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年外出打工的農民越來越多,留在農村的,大多都是上了歲數的老人,或者是留在農村上學的孩子。大多數農村老人不僅要承擔起照顧小孩的重任,還要耕種自己的耕地,所以平日裡十分忙碌,到農忙時,常常忙的沒有時間吃飯,所以老人們對吃飯這件事情也很不在意,很多老人還常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雖然很多農村老人的飲食不乾淨,但是在每個農村都有很長壽的老人,這是為啥呢?
我們在教育小孩子要注意衛生時,常常會說到,如果不在飯前洗手,吃飯時手上的細菌就會吃到肚子中,人就會生病。但是在農村中卻常常有很多長壽老人,不管是平日裡的生活,還是飲食,都很豪放,有些時候還可以用「邋遢」來形容,廚房裡的碗筷常常洗不乾淨,但是老人卻很硬朗,還很長壽。這些老人飲食不乾淨卻很長壽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心情。在農村長壽的老人中,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有一個豁達的心態,在遇到任何事情後,都會笑對困難。我們都知道,人的心態會決定一個人的健康情況,如果長期鬱鬱寡歡,身體上的疾病也會開始找上門,相反如果常用樂觀的心態來面對所有的事情,身體也會變得更加健康。
2、辛勤的勞作。在農村常常能看到已經六七十歲的老人依然在農田中幹活的場景,雖然他們年事已高,在城市中像他們這樣的年紀該享受幸福的老年時光,但是他們依然耕作在農田中,儘管有些辛苦勞累,但是能在耕作時鍛鍊自己的身體,所以辛勤的勞作是農村老人長壽的秘訣之一。
3、規律的生活習慣。農村老人的生活習慣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當太陽升起後,農村老人便會起床開始新一天的耕作,等到太陽落山後,吃過飯的農村老人便開始休息,雖然這種生活很乏味,卻會讓老人的身體一直處於一個正常的休養生息的狀態中,老人的身體素質在規律的生活習慣下,也會愈加健康。
4、身體產生抗體。農村老人長期生活在不是很乾淨的生活環境下,時間久了以後,身體對這些細菌已經產生了抗體。比如我們常能看到的一些乞丐,他們常常是飢一頓飽一頓、吃的食物也很不乾淨,但是身體卻很健康,也是同樣的道理。
綜上所述,雖然很多農村老人的飲食並不乾淨,但是其實除了有一些灰塵以外,食物並沒有壞掉。老人們長年累月的幹農活,身體素質很強,所以才會很長壽。大家對這個問題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