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來之前,都會經歷"癌前病變"!可惜很多人都忽略了

2020-12-26 澎湃新聞

不少人奇怪,怎麼癌症說得就得了?

其實,癌症並不是一下子出現的,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如果在癌前病變就能止步,那麼癌症也就很難發生。

癌前病變可控甚至可逆

癌前病變其實是一種病理學的診斷,它是一個雙向環節,可能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就是說,癌前病變是個可控甚至可逆的狀態。

從癌前病變階段發展到癌症,一般需要幾年甚至數十年左右的時間。

所以,在我們身體出現癌前病變時,如果我們懂得及時「剎車」幹預,就可以避免癌症的發生,而這,也是癌症的最後一道防線!

記好!8種常見的癌前病變

01

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

胃癌發展有一個大致的過程:

正常胃黏膜→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型增生→胃癌

慢性萎縮性胃炎可能屬於癌前病變或癌前狀態,癌變的風險相對增高;當胃黏膜出現上皮不典型增生、腸上皮化生(胃黏膜被腸型黏膜替代),可能是癌前病變的表現。

胃黏膜表面明顯不平,且顏色是紅白相間,但以白色為主

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症狀:多為上腹痛、腹脹、腹部不適、食欲不振等。

慢性萎縮性胃炎通過胃鏡及黏膜活檢可以確診,只要在慢性期及時接受正規治療,通常不會癌變。

▼ 幹預方法:

1. 檢查:推薦淺表性胃炎每3年查一次胃鏡,慢性萎縮性胃炎每1~2年查一次胃鏡,並積極治療。檢測幽門螺桿菌,視情況進行規範的抗幽門螺桿菌治療。

2. 戒菸酒:萎縮性胃炎的嚴重程度和吸菸、飲酒正相關。

3. 規律飲食:飲食要細嚼慢咽、少吃醃製食品、不要暴飲暴食、不吃辛辣黴變食物。

02

腺瘤性腸息肉→腸癌

腸息肉有很多類型,其中,腺瘤性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病變,尤其是直徑大於2cm的,癌變的機會較高。

據悉,95%以上的結腸癌來自結腸腺瘤,一般從息肉到癌變,平均要5~15年。在這階段,通過腸鏡進行息肉切除,能大大降低腸癌的發生。

▼ 幹預方法:

1. 檢查:50歲以上每5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每年進行1次肛門指檢,發現息肉視情況處理。

2. 戒菸戒酒:大量飲酒、吸菸,使基因突變,腸息肉的發生率也會提高。

3. 少吃:高動物蛋白、高脂肪的食品,減少食用精糧,減少醃製、煙燻類食物。

4. 多吃: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把細糧的三分之一換成穀物、粗糧,比如豆類、紅薯、小米、高粱、玉米等。

5. 「33」運動:每周進行3次以上的運動,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有助於促進免疫系統健康、減少腸道炎症,癌症危險自然會大大下降。

03

肺結節:不典型腺瘤樣增生→肺癌

中國目前是肺癌第一大國。而肺結節中的不典型腺瘤樣增生屬於癌前病變。其中,結節越大,惡性的可能性也越大。

根據臨床對上千例的肺部孤立性結節觀察發現,肺部結節直徑小於0.5釐米,惡性的可能性很小,大約在1%以內;0.5~1釐米時,惡性可能性為6%~28%;直徑>2釐米的肺結節惡性概率達到64%~82%;直徑>3釐米的肺結節,90%~95%為惡性。

▼ 幹預方法:

1. 檢查:一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早期肺癌。

2. 戒菸:吸菸者肺癌發病率是不吸菸者的10倍,而戒菸可明顯降低肺癌發生率。

3. 注意室內通風:防室內微小環境空氣汙染,要注意保持室內通風,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4. 減少廚房油煙:烹飪儘量減少油炸、煎炒。炒菜前要開窗戶、開抽油煙機,炒菜後抽油煙機要再開5-10分鐘。

04

乳腺非典型增生→乳腺癌

乳腺癌發展要經過:

正常乳腺導管內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性癌

乳腺非典型增生可能是乳腺癌的癌前病變。單純的乳腺增生症並不發生癌變,如果導管上皮高度增生及非典型增生則可能為癌前病變。一般將乳腺組織非典型增生、導管內乳頭狀瘤及乳腺囊性增生視為乳腺癌的癌前病變。

▼ 幹預方法:

1. 檢查:女性定期乳腺自查很重要,普通人35周歲以下的女性主要使用超聲檢查進行體檢;45-55歲圍絕經期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鉬靶檢查。如發現有癌前病變,建議遵醫囑複查並看是否需要手術。

