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萬年前,那顆將恐龍滅絕的隕石現在在哪?專家:已化成一片海

2020-12-10 騰訊網

恐龍這種生物,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其是一種誕生於2.2億年前,生活在中生代的蜥型綱動物。它們體型龐大,四肢發達,肌肉強健,曾經是稱霸地球的主人。

然而,這樣一個地球霸主,竟在6000萬年的白堊紀突然憑空消失。即便到現在,人類也沒能完全搞清楚它們消失的原因。不過,根據學界比較普遍的說法來看。恐龍很有可能滅絕於小行星撞擊地球。

對於恐龍這樣一個龐然大物,還曾遍布地球每一個角落。想要完全滅絕它們,這顆小行星的規模想必相當大。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恐龍滅絕是小行星襲擊地球所致,其大小又頗具規模,那當年這顆小行星到底砸在了地球哪個地區呢?

有研究表明,在6000萬年前砸向地球的那顆小行星直徑至少長達10公裡。其墜落地球後,引起了巨大的地震、火山噴發和海嘯,才導致的恐龍滅絕,而這次致命的撞擊就相當於100億的顆核彈發射的能量。

一般來說,這麼嚴重的撞擊毀亡事件勢必會給地球表面留下一個巨大的損傷。而小行星其中一部分可能會因為撞擊中產生的熱量而被熔解掉,另一部分則會因巨大的衝擊波彈飛出去,然後被地球吸引力吸引到地面上,之後散布在世界的一個地方。

但世界各地的隕石經過這麼多年已經被巖石層層覆蓋,深深埋在地裡,是非常不容易被人們發現的。

一直到90年代,一位科學家在墨西哥的北部的方向發現了一個又大又深的隕石坑。放射性元素分析顯示,這次隕石坑的撞擊確實是發生於6000萬年前,正好和恐滅絕的時間能對得上。難道,當年滅絕恐龍的元兇便掩埋在此地嗎?

但是,隨後地質學家在隕石坑的考察推翻了這個言論。裡面並沒有找到關於小行星的任何蛛絲馬跡。不過,卻在隕石坑裡得到了一個重大線索,即發現了銥元素的存在。而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個隕石坑裡的銥元素超過了地球的總含量。由此,也有不少人人堅信,這必然就是小行星在襲擊地球的時候留下的損傷。

而縱觀這片區域在世界地圖上的位置,正是墨西哥灣。而且,墨西哥灣的光滑程度簡直不像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產物,反倒真像是當年小行星砸下來的隕石坑。所以,有專家直言,當年讓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如今已經化成了墨西哥灣的汪洋大海。

假如當年真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才導致的恐龍滅絕,那這顆小行星就是人類出現的推動者,也是人類成為地球主人的重要因素。因為如果恐龍這種超大型動物沒有在這次毀滅級事件中滅亡,人類是沒有機會在地球系統中出現的。

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說法雖然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但是還是不能令所有人都信服,畢竟,關於恐龍的滅絕的時間久遠,還有那麼多別的說法沒法求證。所以真想得到更加權威的回答,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的探索。進一步的發現求證。

