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在科技水平,能否在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那種隕石撞擊下生存?

2020-12-15 建波評社會

這件事情的關鍵是,能不能夠在隕石撞擊下生存,如果僅僅為了生存,當然是沒有問題的,只要能留下一小部分的人類,那麼人類就可以再次繁衍生息,就像當年諾亞方舟做的那樣。

能不能對地球產生影響?完全有可能,只要有一塊隕石落到地球上,就會產生一些直接的影響,不過人類有沒有辦法解決這樣的問題,有辦法,但是能不能完美的解決,就要看當時的具體情況。

如果是比較小的隕石,就算撞擊在地球上,對一些人產生了致命的殺傷,但不足以改變整個地球,更不會改變地球的氣候條件,而當年恐龍之所以滅絕,並不是隕石撞擊直接導致恐龍死亡,而是整個環境變遷,食物鏈斷裂等等情況,最終導致了恐龍種群的滅絕。

以人類現在的技術水平,經歷6500萬年前那種隕石的撞擊是不可能的滅絕的。

即使是恐龍在6500萬年前的撞擊之後任然沒有立即完全滅絕,有相當一部分小型恐龍挨過了一段時間,最後死於全球氣候變化。

6500萬年前的撞擊帶來的影響是全球性的,首先是撞擊帶來的衝擊波環繞了地球數圈,周圍數千公裡內生物遭到毀滅,撞擊所造成的塵埃進入平流層遮住了陽光,最終使得地球進入冰河世紀。

少部分恐龍死於直接撞擊,大部分恐龍死於冰河世紀帶來的影響,比如氣候變冷,沒有陽光植物死亡恐龍失去食物,空氣中充斥著有害氣體等等。(央視播放過BBC專門關於這個的紀錄片)但是還是有少部分恐龍活過了末日,進化成新的物種(有一定證據顯示有些鳥類進化自恐龍)。

現在我們來說說人類為什麼可以從這種級別的撞擊下倖存下來。

首先這種撞擊雖然是毀滅性的,但並不是直接毀滅,而是通過氣候影響生態的間接毀滅。處於撞擊中心的大洲肯定會被直接摧毀,但是其他的大陸卻很難受到直接的波及。只要不是直接死亡就有機會生存下來。

其次即使是撞擊引起了全球氣候的巨變,以人類現有的技術也並不是多大的問題,利用化石燃料可以產生電能,溫室培養可以生產食物等等都可以解決。

當然這種級別的撞擊是人類不可阻止的,是毀滅性的,處於撞擊中心的大洲人口和生物幾乎會被完全消減,接下來幾年甚至幾十年撞擊所帶來的氣候變化也會讓全球糧食減產,很多人被凍死餓死以及有毒空氣致死。最終只有少部分有條件的人類可以生存下來。

