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交會總結大會現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30日18時訊(邱小雅)11月27日-11月30日,由農業農村部、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以下簡稱「農交會」)首次在重慶舉行。
4天時間,1.4萬家參展商、8萬餘種展品。這場農業盛會充分展示了中國農業發展的新成果,同時也為重慶昭示了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新方位。江陵江畔,長江之濱的這場盛會,為重慶帶來的遠遠不止338.63億的籤約項目,還有更多……
農交會總結大會的授旗儀式上,下一屆主辦城市廣東省深圳市代表接授會旗。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
嘉陵江畔的盛會 全國8萬餘種農產品亮相
嘉陵江畔,波濤壯美,農產品碩果飄香。
4天時間,1.4萬家參展商、8萬餘種展品匯聚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讓本屆農交會成為歷屆以來規模最大、參展商和採購商數量最多、展品品類最全的一屆展會,為前來逛展的市民打造了一個超級農產品市場。
南寧火龍果、融水靈芝、恭城月柿;河北阜平食用菌、張北馬鈴薯、圍場胡蘿蔔、雞澤辣椒;福州茉莉花茶、平和白芽奇蘭、漳平高山茶......在展館內,天南地北的農特產品可謂是看得人眼花繚亂。
作為東道主重慶,也拿出了「看家寶貝」。在國博中心S1館,聚集了重慶所有的區縣展臺,秀山土雞蛋、長壽湖有機魚、木洞油酥鴨,還有現切的城口臘肉香氣四溢。
農交會上的全國產業扶貧成就展展區。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
本地農產品也得到了前來逛展的市民青睞。以重慶豐都麻辣雞為例,豐都館的工作人員介紹,每天來豐都館買麻辣雞的市民絡繹不絕,都要閉館了還捨不得走,還要保安來催才走。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
本屆展會上除了各大參展商帶來的各具特色的產品展示,也帶來行業最前沿的「黑科技」和解決方案。
作為農業行業的龍頭企業,新希望集團首次攜「鄉村大腦」——新希望數字鄉村解決方案亮相,旨在為上下遊合作夥伴及地方政府提供智慧農業、普惠金融、數字政府等解決方案。此次農交會中,也和重慶相關部門以及企業進行了洽談,希望推動「鄉村大腦」項目在重慶的落地。
市民在農家會上打望各種農產品。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
山城土地醞碩果 重大鄉村振興項目籤約金破300億
農交會閉幕式上,一連串數據也印證著這是一場成果豐碩的盛會。
——吸引線下入場關注30餘萬人次,線上雲觀眾5000萬人次
——協議籤約貿易總額達418億元,比上屆增加37億元,增幅9.8%。
——重慶市鄉村振興重大項目籤約金額達338.63億元。
其中,重慶市鄉村振興重大籤約項目包括四川新希望現代農業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投資45億元的九龍坡區新希望•數智農創產業園、正邦集團有限公司投資30億元的開州區現代生態循環農業全產業鏈項目、重慶正大農牧食品有限公司投資27.2億元的綦江區50萬頭生豬全產業鏈項目等52個項目。
不難看出,這是一次項目多,體量大,質量高的籤約,涵蓋了現代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智慧農業、農產品流通、一二三產融合等多個方面。
全國各地踴躍參展,本屆農交會規模為歷屆最大。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
對於如何推動籤約項目儘快落地,農交會閉幕式上也給出了答案。
重慶將加強合作協議招商項目的跟蹤服務,推動合作意向早落地,早落實,籤約項目早開工,落地項目早見效,將農交會的成果轉化為鄉村振興農業產業發展的實效。
作為一場開放的盛會,在為期四天的農交會上,重慶廣交朋友,廣納客商,向外界展示了重慶開放的農業格局。
農交會期間,河北省品牌農產品專題推介活動在重慶舉行,來自全國的10個合作項目進行現場籤約,籤約金額突破33億元;甘肅省舉辦「甘味」農產品產銷對接座談會,籤訂「甘味」農產品銷售訂單約6.7萬噸,籤約總金額約4億元......
11月28日,重慶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正式發布。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
長江之濱的智慧碰撞 讓數字鄉村從「盆景」變「風景」
長江之濱,浪花飛濺,農交會智慧碰撞。
在本屆中國農交會期間,「脫貧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論壇」「2020數字鄉村發展論壇」等10場論壇同期舉辦。
一場場論壇背後,釋放出了一個個農業發展信號。
「2020數字鄉村發展論壇」上,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時期是數字鄉村全面布局和重點破題的關鍵階段,我國將加強頂層設計,加快推動數字鄉村從「盆景」變成「風景。」
就在前不久,中央網信辦公示了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名單,其中重慶市墊江縣、大足區、渝北區、榮昌區和巴南區5區縣入選公示名單。
這背後,折射出的是重慶打造數字鄉村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
今年初,市委、市政府發布了《重慶市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實施方案(2020—2022年)》,要求從2020年開始,集中3年時間實施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緊接著在5月份,重慶就為鄉村振興的發展明確了重點任務。
重慶市民逛展熱情高漲。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
而據了解,重慶正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大鄉村振興招商引資力度,同時加快轉化科技創新成果,把引進新技術轉化新成果作為農業科技創新的重點任務。
除了數字鄉村,「產業扶貧」也是本屆農交會上的熱詞。如何持續推進鄉村產業?重慶進行了探索。
農交會上,重慶發布了全國首個省級層面、全品類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巫山脆李、奉節臍橙、永川秀芽、榮昌豬、江津花椒……這些知名的重慶農產品,目前都已經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巴味渝珍」。
實際上,重慶近年來把產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深化「巴味渝珍」品牌創建,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培育壯大鄉村旅遊、農村電商,促進了農業「接二連三」。
長江之濱「農交會」,嘉陵江畔「農業香」。為期四天的中國農交會已經落下帷幕,但重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步伐正穩步向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