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在7600萬年前已出現,科學家找到第一隻患癌恐龍,它太可憐了

2020-12-14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據報導,8月6日,法新社的加拿大分社於渥太華發表了一篇最新的研究成果,通過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癌症」早在白堊紀時期,就已經在恐龍身上出現了。

恐龍竟然也會患有癌症

提到恐龍,人們總會覺得它們是地球上曾經存在過的,最強大的動物,畢竟對於人類來說,我們最熟悉的遠古生物就是恐龍了,特別是在很多影視作品之中,恐龍強大的身影看起來非常可怕,它們猶如一座座移動的小山,而且曾經是地球上的主宰。

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對恐龍進行研究,想要搞清楚它們曾經生活的世界,也想要搞清楚恐龍滅絕的原因,以及它們是不是真的強大到沒有什麼天敵。

根據資料顯示,在1989年,古生物學家在加拿大發現了一塊恐龍化石,經過研究,發現這塊恐龍化石的主人是尖角龍,它的腿骨看起來和其它的尖角龍完全不同,更加直白一點來說,這隻尖角龍它的腿部是畸形的。

我們都知道,對於動物來說,在野外的環境中是很容易受傷的,畢竟自然界中擁有著各種各樣的危險。所以,一開始,古生物學家也認為,這隻恐龍之所以會腿部畸形,是因為它的腿部曾經骨折過,然後又自然癒合了,相當於是骨折後留下來的後遺症。

不過,前段時間,古生物學家們重新對這塊畸形的尖角龍腿骨化石進行了研究,在現代設備的檢測下,古生物學家們發現導致這隻尖角龍腿部畸形的原因,竟然和骨折沒有一點關係,反而是因為它曾經患有癌症。

這隻尖角龍成為了古生物學家們發現的,第一隻患有癌症的恐龍,它也為古生物學家們研究恐龍的病理特徵等,提供了新的數據,也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

古生物學家表示,大約7600萬年之前,這隻尖角龍的腿部,不幸患上了惡性腫瘤,因為腫瘤的原因,導致它的腿部沒有辦法像正常恐龍一般活動,腿部的畸形也導致它捕食等行為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上文中我們提到過,對於普通人來說,恐龍無異於是非常強大的存在,而且癌症也曾被稱作是現代人的疾病,可是這次在恐龍身上的發現,卻清清楚楚的告訴著大家,癌症從遠古時期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而且很多動物都被癌症問題所困擾。

參與這項研究的古生物學家表示,通過顯微鏡觀測,他們驚訝的發現,這隻尖角龍腿部的惡性腫瘤,看起來和人類的骨肉瘤是一樣的。

什麼是骨肉瘤呢?在現代醫學研究中,骨肉瘤是一種惡性的骨腫瘤,當它在身體中出現之後,骨骼、關節等都會疼痛難忍,而且局部還會有腫塊的出現。

同時,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骨肉瘤的發病人群,主要是以青少年為主,而通過化驗,古生物學家也發現,這隻患有惡性腫瘤的尖角龍,它的年齡也相對較為年輕。

這隻患癌恐龍也曾被「家人」保護

很多研究都認為,在恐龍中,有很多恐龍其實都是群居生活的,而且還有著很強的社群意識,特別是到了白堊紀中晚期,這種情況也變得更加普遍。

就好像人類患病,會有家人照顧一樣,研究發現,這隻尖角龍雖然不幸患上了癌症,但是它也曾經被自己的「家人」所保護,因為通過研究,古生物學家發現它並不是因為癌症晚期而死亡,也不是因為行動遲緩而被捕食者殺死,而是和自己的家族一起遇難而死。

因為在發現這隻尖角龍化石的地方,那裡還埋葬著上百頭尖角龍的化石,古生物學家推測,它們很可能是因為災難,比方說突如其來的洪災等原因一起死亡的,而在它們遇難之前,這隻患有癌症的尖角龍,雖然身體行動不便,但是仍然被保護得很好。

正是在家人的保護下,這隻恐龍的壽命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延長。那麼,為何恐龍也會患癌呢?研究者認為,恐龍本身就是一種「大塊頭」的動物,它們生長迅速、體型巨大,如果癌症真的一直在地球上存在,那麼,自然它們也就有了更多患癌的風險。

這次在恐龍的身上發現了癌症,也顛覆了科學家們此前對於癌症的認識,在此前的研究中,人們總是認為癌症是與現代人的生活有關,比方說空氣汙染、不良生活習慣等等,不過新的研究卻表明,癌症可能已有上億年的歷史,而且和環境之間的關係並不大。

