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年來,非洲身上「貧窮落後」的印章從未淡化,傳染病、大片大片的貧寮土地、一間一間的破舊住房是全世界人民對這片窮苦土地的印象。侵略、殖民填滿了非洲大陸幾百年的歷史,非洲失敗了幾百年,任人宰割了幾百年。
人類文明一步一步走向繁榮,非洲大陸始終停滯不前,西方越援助越窮,中國扶貧政策的到來卻為非洲人民帶來異樣光彩,原因為何?中國式扶貧又能改變什麼?
一、非洲大陸的黑暗歷史
可能在很多人印象中,非洲環境十分艱苦,自然資源匱乏,正是這樣的地理因素才導致了非洲一直貧窮落後。
而實際情況恰恰相反,非洲是一個地大物博,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的大陸,這片土地十分適合各類農作物的種植,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用「富饒」來形容非洲大地一點都不為過。令人無奈的是,非洲幾百年任人宰割的原因卻正是因為富饒。
1498年,達·伽馬繞過好望角,踏上印度的土地,為歐洲各國探索出了一個全新文明,也為非洲大陸帶來了無窮無盡的苦痛。
1510年,葡萄牙人第一次踏上非洲土地,眼前異常肥沃的土地和資源令葡萄牙人神往,非洲歷史上第一個殖民地應運而生,自此拉開了非洲人民被奴役的序幕。
隨後,各個歐洲國家爭相進入非洲大陸,非洲大陸的富饒讓貪婪的殖民者們幾近瘋狂。各類金銀珠寶、咖啡茶葉、甘蔗馬鈴薯被源源不斷的掠奪回歐洲,極大程度上改變了歐洲人的生活方式。
貪婪無度的侵略者們不僅掠奪非洲大陸資源,還將目光轉向了數量龐大的黑人群體,醜惡的「黑奴種植園」,「奴隸三角貿易」興起,西方國家甚至直接將殖民地命名為「奴隸海岸」。
歐洲各國對非洲的殖民侵略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歐洲各國實力減弱,自顧不暇,逐漸失去了對非洲殖民地的統治。這片土地上爆發了轟轟烈烈的獨立運動。
一個又一個獨立國家的崛起似乎預示著非洲大陸即將開始崛起,但是令非洲人民絕望的是,苦痛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
通過非洲各個國家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一大批非洲國家獨立之後,國家民眾並沒有真正迎來和平,掌握政權的各個國家政府並沒有致力於發展經濟,改變民眾生活,而是走上了獨裁統治的道路。
在很多世界霸權主義國家的暗中操縱之下,很多非洲國家內部的反對黨派層出不窮,紛爭不止,其中還夾雜著宗教種族衝突,戰爭時有發生。各個國家的黨派都是想著爭奪權力,從未想過改善國家經濟。
因此,非洲人民是從一個痛苦的殖民時期,又邁步到了一個悽慘的動蕩時期,一直持續至今。
二、非洲經濟停步不前的原因
如此混亂的歷史給非洲人民帶來的不僅僅是苦痛。在幾百年的被奴役過程中,非洲人民的思想已經不可避免的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幾百年前他們的祖先,面對不公尚能反抗。幾百年後,非洲人民已經逐漸麻木了,自甘墮落,妄自菲薄。
甚至對於很多與世界脫軌的非洲人來說,他們已經接受了自己就應該被奴隸、被壓迫的命運,形成了一種得過且過的可怕思想。遺憾的是,非洲甚至很少有學校能夠教育非洲人民擺脫這種可怕思想,因為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是十分落後的。
基礎設施是一個國家崛起的基本條件,但是對於非洲各國忙著爭奪權力的政府來說,基礎設施可有可無。非洲各地每年都會有傳染病橫行不止,但是各個國家醫療水平低下,每年都會有無數非洲人民死於各類傳染病,而各國政府對這樣的現狀早已麻木。
非洲教育水平更是低下,很多國家的學校破舊不堪。非洲是整個世界文盲最多的大陸,有超過4億文盲,對於非洲很多孩子來說,接受教育是一種很奢侈的事情。正是人們思想的麻木、各個國家政局的動蕩、基礎設施的落後造就了非洲經濟的停步不前。
三、西方國家龐大資金去往何處?
二戰之後,世界聞名步入新紀元,貧窮落後的非洲地區一直是世界各國資金援助的重點區域。
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在幾十年的時間裡,西方各個國家先後向非洲援助了超過兩萬億美元。然而,即便是在如此大的資金援助之下,非洲人的生活狀態卻仍舊沒有改觀,甚至越來越窮,原因為何?
