡館的本質是文化空間,即通過市場力量提供人們交流的活動場所。在這一點上,和中國的茶館功能是一致的。隨著中國在全球的崛起,喝茶也會像喝咖啡一樣,成為全球人民喜愛的文化活動。」徐劍說。

  同時,考慮到中國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產業,移動網際網路和超級網際網路文化公司的發展也被納入此次評價,在「中國話語」體系下兼顧共性評價標準,對各項指標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徐劍表示,通過評估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建設現狀和分析頂尖世界文化名城的競爭態勢,有利於中國未來城市建設,同時也能為相關評估提供有中國特色的指標體系。

相關焦點

  • 咖啡館茶館總數、影院銀幕數位列全球第一!上海的文化軟實力究竟幾何?
    上海的文化軟實力究竟幾何?新年伊始,一組最新出爐的數據,給出讓人眼前一亮的答案——在全球50個國際文化大都市中,上海坐擁的茶館、咖啡館總數排名全球第一,餐館數排名第二;年接待遊客數量排名全球第一,旅遊業總收入全球第三;擁有的影院銀幕數在2012年到2019年間增長迅速,目前位列全球第一。
  • 咖啡館茶館總數全球第一 上海的文化軟實力究竟幾何?
    在市場消費性指標上,上海的表現明顯提升,尤其是咖啡館和茶館總數已位居世界第一。左圖:局門路上的咖啡店。下圖:淮海大樓內的喬家柵體驗店推出「喬咖啡」。均本報記者 袁婧攝 製圖:馮曉瑜  ■本報記者 姜澎  上海的文化軟實力究竟幾何?新年伊始,一組最新出爐的數據,給出讓人眼前一亮的答案——  在全球50個國際文化大都市中,上海坐擁的茶館、咖啡館總數排名全球第一,餐館數排名第二;年接待遊客數量排名全球第一,旅遊業總收入全球第三;擁有的影院銀幕數在2012年到2019年間增長迅速,目前位列全球第一。
  • 上海:影院銀幕數、咖啡館和茶館數全球第一,4G5G基站數、餐館數...
    論影院銀幕數量,上海排名全球第一,北京排名全球第二;論4G+5G移動基站數量,北京排第一,上海排第二。這是7日在滬發布的《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透露的。來自中美兩國高校的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各種統計標準,收集統一口徑的全球數據,對50個國際文化大都市進行了評價探索。
  • 《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出爐 上海多項指標居全球第一
    在市場消費性指標上,上海的表現明顯提升,尤其是咖啡館和茶館總數已位居世界第一。左圖:局門路上的咖啡店。下圖:淮海大樓內的喬家柵體驗店推出「喬咖啡」。上海的文化軟實力究竟幾何?新年伊始,一組最新出爐的數據,給出讓人眼前一亮的答案——在全球50個國際文化大都市中,上海坐擁的茶館、咖啡館總數排名全球第一,餐館數排名第二;年接待遊客數量排名全球第一,旅遊業總收入全球第三;擁有的影院銀幕數在2012年到2019年間增長迅速,目前位列全球第一。昨天,上海交通大學與美國南加州大學聯合團隊公布《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
  • 文化地標賦能 上海的文化軟實力究竟幾何?
    上海的文化軟實力究竟幾何?新年伊始,一組最新出爐的數據,給出讓人眼前一亮的答案——在全球50個國際文化大都市中,上海坐擁的茶館、咖啡館總數排名全球第一,餐館數排名第二;年接待遊客數量排名全球第一,旅遊業總收入全球第三;擁有的影院銀幕數在2012年到2019年間增長迅速,目前位列全球第一。
  • 上海咖啡館數量名列全球大都市第一
    上海的咖啡館、茶館總數達8200餘家,在全球50個國際文化大都市中排名第一,從一個方面反映出城市經濟的發展和文化交流的活躍,顯示出上海的國際化程度和開放水平
  • 咖啡館茶館總量全球第一,上海街景裡有豐富味道
    記者 袁婧攝 製圖:馮曉瑜  上海交通大學與美國南加州大學聯合團隊日前公布《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顯示在全球50個國際文化大都市中,上海的咖啡館和茶館總數排名第一  永康路上的「熊爪」咖啡店,在凜冽冬日遞上暖心愛意;陸家嘴金融城國際咖啡文化節吸引近10萬擁躉;咖啡館甚至被搬到「外灘大會」主論壇上,金融界大咖們喝著盧安達咖啡,暢談全球貿易平臺和區塊鏈技術……在小小一杯咖啡中
  • 胡潤首份全球獨角獸榜發布 中國排名第一
