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 異常發卡將上「黑名單」

2020-12-12 中華網新聞

□ 本報記者 萬靜

新冠肺炎疫情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以下簡稱預付卡)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部分發卡企業面臨經營困境,衍生相關風險。為此,商務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做好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建立預付卡發卡行業和企業風險監測機制,及時掌握轄區內發卡企業經營動態。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建立異常發卡企業名單制度,摸清風險底數,力爭將風險控制於源頭、化解在早期。

全面排查風險隱患

加強協同監管力度

所謂單用途商業預付卡,是指僅限於在本企業或本企業所屬集團或同一品牌特許經營體系內兌付貨物或服務的預付憑證。

據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介紹,預付卡可以有效減少現鈔使用、便利公眾支付、快速回籠資金,受到企業和消費者的普遍歡迎,廣泛應用於美容、課輔培訓、超市等行業。但預付卡也蘊藏諸多風險,特別是金融風險。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施正文稱,大量使用預付卡的企業多為中小微經濟體,其對風險的抵抗能力較弱。在目前經營困難的情況下,容易造成資金鍊斷裂,最壞的結果就是倒閉,或者乾脆「跑路」,而這些不利結果最終還是由廣大消費者來承擔。

為此,《通知》要求,針對零售、住宿、餐飲、居民服務等不同行業的特點,梳理髮卡行業和企業兌付風險先導指標。高度關注停止經營、消費糾紛頻發、大幅折扣發卡、存管資金異常變動、停止報送業務數據、重大負面輿情等各類風險信息。

「同一發卡經營者在多個地區發卡的,由登記註冊地相關部門牽頭做好相關工作,鼓勵有關地區建立區域協同監管機制。」商務部相關負責人向《法制日報》記者介紹,對於預付卡的管理,要加強部門協同監管力度。

《通知》提出,各地商務部門要會同銀行等金融部門,嚴格執行對預付資金的存管要求,防止企業違規挪用存管資金。針對問題突出的行業或企業,基於客觀實際,適度增加檢查頻次,對假借疫情影響,違規開展單用途卡發行和服務等行為的,加大執法力度,震懾違法行為,避免形成「破窗效應」。

同時,加強輿情監測,及時處理各類舉報、投訴,避免形成負面輿情事件。推動有關部門或消費者組織發布消費提示、預警信息。完善風險處置和應急預案,及時向本地黨委和政府報告重大風險隱患,加大協調處置力度,防止形成群體性事件。對因疫情影響發生的消費糾紛,配合有關部門推動當事人妥善協商解決或訴諸司法救濟。對涉嫌非法集資等犯罪行為的,及時向公安部門移交問題線索,配合開展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防範化解各類風險

幫扶企業走出困境

此次治理,商務部在防範風險的同時,還注重幫扶企業走出困境。

《通知》要求,各地商務部門要積極向發卡企業宣傳復工復產復市和促消費等相關政策,鼓勵發卡企業增強信心,用足用好各類政策措施,儘快克服當前困難,恢復正常生產經營。推動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做好行業自救,加強行業自律,針對預付卡領域可能出現的問題,制訂靈活多樣的紓困和解決措施。鼓勵資金存管銀行等金融機構合理增加對發卡企業的金融支持。支持企業積極創新營銷方式,完善用卡服務,增強客戶粘性。

據商務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商務部對於預付卡目前的監管工作既要防範風險,更要幫扶企業。分區分級、精準施策,在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積極有序推進商業復工復產。既要充分認識預付卡在穩定消費中的積極作用,又要分析研判疫情帶來的複雜情況,制定應對方案,明確工作責任,防範化解風險,紮實做好預付卡各項工作。

制度建設進程加快

可操作性亟須加強

近年來,對於預付卡防範風險的制度建設進程明顯加快。

商務部在2012年頒布《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其中對於備案、監管制度有所規定,要求發卡企業實行資金存管制度,即以發卡企業上一季度預收資金餘額為標準,按照不同企業性質以不低於20%至40%的標準在指定銀行存管資金,該帳戶的資金存管比例將受到來自銀行和備案機關的監管。

