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女孩成「中國最小背包客」 第一天走11公裡

2020-12-15 網易新聞

(原標題:4歲「中國最小背包客」第一天走了11公裡(組圖))


徒步第一天父女倆成都街頭休息。圖由受訪者提供


經雅安天全時,民警為父女倆提供幫助。

華西都市報記者吳冰清周家夷《4歲小女孩成「中國最小背包客」》後續

沒上幼兒園、一年中有六七個月和父母在外徒步,江西上饒4歲的雯雯被稱為「中國最小背包客」。近日,她和爸爸潘土豐來到成都,準備花兩個月時間徒步川藏線(本報16日報導)。6月16日下午3點半,當記者再次聯繫上潘土豐時,他正坐在國道318雅安境內的一處樹蔭下休息,懷裡的雯雯睡得正香。「昨天走了11公裡,等搭車到雅安都是晚上11點過了,她累到了。」接下來,他們將以徒步加搭車的方式一路向西到拉薩。

與此同時,本報發起的關於父女二人的網絡調查,引來了數千人的投票。過三成網友贊成徒步方式,但應降低強度。

在路上·已到雅安

第一天走了11公裡

差點露營客運站外「徒步就是這樣,沒有太多的計劃,說走就走。」6月15日上午,沒有等和朋友會合,父女倆就背上包上路了,「先到成都逛逛,嘗嘗這裡的小吃。」

他們從位於耿家巷的青年旅社,沿著錦江一直往前走,快到中午的時候,父女倆終於到達錦裡。潘土豐說,第一天上路,都走得會慢一些,等雯雯適應了,再稍微加快一點腳步。

在錦裡和武侯祠逛了一圈,吃了豆腐腦和肥腸粉,雯雯滿足地摸著肚子。「走,我們繼續去前面找好玩的。」稍作休息,父女倆繼續一路向南。

15日下午,成都有些悶熱,雯雯的頭髮也被汗水打溼了。「還要多久啊?」雯雯邊走邊問。潘土豐還是堅持「不抱」原則,累了可以停下來休息,但路得自己走。就這樣走走停停,中途歇了七八次,下午6點過,他們終於到了石羊客運站。

當天晚上,父女倆搭了一輛商務車前往雅安。走了11公裡路,累了一天的雯雯,剛一上車就睡著了。「如果沒搭到車,就只能在客運站外露營了。」潘土豐給孩子搭了件衣服,輕聲說道。到了雅安,他特地為女兒找了一家青年旅社住下,「儘量保證孩子能夠休息好。」

一個麵包當午餐

累了靠著爸爸路邊睡

16日早上7點,雯雯睡了個自然醒,父女倆在青年旅社附近吃了麵條後又上路了。

太陽早早地探出頭來,變得越來越刺眼。潘土豐停了下來,給雯雯露在外面的胳膊和臉塗了防曬霜,戴上一頂粉紅色的帽子,才繼續前行。

一手被爸爸牽著,一手握著徒步手杖,太陽底下,雯雯背著一個與自己體型不太相稱的大書包,沿著318國道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著。上路第二天,她習慣了一些,也不再嚷著問「什麼時候到」。

父女倆並不是一味地趕路。上午,在路過一座大橋時,看見旁邊一些工人正頂著太陽在施工,潘土豐牽著雯雯走了過去,讓她和叔叔們打招呼。「你看這麼熱叔叔們都在工作,我們是不是也不應該怕困難啊?」潘土豐蹲下來,一邊給雯雯餵了水一邊說道。4歲的雯雯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直到下午1點過,父女倆才在路邊找了個陰涼地兒吃午餐——一人一個麵包。不過,雯雯也吃得很香。吃完麵包,她便靠在爸爸懷裡睡著了。「等她睡醒了,休息好了,再繼續走,我們也不趕時間。」潘土豐說。

一路上有人認出

與「虎爸」探討育兒經

在多營鎮,一個40多歲的女士認出雯雯來。「她就是報紙上那個『最小背包客』啊?這麼小,累不累啊?」雯雯有些害羞地躲到潘土豐身後。

這位女士告訴潘土豐,其實也想帶孩子出去走走,但孩子太小時,怕他吃苦,等長大讀書了,又沒有太多時間。「我很欣賞你們這種教育方式,但別讓孩子累著了。」臨走前,她和父女倆拍了張合影,「小妹妹,加油!」