2. 不亂用雌激素保健品:亂用雌激素類產品能導致乳腺導管上皮細胞增生,甚至發生癌變。

3. 少吃高脂食品:少吃油炸食品、奶油、奶酪及各種甜食,控制脂肪的攝取,避免肥胖。

4. 保持好心情:負面情緒很容易導致機體內分泌紊亂,跟乳腺疾病有一定關係。

5. 適當運動:是預防乳腺癌發生的重要因素。

05

肝硬化→肝癌

國際癌症研究署發布的全球惡性腫瘤疾病發病報告中(GLOBOCAN2012),2012年世界約有 782 000 例新發肝癌病例,中國新發肝癌佔 50.5%。

中國肝癌發生存在一個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

如果有B肝病史伴肝硬化基礎,則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如伴有影像學發現可疑佔位或甲胎蛋白升高,則可能是出現癌變。

▼ 幹預方法:

1. 檢查:B肝肝硬化的病人,最好每三個月~半年體檢一次,主要查肝臟B超和甲胎蛋白。

2. 積極治療:肝硬化患者要及時接受規範的治療,有B肝要積極治療B肝。

3. 戒菸限酒,避免過勞。

06

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宮頸癌

宮頸上皮細胞在HPV持續感染後,可從發生非典型增生再轉變為癌變,這個時間可長達10年或更長時間。

其中,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也就是常說的宮頸癌前病變,分為一、二、三級別,級別越高越容易癌變,而級別越低越好治療。

要注意!性交、婦科檢查後有少量陰道出血的現象就是接觸性出血,有可能是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症狀。

▼ 幹預方法:

1. 檢查: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應做一次TCT及HPV檢測。如有異常,則需要進行陰道鏡檢查或活檢。

2. 積極治療炎症:積極治療慢性宮頸炎及宮頸癌前病變。性生活要注意衛生。

3. 接種HPV疫苗:條件允許下可接種宮頸癌疫苗,預防宮頸癌發生。

4.防止過度疲勞:不良生活習慣會降低人體免疫力,給病毒入侵製造機會。

07

交界痣→黑色素瘤

交界痣多長在手掌、足蹠、外陰部等易摩擦部位,與其他痣相比癌變可能性高。

一旦發現痣的形狀不規則,邊界模糊,顏色深淺不一,出現暈開或者體積慢慢增大,皮膚出現輕微隆起或變厚時,就要及時就診。

▼ 幹預方法:

1. 化學剝脫或雷射祛痣方法刺激性較大,不推薦大的交界痣這樣處理。

2. 生活中避免過多摩擦,對於有危險信號的交界痣,最好採用手術切除加病理檢查。

08

黏膜白斑→癌症

黏膜白斑是一種上皮異常增生的癌前損害特徵,常見的有口腔、食管、陰莖、外陰和宮頸處的白斑等。

▼ 幹預方法:

發現異常的黏膜白斑,最好到醫院及時檢查。

雖然,萎縮性胃炎、息肉、肝硬化......這些情況都可能與癌症相關,但它們從良性疾病發展到癌前狀態再演化成癌變卻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所以不必驚慌,但一旦發現也要引起足夠重視,積極治療和調整生活方式。

每個癌症發生前,

其實都有預警,

只是看你重不重視!

來源:健康時報(ID:jksb2013)

普及科學知識 傳播科學思想

平谷科普公眾號:

pgkx2014@126.com

原標題:《癌症來之前,都會經歷"癌前病變"!可惜很多人都忽略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得癌前,經歷的「癌前病變」,是什麼意思?癌前病變就等於癌症嗎
    癌症是大多數人的陰影,對很多家庭都產生了影響,讓人特別難受的地方,在於它的複雜,雖然現在很多癌症患者的生存率都得到了提高,但是依然有很多癌症難以治癒,癌症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致癌得癌前,經歷的「癌前病變」,是什麼意思?
  • 宮頸癌前病變能治好嗎 宮頸癌前病變的病因
    宮頸癌前病變不可怕,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率甚至可以達到100%。專家建議女性朋友們在21歲或有三年性行為後開始進行子宮頸癌篩查直至65歲結束,每年一次子宮頸細胞學刮片檢查。宮頸癌前病變及時檢測診斷,施以合理治療,就能達到預防子宮頸癌的目的。宮頸癌前病變的病因宮頸癌是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全球範圍內,每年約有20多萬女性死於宮頸癌。
  • 這種胃病「常見病」,小心是癌前病變!
    俗話說「十人九胃病」,由於工作壓力大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響,胃病在當前十分常見,尤其是慢性胃炎。很多人認為胃炎是小毛病,即使有點胃痛、胃脹等不適,忍一忍就好了。然而有種慢性胃炎危害大,常常被認為是胃癌的癌前病變,它就是萎縮性胃炎。
  • 兩歲幼兒反覆便血不止 腸道竟有雞蛋大小 癌前病變
    但是便後不適、便血很有可能是腸道癌前病變的警示,家長必須警惕。近日,年僅2歲小朋友佳佳。該患兒間斷便血長達半年,行腸鏡檢查卻意外發現一大小約4.0*2.0cm巨大息肉,最終在醫護人員與家屬共同努力下順利完成微創手術治療。
  • 癌症在發作前2年徵兆,放到圈子很多人會感激你一輩子!
    比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已超過了肺癌,名列第一;而廣東則是鼻咽癌高發地;江蘇啟東是肝癌的高發地;河南林縣食管癌病人之多讓人側目。 而原來乳腺癌和大腸癌都是富裕國家的「專屬品」,可現在這兩種癌在我國已經「名列前茅」;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高發的胃癌、肝癌在我國仍居高不下。 癌症為什麼難治?
  • 癌症在發作前2年徵兆,放到圈子很多人會感激你一輩子!!
    比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已超過了肺癌,名列第一;而廣東則是鼻咽癌高發地;江蘇啟東是肝癌的高發地;河南林縣食管癌病人之多讓人側目。 而原來乳腺癌和大腸癌都是富裕國家的「專屬品」,可現在這兩種癌在我國已經「名列前茅」;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高發的胃癌、肝癌在我國仍居高不下。 癌症為什麼難治?
  • 這種中老年人「常見病」小心是癌前病變!江蘇省中醫院有「剋星」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孫茜)俗話說「十人九胃病」,由於工作壓力大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響,胃病在當前十分常見,尤其是慢性胃炎。很多人認為胃炎是小毛病,即使有點胃痛、胃脹等不適,忍一忍就好了。然而有種慢性胃炎危害大,常常被認為是胃癌的癌前病變,它就是萎縮性胃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江蘇省中醫院消化科,有一種大名鼎鼎的院內製劑「仁術健胃顆粒」,就是它的「剋星」!萎縮性胃炎為何可怕?萎縮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胃固有腺體萎縮、數目減少,伴有腸腺化生、異型增生為特徵的一種慢性胃炎。
  • 7種常見「癌前病變」,一定要警惕!
    7種常見「癌前病變」,一定要警惕! *本文所涉及專業部分,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常見7種癌前病變,要定期檢查,及早採取適當處理!
  • 人體長出個癌需要多久?癌症從早期到晚期又要經歷多長時間
    你自己身體的防衛系統把癌細胞當成「自家人」看待的,所以,癌細胞在你自己身體裡是「暢通無阻」的,是不受到「阻攔」和「刁難」的。只有當癌細胞侵襲到了神經時,神經自己「被騷擾」,這時才有不適和疼痛的感覺,可是,這時往往為時已晚,到了癌症中晚期。人體長出個癌需要多久?其實,人體內長個癌不容易的!
  • 離「癌」遠的人,腳上通常沒有3個標,符合一個也很幸運
    我們現在都知道我們的腳底有很多的穴位,腳底連通著身體的許多器官,經常進行足療按摩,可以有效改善身體健康狀態。腳部作為人整個身體的支撐點,經過一天繁忙的工作和學習之後,在晚上腳步會感覺特別的累,這個時候大部分人都選擇用溫水泡一下腳,會特別舒服。