2016年10月,商務部披露稱,正在會同有關部門修訂該辦法,加強預付資金管理。

施正文分析認為,根據現有規定,計算資金存管比例的標準是上一季度的預收資金餘額。而對某些發卡企業來說,有可能利用一個季度的「時間差」,在「跑路」之前突然加大對於預付款的吸收力度,然後在下一個執行資金存管制度的周期之前攜款遠逃。這樣一來,按照原有比例實行存管的資金,可能遠遠堵不上實際出現的資金窟窿。

除此之外,儘管該辦法規定了資金存管制度,但對於在意外發生之後如何處理這筆存管資金的流程,卻缺乏足夠細緻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規定,導致有關部門在面對具體問題時還是難以獲得規則上的充分支撐。

劉俊海建議,應加快預付卡的立法規範,同時健全預付卡的日常監管協調機制和風險處置機制。

相關焦點

  • 商務部要求做好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
    來源:【法制日報】異常發卡企業將上「黑名單」商務部要求做好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 本報記者 萬靜新冠肺炎疫情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以下簡稱預付卡)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為此,商務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做好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建立預付卡發卡行業和企業風險監測機制,及時掌握轄區內發卡企業經營動態。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建立異常發卡企業名單制度,摸清風險底數,力爭將風險控制於源頭、化解在早期。
  • 河南發文規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
    日前,河南省商務廳印發《規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加大工作力度,明確責任分工,進一步規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維護持卡人合法權益。
  • 預付卡「黑名單」或可與信用機制掛鈎
    新冠肺炎疫情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部分發卡企業面臨經營困境,衍生相關風險。為此,商務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做好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預付卡發卡行業和企業風險監測機制,及時掌握轄區內發卡企業經營動態。
  • 預付卡「黑名單」可與信用機制掛鈎
    新冠肺炎疫情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部分發卡企業面臨經營困境,衍生相關風險。為此,商務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做好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預付卡發卡行業和企業風險監測機制,及時掌握轄區內發卡企業經營動態。
  • 把好商業預付卡誠信關 - 民生周刊
    而因種種優惠吸引消費者充值的預付卡,很多瞬間打了水漂。    近日,商務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做好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預付卡發卡行業和企業風險監測機制,及時掌握轄區內發卡企業經營動態。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建立異常發卡企業名單制度,摸清風險底數,力爭將風險控制於源頭、化解在早期。
  • 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將使預付卡行業進入嚴管時代
    政策提要    國務院辦公廳於5月23日轉發了《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    《意見》提出,一次性購買1萬元以上不記名商業預付卡需實名登記;嚴禁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在公務活動中收受商業預付卡;不記名商業預付卡有效期不得少於3年。
  • 《江蘇省預付卡管理辦法(草案)》徵求意見中 商家發卡要預存「保證...
    記者從中了解到,《江蘇省預付卡管理辦法(草案)》日前正在徵求意見中,對預付卡單張限額、有效期、預收資金餘額處理以及購卡登記和方式等作出具體規定,同時要求經營者提供履約擔保等。商務部《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僅針對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業等幾類企業法人,《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雖然將商務部門確定為預付式消費的主管部門,但相關規定已不能適應預付卡在不同行業、領域廣泛使用的現狀,各部門在監管方面也尚未形成聯動機制。
  • 鹿港小鎮、王品餐飲等28家企業預付卡異常
    北京市商務委3月24日發布《部分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備案企業未正常上報季度業務經營情況》,根據相關披露情況,2016年四季度,根據商務部預付卡監測信息系統顯示,全市共有28家備案企業未按規定填報季度業務經營情況,屬於預付卡發行業務情況異常,多點、鹿港小鎮、李老爹、王品餐飲等知名品牌均在上述異常名單內。
  • 市商務局檢查商場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發卡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督促企業嚴格執行商務部《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1月7日,市商務局副局長李曉勇帶隊檢查了部分商場(超市)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發售情況。成都市商務局、武侯區商務局相關人員參加檢查。檢查組先後對伊藤洋華堂(雙楠店)、四川家樂福紅牌樓店等2家企業發售卡情況進行檢查。
