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恐龍消失的原因,真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嗎?為何找不到證據?

2020-12-14 科技內些事

造成恐龍消失的原因,真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嗎?為何找不到證據?

在人類的眼中,宇宙是一個神秘且未知的存在。從進入太空之後,我們能夠了解到,宇宙幾乎是一片漆黑的景象。時至今日,人類都無法看到宇宙的「素顏」。人類能觀測到的也只有930億光年,在這片區域裡面,我們發現宇宙中存在著數以萬計的星體,只可惜在眾多的星體中,僅有地球孕育出了生命,按照概率學來講,這實在是不合邏輯。

地球可能是被設計出來的

初步統計,銀河系「躁動不安」的小行星至少有上萬顆,它們每時每刻都可能與周邊的星體擦肩而過,有時會撞進某一個星球之上。由於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十分特殊,加上周邊很多的星體包圍,因此,它們極少會撞向地球。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會說,地球可能是被設計出來的,它周邊存在著很多的守護者,在多年之前,就有木星為地球擋下致命一擊。

目前,人類成為了地球上最強大的生物,在人類出現之前則是恐龍的時代。相傳在6500萬年之前,一顆隕石來到地球改變了當時的一切。就連恐龍也從食物鏈的頂端墜落下來,甚至慘遭滅絕。科學家表示恐龍滅絕,其實就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關於恐龍滅絕的真相,一直以來都爭論不休,其中被隕石滅絕的說法被廣為流傳,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恐龍曾出現在三個時代

據資料記載,恐龍生活的時代並不只是科幻大片之中的侏羅紀,在三疊紀和白堊紀時代也是有恐龍存在的。由於自身龐大的體型,可以說在整個自然界中,恐龍幾乎處於一個沒有天敵的情況,只是隕石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當時一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從天而降,闖入地球的大氣層之後迅速燃燒,就像火流星一般落到地面之後,形成了一顆巨大的隕石。科學家表示,流星進入大氣的情況其實從未間斷,只不過每一次出現的質量和半徑都有所差距,有的會對地球造成影響,有的則還沒進入大氣層就已經燃燒殆盡。

導致恐龍滅絕的星體由於體積過於龐大,因此,在當時引發了強烈的地震海嘯,火山爆發。可以說當時的地球是一片生靈塗炭的模樣,隕石的到來引發了氣候的突變,使得當時的溫度直線升高,加上火山以及其他物質的作用,形成了長達數百年的酸雨。在這樣極其惡劣的環境之中,恐龍也就自然而然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若這一說法是造成恐龍滅絕的緣由,那麼這顆隕石如今究竟去哪裡了呢?有科研人員認為,撞出來的隕石坑很有可能就是在中美洲的墨西哥附近。科學家在對該隕石坑的檢測過程中發現,它的直徑在180公裡以上,而當時小行星撞擊地球產生的隕石坑直徑至少也在100公裡以上,因此,兩者很有可能就是同一處地點。質疑的專家則認為,隕石撞擊之後不可能只在地球上留下這樣一個大坑。

隕石變成了碎末

對此,有天文愛好者認為,小行星在大氣之中由於摩擦產生了極大的熱量,因此,在撞向地面的時候便會產生巨大的動能,通過力的相互作用迅速蒸發。同時,在撞擊地面之時,由於巨大的反作用形成了爆炸,隕石則變成了碎末,以至於在地球上沒有特別大的隕石出現。

當然,還有很多人認為恐龍的滅絕是一場陰謀,是外星人來到地球進行觀察,沒想到恐龍試圖挑戰它們的權威,外星人忍無可忍之下便親手毀掉了恐龍。還有人認為恐龍並沒有滅絕,而是進化成了一種鳥類。不知道屏幕前的你對此有什麼樣的觀點呢?你認為恐龍的滅絕真的是因為6500萬年前的那顆隕石嗎?歡迎在評論區中互動留言

