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團養老,旅行養老,你還要被這些不靠譜的「新型養老」騙多久?

2020-12-10 騰訊網

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現如今,隨著網上各種鼓吹「新型養老」,很多老人都不會再像以前一樣,認為養老只能仰仗兒女。

這些聽起來極具吸引力的養老方式似乎讓老人們一下子就看到了一個閃亮的未來:只要選擇了對的方式,我就可以優雅變老!

於是,一些志趣相投的老人抱成一團,今天去山林避暑,明天去海島度假。

玩得嗨了,就尋一處理想家園,各自出資開地建屋,享受神仙般自由愜意的晚年生活。

只是,這樣始於「新鮮感」的晚年生活真如老人想像中那般舒適嗎?

答案往往很戳心。

不住養老院,兒女無負擔,你還要被這些不靠譜的「新型養老」騙多久?

1. 抱團養老也有「鄙視鏈」,沒錢別談優雅變老

在這些「新型養老」方式中,抱團養老絕對最吸引老人,從名字中就可以看出,所謂抱團,就是一眾老人如家人般聚在一起,共度餘生。

實際上,早在1997年,就有老人親身體驗過這種新模式,來自大都市上海的22位老人經過慎重的商量,集資選址買房,一同住進了夢寐已久的新家。

在新家裡,他們每個人都是房屋的主人,新鮮感讓這群老人十分開心。

這種不依賴於兒女,又不用去住養老院的養老方式瞬間吸引了很多老人,大家慕名而來,表示希望能夠加入他們。

就這樣,這棟房子裡最多的時候曾塞滿了50多人,而隨著人數的增加,彼此之間的問題和矛盾也日益突出。

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錢」,這些退休老人中,有的經濟條件一般,有的則非常優渥,所以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存在著不對等。

最終,由金錢引發的矛盾開始蔓延至其他方面,這些起初情同手足的老人們在抱團取暖15年後,曲終人散。

這件事情也讓很多網友深有感觸,他們表示抱團養老的設想很好,但實行起來困難重重。

老人們之間由於經濟水平,生活習慣各不相同,居住在一起難免會出現摩擦。

「我身邊好幾個抱團散夥的例子,其實哪裡都有鄙視鏈,沒錢就不要想優雅變老。」

「有些老人性格比較古怪,做事情也很挑剔,如果和子女都相處不好,就不要妄想抱團養老了。」

「抱團養老其實也是有要求的,首先人不能太多,其次,經濟條件以及性格喜好最好比較接近,否則肯定會出問題。」

2. 旅行養老:聽起來很美,實際燒錢又傷身

「等我退休之後就準備和你媽旅遊養老了,我們打算先把中國都玩一遍,玩到哪算哪,累了就停下來住幾天。」

這番話是方靜的父親常常掛在嘴邊的,老人思想開放,觀念新式,享受生活一直是他最大的憧憬。

對於父親的決定,方靜雖然有點擔心,但還是答應了。

打包好所有行李後,方靜的父親帶著母親開始了自駕旅行養老。但這趟原計劃半年的旅行,僅僅過了一個月不到,老兩口就狼狽地回程了。

原來方靜的父親患有三高,母親又不會開車,一路上父親開車很辛苦。

抵達3個目的地後,父親覺得很疲憊,加上外面吃住都不如家裡,作息也不夠規律,身體一下子就不舒服了。

保險起見,兩人不得不放棄了原先的計劃,選擇儘快回程。

而父母出去這一個月,所有的花銷加起來也遠遠超出了計劃內,可謂是燒錢又傷身。

其實旅行養老並非一定不可行,只是這種方式對於老人來說是有要求的,首先身體要扛得住旅程的顛簸,其次經濟要寬裕,否則真的就是「花錢找罪受」了。

3. 社區養老任重而道遠

除了以上兩種方式外,不少人將希望寄託於社區養老,認為社區養老既方便老人生活,也安全可靠,且彼此都是熟悉的鄰居,交流起來也很愉快。

但從目前的一些實際狀況來看,由於專業人員短缺、成本高利潤低等問題,很多地方的社區養老都還處於實踐階段,並沒有全面覆蓋和推廣。

老人想要優雅變老,主要靠什麼?

一個健康的身體。

健康是一切的基礎,身體健康才能行動自由,行動自由才有幸福可言。

穩定的經濟來源。

人到晚年,存款和養老金很重要,這是老人晚年生活質量的保障。

子女孝順。

很多老人都嘴硬地說晚年不依靠子女,如果身體健康當然沒有問題。

可一旦癱瘓在床,子女給予的溫暖和照顧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所以子女孝順的老人才會優雅、幸福。

萱爸有話說

現實生活中,出於種種原因,很多老人都十分迷戀一些「新型養老」,這些方式往往聽上去極具誘惑,但實行起來困難重重。

對於老人來說,不論選擇哪種養老方式,健康和財富才是最重要的基礎。

你認為以上幾種「新型養老」可行嗎?歡迎在留言區給萱爸留言哦!

