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是如何打破「信長包圍網」的?

2020-12-25 解讀歷史迷霧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是如何打破「信長包圍網」的?

織田信長和足利義昭是日本戰國時代翻臉典範,信長將義昭一手扶起,隨後將其視為外交「工具人」;不過義昭並不這麼想,他希望恢復室町幕府權威,成為振興幕府的主要人物,兩人不同的目的,自然造成關係破裂。

特別是隨著織田信長要求足利義昭將治理日本的柄權交出,兩人徹底翻臉。在義昭的暗示下,織田家周邊勢力聞風而動,信長包圍網就此成立,儘管包圍網成員參差不齊,但也有強力大名加入其中。那麼,信長是如何打破「信長包圍網」的?

真正形成導火索的是「金崎撤退戰」,織田信長在朝倉和淺井的夾擊下狼狽逃回京都,恐懼、憤怒的情緒伴隨著信長。兩個月後信長率領軍隊再度與朝倉和淺井對戰,此戰並沒有如德川方的記錄一般,對朝倉和淺井家造成巨大影響,織田信長也只是險勝,並不具備太多的意義。

不過正是因為朝倉和淺井家的軍事行動,在京畿地區帶來連鎖反應,織田信長的手下敗將們聞風而動,大家互相聯合起來抵抗織田家的攻勢。這些大名包含齋藤、六角、三好、本願寺,各個方向的敵人向織田家蜂擁而來。這個階段是信長最危險的時候,面對如此多的進攻,無論是兵員還是物資的消耗成倍增加,信長已然無法支撐。

根據織田家的歷史記錄,織田信長依靠天皇和朝廷的權威,依靠停戰協定獲得了喘息之機。德川家的記錄則顯示,織田信長將掌控幕府的柄權交給朝倉家,換取朝倉家停戰的約定。至於哪個為真不得而知,但停戰協議確有其事,這使得信長有機會恢復。對於織田信長而言,最大的對手是加入包圍網的武田信玄,由於信玄的加入,反信長勢力聲勢大漲。

至於足利義昭表明上和他沒有關係,但誰都知道正是因為他的牽頭,織田家才遭到圍攻。織田信長咽不下這口氣,於是對義昭下了最後通牒《異見十七條》。信長毫不客氣地指責義昭違背了兩人的協議,甚至威脅義昭會遭到暗殺。這種以生命威脅頂頭上司的行為,表明信長已經不再名義上服從將軍的命令。

不過足利義昭並不在乎,如果換成其他人恐怕也是這種想法,畢竟信長被朝倉、淺井、武田、本願寺等勢力圍攻,更不用說還有其他大名由於距離較遠沒有直接參與,但也支援了大量的物資。這種情況下,義昭自然不會理會信長的威脅,甚至認為這只不過是信長最後的掙扎。

1572年,織田信長面臨著人生最大的危機,就連冒險一戰的桶狹間之戰都沒有如此兇險,誰都認為織田家支撐不下去了。不過進入1573年後,信長否極泰來,武田信玄在三方原之戰痛毆德川家康,隨後因病重而撤軍,不久後病死。

隨著武田信玄的病死,能夠為織田信長帶來最大危機的武田家偃旗息鼓,信長重振軍力,於1573年4月將足利義昭從京都驅趕而出。同年8月,厄運降臨到朝倉和淺井頭上,兩家先後被攻滅,北陸通道對織田家打開。

同年7月,被驅逐的足利義昭募集軍隊,再度對織田信長展開進攻,不過召集而來的軍隊並未對信長造成太大威脅,被信長輕鬆戰勝。在信長生前,足利義昭再也沒有返回京都。雖然信長一度有意讓義昭返回,但面對義昭提出的人質要求,信長斷然拒絕,兩人此後再也沒有見面。

儘管之後足利義昭下令全日本大名進攻織田信長,但織田家早已不是1872年時的狀態,在各軍團長奔赴各地,信長居中支援的情況下,沒有人願意真的與織田家敵對,面對織田家,臣服還是死亡成為各勢力爭論的焦點,信長包圍網早已名存實亡。

從歷史記錄來看,織田信長得到了天皇和朝廷的幫助,同時也不在乎一時的受挫,儘管差點遭遇滅亡的厄運,但最終堅持下來。更重要的,運氣都站在信長一邊,包圍網的核心人物武田信玄意外病逝,使得信長去除了心腹大患,最終逐一消滅包圍網成員,讓織田家挺過了危機,實在是既有貴人幫助,又有老天相隨。