相關焦點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恐龍滅絕,你知道撞擊點在哪裡嗎?
    恐龍 地球生命在演化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由於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會造成大規模的生物滅絕。在地球歷史上發生過兩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第一次是在古生代末期,當時60%以上的海生無脊椎動物都滅絕了,脊椎動物中的原始魚類和古老的兩棲類則全部滅絕,蕨類植物明顯衰退。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有哪些謎團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3日電(記者上官雲)體型龐大、動作矯健迅猛……這可能是許多人腦海中對恐龍的第一印象。它們曾是「地球霸主」,但在6600萬年前,卻突然消失了。日前,「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登上熱搜,引發關注。
  • 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的小行星上,可能帶著生命嗎?
    那麼,當時撞擊地球的小行星是什麼樣子的呢?它上面可能附帶著某種生命體嗎?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小行星撞擊說首先,小行星撞擊說到現在為止還有許多科學家持懷疑和否定的態度,關於恐龍的滅絕在真相大白之前,所有的假說都有一定的科學依據。而我們之所以說小行星撞擊說是所有假說中最有可信度的一個,是因為支持這一假說的證據比較多。
  • 如果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恐龍還會是地球霸主嗎?
    恐龍近日,來自英國巴斯大學和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針對恐龍多樣性開展了一項新研究,結果表明,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時,恐龍數量並沒有減少。如果沒有發生撞擊,恐龍可能會繼續統治地球。
  • 恐龍滅絕的真實原因?科學家給出答案,「小行星撞擊說」遭駁斥
    恐龍,一個在人類出現之前統治了地球長達2億年的物種,為何會在最鼎盛時期突然滅絕?這個謎團,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也沒能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完美答案。關於恐龍的未解之謎,相信網友們更加關注的是「恐龍的滅絕」。
  • 恐龍滅絕的真實原因被確定,小行星只是導火索,不是準確答案
    在每一次大消亡的事件中,原因基本上包括地球氣候異常、超級火山噴發、小行星撞擊、甚至是超新星爆發。 而恐龍滅絕的事件發生在6600萬年前,是第五次生物大消亡,原因歸咎於小行星撞擊,我們現在認為尤卡坦半島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就是當年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出來的。
  • 恐龍滅絕史:恐龍三大迷團,「小行星撞擊」蘇美爾文明中早有記載
    恐龍的「突然」消失六千五百萬年前,恐龍的消失,有可能是一瞬間,有可能是一段時間,但是在恐龍的歷程來說,可以用一瞬間來形容,這是恐龍滅絕的最大謎團。生活兩億年的霸主,食物鏈的頂端存在,為什麼突然消失不見。
  • 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真的能毀滅恐龍嗎?現在人類能抵擋嗎
    當一顆直徑高達10千米的超級小行星高速撞擊地球會怎樣?現在的人類能夠抵擋住它的威力嗎?大概率是抵擋不住,但是我們人類完全不需要抵擋,因為我們能夠提前發現它的存在,然後將威脅消滅於萌芽。一種理論學說認為,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的恐龍滅絕於6500萬年前的一次小行星轟擊,那這是真的嗎,一顆小行星真能滅絕統治整個侏羅紀時代的恐龍嗎?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為10千米的小行星以40馬赫(40倍音速,相當於13.6千米/秒)的速度直接撞擊地球,撞擊地球點為如今的墨西哥尤坎坦半島。
  • 月球隕石坑的科學大發現,比滅絕恐龍更大的小行星曾撞擊地球!
    科學家估計,撞擊地球和月球的小行星的總重量可能是撞向現在墨西哥並形成奇庫魯布隕石坑的小行星質量的60倍,這次撞擊讓地球結束了恐龍的統治。即使從地球上看,不用怎麼放大,月球的表面也有成千上萬的隕石坑,這些隕石坑是由早期太陽系中呼嘯而過的太空巖石所造成的。
  • 科學家找到小行星撞地球新證據 恐龍滅絕原因更加明了
    恐龍曾經在我們生存的地球上統治了陸地生態系統長達1.6億年之久,大約6500萬年前,整個恐龍族群遭受了滅頂之災,幾乎全部滅絕,只有恐龍的後代——鳥類倖存了下來。關於恐龍究竟為什麼在短時間內滅絕,人們眾說紛紜,目前被大多數人認可的一種說法是小行星撞擊說。
  • 恐龍滅絕的證據,不僅找到了隕石坑!
