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進武漢品牌近200家 餐飲業態佔比達58.1%

2020-12-26 贏商網

  近些年來,隨著購物中心的大量崛起,同質化已然成了行業難以避免面對的難題。不僅如此,商業地產界還要與在網際網路大勢興起下的電商這一勁敵做長期競爭。因此,為應對各種已來臨的問題,眾多購物中心選擇引進新品牌,加強購物中心的品牌吸引力,在經過品牌調整後的購物中心才能更貼近如今的消費者,滿足當下人的消費需求。

  回顧即將過去的2017年,商業模式創新、業態更迭提速,不僅推動消費升級,更引領新的生活方式。新奇、好玩、高顏值、情景化已經成為今年內首進武漢品牌的普遍特徵。據不完全統計(購物中心和知名商業街),今年首進武漢的品牌高達近200家,涵蓋了服飾、書店、影城、餐飲、休閒/運動娛樂、其他幾類,具體品牌如下所示。

  其中,在些首進武漢的服飾品牌中,有18.6%進駐了開業不久的武漢光谷K11購物藝術中心,有18.6%進駐壹方和武漢天地,但更多的37.2%的品牌則是進駐武漢國際廣場。

  在首進武漢的餐飲品牌中,有25.7%的餐飲品牌進駐了武漢光谷K11購物藝術中心,16.2%的進駐了武廣,16.2%進駐了壹方和武漢天地,10.5%的進駐了上半年開業的和記黃埔武漢M+。

  而在首進武漢的零售品牌中,有34.4%的品牌進駐了武漢光谷K11購物藝術中心,15.6%的品牌進駐了武商廣場。

  此外,還有在今年新開的和記黃埔武漢M+、金橋永旺、印象城等購物中心,均有各類首進武漢的品牌。

  新進駐的餐飲品牌成購物中心「座上賓」

  對購物中心而言,一年一小調,五年一大調已成常態。隨著逐年進行的品牌調整,讓購物中心隨時能與市場保持相對穩定的步伐,而通過引進新的服飾、餐飲、零售品牌,讓消費者在購物中心體驗到不一樣的消費環境,以此加強消費者對購物中心的吸引力。

  而從數據中,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在今年首進武漢的品牌中,餐飲的佔比高達58.1%,遠超其他類型的品牌。而在餐飲品牌中,更多是引進了時尚元素較強和人氣較高的特色品牌,以此吸引消費者,形成影響力,甚至能達到大排長龍的效果。

  在近幾年的餐飲市場中,由於一些原因,使一些普通大眾餐飲和高端餐飲正在逐漸脫離市場。業內人士曾指出:餐飲行業啞鈴形的消費結構(高端和低端消費比重大)將調整,未來將呈現紡錘形的結構(中檔消費比重大),人均價格在20~80元的大眾化餐飲發展空間良好。也使一些新興的、具備網際網路精神的快時尚餐飲成為很多購物中心及社區商業的新寵,成為新進品牌的大頭。

  新品牌青睞成熟標杆商場和受期待的新項目

  據贏商網的不完全統計,2017年新進入武漢的品牌,一部分會優先選擇運營成熟的區域標杆型購物中心,如武廣、壹方、武漢天地、凱德1818等。另一部分會選擇受期待的新開項目,如武漢光谷K11購物藝術中心、和記黃埔武漢M+、金橋永旺、印象城這一類購物中心。

  其中,武漢國際廣場和武商廣場做為武漢的成熟標杆項目,在品牌更新上尤為明顯,特別是在今年,多個首店均在此落地。像是第一家從線上向線下發展的三隻松鼠實體店,網紅麵包原麥山丘,主打咖啡的弘道書店,高顏值的予果書店,LV旗下餐飲品牌翡翠拉麵小籠包等。經過品牌調整後的武廣,不再只有高消費,變的更有體驗感,更年輕化,更受消費者期待。