資料來源

《參考消息》8月6日《研究發現:7600萬年前的恐龍患有癌症》

相關焦點

  • 地球上還有倖存的恐龍?科學家發現一種生物,極為奇特
    因為,他們在緬甸發現的一塊琥珀上找到了恐龍的身影,而且還是一隻完整的恐龍。我們知道,琥珀是由樹脂包裹住一些小動物或者小昆蟲所形成,一般形狀都很小。那此次發現的恐龍琥珀,是不是猶如一座小山一樣呢?其實不然,因為科學家們發現,這隻恐龍竟然只有1隻蜂鳥般大小。而這也是迄今為止,科學家們發現的地球上最小的一隻恐龍。
  • 發現恐龍化石的一個訣竅是……先找到橙色?
    提取自恐龍化石的有機物 | Evan Saitta更了不起的是,從恐龍的骨骼中,科學家還發現了DNA、蛋白質,甚至是細胞和血管等物質。但這些比已確認的最古老DNA和蛋白質還要古老一個數量級以上,因此一直存在一些爭議。
  • 科學家擬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恐龍無望(組圖)
    斑驢是一種草原斑馬,一度生活在南非,最後一隻野生斑驢在1870年被射殺,最後一隻圈養斑驢在1883年死亡。科學家根據大量標準選擇了這些已滅絕動物,同時考慮倫理因素。  會上,科學家就復活這些已滅絕動物是否為一種值得的做法,是否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以及是否能夠受到公眾的喜歡進行了討論。
  • 恐龍已經完全滅絕了嗎?科學家說出了真相
    說起恐龍肯定很多人都知道是已經滅絕的物種,6500萬年前一顆隕石撞擊地球導致的這場物種大滅絕讓我們再也見不到這類身高體長,有具有攻擊性的生物了,當然也有科學家想過要復活恐龍。在電影《侏羅紀世界》中,科學家從一吸了恐龍血液的蚊子中提取出了恐龍的DNA,從而建造了一個恐龍的家園,但是科幻終究是科幻,恐龍DNA的壽命最多只有不到900萬年。如果現在科技足夠發達,也必須要在恐龍滅絕後的900萬年時間內通過基因工程復活,但是現在已經遠遠超過了DNA的壽命,我們想見到恐龍也只能在電視上了。於是許多生物學家就放棄了復活恐龍的念頭,轉而去尋找還沒有滅絕的恐龍。
  • 恐龍化石疑似發現彈孔!直徑1.5毫米,誰在6500萬年前開的槍?
    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數萬年了,但卻沒能一睹恐龍的真容,恐龍作為上一代的地球霸主曾經統治了地球將近一年的時間。人類也只能依靠化石來了解它們的信息,重新認識那個年代,比較幸運的是在世界的很多地區都出土過恐龍化石,這些化石也有一些保存的比較完整的。
  • 恐龍化石頭骨發現「子彈孔」,它是什麼?外來生物導致恐龍滅絕?
    6500萬年前的恐龍,為何頭骨會出現「彈孔」?人類穿越了?人類還沒有出現以前被恐龍霸佔地球,它消失6500萬年後才出現了人類,在科學界有這樣一種說法,恐龍滅絕和隕石撞擊有很大關係,但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會發生劇烈變化,為何偏偏只有恐龍滅絕了?
  • 我的恐龍,你會不會忽然的出現?
    電影《侏羅紀公園》是由美國導演史匹柏導演的,它講的是一位生物學家在琥珀中發現了一隻吸飽了恐龍血的古代蚊子,於是從這隻蚊子體內提取出恐龍的基因,讓恐龍復活並且建造了一個恐龍樂園的故事。英國科學家研究認為,DNA的半衰期大約是500年左右,每過500年DNA分子的化學鍵就會斷裂一半,DNA只需要700萬年的時間就可以完全降解。也就是說恐龍在6500萬年前滅絕,他們的DNA早就已經分解了,根本無法提取完整的恐龍DNA。況且,目前還沒有人發現過任何恐龍的DNA。
  • 一場下了一百多萬年的雨,將恐龍推向霸主,這雨還會再出現嗎?
    中國現如今一年中出現最長的雨季應該就是「梅雨季節」了,也僅僅是6~7月出現斷斷續續的雨季,而在過去出現過一場下了一百多萬年的雨,並且將恐龍推向霸主,不知這雨還會再出現嗎?在三疊紀晚期,「恐龍」出現在地球上,但是當恐龍「稱霸」地球8000萬年之後突然從地球上滅亡,如今人類能夠找尋到的也僅僅是恐龍的化石。
  • 揭秘史前「恐龍天敵」,據說一口能吃掉一隻恐龍,專家:你想多了
    作為世界霸主,卻在6500萬前毫無徵兆的消失,這也成為生物進化史的巨大謎團,人類也只能根據它生活過的足跡來尋找答案,在尋找不到答案時,人們對它們消失就有一個大膽的猜測,覺得他們極有可能是因地球板塊運動導致火山爆發,至於是不是還沒有找到確切的證據證明。
  • 科學家要用恐龍雞來復活恐龍!
    在美國蒙大拿州遼闊的荒野深處,有一處方圓數百裡人跡罕至的偏遠地方——海爾克裡克,這裡是世界上白堊紀晚期恐龍化石最豐富的地區之一。1902年,這裡發現了第一隻霸王龍化石。自那以後,全世界共發現了24具霸王龍骨架,其中有11具是在這裡發現的。迄今為止,海爾克裡克出土了大量史前生物化石。
  • 科學家重建了第一隻完整的恐龍大腦
    近日,發表在《Journal of Anatomy(解剖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巴西的研究團隊重建了第一隻完整的恐龍大腦。這個大腦的重量還不及一粒豌豆,它屬於一隻生活在2.33億年前的食肉動物。它的視力比嗅覺好,但沒有雷克斯霸王龍,甚至不如今天的鳥類聰明。這種寵物大小的動物重約14磅(約12.7斤),與狐狸的身形相似。它雖然體型小,但卻很兇猛。它鋒利彎曲的牙齒和爪子可以將蜥蜴和原始哺乳動物以及其他恐龍的幼仔撕成碎片。它們以昆蟲為食。布氏盜龍本身也會被「殺戮機器」卡布雷拉噬頜龍(Gnathovorax)捕食。這種3米高的恐龍是當時的頂級掠食者。