相關焦點

  • 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隕石,撞擊地球形成了四川盆地?
    ,導致地球氣候急劇變化,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之久的第一代生物霸主因此滅亡,上到地震龍、霸王龍,下到美頜龍、劍龍全部投逃脫不了這場大災難,全部從地球上消失了,只留下數量巨大的化石,這些化石似乎在向人類述說隕石撞擊之前恐龍的繁榮盛世。
  • 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小行星撞擊瞬間滅亡,這個瞬間是多長?
    有的說法認為由於地殼受到水平方向的擠壓,巖石受到劇烈變形,大規模隆起,平地上出現了很多的高山,導致氣候變得非常乾燥寒冷,恐龍由於無法適應氣候的變化滅絕了。
  • 小行星正面撞擊地球,使恐龍滅絕,最後去了哪裡?
    ,想佔領地球,為了保護地球,青貓們在恐龍時代來尋找恐龍的基因但是恐龍已經在6500萬年前滅絕了,青貓們知道不能改變歷史雖然在太空梭上看到小行星進入大氣層,但是小行星墜落導致恐龍全部死亡這個場景不是導演們創造的,「隕石坑撞擊說」是目前恐龍已滅絕的最廣為人知的假說恐龍是從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到現在生存的龍形類動物,
  • 那顆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了哪?
    在地球生物發展的歷史上,總共有過四處次物種大滅絕,第一次是在4.38億年前的奧陶紀,主要滅絕的物種都是海洋生物。而最近的一次是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這次生物滅絕中,恐龍就是最重要的對象之一。作為中生代最具代表性的動物,恐龍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長達2.4億年,現代鳥類生物也是恐龍進化的後代。不過恐龍有如此長的發展歷史,人們對恐龍化石的發現和認識卻是從19世紀才開始,第一位發現其化石的人是一個叫做曼特爾的醫生。自此人們開始了對於恐龍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研究,也包括它們是如何滅絕的。
  • 導致恐龍滅絕的那次小行星撞擊,產生的坑是在哪裡?
    後來,雖然由於各種原因,它們已在6500萬年前遭遇全部的滅絕,但是有關它們的起源,生長或滅絕的故事一直都被人們不斷地探究。隕石坑在6500萬年前,一顆行星沒有按照既定的軌道來運行,魯莽地碰撞到了地球。兩者相碰,可想而知,威力與破壞力是那麼的強大無比。那人們由此會提出疑問:行星碰撞到了地球後,會殘留什麼東西嗎?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恐龍滅絕,你知道撞擊點在哪裡嗎?
    恐龍 地球生命在演化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由於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會造成大規模的生物滅絕。在地球歷史上發生過兩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第一次是在古生代末期,當時60%以上的海生無脊椎動物都滅絕了,脊椎動物中的原始魚類和古老的兩棲類則全部滅絕,蕨類植物明顯衰退。
  • 隕石撞擊地球or火山噴發?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這種長著羽尾的恐龍生活在9900萬年前。 繪製:CHUNG-TAT CHEUNG 撰文:VICTORIA JAGGARD 大量骨骼化石、牙齒、足跡,以及其他確鑿的證據表明,至少在2.3億年前,恐龍是地球上的統治者。但到目前為止,考古學家在6600萬年後的巖石裡,完全沒有發現恐龍的痕跡。
  • 探索恐龍滅絕真相,6500萬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看完不敢相信!
    探索恐龍滅絕真相,6500萬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看完不敢相信! 地球一共經歷過五次大滅絕,而上一次,也就是導致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物種恐龍滅絕的原因。
  • 恐龍滅絕史:恐龍三大迷團,「小行星撞擊」蘇美爾文明中早有記載
    第三大謎團:恐龍為何沒有進化出高級智慧恐龍在距今兩億年五千萬年前出現,在距今六千五百萬年前滅絕。出現時間是推測的,但是滅絕時間是世界比較統一的。這個滅絕時間是通過化石所在的地層年代推算的,恐龍的化石都出現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裡,之後再沒有出現,所以滅絕時間基本可以確定。
  • 如果那顆滅絕恐龍的隕石,再次撞擊這個地球,人類能支撐多久呢?
