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萬年前物種沒有大滅絕,恐龍會進化成什麼?專家有個大膽猜測

2020-12-18 騰訊網

6500萬年前,宇宙中發生了一件足以令整個地球都為之震顫的大事件,那就是一顆小行星直接撞擊了地球。這次大撞擊引起了地球上火山的急劇反應,大面積持續噴發巖漿,地球的溫度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這樣惡劣的氣候變化,讓當時地球上的霸主——恐龍,相當的痛苦,直接走向了滅絕的道路。

假如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至少恐龍還可以無憂無慮的在地球上生存六千五百萬年,我們人類從最早的哺乳類發展到現代文明也就這些時間,那麼恐龍會發展成現代文明嗎?突然一片大好前景擺在了恐龍面前,能如它們的願嗎?

我們回溯生物發展進化史就會發現,恐龍其實是生命進化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它們是由兩棲動物到爬行動物進化的一個關鍵階段,是動物由水中生活開始走向陸地和空中的探索者,是地球上出現哺乳動物的前奏,哺乳動物本身就是從爬行動物進化而來,如果沒有恐龍這種爬行動物,哺乳動物是不會憑空出現的。

恐龍雖然生活在溫暖的時期,但它的滅亡是大概率會發生的事件,就算沒有小行星撞擊地球,它也照樣會滅絕。行星撞擊地球並不是導致恐龍滅絕的直接原因,行星撞擊地球後引發了一系列的環境變化,如火山噴發、地震、海嘯、氣溫上升、下降等。牽一髮而動全身,某個環節發生巨變,其它環節也會隨之發生巨變,植被大面積減少、溫度降低等使得地球環境發生巨變,而那些不能適應環境的恐龍就會滅絕。

生物隨著環境的改變而被篩選性改變。在6500萬年的時間恐龍不可能變成高腦容量的智慧生物。恐龍的大體積保證了他只憑力量就可以稱霸生物圈,能靠暴力稱霸的動物,也不會用腦。這樣一來恐龍大腦就更沒有進化的可能性了。

