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現如今,隨著網上各種鼓吹「新型養老」,很多老人都不會再像以前一樣,認為養老只能仰仗兒女。
這些聽起來極具吸引力的養老方式似乎讓老人們一下子就看到了一個閃亮的未來:只要選擇了對的方式,我就可以優雅變老!
於是,一些志趣相投的老人抱成一團,今天去山林避暑,明天去海島度假。
玩得嗨了,就尋一處理想家園,各自出資開地建屋,享受神仙般自由愜意的晚年生活。
只是,這樣始於「新鮮感」的晚年生活真如老人想像中那般舒適嗎?
答案往往很戳心。
不住養老院,兒女無負擔,你還要被這些不靠譜的「新型養老」騙多久?
1. 抱團養老也有「鄙視鏈」,沒錢別談優雅變老
在這些「新型養老」方式中,抱團養老絕對最吸引老人,從名字中就可以看出,所謂抱團,就是一眾老人如家人般聚在一起,共度餘生。
實際上,早在1997年,就有老人親身體驗過這種新模式,來自大都市上海的22位老人經過慎重的商量,集資選址買房,一同住進了夢寐已久的新家。
在新家裡,他們每個人都是房屋的主人,新鮮感讓這群老人十分開心。
這種不依賴於兒女,又不用去住養老院的養老方式瞬間吸引了很多老人,大家慕名而來,表示希望能夠加入他們。
就這樣,這棟房子裡最多的時候曾塞滿了50多人,而隨著人數的增加,彼此之間的問題和矛盾也日益突出。
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錢」,這些退休老人中,有的經濟條件一般,有的則非常優渥,所以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存在著不對等。
最終,由金錢引發的矛盾開始蔓延至其他方面,這些起初情同手足的老人們在抱團取暖15年後,曲終人散。
這件事情也讓很多網友深有感觸,他們表示抱團養老的設想很好,但實行起來困難重重。
老人們之間由於經濟水平,生活習慣各不相同,居住在一起難免會出現摩擦。
「我身邊好幾個抱團散夥的例子,其實哪裡都有鄙視鏈,沒錢就不要想優雅變老。」
「有些老人性格比較古怪,做事情也很挑剔,如果和子女都相處不好,就不要妄想抱團養老了。」
「抱團養老其實也是有要求的,首先人不能太多,其次,經濟條件以及性格喜好最好比較接近,否則肯定會出問題。」
2. 旅行養老:聽起來很美,實際燒錢又傷身
「等我退休之後就準備和你媽旅遊養老了,我們打算先把中國都玩一遍,玩到哪算哪,累了就停下來住幾天。」
這番話是方靜的父親常常掛在嘴邊的,老人思想開放,觀念新式,享受生活一直是他最大的憧憬。
對於父親的決定,方靜雖然有點擔心,但還是答應了。
打包好所有行李後,方靜的父親帶著母親開始了自駕旅行養老。但這趟原計劃半年的旅行,僅僅過了一個月不到,老兩口就狼狽地回程了。
原來方靜的父親患有三高,母親又不會開車,一路上父親開車很辛苦。
抵達3個目的地後,父親覺得很疲憊,加上外面吃住都不如家裡,作息也不夠規律,身體一下子就不舒服了。
保險起見,兩人不得不放棄了原先的計劃,選擇儘快回程。
而父母出去這一個月,所有的花銷加起來也遠遠超出了計劃內,可謂是燒錢又傷身。
其實旅行養老並非一定不可行,只是這種方式對於老人來說是有要求的,首先身體要扛得住旅程的顛簸,其次經濟要寬裕,否則真的就是「花錢找罪受」了。
3. 社區養老任重而道遠
除了以上兩種方式外,不少人將希望寄託於社區養老,認為社區養老既方便老人生活,也安全可靠,且彼此都是熟悉的鄰居,交流起來也很愉快。
但從目前的一些實際狀況來看,由於專業人員短缺、成本高利潤低等問題,很多地方的社區養老都還處於實踐階段,並沒有全面覆蓋和推廣。
老人想要優雅變老,主要靠什麼?
一個健康的身體。
健康是一切的基礎,身體健康才能行動自由,行動自由才有幸福可言。
穩定的經濟來源。
人到晚年,存款和養老金很重要,這是老人晚年生活質量的保障。
子女孝順。
很多老人都嘴硬地說晚年不依靠子女,如果身體健康當然沒有問題。
可一旦癱瘓在床,子女給予的溫暖和照顧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所以子女孝順的老人才會優雅、幸福。
萱爸有話說
現實生活中,出於種種原因,很多老人都十分迷戀一些「新型養老」,這些方式往往聽上去極具誘惑,但實行起來困難重重。
對於老人來說,不論選擇哪種養老方式,健康和財富才是最重要的基礎。
你認為以上幾種「新型養老」可行嗎?歡迎在留言區給萱爸留言哦!
我是小萱爸爸,積極學習帶娃的「女兒奴」一枚,每天分享育兒過程中的所思所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轉發、評論,你的喜歡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