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小背包客」徒步羅布泊6天 哭著與同伴返回

2020-12-11 中國日報網

最小背包客徒步羅布泊6天 哭著與同伴返回

「虎爸」潘土豐稱以後「儘量選擇放假時間徒步」

「最小背包客」徒步沙漠。

不上幼兒園、從小跟著父母徒步、一年大半的時間都在路上……2016年,一張小女孩路邊求搭車的照片在微博上一下火了,照片中的小女孩雯雯當時僅4歲,「徒齡」卻已近3年,網友因此稱她為「中國最小背包客」。

近一年來,雯雯並未停止徒步,她和父母一起挑戰了川藏線、在尼泊爾體驗了滑翔傘、穿越了原始森林……就在上個月,5歲的雯雯和爸爸、媽媽以及哥哥、新夥伴林林,挑戰了「死亡之海」羅布泊。12月7日,已回到成都的一家人接受了記者採訪,「虎爸」潘土豐告訴記者,這次沙漠之旅只有短短6天,「算是一次失敗的挑戰」,但也收穫了很多東西。

這一路上,關於雯雯父母「虎式教育」的爭論也一刻都沒有停止過。雖然受到質疑,父親潘土豐「不打算讓她(雯雯)上幼兒園」的決定並未動搖過。明年9月,雯雯就到了上學的年齡,潘土豐坦言,以後會儘量選擇放假時間進行徒步。

旅途中休息。(受訪者供圖)

新成員加入

請假兩個月同行 走到半路就打退堂鼓

12月3日,雯雯一行5人到達了成都,這是他們本次行程的最後一站。「過幾天就回上饒了,孩子請的假快到期了。」7日,在成都華西壩附近一青年旅社,看著一旁嬉戲打鬧的3個孩子,潘土豐說道。

3個孩子中,除了女兒雯雯和大兒子柏如,還新加入了一個成員——柏如的朋友,11歲的林林。

今年暑假期間,放假在家的柏如當起了「孩子王」,帶著比自己還大的孩子一起露營、野炊,林林就是其中一個。「他(林林)可能是被感染了,也想加入我們的徒步,他的父母也很支持,所以就一起了。」說起新加入的成員,潘土豐的語氣中難掩自信。

去了高原,也去了海邊,這一次,潘土豐給孩子們擬定了一個新的挑戰——「死亡之海」羅布泊。向學校請了兩個月的假,10月,一行5人在滇藏線上開啟了挑戰之旅。

每天6點半起床,徒步20多公裡……走到一個叫佛山鎮的地方時,林林便打起了退堂鼓。當天,路上少有車輛經過,一直到晚上11點,一行人仍沒搭上車。走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公路上,林林大哭著要回家。「讓我沒想到的是,雯雯和柏如他們主動安慰鼓勵哥哥。」潘土豐說。

一個小插曲後,5人繼續上路,林林也漸漸融入其中,「剛開始每天都要跟他爸爸媽媽打電話,到後來,一個星期才打一次,更獨立了。」

徒步無人區

走了3天就返回 孩子們哭著走出沙漠

10月底,一行人抵達新疆若羌縣,從這裡出發,一路向北,便是羅布泊。潘土豐原本打算搭越野車穿越,然而,在親朋好友的勸說下,同時也考慮到孩子太小,潘土豐和妻子袁端商量後決定「淺嘗輒止」:「找個當地人當嚮導,徒步去感受一下就可以了。」

出發前,潘土豐擬定了一個目標:在沙漠裡呆十天。按照這個計劃,備好了充足的水和食物,「如果每天按照計劃來,應該是夠的。」

相比於大人的瞻前顧後,孩子們簡單很多:去沙漠有數不清的沙可以玩,多開心啊。到達瓦石峽鎮,雯雯就迫不及待地想往沙漠裡鑽。

潘土豐並不認為這是在讓孩子們玩——每個孩子,都要背自己的衣服、食物,林林和柏如年齡大一些,又是男孩子,每人要背兩桶1.5升的水,只有5歲的雯雯也要背兩瓶500毫升的水。

