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嶺陳氏與臺北社子島陳氏明朝中期曾同住廈門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導報訊 (記者 林靜嫻)現居臺北社子島的陳氏宗親,與廈門薛嶺的陳氏居民,都屬於同安丙洲陳氏後裔,且在明朝中期曾共同居住在廈門。昨日上午,來自臺北社子島的20餘位陳姓宗親,在前民進黨中執委陳美壽的帶領下返鄉謁祖,完成「慶安」儀式的最後一步。

  薛嶺的陳氏宗祠「思翰堂」坐落在祥嶺路一片密集的民房中,供奉著薛嶺社陳氏開基祖陳文英。而臺北社子島陳氏,則屬於陳文英四弟陳文授一脈。陳美壽告訴導報記者,陳氏兄弟明代中期從丙洲陳姓遷入薛嶺社,並共同居住在那裡,直到雍正年間,陳文授一脈才遷徙至臺灣社子島。如今開枝散葉,光是在社子島居住的後裔就有數千人,另有分布於新莊、北投等地,共計一萬多人。

  此次臺灣宗親返鄉並不只是單純的謁祖,也是兩岸丙洲陳氏宗親在2012年翻修四世祖陳文宗祖墓後,舉行的最後一項「慶安」儀式。這些臺灣宗親有的才來第二次,有的甚至是第一次來。神奇的是,他們在彎曲的巷弄間尋找祖墓和宗祠,卻像十分熟悉一樣。廈門丙洲陳氏聯誼會會長陳勇猛對導報記者說,臺灣宗親對祭祖有一套十分講究的流程,「慶安」是子孫翻修祖墓後要告慰祖先在天之靈。祭品有特定要求,而且一定要進行三次,才算完成。

  兩岸陳氏本是一家,廈門丙洲陳氏聯誼會常常擔當起替臺灣宗親「尋根」的任務。陳勇猛對導報記者說,昨天才有一名新北市五股區的裡長陳義銓,拜託他尋訪宗祠所在,最後得出結果,他們屬於集美區後溪鎮巖內村「金敦陳」。陳勇猛說,每次幫臺灣同胞尋到祖址,不僅對方感激開懷,自己也覺得是美事一件。