  • 專家稱商業預付卡本質是公款及腐敗消費 應取締
    商業預付卡(資料圖片)  【導讀】我國將在商業預付卡行業建立黑名單制度,發卡企業大玩「人間蒸發」將被嚴處。  然而,近年來,不時出現發卡單位老闆突然跑路、辦卡會員預付資金無法享受服務、發卡企業大玩「人間蒸發」的事件,讓消費者深受其害。對這個事兒,監管部門也很重視,去年底開始實施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要求發卡單位備案並繳納一定金額的「保證金」,對行業起到了規範作用,但只針對一定範圍的企業,個體戶不予備案。
  • 預付卡兌付退卡難遭投訴 克莉絲汀等20家企業上"黑名單"
    原標題:克莉絲汀等20家預付卡企業「被警示」  據《勞動報》報導,無法正常兌付、超額發卡、投訴集中、無法退卡……已備案的預付卡發卡企業也因為存在各種信用問題而登上「黑名單」。昨日,本市首批20家「商務信用警示企業」被披露。
  • 區商務局「查管聯動」紮實開展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
    為進一步規範樊城區單用途商業預付卡行業經營秩序,切實防範資金風險,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貫徹落實好《商務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樊城區商務局於近期組織執法大隊對城區內相關企業、商戶開展了單用途商業預付卡摸底調查及備案管理工作。
  • 多用途商業預付卡金融法律問題探討
    2015年7月7日商務部《單用途多用途預付卡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進行了定義,是指由商業企業發行的,僅限於在本企業、本企業自有經營場所、本企業所屬集團,或同一品牌特許經營體系內兌付貨物或服務的預付憑證。發卡主體是向商務部備案、開展單用途卡業務的發卡企業。多用途預付卡。
  • 關於進一步加強商業預付卡稅收管理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為了認真貫徹《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民銀行監察部等部門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1]25號)精神,加強發票管理,堵塞徵管漏洞,防範腐敗風險,現就進一步加強商業預付卡稅收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強商業預付卡的發票管理
  • 預防單用途預付卡「跑路」糾紛,商務部將探索預收資金管理創新模式
    商務部將研究完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預收資金風險防範機制,適時修訂《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住房城鄉建設部將配合有關部門研究引入專業機...  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銀保監會信託部主任賴秀福提出關於運用信託機制管理涉眾性社會資金的建議。
  • 預防單用途預付卡「跑路」糾紛 商務部將探索預收資金管理創新模式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預防單用途預付卡「跑路」糾紛,商務部將探索預收資金管理創新模式作者:辛繼召 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銀保監會信託部主任賴秀福提出關於運用信託機制管理涉眾性社會資金的建議。
  • 央行出招規範購物卡 不記名預付卡限額1000元
    國家七部委去年5月頒布的《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實施已超過一年。中秋、國慶兩節臨近,記者在上海、遼寧、陝西等地採訪時卻發現,商家購物卡銷售火爆的背後,是實名制在很多商場有「名」無「實」。針對這一現象,商務部、央行在國慶前夕連續出招,商務部日前發布《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中國人民銀行於27日對外發布了《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對預付卡使用進行規範。
  • 預付卡推實名制堵漏洞 多用途預付卡市場將萎縮
    此前一直稱國家將對購物卡實行實名制的消息終成事實,昨天,中國政府網掛出《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民銀行監察部等部門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稱,人民銀行、監察部、財政部、商務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預防腐敗局《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下稱「意見」)已經國務院同意,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認真貫徹執行
  • 商務部:公眾可網上查詢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備案信息
    新華社北京4月8日電(記者雷敏)記者8日從商務部獲悉,近日,商務部單用途商業預付卡業務信息系統開通了備案企業公眾查詢功能。公眾可登錄該系統(網址:http://yfk.mofcom.gov.cn/card/),輸入企業名稱或預付卡上標明的企業備案編碼,查詢了解已備案企業類別、所屬行業、備案機關等信息。
  • 安徽專項檢查單用途商業預付卡
    記者日前從省商務廳獲悉,商務部近日下發《商務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單用途預付卡專項檢查的通知》,今年8月至10月開展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專項檢查。檢查內容為各地發卡企業對實名登記、限額發行、非現金購「三項制度」落實情況;重點發卡企業的單用途預付卡發行、受理、服務、系統保障、資金管理、有效期設置等方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