一位年輕媽媽也認出了雯雯,看著和自己孩子差不多大的雯雯背著個大書包,她有些心疼,「我不忍心讓我的孩子這麼出來走,你們對她太嚴格了。」對此,潘土豐並沒有急於否認,他表示,孩子的教育因人而異,「不同的孩子可能適合不同的方式,不是都要一模一樣。」

在休息期間,潘土豐也會掏出手機,查看網友的評論。「有網友建議讓孩子上幼兒園,等放假的時候再帶她出去,我覺得這個建議不錯,我也會和她媽媽商量商量。」潘土豐說。

在網上·多數肯定

激辯「虎爸式教育

贊成的兩倍於反對的

6月16日,華西都市報報導了4歲的雯雯將徒步挑戰川藏線的新聞後,在網上引發熱議。對於潘土豐的虎爸式教育,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

華西都市報官方微博曾發起「4歲女娃跟著父母徒步走遍大半個中國,你怎麼看?」的投票,3038位網友參與投票,31.5%的網友認為徒步不錯,但應降低強度,11.9%的網友明確提出反對,認為這種磨礪教育太過極端。

支持方

孩子就是要學會獨立

市民陳女士:我孩子現在上小學二年級,吃飯還讓人喂,4歲的雯雯是他的榜樣。作為父母,我們也要向雯雯爸媽學習。

網友「鑫鑫鑫」:接觸過很多剛入職的90後新人,很多人都不能吃苦,工作幾年了還在依靠父母。現在的孩子,需要多鍛鍊。

讓孩子嘗試不一樣的人生網友「那是一趟沒有結束的旅程」:我不覺得這孩子會因為徒步沒了與同齡人一起玩耍的快樂,走在路上,看到無數的美景,與熱情的路人交談,抵達一個又一個目的地,她在路上收穫的遠比在課堂上的多太多了,她的人生有一個艱苦而美好的起點。

反對方

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

網友「旋復水蘇」:重要的不是你覺得什麼好,是她想要什麼?網友「非正式愚人盧維」:想上幼兒園,被父親否定……這是重點,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父母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多選擇的可能性,而絕非直接按自己的想法替孩子決定。

市民張先生:如果小孩子有興趣有意願,這樣做也無可厚非,但是她說想上幼兒園。

擔心孩子身體承受不了市民呂女士:鍛鍊是一回事,但是小孩才四歲,身體能承受嗎?市民朱先生:一些成年人去拉薩都會出現高反,更何況是4歲的孩子,希望家長慎重考慮。中立派想法不錯但得注意度

網友「hulalala」:假期這麼走走就行了,別的時間還是跟小朋友一起感受友誼和遊戲快樂比較好。

網友「Misss梨」:培養孩子吃苦是對的,沒必要一直這樣!

專/家/觀/點

兒童心肺功能不足 不鼓勵娃娃上高原

帶四歲的娃娃徒步到拉薩,這在專業人士眼裡充滿了風險。

成都市婦女兒童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樊映紅說,與成人相比,兒童的心肺儲備不足,在氣壓低、氣溫低、氧氣含量低的高海拔地區更容易產生不適應感,如果有貧血、高血壓、感冒等症狀,再加上劇烈運動,也更容易誘發急性高原反應,比如肺水腫、腦水腫、視網膜出血等症。

「帶氧氣進入高原地區,也只能緩解症狀。」樊映紅建議,最好不要帶年齡太小的孩子進入高海拔地區,如果孩子出現頭暈、頭痛、氣短、嘔吐,甚至心率加快、胸悶、呼吸困難,就要趕緊向低海拔地區撤離,因為一旦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後再去吸氧已經晚了,而且如果在急救資源缺乏的偏遠地區,出現症狀之後孩子不能得到及時的救治,甚至會危及生命。