    大家都知道白堊紀末期,統治地球上億年的地球霸主恐龍走向了末路,最後徹底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只能通過少數殘留的恐龍骨骼化石來推測恐龍的存在。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很多假說,如火山爆發說、氣候變化說、溫室效應說、小行星撞地球等等。
  • 美國科研小組稱恐龍滅絕緣於小行星單次撞地球
    恐龍滅絕是科學家難解的世紀之謎,許多科學家推測,宇宙物質多次撞擊地球是導致恐龍滅亡的原因。然而,美國一支科研小組在分析大西洋底部沉積巖後卻認為,單次小行星撞擊地球才是真正誘因。這一發現得到《美國地質學會通報》網站11月30日詳細報導。
  • 科學家還原小行星撞擊地球日:那一天不是所有恐龍都死了
    參考消息網9月12日報導俄媒稱,科學家的最新發現還原了恐龍在地球上最後的生活景象。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11日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發現了一些新的細節,還原了大約66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後24小時內發生的情況。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終導致地球上75%的生命滅絕,包括恐龍在內。報導稱,研究小組分析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巖石。
  • 小行星撞擊時恐龍可能並沒有減少
    小行星撞擊時恐龍可能並沒有減少。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小行星滅絕非鳥類恐龍之前,蜥腳類動物就已經日落了。然而,許多其他恐龍家族仍然蓬勃發展,如果不是因為那次災難性的事件,它們很可能仍然統治著地球。古生物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在奇克蘇魯布隕石坑的小行星到來之前,恐龍的數量和多樣性都在下降。其原因一直備受爭議,甚至被用來質疑小行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鳥類除外)的理論。然而,整個想法可能只是一種錯覺。在墨西哥發現一個巨大的隕石坑之前,人們普遍認為恐龍會長期減少,這導致許多人支持對恐龍大規模滅絕的緩慢解釋,比如來自哺乳動物的競爭。
  • 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小行星撞擊瞬間滅亡,這個瞬間是多長?
    但是到目前來說,人們最為普遍認可的是「隕石撞擊說」。 隕石撞擊說 科學界普遍認為隕石撞擊是6500萬年前恐龍毀滅的主要原因。根據時間推算, 在這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時間前後,地球上有超過75%的物種都滅絕了,它是罪魁禍首嗎?
  • 美媒:科學家發現小行星撞擊致恐龍滅絕新證據
    美媒稱,科學家在墨西哥近海的海底進行鑽探後,獲取了地球生命史上最糟糕一天的地質學記錄。這種獨特的地質學記錄顯示,6500萬年前,一個城市大小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從而消滅了恐龍和地球上3/4的生命。在這場撞擊的核心地區,該沉積巖以精確到分鐘的方式記錄了一場全球性大災難的第一天。科學家說,巨大的小行星撞出一個100英裡(1英裡約合1.61公裡)寬、12英裡深的巨坑。沉積巖記錄了爆炸性熔解、大地震、海嘯、山崩和森林大火的痕跡。
  • 消滅恐龍的小行星如果再次撞向地球,人類能夠阻止嗎?
    我都知道恐龍的滅絕是由於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結果導致了生物大滅絕大滅絕。那場天災似乎是將地球重啟了一般,自此再沒有出現過恐龍的蹤跡。很多人都很好奇如果當時的那顆小行星再次撞擊地球的話,以我們現在人類的科技可以阻擋得了嗎?
  • 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唯一存活恐龍進化成鳥類
    來源標題: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唯一存活恐龍進化成鳥類 6月29日發表的一篇英國新研究發現,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非火山噴發。
  • 滅絕恐龍的小行星撞擊事件,有可能再次發生嗎?
    根據目前的數據,未來100年沒有能對地球構成重大撞擊的小行星,但凡事總要小心,誰也難保沒有漏網之魚。彗星撞地球導致恐龍滅絕(來源:圖蟲創意)作者 | 林文杰 航天科普作家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尤坦卡半島,導致統治地球1.6億年的恐龍滅絕。
  • 恐龍因小行星撞擊地球滅絕,那麼這個巨大的撞擊坑在哪裡?
    6500萬年前,恐龍在地球上遊走。後來,在地質學的一瞬間,他們在全球滅絕。排乾墨西哥灣的海水…… 能解釋滅絕的原因嗎?故事不是起源於墨西哥灣,而是1500裡外的美國紐澤西。古生物學家從未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找到位置比那個滅絕地層高一公分的內嵌化石,說明這個地層之上完全沒有恐龍化石。而這代表了一件事情,恐龍在6500萬年前,被一個劇烈的突發事件消滅了。這個消滅事件是全球性的,極度可怕,且在瞬間發生。專家們提出了很多答案,但是只有一個被廣泛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