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嶺陳氏與臺北社子島陳氏明朝中期曾同住廈門
導報訊 (記者 林靜嫻)現居臺北社子島的陳氏宗親,與廈門薛嶺的陳氏居民,都屬於同安丙洲陳氏後裔,且在明朝中期曾共同居住在廈門。昨日上午,來自臺北社子島的20餘位陳姓宗親,在前民進黨中執委陳美壽的帶領下返鄉謁祖,完成「慶安」儀式的最後一步。 薛嶺的陳氏宗祠「思翰堂」坐落在祥嶺路一片密集的民房中,供奉著薛嶺社陳氏開基祖陳文英。
-
螺洲陳氏宗祠
螺洲陳氏宗祠,其大殿為懸山單簷,屋構為穿鬥式賀構。正中置放著大供桌,供桌後為大型神龕,供有列祖列宗神牌約1000餘面。大廳為道光皇帝在陳若霖70歲生日時御賜的「福壽」大字匾牌,可謂皇恩浩蕩,隆寵有加。 陳氏宗祠,給人印象最深的特色有三:其一牌匾聯對多,這裡的匾聯多達一百餘幅,且多為名人題詠及御賜之作。
-
古色古味 人傑地靈——走進山宅村陳氏宗祠
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陳氏文化,傳播陳氏正能量。
-
廣東陳氏堂號,看看有你家的嗎?
惠州市博羅縣其昌堂肇慶市鼎湖區桂城水坑一村薦馨堂肇慶市高要區大灣鎮金桂村光裕堂湛江市貽慶堂湛江市吳江帝相堂汕尾市海豐縣平東鎮茅陂山仔村勝開堂汕尾市海豐縣平東鎮茅陂山仔村培祿堂潮州市饒平縣錢東鎮灰寨村陳氏宗祠
-
紀中舊址和陳氏宗祠群入選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紀中舊址和陳氏宗祠群入選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文物局於5月3日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南朗鎮的茶東陳氏宗祠群和中山紀念中學舊址榜上有名,南朗鎮的茶東陳氏宗祠群屬「古建築」類別,紀中舊址則屬「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類別。至此,加上之前已經入選的孫中山故居,中山市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增加至3處。
-
半數臺灣人的老家,真的在河南? 豫記
▲臺北武昌街河南嘛,就在中國的當間兒;南陽街,也在臺北的中心。南陽是河南的人口大市,沒想到在臺灣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真是有意思。如果說,臺北的河南味路牌僅僅是規劃出來的,不能說明什麼問題,那麼,不妨往下看。我還能翻出來更多的河南元素。臺北成建成區寧夏路上,有一座中式四合院,這是大龍峒陳氏家族的祠堂。祠堂是供奉、祭祀祖先,和族長行使族權的地方。在大陸,60年代後,北方地區的祠堂基本被摧毀或改造,而東南沿海和臺灣則保留了下來。
-
陳學義:東相留村陳氏宗祠
總第420期 輕敲藍字↑進入茶坊東相留村陳氏宗祠陳學義孟津縣東相留村陳氏
-
霸氣的臺北陳氏大宗祠,陳家人快看看!!!
>」加入陳氏大家庭!臺北是臺灣省的六個「直轄市」之一,也是臺灣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工業、商業與傳播中心,僅次於新北市的臺灣省第二大城市。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裡,2017年臺北常住人口275萬人,人口密度居臺灣省第一位。2017年臺北地區生產總值5412.65億元人民幣,位列中華人民共和國第36位,人均GDP為19.682萬元人民幣,位列臺灣省第一位 。
-
陳氏大祠堂
乾塘陳氏大宗祠是一處家族祠堂建築,屬於陳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中文名乾塘陳氏大宗祠建築面積837.1平方米修建時間元朝仁宗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地理位置福建省永安市貢川鎮所屬城市福建省永安市所屬國家中國簡介據史載,乾塘陳氏大宗祠,
-
高明區更合鎮高村陳氏宗祠:古村藏深山 茅龍見歷史
而遠近聞名的陳氏宗祠就在飯館和士多店背後。越過嶄新的小樓,穿過一片廣場,盡頭處,兩座格局相仿的古典建築平行排布。這就是高村陳氏的兩座舊宗祠。左邊一座,正大門上掛著「陳氏祠堂」石刻橫匾,是村民為紀念先祖從高要蓮塘遷來高明所建。右邊一座則是紀念在村中開枝散葉的陳姓祖先康富公所建,所以又名康富陳公祠。