「不鼓勵這樣的做法。」成都市婦女兒童醫院小兒骨科副主任醫師王蘇明說,孩子正處於骨關節的生長發育期,關節中的軟骨層較多,超出兒童承受能力的運動讓骨關節的摩擦過多,對孩子未來的發育也有潛在影響,「會影響孩子長高,或者長大以後出現更多慢性運動系統疾病。」他建議,孩子的運動和鍛鍊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在孩子能適應的強度範圍內進行鍛鍊,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運動之前要做熱身運動,避免受傷。

網/絡/投/票4歲女娃跟著父母徒步走遍大半個中國,你怎麼看?投票選項單選

贊成,讓孩子從小鍛鍊學會面對挫折865(28.5%)

不贊成,這種磨礪教育太過極端361(11.9%)

尊重雯雯爸爸媽媽的選擇748(24.6%)

徒步不錯,但是應該降低強度957(31.5%)

其它 107(3.5%)

本文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責任編輯:姬雪瑩_NN6784

相關焦點

  • 江西4歲小女孩當上背包客 海外背包客人群大調查
    央廣網北京6月1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當個瀟灑的「背包客」是不少人心中的小理想,但是受各種客觀的限制,很多人難以實現。然而,一個年僅4歲的小女孩,卻告別幼兒園當上了「背包客」。這位來自江西上饒信州區的小女孩從1歲零3個多月開始,就跟著父母徒步前往山區和邊境地區旅行。這則新聞日前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 4歲女孩成中國最小背包客 帶孩子旅行注意事項
    年僅4歲的小女孩不上幼兒園,一年中跟著父母徒步旅行,吃野菜、睡帳篷,每天步行十多公裡,號稱「中國最小背包客」的雯雯最近爆紅網絡。據悉,雯雯從一歲多就開始跟隨父母徒步旅行,一走至少20天,而且基本都是選擇貧困偏僻的地方,不少人質疑雯雯的父母此舉是否太過拔苗助長呢?一向疼愛孩子的奶奶就明確反對過,一個女孩子,還這麼小,怕她吃不了這個苦。但是雯雯的爸媽卻認為,「這點困難,跟她將來人生中要面對的挑戰比起來,不算什麼。現在城市裡的小孩生活太安逸了,得讓他們吃吃苦,才會懂得珍惜,學會獨立。」
  • "中國最小背包客" 4歲女孩徒步走遍大半個中國
    年僅4歲的江西上饒信州區女孩雯雯(化名)從1歲零3個多月開始,便跟著父母徒步旅行,去的多是山區和邊境地區。只要在外跋涉,雯雯每天平均要走15公裡,最多時一天要走30公裡。
  • 中國最小背包客 果然是虎父無犬女務必要安全第一量力而行
    2017年4月9日訊,皮膚黑黑、一頭短髮,背一個大書包,舉著一個搭車的牌子。去年6月,4歲的暴走女孩雯雯,就這樣紅透了。被大家稱為「中國最小背包客」的雯雯,來自江西上饒,已跟著父母徒步了大半個中國。自從雯雯作為「中國最小背包客」成名後,潘土豐的「虎爸式教育」也引發爭議,不過,他依舊堅持自己的理念。4月6日,本是上學的日子,上小學二年級的大兒子柏如也跟著潘土豐來到成都。再過幾天,他們將前往寮國,開始一段原始森林的探險。「已經跟學校請了50天假。」對於柏如來說,請假已不是第一次。
  • 「中國最小背包客」徒步羅布泊6天 哭著與同伴返回
    最小背包客徒步羅布泊6天 哭著與同伴返回「虎爸」潘土豐稱以後「儘量選擇放假時間徒步」「最小背包客」徒步沙漠。不上幼兒園、從小跟著父母徒步、一年大半的時間都在路上……2016年,一張小女孩路邊求搭車的照片在微博上一下火了,照片中的小女孩雯雯當時僅4歲,「徒齡」卻已近3年,網友因此稱她為「中國最小背包客」。
  • 父親帶4歲女兒徒步穿越沙漠,4天走了74公裡,孩子腿上全是疹子和泡!這是教育還是折磨?!