相關焦點

  • 信長包圍網下的織田信長,如何稱霸日本?信長經濟學了解一下
    摘要:信長包圍網下的織田信長,如何稱霸日本?信長經濟學了解一下織田信長這位日本戰國時代的尾張大名,以下克上的方式完成了尾張統一,隨後又席捲周邊勢力。期間遭遇信長包圍網,十餘個大名加入其中,織田家疲於應付。
  • 元龜爭亂:困擾織田信長的「信長包圍網」時代
    前述煩請移步: 戰國時代尾張國大名織田氏是如何崛起的? 天下人之父:為戰國時代織田家奠定基業的猛將織田信秀 日本戰國霸主的起點:織田信長的尾張時代
  • 看似無敵的信長包圍網,並非滴水不漏,看織田信長如何破局
    但是,一旦有了麻煩就會產生更多的麻煩,信長幫助上洛回到京都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昭,由於不滿被信長控制,於是乘機聯絡各路大名討伐信長。結果就形成了看似無敵的信長包圍網,讓這位戰國風雲兒陷入四面楚歌,而在此絕境中,信長是如何殺出一條血路的?
  • 日本戰國三雄之——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在日本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在日本人投票選出來的一百個最喜愛的歷史人物,織田信長高居排行榜第一位。那麼這個最受日本歡迎的歷史人物是個什麼樣的形象呢?織田信長畫像織田信長(1534.6.23—1582.6.21),幼名吉法師,出生於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日本戰國時代名將,政治家,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日本戰國三傑」之一。織田信長處在日本戰國歷史開端的這個時期,相當於明朝中後期,當時中國的皇帝是明神武宗,後來和戰國三雄另一人豐成秀吉在朝鮮和日本大戰了兩次,狠狠挫敗了日本囂張氣焰,挽救了幾乎亡國的朝鮮。
  • 日本戰國之織田信長
    去年12月,從名古屋入境日本,首先想到了織田信長。織田信長,出生於尾張國的那古野城(現名古屋市)。從這裡他一步步走向全日本,並留下了許多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合稱「日本戰國三傑」。另兩人相比織田信長的光芒萬丈,就有些相形見絀了。
  • 戰國BASARA 遊戲人物介紹之織田信長
    BASARA》,遊戲以日本的戰國時代作為舞臺,第三人稱視角。登場的各武將角色打破了時空的限制,進行夢幻的對決,讓故事朝著原創的新走向發展,許多壯志未酬的武將們能在玩家的手中實現平定亂世徵服天下的夢想。後來根據此遊戲還有推出了動漫《戰國BASARA》,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下哦,還是比較不錯的。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下大魔王織田信長。
  • 日本戰國時代的第一霸主:「三傑之一」織田信長
    在上杉謙信和武田信玄之後,又一位強勢大名登上了歷史舞臺,並改變了日本戰國時期的走向,他就是織田信長。織田信長,日本戰國時代的「三傑之一」,一舉打破了日本戰國時代亂世的局面。織田信長本是尾張國的小大名,之後在桶狹間擊破了今川義元的大軍而聲名遠揚。
  • 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的正室,人生到底如何?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的正室,人生到底如何?織田信長的妻子濃姬,是一位充滿迷霧的戰國女性,關於她的記載屈指可數,關於她的記錄多在江戶時代形成,而在記錄織田信長的傳記中,對於濃姬的記載也只有短短一句話,讓人覺得頗為驚訝。
  • 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如何在7年內下克上成為諸侯?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如何在7年內下克上成為諸侯?織田信長,一位日本戰國時代只差一步就統一日本的諸侯,在他一生中遭遇各種背叛,終於在最後一次的背叛中丟掉了自己的性命。縱觀信長的一生,不斷發起各種挑戰,在磨難中前行,可謂是闖關達人。
  • 日本戰國的「初代」梟雄:織田信長及「天下布武」的信念
    所謂「群雄爭霸」,這一點和我國春秋戰國時代極為相似,這也是日本「戰國時代」名稱的由來。因為自十六世紀七十年代以後,不少大名及其領國已經初具規模。 之所以將桶狹間合戰作為日本戰國時代的轉折點,則是因為在這場戰爭中,出現了一位迄今為止仍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大人物——織田信長。
  • 《織田肉桂信長》裡寵物的「前世」之織田信長
    織田肉桂信長劇照是不是以為我要講劇情?本著我老馬猴「出其不意」的原則,咱們就來講講動漫裡那些戰國寵物在戰國時的生平吧。今天先講的就是我們的主角,也就是「天下布武」的創造者織田信長公啦!織田信長(生於1534年,卒於1582年)是「尾張之虎」織田信秀的長子。年少時的信長,與同齡人一起沉溺於玩樂之中,被織田家家臣以及鄰國的大名戲稱為「尾張大傻瓜」。
  • 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桶狹間奇襲」的謊言
    桶狹間合戰被稱為是改變日本戰國時代格局的合戰,這一場戰鬥直接改變了未來日本的走向,在明治時代又廣為傳播,對近代日軍的奇襲戰法都頗有影響,那麼這一場戰鬥的真相究竟為何,當時處於極度劣勢的織田信長又為何敢於出戰呢?桶狹間合戰,究竟是否是奇襲戰呢?