首先是因為西方國家針對非洲的援助過程中,考慮最多的就是政治因素和雙邊關係,只選擇性的援助一些跟自己關係好的國家。
西方各個國家在進行援助的時候,通常會伴隨著一些附加的政治條件,這是在變相地對非洲國家的政治進行幹涉,幹涉被援助國內政的最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援助國的自身利益。因此,被援助國通常是得到的很多,付出的代價也很大。
其次,則是因為非洲各國的貪汙腐敗問題。相信很多人都了解過非洲的土豪們,豪車、豪宅無數,甚至日用品都是非金即鑽,他們奢靡無度的生活一次又一次的刷新我們的認知。這些非洲土豪的資產很大一部分就來源於西方國家的援助資金。
非洲在經過獨立浪潮之後,很多國家都陷入了政府的獨裁統治當中,國家的獨裁統治勢必會滋生很多國家的寄生蟲,完全沒有民主可言。各個國家對非洲每年幾千億美元的援助,很大一部分都是落到了獨裁政府腐敗官員手中。
所以我們在非洲會看到這樣一種景象:一些地方富麗堂皇,夜夜笙歌,豪車無數。另外一些地方則是土屋草房,破舊不堪,而非洲國家的獨裁制度使得非洲人民對這樣的貧富差距根本無力改變。
四、「慷慨援助」實際為「安逸毒藥」
非但如此,從某種方面上來講,西方國家慷慨的資金援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非洲的貧困程度,體現在兩方面:
一方面,非洲各國不乏本土企業,有一些企業歷經千辛萬苦,學到了某種日用品的生產製作方法,批量生產之後卻發現根本沒人買他們的東西。因為他們所生產的東西正是西方國家所免費援助的東西。
而對於非洲的普通民眾來說,可以免費領,誰還願意花錢去買?這樣的現狀導致了眾多非洲私人企業根本沒有生存空間,一個接一個破產,非洲經濟也徹底沒有了生氣。
另一方面,如前文所說,非洲人民在幾百年的黑暗歷史中已經形成了一種得過且過的心理狀態,而西方國家的援助無疑助長了他們這種錯誤心理。
很多去過非洲的人都會發現,非洲人十分懶惰,肥沃的土地裡面滿是雜草,非洲人們無論陰晴都會坐在廣場上無所事事,根本沒有任何想要改善生活的想法。
自西方國家開始援助非洲開始,非洲人就過上了不用勞作就可以唾手可得的生活,而且逐漸適應了這樣的生活,懶惰不堪,貪圖享樂。努力所得甚少,不努力也能靠著援助生活,那又有什麼理由努力呢?這就是非洲人內心的真實想法。
五、「中國式扶貧」真心誠意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就一直堅持援助任何有困難的地區。非洲各國無疑是中國援助的重點,而中國對非洲的援助,並沒有採用於西方國家相同的資金援助方法,而是採用了「中國式扶貧」方法,想要從根本上改變非洲國家貧窮落後的面貌。
「中國式扶貧」從來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完全沒有幹涉別國內政,或是讓別國付出任何代價,這與西方國家的援助有著根本的區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國式扶貧」完全顛覆了資金援助的傳統概念。中國政府知道一昧的資金援助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非洲落後現狀。
中國將目光放到了非洲各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上,打造出了一個又一個合格的國家基礎環境,不斷吸引外資前來。同時,中國還將無償援助轉變為了經貿合作,引領非洲各國找尋適合自身的經濟發展路線。
這樣的援助政策無疑是最適合非洲各國的,在「中國式扶貧」的努力之下,一個又一個非洲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基本生活水平得到了保障。
「中國式扶貧」最成功的例子莫過於對非洲國家安哥拉的幫助,中國對安哥拉的扶貧模式被世界各國稱為「安哥拉模式」。「安哥拉模式」下,安哥拉人均GDP 的飛速增長,在中國援助安哥拉十幾年間,安哥拉的人均GDP水平翻了將近6倍,令世界為之驚嘆。
與包裹著金錢外衣的政治炸彈相比,「中國式扶貧」真心誠意,為非洲被援助國的經濟注入生機。而非洲大陸幾百年黑暗歷史所遺留的病症根深蒂固,要想連根拔起,還需要全世界各國的真心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