    中關村在線消息:胡潤研究院在今天發布了首份《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對全球現有494家獨角獸企業進行了排名,並從不同維度進行了排名。《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數據採集截至2019年6月30日,前十企業分別是:螞蟻金服、字節跳動、滴滴出行、Infor、JUUL Labs、陸金所、愛彼迎、SpaceX、WeWork和Stripe。
  • 2021年全球最安全的航空公司排名出爐:澳航再次位列第一!
    一家領導性的航空集團公布了2021年全球最安全的航空公司排名,澳洲航空再次位列第一! 這份排名是由澳大利亞的AirlineRatings.com發布的,該網站監測了385家航空公司,考慮了很多因素,包括:航空管理機構的審計、政府審計、航空公司的墜機和嚴重事故記錄,以及機齡、飛行員培訓和文化等。
  • 上海迎第三家杜比影院 銀幕數量和質量均走在全國前列-杜比,上海...
    原標題:上海迎來第三家杜比影院,上海銀幕數量和質量均走在全國乃至全球前列  7月20日,上海迎來第三家杜比影院——在上海寰映影城大融城店,影迷們第一時間在杜比影院欣賞到了由「巨石強森」主演的杜比視界和杜比全景聲格式的動作大片《摩天營救》,豐富的明暗細節、驚人的亮度和美輪美奐的色彩,真實地呈現出影片中世界第一高摩天大樓「珍珠塔」的每個細節
  • 報告:全球科研城市北京排名第一 紐約第二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最新研究報告:全球科研城市北京排名第一新京報快訊(記者 黃哲程)今天(9月19日)下午,2020中關村論壇重大成果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研究數據表明,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再次位列第一,第2至5位分別為紐約、波士頓、舊金山-聖何塞地區和上海。「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排名前20位的城市。
  • 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發布:螞蟻集團排名第一
    從具體城市來看,北京是全球獨角獸之都,有93家,遠遠超過舊金山的68家,上海以47家排名第三。獨角獸數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9個在中國或美國,倫敦是唯一的例外。排名前12的城市中有6個在中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獨角獸數量都比倫敦多,南京比首爾和波士頓多,廣州比巴黎和柏林多。
  • 中外居民眼中的上海城市印象:進博會是最有影響力的城市文化活動
    外籍居民和遊客最滿意咖啡館和茶館、餐館和酒吧,還有博物館,本地居民最滿意電影院在文化和體育設施類中,受訪者滿意度排名前三的指標為:咖啡館和茶館(67.12%)、餐館和酒吧(66.44%)、博物館(藝術館、博物館和展覽館)(61.99%)。
  • 全球起重機械製造商20強榜單出爐 中聯重科位列全球第三、中國第一
    原標題:全球起重機械製造商20強榜單出爐 中聯重科位列全球第三、中國第一   近日,英國
  • 上海人到底有多愛喝咖啡?站在這個路口就知道了,1.5公裡內咖啡館多達43家→
    上海咖啡館數量到底有多少?在上海交大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長徐劍團隊日前公布的《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得到了佐證。在全球50個國際文化大都市中,上海的咖啡館、茶館總數排名第一。
  • 詳細地址及影院介紹
    影院介紹:  萬達電影院線成立於2005年,隸屬於萬達集團,是亞洲銀幕數排名第一的電影院線,開業五星級影城86家,730塊銀幕,其中IMAX銀幕47塊,佔有全國15%的票房份額,成為排名全球前列的電影院線。
  • 全球開放度排名:香港地區第一 新加坡居次
    中新社發楊志平攝     中廣網北京5月26日消息 美國史丹福大學周二發表《國際Access指數》排名,香港在全球75個國家和地區中的Access指數位列第一,反映當地就交通、港口和政策等方面,都與國際市場緊密聯繫。新加坡則僅次香港排名第2。
  • QS全球最佳留學城市排名出爐!倫敦蟬聯第一,北京上海榜上有名!
    中國區中,香港排名最高位列第14,臺北排名第17 。除此之外,北京和上海分別位列第32位和33位。南京也進入百強,位列第99位,武漢排名105名。中國上榜城市中國大陸的北京、上海、南京及武漢四所城市進入了這一榜單。其中,北京、上海進入全球最佳留學城市40強,南京和武漢分別排名99和10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