  • 織田信長的戰略眼光冠絕戰國諸大名
    日本戰國時代名將輩出、群雄逐鹿,四方豪傑在亂世中或自保或趁機擴張或被吞併,大部分都處於被時代浪潮所裹挾的境地。然而此時有三位人傑卻趁此時機完成了不朽的功業,作為"天下人"他們的作為深刻的影響了日本的歷史。而此三人中最為出眾的,則當屬織田信長,其不僅武德充沛,更是運用獨到的戰略眼光,為之后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天就讓月半叔與大家一同來看看織田信長的戰略眼光究竟如何吧?
  • 日本戰國的終結者,日本亂世頭號梟雄,第六天大魔王——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末期赫赫有名的一代梟雄,他性格特立獨行,冷酷,殘忍,任性,野心無比巨大,甚至以第六天魔王自居,雖然人們諷刺他為尾張的大笨蛋,但他卻終結了長達二百年的日本亂世。他備受日本人崇拜,甚至人們將其奉若神明,但也有日本人質疑是不是他放大了日本的擴張野心。
  • 「日本人最喜愛的歷史人物」織田信長
    人物介紹 織田信長是活躍於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大名。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帶,使織田氏成為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但後來遭到部將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斷本能寺,織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法名總見院殿贈大相國一品泰巖尊儀,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時追贈為正一位太政大臣。他是日本戰國時代的三英傑之一(另外兩人是豐臣秀吉及德川家康),曾被日本民眾評選為「日本人最喜愛的歷史人物」。
  • 譯時代:織田信長究竟是誰?
    《信長的野望》,《戰國無雙》,《鬼眼狂刀》,《信長協奏曲》……你也許很熟悉這個名字,但你知道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嗎?本期的譯時代就同貓車一起來看看這個日本最著名的歷史人物:  從16世紀的戰國無敵梟雄,到21世紀的口袋妖怪訓練師,這個傳奇的政治家已經成為了全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歷史人物。你一會兒在《鬼武者》中與他一對一單挑,一會兒又在《信長的野望》中指揮他的千軍萬馬。
  • 日本戰國時代,今川義元與織田信長大戰,真為了上洛?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今川義元與織田信長大戰,真為了上洛?我們對於織田信長的印象是優秀的軍事將領、內政達人、喜怒無常的家督、差一步終結亂世之人、扶持天皇的尊王者。事實上,這些印象全都來自於二戰前,在近年的研究中,織田信長的形象被進一步還原,學者普遍認為信長並非優秀的軍事將領。特別是信長聞名日本的桶狹間之戰,並非如一些江戶時代傳記中的描述。在江戶時代的傳記中,出現了今川義元意圖天下霸主之位,而進軍京都,第一塊攔路石就是織田信長。這裡就出現了一個疑問,今川義元真的有意上洛,成為天下人嗎?
  • 日本戰國時代的三個狠人: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在寫這篇文章的正文之前,有必要提醒讀者:日本的戰國時代和中國的戰國時代,不是同一個概念。儘管如此,二者在本質上仍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都是一個中央權力衰微而地方權力崛起的時代。在這樣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日本同中國一樣,都產生了為數不少的梟雄。
  • 日本戰國時代,桶狹間前後,關於織田信長的兩個小花絮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桶狹間前後,關於織田信長的兩個小花絮日本戰國時代,桶狹間之戰改變了兩個日本家族的命運。織田家戰勝今川家後,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最終差點君臨日本。而失敗的今川家,則在之後的數月裡,逐步消亡,連家業都未能得到延續。
  • 日本戰國時代,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遺體哪裡去了?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遺體哪裡去了?天正十年六月一日的黃昏,率領一萬三千名大軍,從居城丹波國龜山城出發的明智光秀並沒有前往中國地方支援羽柴秀吉,而是朝著京都本能寺前進。六月二日,當天天尚未亮,光秀在帶領大軍渡過流經京都的桂川後,才讓部下們知道要攻擊的對手就是信長。據說當時光秀對大家說「敵人在本能寺」,就此展開攻擊本能寺的行動。明智光秀的軍隊在天快亮的時候包圍了本能寺。根據《信長公記》的記載,信長因為聽到吵鬧聲醒來,開始的時候還以為是家臣們在吵架。不久後,小姓森蘭丸向他報告,說叛軍舉的是桔梗紋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