    你能相信,一個4歲的小女孩,用了4天的時間,走了74公裡,只為徒步穿越沙漠嗎?我更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看看雪山,走走沙漠,見識不同的風景和人生,讓他自己去感知世界、挑戰自我。你能相信,一個4歲的小女孩,用了4天的時間,走了74公裡,只為徒步穿越沙漠嗎?
  • 2歲去北極,4歲成南極最小背包客,中國父母花100萬隻為讓娃體驗
    2歲去北極,4歲成南極最小背包客,中國父母花100萬隻為讓娃體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多少人都想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可是想法總是敵不過現實,想著想著就擱淺了。4歲成為南極最小背包客在辛巴四歲半的時候,孩子開始奔波於各種補習班,他卻開始了人生第二次長途旅行,童年三部曲的第二站——南極。從杭州千島湖出發,到南美洲的厄瓜多,一路南下,途經秘魯、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等國,縱穿整個南美洲。沿途他們去逛當地的各種集市,感受當地的文化,尋找美食。
  • 23歲女孩辭職後背包旅行 窮遊一年走10個國家
    王泓人 提供日前,揚子晚報記者在網上上看到一個帖子,講述一個南京女孩隻身一人背包環球旅行的故事,「一年前的今天,我背包離開家門,一年後的今天,我仍在路上」。記者聯繫到當事人王泓人,一年前23歲的她離開工作一年的外企,開始一場沒有明確目的地的旅行,至今已經遊歷了十個國家。旅行中,她堅持每天用手機寫幾千字的博客,每篇博客的瀏覽量少則3000多則上萬。
  • 中國最小背包客:已徒步大半個中國9月挑戰羅布泊
    「虎爸式教育」不停歇5歲背包客 9月挑戰羅布泊雯雯兄妹在成都錦江邊合影。一家人到成都作短暫停留,雯雯兄妹與父母吃早餐。皮膚黑黑、一頭短髮,背一個大書包,舉著一個搭車的牌子。去年6月,4歲的暴走女孩雯雯,就這樣紅透了。
  • 中國最小背包客:已徒步大半個中國 9月挑戰羅布泊
    去年6月,4歲的暴走女孩雯雯,就這樣紅透了。  被大家稱為「中國最小背包客」的雯雯,來自江西上饒,已跟著父母徒步了大半個中國。  不上幼兒園、挑戰川藏線,「虎爸式教育」一度引起爭議,但「虎爸」潘土豐依然將自己的教育理念進行到底。  4月6日,潘土豐再次帶雯雯來成都,過幾天,他們要前往寮國,穿越原始森林。
  • 澳媒:海外背包客最愛澳洲 中國遊客旅遊消費最多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大陸遊客依然是在澳旅遊消費最多的海外遊客。資料圖:澳大利亞雪梨邦迪海灘。中新社記者 鍾欣 攝背包客中英國年輕人最多據報導,對於赴澳度假的年輕人而言,邊打工邊度假這種方式最受歡迎,他們便是所謂的背包客。這些人持打工度假籤證去到澳大利亞,通常在農場打工,居住在青年旅社或租房子住。在這些年輕的海外背包客中,英國人最多。
  • 2019年背包客獨自旅行6月 穿越國內4省跨東南亞3國全程超上萬公裡
    二是說走就走的旅行。愛情對於30歲的樂歌來講,些許遺憾來得稍晚。說走就走的旅行卻沉迷其中,一發不可收拾。在通過17和18年的短暫旅行,終於決定在30歲這年給自己一份禮物,為期超3個月的背包客旅行。怎麼確定計劃,在我看來沒有計劃就是最好的計劃。18年的拉薩之行妥協於11月的康定高反,於是決定再次挑戰。不過時辰安排在火熱的6月。
  • 2019年背包客獨自旅行6月 穿越國內4省跨東南亞3國全程超上萬公裡
    二是說走就走的旅行。愛情對於30歲的樂歌來講,些許遺憾來得稍晚。說走就走的旅行卻沉迷其中,一發不可收拾。在通過17和18年的短暫旅行,終於決定在30歲這年給自己一份禮物,為期超3個月的背包客旅行。怎麼確定計劃,在我看來沒有計劃就是最好的計劃。
  • 中國最厲害的背包客:徒步508天,使得一景點火遍全球年賺27億