  • 4種癌症愛找窮人!老說自己「窮」的你,離它有多近?
    癌症還有窮人癌和富人癌之分?那作為窮人,容易得哪些癌症呢?一、富人易患什麼癌?有些癌症被稱為「富人癌」,其實是有很多因素的,多數富人能夠在早期就查出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所以很多人認為這些癌症偏愛富人,實際上是得益於定期的癌症篩查,多數富人能夠在這些癌症的早期就發現並進行治療。
  • 癌症生存期長短和什麼有關?有些人帶癌生存幾十年,怎麼做到的?
    癌症現在已經不是稀奇的疾病了,近年來癌症發病率逐年升高,患癌的人數越來越多。癌症的種類有很多,無論是哪一種都會對人體都會產生極大的傷害。很多人都覺得患了癌症之後,就等於被宣判了死刑,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但其實現在很多癌症如果能夠在早期發現,並且及時的進行治療,可以獲得較長的生存期,壽命會十分的可觀。但由於很多癌症在早期幾乎都沒什麼明顯的預兆,身體不會表現出一些較為明顯的症狀,這造成了不少患者在確診癌症的時候,已經到了中晚期。
  • 體內有癌,哪些表現異於常人?異常多的人,或許癌症發展速度快
    有些人平時身體都比較健康,在檢查時發現癌症,就會感到特別可怕,其實如果自己身體裡面存在癌症,有很多表現都會異於常人,如果自己身體出現的異常比較多,癌症發展的速度可能就會比較快大家都知道,身體的很多器官,都會出現癌症,有的可能存在於腎臟,有的會出現在肺部,這些癌症患者,身體表現出的症狀也都會有一定的差異,但是大部分情況下,癌症會表現出一些共同的特徵,如果身體出現這些症狀
  • 9種癌症「遺傳」風險高!有家族史的人要小心了……
    癌,疾病中最讓人揪心的字眼。世衛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2020年世界癌症報告》中說,每年有近六分之一的人死於癌症。雖然癌症不傳染,但你可能忽略了,有些癌有著「遺傳」的可怕特性。9種癌和遺傳關係大目前,人類對癌症的發生機制尚不完全了解,很多癌症的病因還不明確,已被證明具有明顯遺傳傾向的癌症有30餘種。
  • 癌症是怎麼找上一個人的?每年近400萬人患癌,4個元兇已找到
    很多癌症患者,都有這樣的經歷,那就是自己平時感覺還好好的,但是不知怎麼回事兒,身體就開始出現不舒服的症狀,比如咳嗽、腹痛、便血等等,到了醫院一查就被告知患上了癌症。甚至有的朋友出現症狀後,一查已經是癌症的晚期階段,錯過了最佳治癒時機。那麼說,癌症是怎麼找上一個人的呢?下面這4個主要的致癌元兇,我們一定要注意。
  • 8種癌都怕這種菜,這3個做法卻讓營養全流失!可惜99%的人都錯了
    西蘭花似乎常常出現在各種與膳食保健相關的研究中,延緩衰老、增強免疫系統、抑制癌症都少不了它的身影。最近的研究更是表明它對預防青少年精神抑鬱和對糖尿病有積極作用,堪稱蔬菜中的「營養皇冠」!8種癌都「怕」了西蘭花在蔬菜界,西蘭花有「蔬菜之王」的美稱,在抗癌界,它可是當仁不讓的抗癌明星,小小一朵西蘭花,能防8種癌!1防腸癌西蘭花中有多種強效抗氧化物質,能幫助我們加快自身的排毒過程。
  • 胃癌前病變篩查「三重奏」,你需要了解這些
    導讀 萎縮、腸化、上皮內瘤變(舊稱異型增生)與「癌前病變」這個刺眼的字眼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完成或尚未完成胃鏡檢查的患者,常對這些字眼感到惶恐不安。本次,Frank就跟大家探討一下,如何合理看待這些「癌前病變」,如何制定合理的篩查策略,早期發現癌症,擊退腫瘤君。
  • 子宮頸癌母親經陰道向嬰兒傳播癌症
    子宮頸癌母親經陰道向嬰兒傳播癌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4:31:10 日本國立癌症中心Chitose Ogawa和Takashi Kohno團隊研究了子宮頸癌母親經陰道向嬰兒傳播癌症的病例。
  • 男子因咽喉不適,查出2種癌症,醫生:別忽略這些小毛病
    如今的人們都很注重身體的健康,越來越懂得養生,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人在不知不覺中換上了癌症,很多人提到癌症,都是談癌色變,因為雖然我們的醫學技術越來越發達,可是癌症仍然是現在無法徹底攻克的難題,所以很多的人在被確診癌症之後,都會十分的恐懼和緊張,最近廣州的李先生就經歷了這樣的事。
  • 這10種人癌症高發,醫生提醒:12個症狀可能是癌症信號,不要忽略
    癌症真的越來越多了嗎?現在總能聽到人說,誰誰誰得癌了,還有誰家的老人是癌症……是不是因為我是醫生的原因,有醫療問題都要諮詢我導致的?我就問了一下周圍不是學醫的人,結果他們也是這個感覺。所以癌症發現早還好說,如果發現的晚,往往治療辦法就不多了,並且病了往往還很痛苦,這就導致人們談癌色變。你想不到的原因癌症越來越多,到底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