  此外,新開項目武漢光谷K11購物藝術中心在引進新品牌上,異常亮眼。其項目內有25%的品牌為首入華中,37%的品牌為首入武漢,而首入光谷地區品牌數佔比更是高達70%。不論是在服飾、餐飲、零售和影院方面,都有一些首進武漢的品牌,像是義大利時尚文創品牌Campo Marzio,陶作手作體驗店三淺陶社,手作體驗製造飾品Augusmitu全愛工匠,木作體驗式文創品牌作物zowoo,兒童體驗式的Harry’s Kitchen哈裡小屋,十二年專注匠造手工米粉品牌饞藝堂,日本拉麵館面屋武蔵,泰餐的新風尚的Asia Table喜桌,主打羅氏沼蝦的主題餐廳羅氏十三活蝦餐廳,高端品牌百方匯影城等。而通過引進多家首入武漢的品牌,可以達到引領時尚潮流的高度。還能在滿足消費者對時尚元素追求的同時,為追求品質的客群提供新的購物選擇。

  這些新品牌在首次進駐武漢,不論是選擇成熟的標杆項目還是受期待的新項目,為了得到更好的推廣,達到影響力進而得到盈利。對成熟的標杆項目而言,增加新品牌,是為項目今後的發展助力,但項目自帶的人流對新進品牌是一大利好。另一方面,對受期待的新項目而言,通過一些「首店」品牌、創新業態的加碼,凸顯市場優勢以及區域競爭力,以期望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引爆市場,佔據先機。

  如今的商業市場波雲詭譎,變化萬千,品牌的興起與落幕主要以消費者的喜好為主導。據了解,中國手機上網人群規模達5億,佔全部網民的81%。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消費者購物發生四個變化:購物空間立體化(全渠道購物)、購物時間碎片化、購物方式移動化、信息傳播社交化。購物行為的變化,直接顛覆了原先在固定時間、固定場所的購物習慣,商業地產電商衝擊。

  而且在當下這個消費升級大背景下,市場需求瞬息萬變,消費者的獵奇心理與感官體驗的交織,大量品牌開始崛起。再加上年輕消費群體的消費習慣改變,一些品牌的興起與淘汰已成必然趨勢。