    中國最厲害的背包客:徒步508天,使得一景點火遍全球年賺27億說起徒步和背包客,大家可能馬上就會想到那些滾著輪胎、或者拉著架子車直播的網紅,直播完了馬上跳上車去住賓館。這樣的其實並不是背包客,在古代最著名的背包客就是徐霞客,而近代最著名的背包客就是董耀會、吳德宇和張元華三人組。
  • 73歲背包客窮遊四大洲旅行秘籍成了熱門公開課
    原標題:73歲背包客窮遊四大洲旅行秘籍成了熱門公開課 戴樹良旅行時隨身攜帶的自製小卡片上海老人戴樹良不懂英語,不會網上預訂,卻從10年前開始獨自出國,遊遍亞、歐、北美和大洋洲。他在上海老齡大學等處開講的國際旅遊文化課,有南匯的學員追課追到靜安……500多張自製卡片成了他出行的「秘密武器」,一路上奇遇不斷。他的獨門自由行秘籍近來走紅朋友圈,成為中老年網友出國旅行的必備收藏指南。背包客、青年旅館、單人自助遊……這些年輕人的詞彙,對應的卻是一位73歲老人。戴樹良沒有料到,他就這麼成了別人眼中的傳奇。
  • 一個中國少年的朝聖之旅 - 第一天
    沒想到朝聖之路第一天就下雨。出門以後雨越下越大。傑森和我帶了雨衣,可以罩住上身和背包,但是鞋和褲子不一會兒就溼透了。當天的目的地是扎魯阿斯(Zarautz),途經依谷樂多(Iguledo)和奧利奧(Orio)小鎮,還有幾個村落,距離大約22公裡。從聖塞瓦斯蒂安到扎魯阿斯,是一段山路。朝聖者每天要做的功課,是規劃當天的路線。
  •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遊,適合女背包客的4個地方,個個都很美!
    在前一段時間走紅了一段話,就是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是說走就走的旅行,難道真的有這麼容易嗎?其實對於一些不缺錢的人來說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對於一些小白領來說,真的是需要很大的勇氣。但是最近幾年,其實有越來越多的背包客,他們沒有太多的錢,但是還是想要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且就算是窮遊,他們也能夠非常的快樂開心,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了四個適合女背包客的地方,個個都非常美,但是還不需要特別多的錢。
  • 中國最老牌「沙發客」才22歲
    目的地:臺灣  《11元的鐵道旅行》   劉克襄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臺灣自由行開放後,遊臺灣又多了一種方式:搭火車。這本書介紹的便是臺灣的鐵路線,從最慢的火車到最新式的高鐵,其中最便宜的票價只要11元。坐火車是環保而簡樸的旅行,花費很少,節奏緩慢,卻潛藏著淳樸的生活、迷人的風物。
  • 行者,這裡有明年背包客最值得一去的目的地!
    導語:行者,這裡有明年背包客最值得一去的目的地!準備迎接中東地區的一些人跡罕至的旅行,在中美洲尋找驚險刺激的探險之旅以及探索不多的歐洲寶石。當然,名單上也有一些舊的最愛,有時候你無法擊敗經典!以下是明年背包客最值得一去的目的地,以及我們最喜歡的旅館,您可以在這裡住宿,享受輕鬆的時光。喬治亞喬治亞今年背包客大幅增加,絕對應該是您的旅行所該到的地方之一。
  • 對不起,背包客的生活我過不來
    [摘要]從當年爬到糖罐裡興奮不已的背包客,忽然變成,不那麼熱愛疲於奔命的傢伙,腦袋裡總想著,要好好的享受。流浪的日子,真是過夠了。結果步行10公裡,問了二十來家,只有兩家表示有空房,一家價值8000銖(約合人民幣1500),一家價值8000人民幣,是家商場旁邊的正宗酒店。房間不錯,看起來棒極了,但是來清邁花八千租個房間,怎麼都不像話。這座城市以便宜聞名,只消看看大街上川流不息的背包客就知道。村上春樹這麼描述背包客:他們簡直就像嗅到糖罐味兒的螞蟻一樣,為尋找物價低廉的地方而沒頭沒腦地四處流浪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