11月2日,徒步沙漠無人區之旅啟程。剛見到沙,3個小孩異常興奮,建基地、堆城堡,玩得不亦樂乎。然而,從第三天起,新鮮感被眼前千篇一律的景色抹得一乾二淨,再加上每天十多公裡的徒步帶來的疲憊感,林林率先鬧起了情緒。見哥哥不走了,雯雯、柏如也哭了起來。

量力而行。潘土豐和袁端不打算強迫孩子們再繼續往前走,但是,即使要打道回府,也要自己走回去。不幫忙,是兩人一貫的態度。走累了,坐下休息,休息好了,背上包繼續走。第六天時,孩子們自己走出了沙漠。

12月7日,雯雯一行5人在成都小天竺街一旅舍。劉陳平攝

孩子的收穫一次

不成功的挑戰 卻讓孩子懂得珍惜用水

之所以選擇提前結束行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水不夠了。

「第一次到沙漠,經驗不足,剛開始,覺得囊好吃,就多吃了,喝的水也多了。」潘土豐說,孩子們也不太懂得有計劃地喝水,「到第二天,他們自己背的水就已經喝完了。」

原本計劃夠喝10天的水,過了4天就只剩一半,於是,只能提前折返。「這是一次並不成功的挑戰,但收穫還是很大的。」潘土豐說。

林林的父母感受到了孩子的變化。「因為從小在家就很受寵,他(林林)比較懶散,也不懂得吃苦。從沙漠出來後,他一下子懂事了很多,還叫我們要節約用水,節約糧食。」林林的母親鄭小紅說。

在沙漠的6天,艱苦無處不在。沙漠地帶早晚溫差大,晚上氣溫僅2℃左右,在帳篷裡,孩子們裹著衣服,縮進睡袋取暖。在潘土豐看來,這是在鍛鍊孩子們的意志,更是教他們學會珍惜。

在一成不變的沙漠裡行走,即使有當地人做嚮導,也難免因茫茫望不見邊際而感到絕望,「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難得的經驗,親身經歷過,他們更能感受到堅持的意義。」

新計劃

明年上小學 入學前要挑戰完青藏線

12月中旬,柏如和林林的假期結束,他們將重返課堂。缺了兩個月的課程,是否還跟得上?潘土豐顯得很樂觀:「出來一路上,我們都帶著課本,有不懂的地方,柏如也通過微信問老師。」

今年9月,柏如升三年級,在第一個月的測評中,他在60多人的班裡排名50多位。對此,潘土豐並不太在意,他說:「學校學的只是一部分,我相信,在旅行中,他們學到了更多的東西,這對今後的學習也是有幫助的。」

明年9月,雯雯也該上小學了。是讓孩子繼續這樣走下去,還是回歸校園?潘土豐坦言:「等雯雯上學後,可能就會趁著兩個孩子放假,再出來徒步。」

不過,剩下的幾個月時間,潘土豐已為雯雯擬定了新的計劃:挑戰青藏線。「川藏線、滇藏線、新藏線我們都挑戰了,四條進藏國道只剩下青藏線了,希望能在她入學前完成。」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吳冰清

