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織田信長對麾下如何?織田株式會社不好待,業績不達標就完了
日本戰國時代的風雲兒織田信長,對於手下而言,並不是一位仁慈的主君。對於有能力的人,他並不在乎你的出生,例如出身低賤的豐臣秀吉,以及來歷不明據說是忍者的瀧川一益。對於能力不行的家臣,他通常採取的方式就是放逐,例如佐久間父子。
這種統治方式,有點類似於現代企業,老闆對於有能力的員工都破格重用,對於沒能力的員工就想盡辦法淘汰。織田信長的家臣對此感觸頗深,信長就像一位站在你身後,不停對你高喊「前進、前進,不然我就要扔下」的特種部隊教官,這種高壓統治迫使家臣們只能一路向前。
特別是織田信長將家督位傳給織田信忠,自己把安土城作為據點後,這種狀態變本加厲。他設立了多個軍團,應對不同方向的敵人,自己在安土城發號施令,並隨時準備支援。例如,難啃的骨頭北陸地區交給了驍勇善戰的柴田勝家,這裡民風彪悍,剛好適合這位織田家的猛將。山陰地區勢力複雜,交給了外交能力及口才都上佳的羽柴秀吉(豐臣秀吉)。
當然,還有其他人分別擔任各方向的軍團長,他們在織田信長的任命下,各自率領手下玩命地達成信長的命令。信長也按照當時的慣例,派遣與力協助這些軍團長達成任務,同時也是監視他們。儘管軍團長的權力頗大,但各自面對的目標都並非能夠輕鬆完成,只能依靠自己和麾下的能力,攻打信長指定的目標。
這種方式讓麾下想盡辦法達成目標,在短期內就讓信長的領地大幅增加,但給予了軍團長及家臣極大的壓力及恐懼。在安土城的10年時間裡,信長對於自己的敵人毫不留手,屠殺事件發生了數次,甚至對於投降的敵人也不放過。可謂是成功的路上都由白骨組成。
除了對敵人毫不留手外,連自己的親人同樣也會被他認為是敵人。信長的一位姑姑通過政治聯姻的方式嫁入巖村城,作為對抗武田家的重要據點,被武田圍困時,信長放任其被包圍。無奈之下,只能開城投降。日後織田信忠奉命攻打投降的巖村城時,奉信長之命,將投降武田的姑姑處刑,還是公開處刑,令世人感到畏懼。
儘管戰國時代,親戚之間的互相殘殺頗為常見,但多是男性之間互下狠手,牽涉到女性的情況極為少見。但織田信長偏偏對自己的親人下手,弒殺的一面顯露無疑。頗有一番只有我可以對不起你們,你們不可以對不起我的意思。
正是由於織田信長的高壓統治,使得信長成為日本歷史上,或者說世界歷史上少有的,即將統一之時,仍需面對接踵而至的叛亂。對於叛亂者,除了原諒過松永久秀的叛亂外(最後還是死了),其他的叛亂者全部被殘酷處死,敢於反抗信長的人,只有一個結局身死族滅。甚至連侍女都不放過,有的時候就連麾下都不放過。
荒木村重叛變失敗後,自己獨自逃離,但是他的家人、侍女全部被集體處刑,讓旁觀的人驚懼不已。此外,荒木村重麾下的武士們同樣沒有逃脫毒手,武士們連同妻小被集體趕入屋內後,放火將他們活活燒死,慘叫聲讓人覺得如同地獄。
織田信長對親人、叛亂者不留情,手下同樣也是如此。負責本願寺攻略的佐久間父子由於在軍團長中績效最差,最後還是通過圍困及外交手段迫使本願寺投降,由於拖延過多時間,讓織田家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本願寺上,這讓信長極為不滿,於是毫不猶豫地將佐久間父子放逐。這種毫不體面的做法,同樣在家臣中引發動蕩。連老臣子都是這個待遇,那麼其他家臣又會如何呢?
按理來說,軍團長已經是信長麾下最有能力的人擔任,但在這個時候放逐了一位軍團長,哪怕確實是因為業績不佳,但動蕩已經產生。之後,信長變本加厲的任命自己的兒子們擔任數個方向的總大將。培養自己的一門眾無可厚非,但在即將統一日本的關頭,讓自己的兒子們擔任重要職務,已經有了摘桃子的意思。
對於織田信長麾下的軍團長而言,這是否意味著出頭鳥佐久間父子之後,還會出現新的倒黴蛋,驚懼、恐慌的情緒難免在這些軍團長心中產生。鳥盡弓藏的道理誰都明白,於是羽柴秀吉在勝利前夕,一封求援信把功勞讓出,這不但拍了信長的馬匹,還告訴他我秀吉對於現在的一切極為滿意。
就在這個關頭,本能寺之變發生,織田信長的霸者之路就此終結。雖然至今沒有任何證據指出明智光秀叛亂的原因是什麼,但信長給予的壓力與日俱增的情況下,軍團長們出現鳥盡弓藏的擔憂也是順理成章。
在織田株式會社這家公司裡的高管們,面對業績不達標就會被開除,背叛公司就會被殺的局面,實在是無力反抗。長年在信長董事長麾下的高管們,早就被治理得服服帖帖,除了拼命完成董事長下達的業績目標外別無他法,這樣的公司真心不好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