相關焦點

  • 餐飲業態佔比近一半外 2018年首進上海的150個品牌還有哪些看點?
    (圖片來源:贏商網)   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18年首進上海品牌數量達到150個,比2017年的首進品牌多了43個,且內容平臺、精選電商在線下的首次亮相,使得業態更為豐富(該文主要統計2018年首次在上海開店的品牌,以在上海購物中心開設第一家店的品牌為主,不包含已有品牌開設的首個概念店或旗艦店,及2018年未營業的首進品牌,文末附有2018年首進上海品牌詳細表格)   150個首進上海品牌扎堆在哪?
  • 獨家盤點|2017年近150個品牌首進深圳 萬象天地、壹方城等包攬50%
    據贏商網統計,2017年共有145個品牌首次進入深圳市場。伴隨新購物中心項目的入市,運營者積極引入新品牌,多家區域首店、概念店、旗艦店等為深圳商業市場注入新鮮血液,也為品牌及業態的豐富度添磚加瓦。   一、2017年深圳新開業購物中心引進品牌
  • 贏商盤點:2018年132家品牌首進鄭州 零售、餐飲類佔據榜首
    零售、餐飲類佔據榜首 新開商業「俘獲」73%首進品牌   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2018年共有132家知名品牌首次進入鄭州市場,從品牌方面看,有70家零售品牌、48家餐飲品牌、5家休閒娛樂品牌、3家生活配套品牌、3家汽車品牌、2家兒童品牌、1家文創品牌。
  • Mall增速世界第一、商場餐飲佔比50% 在深圳幹餐飲壓力有多大?
    據世邦魏理仕2017年發布的《全球購物中心發展報告》顯示,深圳在建購物中心以458萬平方米的數量,位列全球第一。深圳的購物中心很大。南山區的萬象天地23萬平方米,寶安區的壹方天地足有36萬平方米,有50個足球場那麼大。深圳的購物中心很多。2002年,深圳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購物中心——中信城市廣場開業,2012年,購物中心的開業速度明顯加快,平均每年17家。
  • 2017年成都首進品牌超百家!進駐品牌開始趨向精品化、服務化
    而相較往年的進駐品牌,2017年首進成都的品牌開始趨向於精品化、服務化,雖然零售、餐飲品牌仍然是進駐數量中比例最大的,但第三產業生活服務類的新興品牌也成為去年新進品牌中的亮點。   2017年首進成都品牌超百家 進駐商圈不再獨愛春熙路        從2015年到2017年這三年時間裡,從進駐成都商業市場的品牌首店情況就可以看出消費者市場的變化。
  • 獨家|上半年超30個品牌首店進駐福建:餐飲業態佔主流
    其中「首店品牌」入駐,成為吸引顧客一大法寶。    據贏商網福建站不完全統計,2018年上半年超30個連鎖/網紅品牌在福建市場開出首店。它們分別在零售、餐飲、休閒娛樂、生活服務、醫療等業態中憑藉著新的產品、新的體驗贏得消費者關注。   餐飲業態:新開商業「俘獲」首進品牌
  • 新興品牌、國外大牌擇址沃土:2017年上海首進品牌超百家
    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臻選烘焙工坊全球首家海外店、維多利亞的秘密內地首家旗艦店、Lady M內地首家店……這些引發排隊熱潮的品牌今年相繼在上海開出全新門店,可見上海市場對品牌的吸引力。   時值年末,贏商網獨家盤點2017年上海首進品牌。
  • 這37家主要餐飲品牌首進中國 呈現6大趨勢
    這37家主要餐飲品牌首進中國 呈現6大趨勢來源:聯商網2017-01-11 14:12聯商網消息:在百貨零售紛紛高喊銷售低迷時,中國人充分發揮「吃」的本能,僅2015年一年就「吃」掉了3萬多億,這也難怪餐飲業態能在商業地產行業一片關店潮中脫穎而出
  • 從大數據看西安南門商圈餐飲業態調查分析
    作為餐飲業態的主力消費群體,這三個年齡層的人群佔總比的85%。   那麼餐飲業態在南門商圈表現如何?各重點購物中心在餐飲品牌方面又是如何布局的?   據贏商大數據不完全統計,南門商圈內購物中心總品牌店鋪約644家,服飾/精品/其他零售店鋪數量最多為402家,其次為餐飲業態店鋪數量127家。
  • 上半年新開商場共引進8400個體驗類品牌|餐飲亮眼了!
    2017上半年的新開業購物中心,如何應對這個挑戰與機遇並存的2.0體驗時代?「新體驗」給它們帶來了哪些深刻的影響?未來的體驗式創新路在何方? (1)上半年新開151家mall,體驗式業態佔比達54%!
  • 這121個貴州首進品牌了解一下!