我是小萱爸爸,積極學習帶娃的「女兒奴」一枚,每天分享育兒過程中的所思所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轉發、評論,你的喜歡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五位單身姐姐「抱團養老」走紅,這種新型養老模式是夢想還是趨勢?
    五位單身姐姐「抱團養老」走紅  隨著#五位單身姐姐的養老之家#話題衝上微博熱搜,「抱團養老」概念再次走進大家的視野。「抱團養老」概念起源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丹麥,之後推廣至瑞士及荷蘭,最後在歐美各地流行起來,是一種會員制養老模式。
  • 抱團養老漸流行,這會是「嚮往的生活」還是「可怕的噩夢」?
    但是另一方面,由於這兩個國家步入老齡化社會更早,他們養老護理方面的人才比中國多很多,相關產業發展也更加完善。在日本,有靠譜、完善的介護服務,也有上門養老服務,老人們還可以在服務中心接受服務。德國政府鼓勵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同時,他們的養老院就像賓館一樣舒適,數量龐大且類別多樣。很多人現在依然有著「養兒防老」的思想,但是養兒防老的不靠譜早有端倪。
  • 自願結伴 抱團養老
    在杭州餘杭區瓶窯鎮港東村一棟小別墅裡,有十多位「抱團養老」的老人,每天一起逛街買菜、跳舞、打麻將,如同多年老友。 「我們幾位老人自願結伴,抱團養老。」「抱團養老」發起人朱榮林說,2017年他通過報紙發布招募信息,邀請志同道合的老人到自家別墅抱團養老,每人每月支付千餘元的費用,嘗試共同生活的模式。他的目的只是想讓大家晚年生活不孤獨,有問題也可以相互照應。
  • 不靠子女、不住養老院的「新型養老」,讓多少老人交了「智商稅」
    如今社會上流傳著幾種「新型養老」模式:旅居養老、抱團兒養老、社區養老等,宣稱不靠子女、不住養老院,老人也能活得愜意舒適,迷惑住不少老人。不過,這種「新型養老」真的能讓老人的晚年生活如想像般稱心嗎?能起到「真作用還」"還是白白交了「智商稅」呢?
  • 姐妹相約一起養老,靠譜嗎
    你大致可以猜到,評論幾乎是一邊倒的羨慕。美好,夢幻,理想中的養老生活。正如過去幾十年奇蹟般的發展,今日中國在世俗生活層面也開始進入一種前所未有的實驗。的確,今天的年輕人粗糙地估計一下自己的收入,好像可以在徹底幹不動之前攢夠養老錢,那麼純經濟的角度看,養老不需要下一代。雖然實際上的經濟變化要比預想的複雜得多,各種難以預料的坑隨時出現。總之,能攢夠很多錢養老只是極少數人可以達到的,多數普通人是做不到年輕時攢夠養老錢的。要認清這一點。
  • 抱團養老10年後曲終人散,70歲老人坦言:有時我們高估了人性
    導語: 在過去,養老只靠一類人,那就是兒子,因此才有了「養兒防老」這句話。在傳統觀念裡,連女兒都不值得信任何況外人。然而,人的思想總是在改變,越來越多的新型養老方式騰空出現。除了敬老院養老,還有一種養老方式備受關注,那就是「抱團式養老」。
  • 抱團蝸居養老,朋友在隔壁,一起住,一起老去 ...
    概念是像蝸牛一樣慢慢地走,以徒步方式,「走進」臺灣的風景之中,而不像旅行團往往只是走馬看花的「路過」。更重要的是,蝸行不同於一般的旅行,乃在於它的公益性質。每人每走一公裡,就要捐出20元,捐給當地公益團體、小區或學校,一邊旅行,一邊做公益,所走的每一步路,都有回饋的快樂。一次臺南蝸行,也讓李偉文的好朋友們有了以後一起定居的想法。
  •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他們如果在企業參加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並且享受城保待遇,那就不用參加「新農保」了;如果沒達到享受城保待遇的要求,比如累計繳費不滿15年,他們可以按有關規定,把城保的繳費積累轉入「新農保」個人帳戶,按「新農保」的規定領取。  繳費年限最低15年  記者:「新農保」繳費年限是多久?
  • 雲南紅河抱團養老之旅,非常棒的一次養老體驗
    今年7月30日,「蓄謀已久」的彌勒湖泉抱團養老之旅終於成行了。友誼之家一行10位群友,經過細心策劃和精心準備,背起行囊,坐上高鐵,來到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轄的彌勒市,嘗試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抱團養老最早源於西歐,最後在世界各地流行起來。
  • 「日間照料」「候鳥式養老」……你知道這些新型養老服務模式嗎?