相關焦點

  • 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隕石,撞擊地球形成了四川盆地?
    2.3億年前地球的第一代霸主恐龍開始出現,恐龍是體型極為龐大、擁有尖牙利齒和具有很強攻擊力的史前生物,雖然它們沒有智慧,但是憑藉龐大的身軀讓恐龍在地球上稱霸了1.6億年之久,如果不是6500萬年前的那顆隕石,恐龍統治地球的歷史將會更加悠久,可是歷史沒有如果,在6500萬年前,一顆從太空中闖入地球引力範圍的隕石最終撞向地球
  • 那顆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了哪?
    在地球生物發展的歷史上,總共有過四處次物種大滅絕,第一次是在4.38億年前的奧陶紀,主要滅絕的物種都是海洋生物。而最近的一次是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這次生物滅絕中,恐龍就是最重要的對象之一。在現代研究提出的十幾種理論中,相對受到廣泛認同的說法就是6500萬年前一顆行星碰撞了地球的中美洲地區,引發一場大地震以及熔漿的噴湧,這是導致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據專家推測這顆小行星直徑有10公裡,質量相當於一座珠穆朗瑪峰。它撞擊地球後產生的地震強度約為10級,會留下一個直徑超過100公裡的隕石坑。這種強度的撞擊使得之後的幾個月內,地球上的生態環境產生劇變。
  • 6500萬年前,那顆正面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哪了
    2.3億年前,在不需要智慧以力量說話的時代,恐龍憑藉龐大的身軀,以噸起步的重量,以及驚人的咬合力主宰著整個地球,然而地球說變就變,6500年前恐龍開始滅絕,關於它滅絕的說法有大陸漂移
  • 如果那顆滅絕恐龍的隕石,再次撞擊這個地球,人類能支撐多久呢?
    在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無情的撞擊在地球表面,導致恐龍的滅絕,那麼大家想過沒有,如果那顆小行星再次撞擊現如今的地球,人類該如何應對?或者人類會怎麼樣呢?故事再回到6500萬年前那次恐怖的一幕,一顆脫離軌道的小行星經過數年的墜落,砸在了地球的表面,而它與大氣層摩擦產生的巨響和天空中那顆巨大火球的出現,已經驚動了無憂無慮的恐龍,此時從它們恐懼的眼神中或許已經感受到了死亡將至,這顆脫軌行星以20公裡/秒的速度衝向地球,隨即傳來一驚天動地的巨響,此時幾萬米的灰塵籠罩著整片天空,而爆炸點附近山峰瞬間倒塌,海水瞬間蒸發,
  • 科學家確認青海火流星來自小行星帶,與滅絕恐龍的那顆隕石同源!
    在六千多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到了地球上,導致地球發生了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科學家後來確認這顆小行星是來自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在這片狹小的區域裡至少有4000顆差不多質量的小天體,這些小天體會偶然脫離小行星帶闖入地球,我國的地質學家認為12月23日青海玉樹境內的火流星就是來自小行星帶
  • 隕石撞擊地球or火山噴發?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關於恐龍死亡,最著名的推論之一是阿爾瓦雷斯假說,得名於路易斯·阿爾瓦雷斯和沃爾特·阿爾瓦雷斯父子二人。1980年,這兩位科學家提出了這樣一種觀點:6600萬年前,一座山那麼大的隕石撞上了地球,導致大氣中充滿了氣體、塵埃和碎片,極大地改變了氣候。
  • 不,讓恐龍滅絕的另有其主!
    現代科學研究認為,6500萬年之前,一顆隕石撞擊在地球之上,引發了地球上的第五次物種大滅絕,當時地球上的主人——恐龍,在毫無預兆的日子裡,突然就迎來了滅頂之災,與大部分生物一起,退出地球的舞臺,湮沒於歷史長河之中。
  • 導致恐龍滅絕的那次小行星撞擊,產生的坑是在哪裡?
    據科學家研究,最長的恐龍竟然長達27米,體重重達30-60噸之間。就連現在的人們在博物館中觀看恐龍的化石時,都會不自覺地發出無限的感嘆。恐龍的種類分為2種,鳥類和非鳥類,在中生代時期,非鳥類恐龍主要棲息在湖岸平原的森林地和開闊地帶。
  • 一個年輕人的意外發現,見證了恐龍滅絕的那一天
    2019年12月20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發表頒布了2019年度十大科學打破其中一項是揭曉在PNAS的論文,一個年青人的不測發現,見證了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這一地球生命史上最嚴重事件。假想一下,在6600萬年前的某個早晨,你站在北美的某個地方抬頭看天空,會看到一顆像星星一樣的工具。
  • 新發現:科學家否認廣泛流行的恐龍滅絕論!事情或許沒那麼簡單
    說到遠古巨獸,恐龍應該是知名度最高的,它們在地球上發展繁衍了1.6億年,大約在6500萬年前整體滅絕,僅殘留下一些個體發展成今天的鳥類,沒錯你吃的炸雞,如果追溯起來是具有恐龍的基因,是不是仿佛發現了新世界?那麼史前恐龍大家族為什麼會滅絕?
  • 6500萬年前物種沒有大滅絕,恐龍會進化成什麼?專家有個大膽猜測
    6500萬年前,宇宙中發生了一件足以令整個地球都為之震顫的大事件,那就是一顆小行星直接撞擊了地球。這次大撞擊引起了地球上火山的急劇反應,大面積持續噴發巖漿,地球的溫度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這樣惡劣的氣候變化,讓當時地球上的霸主——恐龍,相當的痛苦,直接走向了滅絕的道路。