    在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無情的撞擊在地球表面,導致恐龍的滅絕,那麼大家想過沒有,如果那顆小行星再次撞擊現如今的地球,人類該如何應對?或者人類會怎麼樣呢?人們經常說到,如果恐龍沒有滅絕,可能自然界中都不會存在人類,其實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當時的恐龍太過強大,毫不誇張的說,在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天敵。恐龍是生活在2.3億年前中生代時期的一類爬行動物,四肢矯健、身材巨大,尤其是腿骨相當結實,以此來負擔它們巨大的身體,外形上來看,像極了巨型蜥蜴,這也跟它們名字的由來有很大的關係,恐龍也就是"恐怖的蜥蜴"。
  • 生物史上的謎案:恐龍滅絕的原因,為何如此匪夷所思
    如果說人類是現在地球的霸主,那2.3億年前的中生代,地球的霸主一定是恐龍家族。6300萬年前的白堊紀,恐龍正式告別歷史舞臺,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生物史上最大的謎團:恐龍到底是怎麼滅絕的? 想了解恐龍的滅絕,先要了解一個是:恐龍是怎麼誕生的。
  • 6500萬年前,恐龍並不是瞬間滅亡的!這是一場持續數百萬年的死亡
    可是在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了。那他們是怎麼滅絕的?科學界有很多說法,現在最讓人接受的原因是小行星撞擊。但是很多人對這個的理解有偏差,大多數人的認為。小行星在撞擊的一瞬間,恐龍就全部滅絕了,其實不是的,恐龍滅絕的過程持續的時間相當長。早在上世紀50年代,科學家們就找到了那個被判定為導致恐龍滅絕的超級大隕石坑。
  • 恐龍因小行星撞擊地球滅絕,那麼這個巨大的撞擊坑在哪裡?
    6500萬年前,恐龍在地球上遊走。後來,在地質學的一瞬間,他們在全球滅絕。排乾墨西哥灣的海水…… 能解釋滅絕的原因嗎?故事不是起源於墨西哥灣,而是1500裡外的美國紐澤西。古生物學家從未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找到位置比那個滅絕地層高一公分的內嵌化石,說明這個地層之上完全沒有恐龍化石。而這代表了一件事情,恐龍在6500萬年前,被一個劇烈的突發事件消滅了。這個消滅事件是全球性的,極度可怕,且在瞬間發生。專家們提出了很多答案,但是只有一個被廣泛接受。
  • 6500萬年前,那顆正面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哪了
    2.3億年前,在不需要智慧以力量說話的時代,恐龍憑藉龐大的身軀,以噸起步的重量,以及驚人的咬合力主宰著整個地球,然而地球說變就變,6500年前恐龍開始滅絕,關於它滅絕的說法有大陸漂移
  • 是小行星撞擊滅絕恐龍?也許溼婆隕石坑和印度德幹高原火山才是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自然氣象#系列徵文圍觀群眾可能有兩種意見,一種是知道恐龍滅絕可能是一次小行星撞擊,但為什麼確定是小行星撞擊可能說不太清楚,另一種是從頭到尾徹底否認是小行星撞擊,認為6500萬年前的事情,咋說都可以,為什麼一定是小行星呢?也許不是呢?下面就這個話題來捋一捋。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人類有機會出現嗎?地球可能誕生「恐龍人」!
    人類還沒有出現以前,地球存在著一個讓所有人畏懼的生物,它就是在6500萬年前消失的恐龍,它們在地球上生存超過1.6億年的時間,沒有任何一種生物可以威脅到它的地位,因為一場隕石的到來讓它們退出了歷史舞臺。
  • 新發現:科學家否認廣泛流行的恐龍滅絕論!事情或許沒那麼簡單
    說到遠古巨獸,恐龍應該是知名度最高的,它們在地球上發展繁衍了1.6億年,大約在6500萬年前整體滅絕,僅殘留下一些個體發展成今天的鳥類,沒錯你吃的炸雞,如果追溯起來是具有恐龍的基因,是不是仿佛發現了新世界?那麼史前恐龍大家族為什麼會滅絕?
  • 恐龍為什麼會滅絕?
    6500萬年前,白堊紀-第三紀時代,一顆直徑大約10公裡的隕石從天而降,飛快地撞擊地球,引起了巨大的海嘯和全球大火,大地被淹沒,森林被燒毀,煙塵遮天蔽日終年不散,植物因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枯死,動物則因得不到食物而大量滅絕。恐龍也被認為是在這場災難中永遠地告別了地球。
  • 不,讓恐龍滅絕的另有其主!
    現代科學研究認為,6500萬年之前,一顆隕石撞擊在地球之上,引發了地球上的第五次物種大滅絕,當時地球上的主人——恐龍,在毫無預兆的日子裡,突然就迎來了滅頂之災,與大部分生物一起,退出地球的舞臺,湮沒於歷史長河之中。
  • 恐龍滅絕的真實原因?科學家給出答案,「小行星撞擊說」遭駁斥
    這個話題已經存在多年,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眾說紛壇,目前最主流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小行星撞擊說」是這樣描述的:空了這個曾經制霸地球2億年的生物,是在恐龍家族最鼎盛的公元前6500年突然消失,直接原因是一顆直徑為15公裡的隕石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隕石墜落的位置是如今的墨西哥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