    至2018年底,全市60歲以上戶籍人口約88萬人,佔比16%,而我市養老機構有178間(其中公辦122間,民辦56間),社區養老服務設施2523個,養老床位26778張。近年來,我市養老服務業得到一定發展,養老服務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快社會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梅州市民辦養老機構運營補貼實施辦法》以及《關於建立梅州市80歲以上高齡老人補(津)貼制度的通知》、《梅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設立「客家壽星獎」的通知》等養老惠老政策文件。
  • 和閨蜜一起「抱團養老」?
    多年來,絕大多數人的養老方式是家庭養老,但是如今年輕人大多忙於事業或生存,傳統的家庭養老的地位迅速下降。我問朋友怎麼看待這個問題。他說:「也不難,抱團養老唄!比如你,可以約上志同道合的閨蜜,不依靠孩子,和閨蜜家搭伴過日子,彼此有個照應。」
  • 【旅發 · 上陽宮 歐買尬】「抱團」和「同居式」養老!令人腦洞大開的養老模式......
    美國德州四對夫婦「抱團養老」的故事,啟迪著全球的老人!
  • 以房養老是什麼意思 如何給老人挑選養老房
    對於老年人來說,肯定最大的願望就是自己可以安享晚年,所以現在有些機構抓住老年人的這種心態推出了以房養老的一些方案,很多的人在第一次聽到這個詞語都是不太清楚的,那麼以房養老是什麼意思?如何給老人挑選養老房?接下來大家就來一起了解一下這方面的相關內容。
  • 高端養老、旅居養老……養老騙局花式掏空老人錢!(轉給爸媽)
    「我被騙了216萬」「我被騙了160萬」「我被騙了125萬」……近日,長三角某市多位老人向媒體哭訴了被一家涉養老投資公司騙光養老錢的經歷。該市警方近期破獲一起涉數千人、以養老為名義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以下簡稱「非吸案」)。記者調查了解到,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龐大的「銀髮市場」吸引著越來越多市場力量參與。
  • 14個好友租下兩棟別墅,同吃同住,抱團養老
    我們都覺得也甭給孩子找麻煩,他們都在上班,工作壓力也挺大,還有自己的家庭、事業,不可能全心全意地孝順你。所以倒不如找個地,蓋個房,幾家湊在一塊,互助生活。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這就叫做「抱團養老」。我覺得這個詞簡直就是為我們發明的。我們這幫人,年輕的時候過的就是集體生活,到老了,也很習慣繼續過集體生活。
  • 自願結伴,一起住別墅,同吃同樂,抱團養老,兩岸三地老人新探索
    現在很多家庭,孩子都不認識父母親的好朋友。這一點的確很可惜。我們這群朋友的小孩,是一起看著成長、一起學習過來的,不容易。等我們這群人百年歸老以後,一起葬在一個地方。這些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都會去那邊祭拜,那他們一代又一代都會這樣,彼此認識。所以等於無形中,幫這些孩子找到一個沒有血緣關係、但卻是有共同經驗、共同價值的人脈。
  • 新型養老方式有哪些?這篇文章告訴你!看看你是哪種養老方式
    新型養老方式有哪些?提到這個話題,說法可謂是五花八門,是很多中老年朋友比較關心的話題,都知道社區居家養老、養老院養老這種傳統養老方式。但是大部分人的選擇空間受限,那麼隨著大家對養老需求的提高,很多新型的養老方式慢慢興起,當然這裡面的坑也著實不少。
  • 城市新型養老方式真的好嗎?聽聽這幾位老人的內心獨白
    ‬導語 城市的新型養老,就是幾個人抱團一起度過自己的晚年,但這樣的養老方式,不是每個人都覺得是舒適的。那麼,城市的新型養老真的好嗎?聽聽這幾位老人內心的獨白!
  • 在深圳「以房養老」靠不靠譜?有騙局!養老社區更受歡迎
    原標題:「以房養老」靠不靠譜?記者調查發現,「以房養老」有騙局,深圳養老社區更受歡迎深圳商報2019年04月17日訊 近期一起涉嫌借「以房養老」的名義將老人引入住房抵押貸款圈套的事件浮出水面,對規範的保險業務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 遠程看護 以老養老 日託養老 看日本新型養老模式
    近年來,一些別具特色的養老模式在日本應運而生,為緩解養老難題提供了啟示。遠程看護分擔異地子女後顧之憂日本鳥取縣米子市的神戶貴子女士正在把自己開創的「遠程看護」養老模式向日本各地推廣。神戶貴子所做的,就是招聘這些具有護士和具有看護資格的潛在人才,提供專業看護服務。以老養老讓照顧者和被照顧者雙贏除了專業的看護人員,日本很多養老機構也在積極僱傭老年看護人員。以老養老正在成為日本社會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