相關焦點

  • 恐龍消失於6500萬年前,但其實某些恐龍早已進化成今天的這一物種
    說起恐龍,我們都知道這是一種已經滅絕的動物,6500萬年前的一場生物大災難,導致了恐龍家族的覆滅,那麼所有的恐龍都死於那次災難中嗎?如果這麼認為的話,顯然又太偏頗了,因為某些恐龍的後裔其實隨處可見,因為鳥類就是它們的直系後代。
  • 如果沒有恐龍的滅絕,地球上會有人類出現嗎?
    從6500萬年前到180萬年前的古近紀和新近紀,恐龍因為某種原因日漸式微,在這期間哺乳動物出現了井噴式的演化,在4000萬年前就出現了現代哺乳動物的大多數目。在100多萬年前,地球經歷了冰河期,很多大型哺乳動物慘遭滅絕,人類的祖先登上了舞臺,並慢慢演化成現代人類。從以上考古成果可以看出,哺乳動物出現的時間是相當早的,但是它們一直處於配角的地位。
  • 那顆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了哪?
    在地球生物發展的歷史上,總共有過四處次物種大滅絕,第一次是在4.38億年前的奧陶紀,主要滅絕的物種都是海洋生物。而最近的一次是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這次生物滅絕中,恐龍就是最重要的對象之一。作為中生代最具代表性的動物,恐龍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長達2.4億年,現代鳥類生物也是恐龍進化的後代。不過恐龍有如此長的發展歷史,人們對恐龍化石的發現和認識卻是從19世紀才開始,第一位發現其化石的人是一個叫做曼特爾的醫生。自此人們開始了對於恐龍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研究,也包括它們是如何滅絕的。
  • 滅絕至少6500萬年,13.6萬年前就沒有的物種都再現地球
    其實在生物滅絕或消失的時候,也會迎來一些比較奇蹟的事件,那就是被認定為滅絕或消失的物種會「驚喜」地再次出現,但是具體是為什麼科學家還沒有找到原因。 科學家在研究地球上的生物,發現了一種生物,它的脊柱是中空的,第一次出現在3.5億年前的泥盆紀,當時在地球上極其豐富,由此被人們稱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因為在後續的研究中並沒有發現它們的蹤跡,因此科學家推測這種生物——腔棘魚在650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畢竟當時的霸主恐龍都已經滅絕了,更何況是普通的淡水魚。
  • 史上最大恐龍滅絕案發生在2.5億年前 持續20萬年
    據介紹,重大的生物滅絕事件共有6次,其中人們最為熟悉的莫過於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但是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專家表示,比起2.5億年前二疊紀末期的一次生物集體滅絕案,恐龍滅絕的規模要小得多。  2.5億年前,95%的海洋生物以及75%的陸地生物都在「短期」內忽然神秘消失,大量的生物「蒸發」殆盡,整個海洋、陸地都陷入死寂的狀態。
  • 恐龍並沒有全部滅亡,它們當中有一部分,「隱居」在了當今物種中
    自然界中的物種形態各異,每年都有無數物種瀕臨滅絕,這些物種會悄無聲息的消失,甚至有的人根本不知道它存在這個地球上,當然在滅絕的物種中,恐龍滅絕是廣為流傳,也是迄今為止最具有爭議性的。在恐龍時代中,它們因體積龐大稱霸整個世界,根據相關科學研究表明,整個陸地生物鏈恐龍佔據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有科學家猜測恐龍滅絕有可能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的結果。
  • 滅絕6500萬年的魚,為何會再次出現?離開水能存活17小時?
    滅絕6500萬年的魚,為何會再次出現?離開水能存活17小時!在地球上一個物種的消失並不罕見,至於這些物種消失的原因,很有可能是難以適應地球多變的環境而導致的,可是地球環境變化的原因往往是由於人類活動而引起的,所以從根源來講,還是人類作用的結果。地球在一次又一次的物種消失過程當中,很多的物種都在地球上徹底的消失了,只有極少數的生物可以倖存下來,進化成為其他的形態,或者在地球的某一個角落。
  • 最新研究認為恐龍滅絕後地球哺乳動物出現進化大爆發
    摘要:自恐龍滅絕以後,地球上哺乳動物的進化呈現爆發式發展,物種進化速度要三倍於恐龍滅絕之前,在短短1000萬年內各哺乳動物物種已經填補了因恐龍滅絕而留下的缺口。科學家們發現,在白堊紀晚期小行星撞擊事件引發地球物種大滅絕之前,地球上胎盤哺乳動物的進化速度一直保持穩定。
  • 人類有沒有可能外星來的,在6500萬年前佔領地球,滅絕恐龍?
    自從上個世紀我們能夠飛出地球,地球上的不明飛行物似乎越來越多。雖然我們已經捕獲了許多關於不明飛行物的視頻或照片,但我們不確定這些不明飛行物來自哪裡,是否有外星人存在。在這個過程中,許多猜想開始出現,有些人還認為,也許我們正在尋找的外星人基本上是人類。
  • 恐龍稱霸地球多年,最後卻停止進化了,背後隱藏了什麼秘密?
    恐龍稱霸地球多年,最後卻停止進化了,背後隱藏了什麼秘密?人類是非常幸運的,經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最終成為地球的主人,這一切的一切得到的都來之不易。回溯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事件,如果恐龍還在世的話,估計人類不可能統治地球,人類還要每天躲避恐龍的捕殺,所以說人類擁有的一切都是萬分慶幸的,也該感謝大自然。恐龍稱霸地球多年,最後卻停止進化了,背後隱藏了什麼秘密?
