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浪姐》人在中年,明星職業光環下,也儘是普通人的常態

2020-12-21 燕語痕

蔡琳在ins發文回應離婚,寫道:「我是蔡琳,我笑得很多,眼淚很多,所以我越來越多……我越來越老了。」莫名的心酸,蔡琳走進我的世界,是她最好的年紀,2000年《夏娃的誘惑》的甄善美,像一彎清泓,甜而不膩。笑起來眉眼彎彎,透著真善美。後來結了婚,熄了影,做了6年主婦,40歲上離了婚,帶著孩子回了韓國。

明道最著名的角色是《王子變青蛙》的單均昊,曾有人說「看過單總才知道,別的總裁只配稱高級經理」。一個動作一個眼神,滿屏的高級感。15年過去了,再見時是參加《追光吧!哥哥》的明道,40歲的明道脫離了型男的範疇,步入中年。

曾經說過很多次,明星不過是一種職業,場下他們也只是普通人,一樣要面臨掙扎困惑,利益欲望,職業目標,職業選擇。人到中年,他們也要面對容顏不在,業務缺失,市場變窄等等不受待見的中年危機,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危機。

2015年,網上流傳過一篇文章,叫《狗日的中年》,據傳作者是姜文,硬漢的文字再配上硬漢的照片,我當時的確是信了是姜文的手筆,仿佛從文字裡讀出來紅高粱的感覺。少年時羨慕父輩的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到自己能夠端起酒杯,一飲而盡,才知道那不是誰都可以承受,卻必須習慣,又不能宣之於口的辛辣,才是中年人的酒。人到中年,不管是表面光鮮的還是灰頭土臉的,不管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其實在背後都有危機感吧。

當下無論是演藝圈還是日常生活中,都存在一種類似毒雞湯的病態,或者說是一種懸浮的完美,不管男男女女,不但要追求經濟的獨立,還能上得廳堂,入得廚房,掙得了工資,打得了流氓。相貌不突出,化妝也要突出,身高不突出,身材也要突出,收入不突出,生活也要突出,呈現出脫離自身實際的假精緻,假勵志。不是說不應該追求完美完善,而是需要量力而行。

比如看到女明星產後三倆月身材恢復,小半年就投入工作,就有人質疑為什麼同是女人你就不可以?人家三月減50斤,為什麼你不可以?人家穿高跟鞋抱娃,為什麼你不可以?人家化妝曬娃你不可以?我們看明星,只看到了臺前的靚麗,看到了勵志的辣媽,但幕後人家經歷了什麼,除了自身的付出,其實還有別的支撐。

頑固性的肥胖,不僅僅因為懶,狀態不好,也不僅僅因為玩手機不睡覺。產後身體恢復好不好,至少取決於三個要素:物質、鍛鍊、體質。並不是在網絡上分享的健身、瑜伽、食療那麼簡單。生完的一瞬間,專業的產後恢復團隊就會介入,從各方面提供幫助,孩子也會有專人照顧,而女明星本來就不胖,孕前就是易瘦體質,明星生完孩子馬上可以專心的進行產後恢復,而普通女性則是帶著術後的刀口馬上投入到照顧孩子的工作中,能坐個像樣的月子,不用自己做飯,洗涮已經是感恩戴德的待遇了。人們應該正視生育的艱難,做媽媽的艱辛,生孩子都是去鬼門關走了一趟,就別關心人家在去的路上胖不胖這種問題了。

《追光吧!哥哥》和《乘風破浪的姐姐》,除了說出來中年藝人的勵志和悲哀,也折射出這個世界對男性的寬容,假如是二十多個身材樣貌失去管理,才藝無光的邊緣中年女星濟濟一堂,擠眉弄眼的表演節目,賣弄情懷,那可能就不是油膩,而是嚇人了。

最近看了一個說法:在男權社會下,用以描述女性特徵的,並非是由女性自身制定的,男人塑造了女性的形象,規定了她的生存狀態,甚至連女性文化的思想觀念也都是男性設計的,所以這個世界對男性寬容了許多,而女性要相對艱難一些。

近些年來,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抒發對生活狀態,對婚姻的不滿,男女在婚姻中的矛盾越來越凸顯出來,仿佛這個世界讓男女關係變得更糟糕了,而在我看來,這些現象反映出來的恰恰是社會的進步,代表女性話語權的增加。

往回看200年是1820年,那時候的女性連名字也不配有,只有一個姓氏,通過婚嫁,後半生被一次性買斷,從此成了男方家族的附屬品,生是男方的人,死是男方的鬼,嫁得好不好全是父母之命,一輩子也逃不出男方家族的手心,別說離婚的想法就是離婚的渠道都沒有。