  • 導致恐龍毀滅的隕石找到了,威力相當於200萬顆沙皇炸彈
    很快就到了1981年,關於這個鑽井中發現的安山巖究竟是如何產生的,一直都沒有個準確的結果,雖然一些地質學家在經過30年的研究後,公開發布了隕石撞擊這個研究成果,不過卻並沒有受到關注,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一位科研人員在海地發現了K-T沉澱物,因為其中混雜著很多粗糙的石塊碎片,因此,他認為這裡極有可能被隕石撞擊過,而通過溯源,他更是將目標鎖定在了加勒比海,認為那裡是隕石撞擊的中心點。
  • 最後一頭白鱘宣布死亡,隕石殺死了恐龍,而人類滅絕了動物
    恐龍化石巍然屹立,一動不動,它是無聲的,在訴說著屬於它的輝煌年代,這是一種悲哀!距今2億年前,是白堊紀,有專家將之劃分為地球第四個文明時期。那是一片蠻荒的世界,兇獸猛獸橫行,純屬生命原始之風。就在此時,恐龍種族橫空出世,它們是強大的,憑藉著天生的優勢,很快便徵服了很多生物,成為當時陸地霸主之一,順利地繁衍生息。
  • 世界四大隕石坑奇觀:最大坑中生活55萬居民,第四個或致恐龍滅絕
    世界五大隕石坑奇觀:最大坑中生活55萬居民,第四個或致恐龍滅絕地球是當下整個太陽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體,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搖籃。在地球文明發展至今,各種生命體並不是一成不變地進化的,而是經歷了、冰凍、撞擊、毒害、輻射等各種影響。
  • 造成恐龍消失的原因,真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嗎?為何找不到證據?
    目前,人類成為了地球上最強大的生物,在人類出現之前則是恐龍的時代。相傳在6500萬年之前,一顆隕石來到地球改變了當時的一切。就連恐龍也從食物鏈的頂端墜落下來,甚至慘遭滅絕。科學家表示恐龍滅絕,其實就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關於恐龍滅絕的真相,一直以來都爭論不休,其中被隕石滅絕的說法被廣為流傳,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 恐龍滅絕史:恐龍三大迷團,「小行星撞擊」蘇美爾文明中早有記載
    第二大謎團:恐龍是恆溫動物還是冷些動物?還有一個問題現在也不知,那就是恐龍到底是冷血動物還是恆溫動物。現在主流說法是一部分是冷些,一部分是恆溫,這個觀點很奇怪,假如是冷血動物,按照現在恐龍骨骼大小,長那麼大需要百年;如果是恆溫動物生長速度就會很快,類似於人類,但是恆溫動物有一個問題,假如是恆溫動物,那恐龍就需要消耗很多食物,就算一天消耗200公斤食物,那也不夠吃啊。
  • 生物史上的謎案:恐龍滅絕的原因,為何如此匪夷所思
    如果說人類是現在地球的霸主,那2.3億年前的中生代,地球的霸主一定是恐龍家族。6300萬年前的白堊紀,恐龍正式告別歷史舞臺,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生物史上最大的謎團:恐龍到底是怎麼滅絕的? 想了解恐龍的滅絕,先要了解一個是:恐龍是怎麼誕生的。
  • 史上最大恐龍滅絕案發生在2.5億年前 持續20萬年
    據介紹,重大的生物滅絕事件共有6次,其中人們最為熟悉的莫過於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但是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專家表示,比起2.5億年前二疊紀末期的一次生物集體滅絕案,恐龍滅絕的規模要小得多。  2.5億年前,95%的海洋生物以及75%的陸地生物都在「短期」內忽然神秘消失,大量的生物「蒸發」殆盡,整個海洋、陸地都陷入死寂的狀態。
  • 以現在科技水平,能否在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那種隕石撞擊下生存?
    這件事情的關鍵是,能不能夠在隕石撞擊下生存,如果僅僅為了生存,當然是沒有問題的,只要能留下一小部分的人類,那麼人類就可以再次繁衍生息,就像當年諾亞方舟做的那樣。能不能對地球產生影響?完全有可能,只要有一塊隕石落到地球上,就會產生一些直接的影響,不過人類有沒有辦法解決這樣的問題,有辦法,但是能不能完美的解決,就要看當時的具體情況。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事件導致恐龍滅絕,那小行星後來哪去了?
    這顆直徑達到十公裡的小行星在撞擊地球之後,大部分物質都留在了地球,少部分物質逃出了地球,撞擊坑位於現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北部,撞擊坑的深度和直徑都非常驚人,分別為五百米和一百八十千米。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恐龍,大約毀滅於六千五百萬年前,毀滅的根本因素是源自一場猛烈的小行星撞擊事件,一顆直徑在十公裡左右的巨型小行星與地球相遇(說是巨型,其實主要是相對於地表生物而言,畢竟這顆小行星的尺寸和當年地球所撞到的那顆體型和火星差不多大的天體根本沒法比較,而後者那場撞擊誕生了我們現在的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