-
《破冰行動》中的塔寨祠堂,實為中山陳氏宗祠,比廣州陳家祠還悠久
在明中期始建陳氏大宗祠。後來到了清順治九年(1652年),當時有海盜進村搶掠,明朝所建的大宗祠被燒毀。直至康熙七年(1668年)當地生活的陳氏村民才又籌全重建了陳氏宗祠,之後陸續在其側先後建成貢三陳公祠、淨溪陳公祠、筠溪陳公祠等宗祠。經雍正、乾隆、嘉慶年多次修建,現為道光年間修復後的祠院。保留著明末清初的建築藝術。
-
發現龍神 臺灣嘉義芊蓁坑陳氏是客家人
華夏經緯網7月23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嘉縣竹崎鄉是嘉義著名的客家人聚集區,是清朝時期廣東或福建等地來臺的「福佬客」,但因時代演進多數人已沒有客家習俗,研究文史的攝影師賴國華日前廟宇勘查時,意外發現位於芊蓁坑還有祭拜土地龍神,是明確客家族群的證據,讓他相當驚喜。
-
上杭南陽茶樹下陳氏宗祠,為紀念開基始祖陳論,其後裔播遷海內外
上杭縣南陽鎮茶樹下陳氏宗祠,是為紀念開基始祖陳論而建。陳論為陳氏入閩先祖陳雍的後裔。唐開元年間(713-741年),陳雍,字月銘,攜次子陳野開基於沙縣固發衝(今永安市貢川)為始祖。陳論遂為南陽茶樹下陳氏開基一世祖。陳論裔孫遷本省永定、長汀、廣東、臺灣等地,後代人才輩出,其 二十六世孫陳丕顯(1916—1995年),系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書記處書記,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二十九世孫陳炳如(號煒光),臺灣工業研究所技正兼鹽鹼研究室主任、鹽鹼實驗工廠廠長,兼中國文化學院等院校教授。
-
臺北吳氏宗祠讓德堂
祠堂地址:臺北市北投區復興3路348號 到了新北投,從中和街轉進復興四路,經過復興高中校門不遠,開始邁進爬坡山路,行約兩公裡,就進入北投觀光果園的範圍,只見路左側滿山遍野栽植了各種果樹,右邊經過大屯國不,再約莫百餘步腳程,「吳氏宗祠」牌樓映入眼帘,牌樓內側就是規模十分宏偉的「讓德堂」。
-
陳氏的榮耀——義門陳氏
義門陳氏即江右陳氏,是發源於江西德安縣的一個江右民系家族。唐開元十二年,陳朝宜都王叔明五世孫陳兼進士及第、初官江州,隨後有嶽陽王叔慎五代孫陳旺、陳昌由潁川汝南亦來到江州。後來陳兼左遷封丘縣丞,陳旺於開元十九年(731)建莊潯陽縣蒲塘場太平鄉永清村(今德安縣車橋鎮義門村)。
-
百家姓陳氏
點上面「義門陳氏家族」加入陳氏大家庭!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義門陳氏家族」,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和世界各地陳氏宗親交流。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陳氏文化,共建家族新文明!分布地區潁川郡:秦時置郡。以潁水得名,治今河南禹縣。
-
世界簡氏大宗祠
小洲村簡氏大宗祠 佔地13畝(8671平方米),深三進,共有99個門口,取其於長長久久的意念,當時的建築精巧
-
參觀正在建造的汀州陳氏大宗祠
2018年4月1日上杭陳氏梅山公後裔100多人乘坐30多部小車100多公裡路程至長汀祭祀陳劍,陳魁,陳群三位先祖,一路浩浩蕩蕩,在上杭陳氏梅山公一脈宗親聯誼會倡議下,由材源會長親自帶隊,我們是義門陳氏汀州莊始祖陳魁公後裔。緬懷先祖,感恩戴德。弘揚先祖優良美德!凝聚家族團結,發揚家族精神。不忘本,發揚光大。
-
丹霓帶你了解龍巖的姓氏之走進龍巖陳氏宗祠——火星祠堂、承恩堂
後田陳氏家族由第二世祖東溪公於元末明初自河南穎川遷徙入閩,定居龍巖。後田陳氏火星祠堂為後田陳氏總祠,位於東肖鎮後田村南山麓。祠堂建於清同治年間,後因大火焚毀與1910年重建。祠堂坐南朝北,為歇山頂屋面,一廳兩廂兩側房平屋式土木結構建築。祠堂有約80平方米的灰坪,外以月牙護牆圍之,大門向東偏北,佔地面積約480平方米。
-
創意族譜展示辜家等臺灣地區5大家族如何發跡
華夏經緯網12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在剝皮寮展出的創意族譜8日上午登場,除了有臺灣地區五大家族的發跡史,也可一窺臺北市傳統地方家族,看見早期臺灣的戶政史料,了解臺灣地區早年各大家族的不同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