往回看100年是1920年,西方思潮的湧入,工業革命的惠及,封建王朝被推翻,民主共和國被確立,使得一部分女性率先獲得了受教育的權利,工作的權利,自給自足的權利,國家在法律,在思想上也允許離婚的事情存在,但是那個年代女性有離婚想法的只是少數,算是女性權益的星星之火吧。

往回看50年是1970年,解放之後,廣大城市女性也獲得了工作的權利,農村女性因為務農的關係,依然保持著女主內的慣性,重男輕女的思想依然非常嚴重,無論是上學的機會,還是財產的繼承,都偏重於男性,女性有了更大的自由,但也沒有多少的女性有離婚的勇氣。

到現在離婚已經成了男女關係的平常事,並不是什麼天塌地陷,活不下去的原罪。雖然在婚姻關係裡,離婚案件裡存在著很多不公平的現象,但終歸給了女性重新修正婚姻狀態的可能,這就是社會的巨大進步。

我國從1980年左右開始實施的計劃生育政策,有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加快了男女平等的進程。因為一個家庭只能生養一個孩子,這就使得大部分的工薪階層要忽略孩子的性別,傾盡全力培養這一個孩子,從而減少了已出生孩子的差異,使得男女生在受教育方面獲得平等的機會,也使得女性在社會能有更多的工作崗位和發展機遇,女性也有了更多的財產繼承權,從而有了向命運向婚姻說不的能力,在兩性關係中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哪怕現在開放了二胎,重男輕女的現象依然存在,但較之40年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說過,婚姻的產生是為了男性更加方便地剝削和奴役女性。現代的個體家庭建立在公開的或隱蔽的婦女的家務奴隸制之上………

縱觀人類歷史長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真理。男權社會的形成是與古代體力勞動是生產力,冷兵器是戰鬥力分不開的,當今社會科技的發展正在減少體力勞動的價值,縮小男女適用崗位的差異,加之女性獲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權利,女性獲得了更多的工作機會,女生也會逐漸擁有更大話語權,而社會價值觀,法律法規,可能向更有利於兩性平等的方向發展。

甚至已經有人在憧憬生育技術的發達帶來生育的自由,使女性徹底解放。但我覺得不管技術手段,只要社會達到了真正的男女平等,女性擁有平等的話語權,那起碼可以對生育說不,起碼在立法在政策上,生育和照顧家庭會享有更大的政策優惠。母系社會也不是沒有過。