    2018年貴州首進品牌數量達121個,與2017年的61個相比翻了一倍,遍及零售、餐飲、兒童、生活配套、娛樂等各大業態,其中餐飲品牌佔比超過三分之一,而其他業態數量上雖然相較遜色,但在品牌力、特色和人氣上並不讓位於餐飲
  • 武漢3季度開出33家首店 哥老官、%Arabica...都來了
    武漢3季度新進首店中,城市首店佔比67%,區域首店佔比30%,全國首店僅有1家為日本知名連鎖品牌俺の燒肉。   楚河漢街作為武漢最具地域特色的購物場,一直以來也是備受首店青睞的拓店選擇,在第3季度共開出了3家新進餐飲品牌,分別是上上謙、Bla Bla Bar 奈雪音樂工廠、海峽姐妹·茶。   武漢薈聚中心、武漢天地分別開出兩家首店,漢街萬達廣場、凱德廣場武勝、武漢凱德·西城、武漢K11 Select、群星城、武商廣場、武漢萬達SOHO公館、武漢永旺夢樂城經開、壹方北館分別僅有1家。
  • 2020上半年全國首店品牌超100家 零售、餐飲業態是主角
    從業態看,主要是零售及餐飲業態,其中零售佔比五成,餐飲業態佔比近四成,另外文體娛樂業態、兒童親子業態及生活服務業態合計佔比僅一成多。   (「全國首店」說明:1、主要指開在購物中心內的首店品牌,個別特色品牌除外,以開業時間統計;2、全國首店:指品牌在中國內地開設的第一家門店或新概念門店。)
  • 徐家匯商圈近300個餐飲品牌集聚 細分業態涵蓋全面
    隨著商業地產大環境的變化,徐家匯商圈也經歷過幾輪轉型調整,最新完成升級的美羅城、百腦匯、東方商廈已於2016年全新亮相。2017年,港匯恒隆廣場也將開始為期一年的開業史上最大規模的調整。如今,整個商圈已集合了服飾、珠寶、數碼產品、特色餐飲等多種業態。在商業經營業態中,囊括了百貨商場、專業市場、特色商業街、購物中心、地鐵商業街等多種業態。
  • 武漢商業街餐飲業態設置案例:楚河漢街的餐飲學問
    3月中旬贏商網將於武漢舉辦2017年餐飲行業沙龍,與業內人士共同探討餐飲業態的生存發展之道,並對武漢大比例餐飲街區展開系列調查報導。          在武漢眾多的商業街中,楚河漢街可謂是關注度最高的商業街之一,從它的開發企業到其建築特色再到街道中分布的業態,無一不成為商業地產界多次提及的話題。
  • 200+品牌、100餘首進 9月27日東陽銀泰城購物中心將全面開業
    目前,銀泰在全國開發項目已達40多個,總開發和運營建築面積逾千萬平方米。項目布局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寧波等數十個城市。   2015年銀泰集團進軍東陽市場,基於東陽城市先進的製造業、歷史文化、影視和旅遊文化等優勢,打造集房產、酒店公寓、購物中心、外街於一體的綜合體項目,總建築面積約43萬平方米,滿足東陽及周邊100餘萬人口的購物、餐飲、兒童、娛樂等一站式消費需求。
  • 金地廣場打造味覺盛宴 引進眾多首進杭州餐飲品牌
    聯商網消息:近年來,我國商業地產蓬勃發展,餐飲品牌「進mall」活動也如火如荼。隨著消費需求的多元化和消費模式的提檔升級,以往購物中心購物、餐飲、娛樂「52:18:30」的業態經營「黃金比例」早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購物、餐飲、休閒「1:1:1」聯袂主演的消費模式。在電商的衝擊下,競爭激烈的購物中心也越來越注重「一站式、多元化、體驗式」服務。
  • 珠海15年老字號商場:揚名廣場吸引50%首進品牌,憑啥?
    · 一期1樓是調整的重點和難點。過去1樓是以成熟女裝、生活配套零售為主,業態傳統單一。因此,1樓將重新規劃業態布局,適當保留部分中老年消費業態,滿足中老年群體購物需求;同時,打造年輕時尚業態豐富的情景主題街區,與二期年輕時尚業態形成呼應,以此強化揚名廣場年輕濱海時尚購物中心的主題。
  • 2017年開業的20個標杆購物中心解讀,所有亮點都在這了!
    其中,購物中心面積10萬方,包括地下兩層和地面四層,業態比例為餐飲30%,生活服務業態30%,零售40%。   品牌特色:   興業太古匯匯聚了250多個品牌,涵蓋時尚服裝、美妝、配飾、生活休閒及餐飲等多個業態。其中,不乏首次進入上海乃至中國的品牌,首進中國品牌有8個,首進上海品牌達到22個。
  • 2018年200家首店落戶成都市 餐飲和服飾佔半
    13家全國首店、75家西南首店、110家成都首店、2家全球旗艦店……過去的2018年,成都用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傳遞出「消費新體驗,品質新生活「的先驅消費理念,及「國際化潮流消費」的發展方向。日前,記者從成都零售商協會了解到,去年,一共有200家首店入駐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