相關焦點

  • 臺灣臺北陳氏大宗祠——德星堂
    臺北歷史悠久,歷史遺蹟眾多,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即有人類居住,1875年(清光緒元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在此建立臺北府,意為臺灣之北從此有「臺北」之名,統管臺灣軍民政務,從此逐漸成為臺灣省的政治中心。臺北陳氏大宗祠陳德星堂位於臺北市建成區寧夏路廿七號。始建於清鹹豐十年(公元一八六0年)。
  • 臺北城中村-社子島
    而在臺北,卻有一處老城區,幾十年來得不到開發,也等不來建設,時光在這裡尤如凝固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成為臺北發展最緩慢的地區。這就是臺北著名的「鄉下」-社子島。洪水泛濫淤積肥沃泥土,使得社子島一度成為臺北重要的蔬菜供應基地,而隨著臺灣中南部的蔬果供應充裕,社子島做為大菜園的功能也逐漸減弱。
  • 廈門集美區碑頭社水源堂陳氏家廟重建落成慶典
    每天有分享。
  • 海峽論壇參展族譜之陳氏族譜
    11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121廈門陳中華陳氏11廈門姓氏源流研究會廈203廈門陳薛嶺陳氏家譜11廈門姓氏源流研究會廈204廈門陳廈門後浦陳氏族譜11廈門姓氏源流研究會廈205廈門陳丙洲陳氏家譜11廈門姓氏源流研究會廈206廈門陳廈門溪岸陳氏家譜11廈門姓氏源流研究會廈207廈門陳嶺兜欖都陳氏族譜11
  • 霸氣的臺北陳氏大宗祠,陳家人快看看!!!
    點上面「潁川陳氏家族
  • 柯文哲:臺北市政府對不起社子島居民
    臺北市長柯文哲昨至社子島,不少居民當場向柯上訪,希望儘快讓社子島解禁。柯表示,市府已擬定3個開發方案,但優缺點及花多少錢仍要精確計算;副市長林欽榮會後受訪表示,約2周後會公布方案。    「社子島禁建40幾年,是市政府對不起社子島居民。」柯文哲昨到社子島富安小學,展示社區服務方案,作為當地學童的兒童節禮物,還承諾會儘快提出社子島開發案。
  • 螺洲陳氏宗祠
    「江山代有才人出」,僅從明朝至清末,就出了二十一個進士,一百零八個舉人,可謂人才濟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清代後期陳承裘父子四進士,陳寶深兄弟六科甲,真是佔盡風流。       螺洲陳氏宗祠,其大殿為懸山單簷,屋構為穿鬥式賀構。正中置放著大供桌,供桌後為大型神龕,供有列祖列宗神牌約1000餘面。大廳為道光皇帝在陳若霖70歲生日時御賜的「福壽」大字匾牌,可謂皇恩浩蕩,隆寵有加。
  • 貴陽「入黔義門陳氏」文化產業園將落戶修文縣
    貴州現有陳姓人口約在200萬以上,均為義門陳氏後人。能在貴州建設「入黔義門陳氏宗祠」一直是各陳氏宗親的共同心願。為此,在前不久,由陳佳、陳長江、陳享福、陳鵬等陳氏宗親自行組建了「貴陽入黔義門陳氏理事會。」此舉得到當地政府和各地陳氏宗親的大力支持。該理事會目前領導班子有近二十人,會員近百人。
  • 翻觀陳氏家族生息繁衍,陳姓起源及家族史!
    陳字,曾是一個戰車列陣的符號;陳氏,後為一個血緣家族的歷史徽號和家族標誌。傳到第十四代高諒時,歷史已進入了元朝,他因窮困潦倒,衣食無著,只得入贅於陳氏之家,高姓也改為陳姓了。西晉末年的陳元達,原來姓高,曾在匈奴人劉聰建立的漢國任職,因為佔卜者說他的生辰八字妨忌父親,便改高姓為陳姓。隋朝時楊堅有一心腹幹事陳茂,他本來是河東猗姓人,卻冒姓陳氏,並受封為伯爵。
  • 家丨南方第一大姓陳氏起源
    點上面「義門陳氏家族」加入陳氏大家庭!如:滿族姓陳有兩種,一種是原來漢人,後金努爾哈赤統治時,被強迫改為滿族陳氏,編入漢八旗,或者是到關外去生活。二是本系滿族姓氏,改為陳氏,仍屬滿族;京族裡邊陳姓是大姓;羌族裡邊陳姓氏大姓。少數民族改姓陳的,也非常之多。
  • 社子島美夢 這些人該醒了
    社子島,這片幾近是臺北市邊陲的土地,長年來因為「都市計劃」、防洪計劃、環境影響評估等因素,造成數十年來的發展停滯,也成為臺北亟需著力的都市計劃課題之一。柯市府團隊上任後馬不停蹄,不但在最快時間內蹦出了3套規劃方案,並且還特別在社子島現場辦理聽證會,以及旋即舉辦了表徵民意的i-voting全民投票活動,好不熱鬧。
  • 臺北市政府社子島規劃跳票 百日未完成
    圖片拉遠:臺灣《聯合報》    臺北市長柯文哲昨透露,社子島有3個規劃方案在評估,預計2周後可對外說明。對此,當地富洲裡裡長李賜福批評,柯市長剛上任時說100天給答案,顯然跳票了。    都發局表示,因柯文哲認為原本方案填土開發時間過長,且虧損新臺幣200億太多,要求重新規劃,都發局考慮人力及專業度,將朝委外規劃,預計作業時間1年。
  • 探討汕頭鮀浦陳氏家廟
    弘揚陳氏優秀文化傳播正能量 潮汕陳姓的三支主流 值得注意的是,歷代播遷廣東潮州諸姓氏移民中,陳氏也是比較早的一姓。
  • 陳氏的榮耀——義門陳氏
    義門陳氏即江右陳氏,是發源於江西德安縣的一個江右民系家族。唐開元十二年,陳朝宜都王叔明五世孫陳兼進士及第、初官江州,隨後有嶽陽王叔慎五代孫陳旺、陳昌由潁川汝南亦來到江州。後來陳兼左遷封丘縣丞,陳旺於開元十九年(731)建莊潯陽縣蒲塘場太平鄉永清村(今德安縣車橋鎮義門村)。
  • 陳氏家族興建的昌文塔,見證陳氏400多年的歷史!
    弘揚陳氏優秀文化傳播正能量 金華地方文化研究者、浙江省百姓家譜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詹宣武對《安文陳氏家譜》深入研究後發現,這位明代著名文學家也是這個大家族的老朋友。公元1600年,受到陳氏家族的邀請,屠隆到安文幫陳氏修宗譜。在《安文陳氏宗譜》中,屠隆寫的文章就有數十篇,其中有《安文陳氏宗譜序》《重建大宗祠記》等30多篇,又有詩、書札40餘篇,最後一篇寫於1606年。就在那一年,昌文塔被提議修建,次年開工。
  • 社子島、北投推薦一日遊行程推薦,臺北花卉村要怎麼去
    社子島與北投自然資源豐富,均是鄰近臺北都會區的世外桃源,社子島可見典型的沙洲地形,北投則蘊含得天獨厚的溫泉資源,享受在優美山水的相伴中,度過遠離喧囂又愜意歡愉的美好假期,享受漫遊城市近郊的隨興與悠閒,紓解身心靈立即見效。
  • 後塘浮山陳氏性仁世系拾遺
    上井巷亦稱石井巷,後因有濠浦行宮改為濠浦巷,在上井巷和前面的下井巷,浮山陳氏一千多個後裔在這裡群居。        後塘陳氏居住地有幾十座大厝群,十二個大門,還有很多陳氏祠堂,在石門裡左側有中議祠、下井有軍門祠、上井有谷裕祠、承德祠、追遠祠、還有陳氏宗祠及路對面有個「大尹鱣堂」。
  • 馬來西亞金廈同翔陳氏宗親會會長一行赴廈門考察
    陳海明 攝  據廈門市同安區僑聯2日消息,馬來西亞金廈同翔陳氏宗親會會長陳厚梁一行13人近日到訪廈門同安,開展聯誼交流、商務考察活動,受到了同安區委常委、統戰部長樊榮兵,區僑聯主席林一亭、副主席李衛紅的熱情接待。
  • 百家姓陳氏
    點上面「義門陳氏家族」加入陳氏大家庭!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義門陳氏家族」,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和世界各地陳氏宗親交流。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陳氏文化,共建家族新文明!分布地區潁川郡:秦時置郡。以潁水得名,治今河南禹縣。
  • 馬來西亞陳氏書院的由來介紹及陳氏書院參觀指南
    很多去過廣州旅遊的人都知道,在廣州有一座非常有名的陳家祠堂叫做陳氏書院。這是當地一家姓陳的大家族祭祀祖宗的場所。但是你知道嗎?在遠在海外的馬來西亞也有一座陳氏書院,而且與廣州的陳氏書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現在我就來介紹一下這座位於東南亞中國式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