相關焦點

  • 能吃瓜、會玩梗,《追光吧!哥哥》會是下一個浪姐嗎?
    作者 / 某包它來了它來了,「浪姐」之後,「光哥」也來了。《追光吧!哥哥》「仿效」浪姐的成團理念,找來21位年齡從90後橫跨至70後的混齡哥哥們,通過唱跳競演的方式,最終競選出7位哥哥「成團出道」。直至目前,《追光吧!哥哥》製造出的話題還不斷地衝刺熱搜榜:#明道魔性螃蟹舞#、#陳志朋再唱青蘋果樂園#等和唱跳相關的內容僅是前菜,還有#鄭爽金星太敢說了#、#金星把付辛博叫成井柏然#、#陳志朋 炮姐就是做那個職業的姐姐#、#鄭爽英語發音#、#金星看陳志朋wink的表情#等等等等等......
  • 看「追光吧!哥哥」,人都要笑沒了!就這?對標浪姐?
    最近,姐辦公室的小妞都在討論《追光吧!哥哥》。21 位男明星作為竟演選手,來到追光學院,進行才藝考核、分組打磨、現場表演。自從節目上線,熱搜不斷:#於朦朧才是人間清潔劑吧##泫雅曾給劉維伴舞#乍一聽以為是男版「浪姐
  • 男版浪姐《追光吧!哥哥》就這水平?鄭爽來也白搭
    很多人當時都在問,為啥有乘風破浪的姐姐,沒有乘風破浪的哥哥呢? 也許是觀眾的期待起了作用,男版「浪姐」綜藝來了,預計12月初就會與觀眾見面,綜藝的名字也是模仿「浪姐」,名叫《追光吧!哥哥》。
  • 《追光吧!哥哥》會是下一個浪姐嗎?
    它來了它來了,「浪姐」之後,「光哥」也來了。《追光吧哥哥》正式上線,同樣的「熱搜體質」,只是這一次換成了21位哥哥!相信節目組也是「別有用心」,把很多有「爭議」有「背景」有「內容」的哥哥們,都請了過來,甚至請來了兩位超級敢說的追光觀察員鄭爽和金星,這兩位姑奶奶坐鎮,我已經聞到了硝煙的味道。
  • 《追光吧哥哥》名字取得好!一路狂追到出圈,熱度已超浪姐
    追哥出爐,被比較被吐槽優酷12月份也推出了全新的哥哥選秀綜藝《追光吧!哥哥》,年齡從21到49歲不等,一播出,就被拿來和浪姐進行比較,很多網友表示,追哥的定位和立意就遠遠不如浪姐。首先從陣容來看,姐姐裡至少有一半人是正當紅,她們不缺熱度,也不缺流量,更不是沒有戲拍,來這個節目完全是為了追夢,實現自己站在舞臺上的夢想。而21位哥哥,幾乎全員糊哥,沒有最糊,只有更糊,他們說自己來追夢,說出來都沒人信,還不如說為了「翻紅」更合適。
  • 「浪姐」是人間尤物,「光哥」就是人間油物!《追光吧!哥哥》遭吐槽
    「追光吧!哥哥?不,還是去油吧!哥哥!」「《追光吧!哥哥》太歡樂了!」繼《乘風破浪的姐姐》(簡稱浪姐)之後,一檔名為《追光吧!網友吐槽:「浪姐」是「人間尤物」,「光哥」是「人間油物」《追光吧!同樣是偶像選秀+中生代藝人,節目模式跟「浪姐」差不多,有觀眾稱《追光吧!哥哥》為男版「浪姐」,簡稱「光哥」。「光哥」的陣容年齡跨度大,最大的陳志朋1971年出生,最小的是男團成員丁澤仁1999年出生。節目播出後,汪東城、印小天、陳志朋、杜淳等幾位哥哥的表演被網友吐槽太油膩,「去油吧哥哥」登上微博熱搜。
  • 《追光吧哥哥》太油?節目回應:油膩不可怕,我們讓大家看到去油的...
    油膩是是中年男人被標籤化臉譜化的表述。我們認為中國男性面臨著理想和現實的壓力,特別是人到中年,有40+、30+,這種成熟藝人,面對這些壓力怎麼樣去油,展現出屬於這個階段男性的獨特的魅力,這個是這個節目要回答的問題。」哥哥們去油的蛻變,展現可愛的一面、對理想的堅持、真性情、對舞臺的夢想,是節目想要完成的中國男性形象刻畫。
  • 爭議聲中的《追光吧!哥哥》,想展現怎樣的男性形象?
    最近,綜藝節目《追光吧!哥哥》播出,21位哥哥向觀眾展示了他們的初舞臺。檀健次、肖順堯、符龍飛、付辛博等初代男團的舞臺獲得不少好評。《追光吧!哥哥》劇照  但很多人都沒想到,率先出圈的會是「油膩」和「搞笑」。杜淳為什麼要跳舞、明道跳螃蟹舞、汪東城這個舞太油了等紛紛登上熱搜。節目中金星和鄭爽的點評,也給廣大網友提供了討論話題。
  • 《追光吧!哥哥》首播測評:想做男版《浪姐》,真的不過關
    《光哥》一共邀請了21位男藝人來同臺競技。最終,通過舞臺表演,選出7人成團出道。《浪姐》對選手,有著嚴格的年齡限制,要求參賽選手年齡都在30歲以上。可《光哥》卻在年齡方面,模糊了要求。21位參賽選手,年齡各不相同。有陳志朋(49歲)、陳曉東(45歲)、印小天(42歲)、明道(40歲)這樣的「高齡」選手,也有丁澤仁(21歲)這樣的圈內新人。
  • 男版《浪姐》有意思,印小天當C位,杜淳直言不想來,陳曉東挨批
    一群30+女星同臺競演選秀出道的《乘風破浪的姐姐》給今年的國產綜藝帶來了新話題,同樣的男版《浪姐》播出也提上了日程。男版《浪姐》名為《追光吧哥哥》製作公司與播出平臺與《乘風破浪的姐姐》完全不一樣,但是兩檔節目都是一個性質:通過有知名度的明星選秀贏取熱度。
