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恐龍消失的原因,真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嗎?為何找不到證據?
在人類的眼中,宇宙是一個神秘且未知的存在。從進入太空之後,我們能夠了解到,宇宙幾乎是一片漆黑的景象。時至今日,人類都無法看到宇宙的「素顏」。人類能觀測到的也只有930億光年,在這片區域裡面,我們發現宇宙中存在著數以萬計的星體,只可惜在眾多的星體中,僅有地球孕育出了生命,按照概率學來講,這實在是不合邏輯。
地球可能是被設計出來的
初步統計,銀河系「躁動不安」的小行星至少有上萬顆,它們每時每刻都可能與周邊的星體擦肩而過,有時會撞進某一個星球之上。由於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十分特殊,加上周邊很多的星體包圍,因此,它們極少會撞向地球。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會說,地球可能是被設計出來的,它周邊存在著很多的守護者,在多年之前,就有木星為地球擋下致命一擊。
目前,人類成為了地球上最強大的生物,在人類出現之前則是恐龍的時代。相傳在6500萬年之前,一顆隕石來到地球改變了當時的一切。就連恐龍也從食物鏈的頂端墜落下來,甚至慘遭滅絕。科學家表示恐龍滅絕,其實就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關於恐龍滅絕的真相,一直以來都爭論不休,其中被隕石滅絕的說法被廣為流傳,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恐龍曾出現在三個時代
據資料記載,恐龍生活的時代並不只是科幻大片之中的侏羅紀,在三疊紀和白堊紀時代也是有恐龍存在的。由於自身龐大的體型,可以說在整個自然界中,恐龍幾乎處於一個沒有天敵的情況,只是隕石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當時一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從天而降,闖入地球的大氣層之後迅速燃燒,就像火流星一般落到地面之後,形成了一顆巨大的隕石。科學家表示,流星進入大氣的情況其實從未間斷,只不過每一次出現的質量和半徑都有所差距,有的會對地球造成影響,有的則還沒進入大氣層就已經燃燒殆盡。
導致恐龍滅絕的星體由於體積過於龐大,因此,在當時引發了強烈的地震海嘯,火山爆發。可以說當時的地球是一片生靈塗炭的模樣,隕石的到來引發了氣候的突變,使得當時的溫度直線升高,加上火山以及其他物質的作用,形成了長達數百年的酸雨。在這樣極其惡劣的環境之中,恐龍也就自然而然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若這一說法是造成恐龍滅絕的緣由,那麼這顆隕石如今究竟去哪裡了呢?有科研人員認為,撞出來的隕石坑很有可能就是在中美洲的墨西哥附近。科學家在對該隕石坑的檢測過程中發現,它的直徑在180公裡以上,而當時小行星撞擊地球產生的隕石坑直徑至少也在100公裡以上,因此,兩者很有可能就是同一處地點。質疑的專家則認為,隕石撞擊之後不可能只在地球上留下這樣一個大坑。
隕石變成了碎末
對此,有天文愛好者認為,小行星在大氣之中由於摩擦產生了極大的熱量,因此,在撞向地面的時候便會產生巨大的動能,通過力的相互作用迅速蒸發。同時,在撞擊地面之時,由於巨大的反作用形成了爆炸,隕石則變成了碎末,以至於在地球上沒有特別大的隕石出現。
當然,還有很多人認為恐龍的滅絕是一場陰謀,是外星人來到地球進行觀察,沒想到恐龍試圖挑戰它們的權威,外星人忍無可忍之下便親手毀掉了恐龍。還有人認為恐龍並沒有滅絕,而是進化成了一種鳥類。不知道屏幕前的你對此有什麼樣的觀點呢?你認為恐龍的滅絕真的是因為6500萬年前的那顆隕石嗎?歡迎在評論區中互動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