  • 狐狸正在努力進化成狗,為了挺過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在野外,除了大象,幾乎沒有任何哺乳動物會有鬆軟的耳朵,因為垂下的耳瓣會阻擋聲音傳入,不利於在野外保持警惕。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距今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大約85%的物種消失;第二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距今3.65億年前的泥盆紀末期,海洋生物遭到重創;第三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距今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這也是地球歷史上最大最嚴重的一次物種大滅絕,地球96%的物種消失,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就此滅絕;
  • 探索恐龍滅絕真相,6500萬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看完不敢相信!
    探索恐龍滅絕真相,6500萬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看完不敢相信! 地球一共經歷過五次大滅絕,而上一次,也就是導致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物種恐龍滅絕的原因。
  • 6500萬年前,會不會是外星人殺了恐龍,然後留在地球演化成人類?
    但是仍舊有許多人們對這個答案感到不滿,而是認為人類有可能是外星人的後代,甚至認為在6500萬年前,外星人打敗了恐龍之後佔領了地球,那這個說法究竟有沒有道理呢? ,除了鳥類恐龍之外,其他恐龍大多滅絕了。
  • 1.8億年前,火山爆發讓恐龍受到重創,有觀點認為它們進化成野雞
    1.8億年前的恐龍滅絕事件提到恐龍滅絕,很多人都會想到6500萬年前那場小行星撞地球,導致地球氣候環境發生巨變,讓恐龍從地球上消失,不過,前段時間在阿根廷,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恐龍化石,發現大約1.8億年前,恐龍也差點全軍覆沒。
  • 新發現:科學家否認廣泛流行的恐龍滅絕論!事情或許沒那麼簡單
    說到遠古巨獸,恐龍應該是知名度最高的,它們在地球上發展繁衍了1.6億年,大約在6500萬年前整體滅絕,僅殘留下一些個體發展成今天的鳥類,沒錯你吃的炸雞,如果追溯起來是具有恐龍的基因,是不是仿佛發現了新世界?那麼史前恐龍大家族為什麼會滅絕?
  • 恐龍滅絕史:恐龍三大迷團,「小行星撞擊」蘇美爾文明中早有記載
    第三大謎團:恐龍為何沒有進化出高級智慧恐龍在距今兩億年五千萬年前出現,在距今六千五百萬年前滅絕。出現時間是推測的,但是滅絕時間是世界比較統一的。這個滅絕時間是通過化石所在的地層年代推算的,恐龍的化石都出現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裡,之後再沒有出現,所以滅絕時間基本可以確定。
  • 剛果盆地至今仍流傳著恐龍的傳說,難道恐龍還沒有毀滅?
    通過發掘化石,我們發現原來地球上曾經存在過恐龍這種生物。不僅如此,剛果盆地至今仍流傳著恐龍傳說,恐龍不是在6500萬年前就滅絕了嗎?在6500萬年以前,幾乎地球上的所有大陸板塊都存在恐龍。據研究發現這個物種在大約2.4億年前開始「發跡」,經過了長時間的演化之後逐漸在全球範圍內擴散開來,最終恐龍家族實現了統治地球的目的。
  • 恐龍已經完全滅絕了嗎?科學家說出了真相
    說起恐龍肯定很多人都知道是已經滅絕的物種,6500萬年前一顆隕石撞擊地球導致的這場物種大滅絕讓我們再也見不到這類身高體長,有具有攻擊性的生物了,當然也有科學家想過要復活恐龍。在電影《侏羅紀世界》中,科學家從一吸了恐龍血液的蚊子中提取出了恐龍的DNA,從而建造了一個恐龍的家園,但是科幻終究是科幻,恐龍DNA的壽命最多只有不到900萬年。如果現在科技足夠發達,也必須要在恐龍滅絕後的900萬年時間內通過基因工程復活,但是現在已經遠遠超過了DNA的壽命,我們想見到恐龍也只能在電視上了。於是許多生物學家就放棄了復活恐龍的念頭,轉而去尋找還沒有滅絕的恐龍。
  • 假如恐龍沒有滅絕,世界將會怎樣?
    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15公裡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其威力相當於100億顆廣島核彈。充滿放射性的火球將方圓數百英裡內的一切化為焦土,撞擊還造成了席捲半個地球的海嘯。甚至大氣都可能發生燃燒,陸地上超過25公斤的動物無一倖免。事實上,大約75%的物種都滅絕了。所謂的"非鳥類"的恐龍毫無希望,只有小型的、身披羽毛的飛行恐龍倖免於難,它們就是我們現在所知的鳥類。
  • 生存1.6億年,為何恐龍沒進化成高級動物?聽聽專家怎麼說
    生存1.6億年,為何恐龍沒進化成高級動物?聽聽專家怎麼說隨著這麼多年,人類在地球之上的發展,我們的科技和認知,也隨著時間的推移便越來越高級,人類也成為自然界中最厲害的物種,從人類誕生到文明建立也只不過只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但是在人類統治自然界以前,地球的上的霸主則是恐龍,它們存在於地球的時間有1.6億年,那麼問題來了,生存1.6億年,為何恐龍沒進化成高級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