  • 《浪姐》難超越,《追光吧哥哥》被指出多項問題,觀眾大呼尷尬
    前段時間,《追光吧哥哥》節目成功播出,這部被大眾對標《浪姐》的綜藝,是否能夠再度創造如同《浪姐》的話題度和熱度,也是大眾非常關心的事情。目前來看,《追哥》在大眾眼中似乎非常尷尬。
  • 浪姐和追哥有什麼區別 浪姐和追哥區別介紹
    浪姐和追哥有什麼區別 浪姐和追哥區別介紹時間:2020-12-15 19: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浪姐和追哥有什麼區別 浪姐和追哥區別介紹 浪姐和追哥有什麼區別?接著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熱度,追光吧!哥哥開播了。正是浪姐剛去,追哥又來,那麼這兩個節目有什麼區別呢?
  • 《追光吧哥哥》能火,不僅因為是男版「浪姐」,請金星和鄭爽是關鍵!
    《追光吧哥哥》能火,不僅因為是男版"浪姐",請金星和鄭爽是關鍵!「姐姐團」的熱度還沒有過去,「興風作浪的哥哥」就已經來了。雖然沒有「姐姐們」火,但《追光吧哥哥》也算是出圈了。#看過「姐姐團」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最精彩的部分一般都不是在舞臺上,而是姐姐們的宮鬥以及風平浪靜下隱藏著的波濤洶湧。
  • 《追光吧哥哥》:一場油膩追夢人與不得志怪獸的大戰
    本來以為像《追光吧哥哥》這種一群中年男人夾雜著幾個年輕小夥又唱又跳的綜藝肯定火不了,有觀眾去看也是看金星、鄭爽兩位女嘉賓參與的環節,沒想到昨天第二期節目播出後,立刻就有一串相關話題上了熱搜,佔據了娛樂榜的大半壁江山。
  • 「浪姐」「追哥」藝人組團秀 伊對:人多才是硬道理
    接著《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熱度,《追光吧!哥哥》開播了。正是浪姐剛去,追哥又來。《追光吧!哥哥》導演並不否認這是《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男性版。《乘風破浪的姐姐》掀起了夏季收視率的熱潮。從選人上看,導演金磊說出了自己的想法,80後、90後、00後,每一代女性心中的男性偶像中去選擇的,每一個人當年出道的時候,有很多粉絲、樂迷。抓住這些不同年齡藝術的粉絲,讓節目的涵蓋面更廣,或許是導演的意圖。看這些「浪姐」和「追哥」,有不少人的童年回憶,有不少人的初代偶像,還有不少人的夢中男神女神。他們各顯身手,從彈唱到熱舞,從嘻哈說唱到實驗音樂,呈現出了豐富的差異性。
  • 被稱為男版浪姐的《追光吧,哥哥》到底好不好看?
    可以稱之為男版的《浪姐》。節目組請了20+,30+,40+三個年齡段的明星,雖然也許是想作為競爭對比,老臘肉與小鮮肉的人氣比拼,而且在投票區也請了80後,90後和00後三個年齡段的觀眾,應該就是想要拉攏每個年齡段的收視。
  • 《追光吧哥哥》變《去油吧哥哥》:已被油一天了,油過之而無不及
    男版的浪姐,我就猜到它會出。 那就是《追光吧!哥哥》。 這個節目的立意和《乘風破浪的姐姐》非常相似。浪姐是30位30+的姐姐拋開過往一起乘風破浪,追哥則是21位哥哥重新出發一起追光而上。
  • 追光吧哥哥火爆上線,明道大跳螃蟹舞,中年偶像為博出道有多心酸
    今年最火的綜藝非《乘風破浪的姐姐》莫屬了,為了追上這檔綜藝的熱度,乘勝追擊的拍攝了另一檔綜藝《追光吧哥哥》。如果說浪姐讓我們認識到30+女人在社會讓面臨的偏見、不公等等,哥哥則讓我們了解到對男性的刻板印象。20+男藝人被指缺乏代表作品,30+男藝人不再有那麼多的試錯機會,40+男藝人被批油膩都是常態。
  • 浪姐實力強,有三大王牌,《追光吧哥哥》為何普遍油膩?
    雖然浪姐高開低走,但是每位姐姐身份都暴漲,有的甚至翻了十幾倍。既然都是選秀綜藝,網友也難免對兩個節目進行一番比較。浪姐有兩大王牌,追哥普遍較糊先說說兩個節目的陣容,就明顯不太一樣,30位姐姐雖然年齡都是30+,但是她們之中有很多是正當紅,有的是當紅小花,有的是炙手可熱的演員,最給力的是還有兩大王牌。
  • 《明偵6》演唱會,「浪姐」出盡風頭,白敬亭無solo引熱議
    02「浪姐」成員合體本來不少網友都是為了《明偵6》的嘉賓去看的演唱會,但是卻意外發現了「浪姐」中的成員的身影。出現在《明偵6》演唱會上,「浪姐」這種的李斯丹妮跟孟佳、王霏霏等人合體也就算了,她們還有自己的個人solo。《明偵6》演唱會的舞臺,瞬間有一種「浪姐」的既視感。從李斯丹妮到孟佳,再到王霏霏,其實我們已經在很多綜藝中看到她們了,經常出現,反而會讓觀眾覺得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