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僅2015年新增癌症患者就達到了393萬人,而這幾年,作為一種致命的疾病,癌症的發病率並沒有明顯下降,每一天依然有不少人被檢查出患上惡性腫瘤。
很多癌症患者,都有這樣的經歷,那就是自己平時感覺還好好的,但是不知怎麼回事兒,身體就開始出現不舒服的症狀,比如咳嗽、腹痛、便血等等,到了醫院一查就被告知患上了癌症。甚至有的朋友出現症狀後,一查已經是癌症的晚期階段,錯過了最佳治癒時機。那麼說,癌症是怎麼找上一個人的呢?下面這4個主要的致癌元兇,我們一定要注意。
1、癌症是「吃」出來的
首先來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飲食的追求開始變得越來越高,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什麼好吃吃什麼,這也導致大量對健康有害的物質進入到身體裡,增加癌症,特別是消化系統腫瘤的發生風險。比如說經常油炸食物、紅肉會增加腸癌的風險,經常吃醃製食物、加工肉會增加胃癌的發生。很多食物一個月吃上1次、2次沒有關係,但如果經常吃,就很容給癌症「鑽空子」了。
2、癌症是「喝」出來的
小酒怡情,大酒傷身。經常大量喝酒,特別是本身有肝炎或肝病的人,會加速肝臟惡化出現腫瘤的風險。並且,根據醫學雜誌《柳葉刀》的相關研究表明,長期大量喝酒,還會增加食道癌、口腔癌、乳腺癌的發生。而除了酒,飲料也是一個問題,長期喝高糖的飲料,會增加肥胖的風險,而肥胖是很多癌症的獨立風險因素,比如腎癌、胰腺癌等等。
3、癌症是「懶」出來的
生活節奏快了,但是人卻變「懶」了。很多人懶得去運動,經常是一坐一整天,長期久坐其實也是增加患癌風險的,這一點在腸癌上更為明顯,經常久坐的人,腸道蠕動受限,更容易累積毒素。而還有一種懶就是懶得去體檢,覺得去醫院很麻煩,但這就導致當我們的身體出現癌前病變或處於癌症早期時,自己沒有意識到,結果把疾病拖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後悔也沒用了。
4、癌症是「氣」出來的
這裡說的「氣」包含多個意思。首先來說,經常吸菸的煙氣進入身體後,會損傷肺部的健康,增加肺癌的發生風險;其次,炒菜的油煙氣、室內裝修後的有毒空氣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也容易招致癌症的發生;而還有一種氣,就是情緒上的「氣」,如果你經常生悶氣,其實也會增加患癌風險的,比如女性常見的甲狀腺癌、乳腺癌,都可能和長期的負面情緒有關。
總之,癌症的發生並不是偶然的,除了先天的遺傳基因會起到影響,而上面說的這4點,是很多癌症患者所經歷過的,如果你能注意到,並積極避免,相信癌症就會離你越來越遠。
*提醒: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僅供參考,資料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