見習記者田之路攝影劉陳平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小背包客:已徒步大半個中國9月挑戰羅布泊
    「虎爸式教育」不停歇5歲背包客 9月挑戰羅布泊雯雯兄妹在成都錦江邊合影。一家人到成都作短暫停留,雯雯兄妹與父母吃早餐。皮膚黑黑、一頭短髮,背一個大書包,舉著一個搭車的牌子。去年6月,4歲的暴走女孩雯雯,就這樣紅透了。
  • 中國最小背包客:已徒步大半個中國 9月挑戰羅布泊
    去年6月,4歲的暴走女孩雯雯,就這樣紅透了。  被大家稱為「中國最小背包客」的雯雯,來自江西上饒,已跟著父母徒步了大半個中國。  不上幼兒園、挑戰川藏線,「虎爸式教育」一度引起爭議,但「虎爸」潘土豐依然將自己的教育理念進行到底。  4月6日,潘土豐再次帶雯雯來成都,過幾天,他們要前往寮國,穿越原始森林。
  • 中國最小背包客 果然是虎父無犬女務必要安全第一量力而行
    雯雯兄妹在成都錦江邊合影。堅持不讓女兒上幼兒園上小學的兒子也請假去徒步「不打算讓她上幼兒園。」自從雯雯作為「中國最小背包客」成名後,潘土豐的「虎爸式教育」也引發爭議,不過,他依舊堅持自己的理念。4月6日,本是上學的日子,上小學二年級的大兒子柏如也跟著潘土豐來到成都。再過幾天,他們將前往寮國,開始一段原始森林的探險。「已經跟學校請了50天假。」
  • 中國最厲害的背包客:徒步508天,使得一景點火遍全球年賺27億
    中國最厲害的背包客:徒步508天,使得一景點火遍全球年賺27億說起徒步和背包客,大家可能馬上就會想到那些滾著輪胎、或者拉著架子車直播的網紅,直播完了馬上跳上車去住賓館。這樣的其實並不是背包客,在古代最著名的背包客就是徐霞客,而近代最著名的背包客就是董耀會、吳德宇和張元華三人組。
  • 中國最神秘的地方——羅布泊
    事件51996年6月,中國探險家餘純順在羅布泊徒步孤身探險中遇難。因偏離了事先規劃好的路線,未找到埋藏的水和食物,不幸遇難。事件6著名的彭加木失蹤事件1979年11月15日至12月20日,彭加木第二次到羅布泊考察,經國務院批准,中日兩國電視臺組成《絲綢之路》攝製組,到羅布泊實地拍攝,聘請彭加木為顧問,先期到羅布泊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科學考察。
  • 【徒步】一個徒步背包客的「背包情結」
    Jörg Wunram,記者,作家,也是擁有多年徒步經驗的「背包客」。一款藍色的雙肩背包是他往返山間的最佳伴侶。
  • 雷殿生:被野獸追擊,為活命跑到吐血,徒步走出羅布泊第一人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現代中國也有一名被稱為"當代徐霞客"的遊者,用自己的雙腳丈量了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徒步走完了整個中國,他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徒步走出羅布泊的人,他就是雷殿生。    1989年雷殿生還是有一個在大興安嶺建築工地上幹活的普通工人,當時下班的時候,他突然遇到了一個行色匆匆、服裝陳舊,背包上寫著"徒步中國"的人。
  • 他是世界上徒步最遠的人,10年行走8萬多公裡,31天穿越羅布泊
    他是世界上徒步最遠的人,10年行走8萬多公裡,31天穿越羅布泊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如果我們不能讀萬卷書,那便行萬裡路。如今行走在路上的人越來越多,許多人已經把旅行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有些甚至把旅行看做了他生命的全部。
  • 餘純順在羅布泊的最後日子(上)
    據他講,由前進橋徒步至庫爾勒的計劃被攝製組否定了,因此他決定:由樓蘭返回土垠徒步穿過羅布泊,經過樓蘭到前進橋。其餘人員乘車按原路由土垠折返前進橋接應。  我畫給他的這張線路草圖,由樓蘭城北5公裡處的烽火臺(19號覘標)、該點西北大沙包上的15號覘標、15號標西北的烽火臺、11號覘標連成一條線,全程約18公裡。
  • 4歲女孩成「中國最小背包客」 第一天走11公裡
    (原標題:4歲「中國最小背包客」第一天走了11公裡(組圖))
  • 江西4歲小女孩當上背包客 海外背包客人群大調查