  • 科學家利用DNA將野山羊復活,為什麼不能復活恐龍?區別在哪兒?
    克隆技術在1996年初步取得成功之後,就受到了很大的爭議,這項技術的出現讓科學界分為了兩大陣營,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克隆技術的出現,有助於人類復活地球上很多滅絕的物種,對瀕危動物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而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克隆技術的出現很有可能會導致如今社會的混亂,是有違倫理道德的一種表現。
  • 癌症是怎麼找上一個人的?每年近400萬人患癌,4個元兇已找到
    根據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僅2015年新增癌症患者就達到了393萬人,而這幾年,作為一種致命的疾病,癌症的發病率並沒有明顯下降,每一天依然有不少人被檢查出患上惡性腫瘤。很多癌症患者,都有這樣的經歷,那就是自己平時感覺還好好的,但是不知怎麼回事兒,身體就開始出現不舒服的症狀,比如咳嗽、腹痛、便血等等,到了醫院一查就被告知患上了癌症。甚至有的朋友出現症狀後,一查已經是癌症的晚期階段,錯過了最佳治癒時機。那麼說,癌症是怎麼找上一個人的呢?下面這4個主要的致癌元兇,我們一定要注意。
  • 科學家確認中國一隻侏羅紀恐龍患有罕見骨髓炎
    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記者李江濤 屈婷)在距今約2億年的侏羅紀早期,一隻祿豐龍的肋骨遭受重創。這本是恐龍世界常見的事情,但這一次,細菌感染不幸地從傷口深及骨髓,最終形成了一個長約5.4釐米、寬約2釐米的孔洞,令這一性情溫柔的植食性恐龍痛苦不堪,瀕臨死亡。
  • 滅絕6500萬年的魚,為何會再次出現?離開水能存活17小時?
    滅絕6500萬年的魚,為何會再次出現?離開水能存活17小時!曾經科學家就發現了,在13萬年前就已經被滅絕的白喉秧雞,因為在它的喉部有一抹白色,所以被稱為白喉秧雞。根據科學家在地球上所發現的化石,認為在13萬年前,這種生物就已經從地球上消失不見了。沒想到在13萬年後的今天,卻又再次發現了它的身影,並且大量繁殖。
  • 科學家發現鯊魚少得癌的原因,癌症有望被攻克?
    先前,小艾寫過一篇「動物患癌」的文章,裡面說到——癌症並非是人類的「特權」,動物其實也會得癌症。 但之後,也有很多人留言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其中有一個粉絲稱,鯊魚不得癌症。
  • 在2000萬年前,地球會是什麼樣子?科學家:一隻鳥,翅膀七米長
    文/丁簡在2000萬年前,地球會是什麼樣子?科學家:一隻鳥,翅膀七米長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地球是一顆藍色圓球形狀的星球,在宇宙中,大概沒有比我們地球還要好看的星球了。很多人會想,現在我們看到的地球是這樣的,那麼如果我們的地球在2000萬年前,地球回事什麼樣子呢?很多人也表示不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萊昂納多」:一隻恐龍木乃伊和它背後的秘密
    「萊昂納多」:一隻恐龍木乃伊和它背後的秘密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科學家在海底找到毀滅恐龍的兇手, 並模擬整個撞擊過程, 叫人冷汗...
    恐龍是地球上有了生命以來,除人類之外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統治了地球的物種,一場下了兩百多萬年的大雨成就了這個家族的興旺,在恐龍時代,地球上有90%以上的物種都是恐龍,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陸地上跑的,吃草的、吃肉的,各種種類都有,它們憑藉壓倒性的體型和武力讓其他物種臣服,在地球上整整統治了1.6億年的時間,要不是後來被意外滅絕,可能根本不會有後來的人類
  • 6000萬年前,那顆將恐龍滅絕的隕石現在在哪?專家:已化成一片海
    恐龍這種生物,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其是一種誕生於2.2億年前,生活在中生代的蜥型綱動物。它們體型龐大,四肢發達,肌肉強健,曾經是稱霸地球的主人。恐龍很有可能滅絕於小行星撞擊地球。 對於恐龍這樣一個龐然大物,還曾遍布地球每一個角落。想要完全滅絕它們,這顆小行星的規模想必相當大。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恐龍滅絕是小行星襲擊地球所致,其大小又頗具規模,那當年這顆小行星到底砸在了地球哪個地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