    央廣網北京6月1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當個瀟灑的「背包客」是不少人心中的小理想,但是受各種客觀的限制,很多人難以實現。然而,一個年僅4歲的小女孩,卻告別幼兒園當上了「背包客」。這位來自江西上饒信州區的小女孩從1歲零3個多月開始,就跟著父母徒步前往山區和邊境地區旅行。這則新聞日前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 雷殿生:被野獸追擊,為活命跑到吐血,徒步走出羅布泊第一人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現代中國也有一名被稱為&34;的遊者,用自己的雙腳丈量了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徒步走完了整個中國,他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徒步走出羅布泊的人,他就是雷殿生。,為自己徒步中國的壯舉打下基礎。2008年10月30日,雷殿生在徒步穿越羅布泊的第19天,他終於在這裡找到了他的老朋友也是他的人生領路人&34;的墓地。
  • 初探徒步天堂——布恩山小環線4天徒步
    在尼泊爾眾多舉世聞名的行山徒步路線之中,位於安納普爾納峰保護區的布恩山小環線可謂大多數想要小試牛刀的戶外愛好者最喜聞樂見的路線之一:雖說小環線只能算是安納普爾納峰保護區大本營行山路線(Annapurna Base Camp,
  • 中國徒步探險第一人:孤身穿越西藏數次,最終長眠於羅布泊
    在如今這個不缺乏任何物質的時代,人們過的是非常悠閒的,可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樣悠閒的日子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它不會給自己的人生增添任何色彩了,所以有些人愛上了冒險,愛上自己一個徒步去探險。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是絕對不會放棄現在悠閒的生活而去徒步探險的,因為太危險,而且還會失去現在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 中國徒步第一人戰惡狼巨蟒,穿越生命禁區羅布泊,人稱當代徐霞客
    雷殿生產生徒步中國的想法,真與徐霞客有關。1987年,中國郵政發行了徐霞客郵票,雷殿生被中國古代的行者深深感動。然而,徒步中國需要知識、需要資金和好的身體等。1998年,35歲的雷殿生從哈爾濱102國道出發,到2008年,幾乎走遍了全中國各地,最南端到了西沙群島,最北到了黑龍江漠河縣的北極村,最東到了黑龍江撫遠縣的烏蘇鎮,最西到了新疆維烏恰縣境內的伊爾克什坦。走過了川藏、滇藏、青藏、中尼、新藏及唐蕃古道六條進藏路線,歷時一年走遍青藏高原,又歷時一年時間走完新疆。全部路程加起來有81000多公裡,相當於繞地球走了兩圈。
  • 4歲女孩成中國最小背包客 帶孩子旅行注意事項
    年僅4歲的小女孩不上幼兒園,一年中跟著父母徒步旅行,吃野菜、睡帳篷,每天步行十多公裡,號稱「中國最小背包客」的雯雯最近爆紅網絡。據悉,雯雯從一歲多就開始跟隨父母徒步旅行,一走至少20天,而且基本都是選擇貧困偏僻的地方,不少人質疑雯雯的父母此舉是否太過拔苗助長呢?一向疼愛孩子的奶奶就明確反對過,一個女孩子,還這麼小,怕她吃不了這個苦。但是雯雯的爸媽卻認為,「這點困難,跟她將來人生中要面對的挑戰比起來,不算什麼。現在城市裡的小孩生活太安逸了,得讓他們吃吃苦,才會懂得珍惜,學會獨立。」
  • 無人區徒步,奇幻之旅,穿越羅布泊無人區
    但它也是全國最小的一個鎮,羅布泊鎮明顯的建築除了鉀鹽基地外,就只有一排小房子,鎮辦公、賓館、兩三家修車鋪、小餐館、小超市、小加油站和一個公路養護所。這個小鎮基本是為了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配套服務的,因為羅布泊有我國最多的鉀鹽資源。
  • 羅布泊無人區,敦煌出發深度穿越之旅
    帶著勇氣踏上徵程,穿越羅布泊無人區!住帳篷;D4:彭加木紀念地--野駱駝溝紅十井--羅布泊鎮(280公裡)。住帳篷;D5:羅布泊鎮--湖心--餘純順遇難地--返回湖心(200公裡)。住帳篷;D6:湖心--樓蘭保護站--土垠遺址--龍城雅丹--試驗場醫院舊址(200公裡)。
  • 揭秘羅布泊九大詭異事件 羅布泊彭加木失蹤最恐怖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考察時 失蹤,國家出動了飛機、軍隊、警犬,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地毯式搜索,卻一無所獲。2007年終於在羅布泊發現了一具乾屍,但最後經過波折的DNA鑑定卻斷定這具乾屍不是彭加木。
  • 羅布泊的故事——彭家木
    ——《詠懷古蹟》中國的西北,是一個充滿著奇特魅力的地方,在這個地方,有著豪邁的人民、粗獷的風俗,以及看不到邊界的大漠。羅布泊,曾經是西北的一顆明珠,現在已經成為一片貧瘠的土地。 1980年6月,中國探險家彭家木在羅布泊失蹤。 十六年後,於春順踏上彭家木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