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城廂區開展農耕主題研學活動——尋跡東圳精神,下田體驗農耕...

2020-12-16 莆田東南網

學生們化身「小農夫」感受著農耕勞作,體會勞動的苦與樂 吳雨花供圖 

東南網莆田12月14日訊(通訊員 陳麗君 黃煒琳)尋跡東圳精神,厲行勤儉節約。近日,城廂區第一實驗小學開展農耕主題研學活動。該校320多名一年級學生先後來到東圳水庫、嶺下村,尋跡東圳精神、下田體驗農耕、舞龍慶豐收等。

東圳水庫是莆田的「大水缸」。學生們來到東圳精神教育基地,紛紛駐足參觀昔日修建水庫時的勞動工具、勞動場景等,一起認識原魯山爺爺主持修建東圳水庫的事跡等,感受著團結協作、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

城廂區320名小學生尋跡東圳精神,開展農耕主題研學活動 吳雨花供圖

當天,學生們來到嶺下村一處農田,排成整齊的隊列,下田挖地瓜、種蔬菜、插地瓜秧等。「哇!看我挖出來一個大地瓜啦!」他們一個個擼起袖子,拿起小鐵鍬,小心翼翼地從土裡挖出一個個地瓜,感受著豐收的喜悅。種蔬菜、插地瓜秧環節,學生們又化身「小農夫」,扦插、栽培、澆水,身體力行感受著農耕勞作,體會勞動的苦與樂。

「我上山是虎,我下海是龍,我在人間是堂堂的大英雄……」在玩舞龍滾鐵環環節,學生們敲鑼打鼓,「龍」行村中,收穫著集體團結協作的快樂。

此次研學活動,讓學生們體會到勞動的苦與樂,爭當勤儉節約小標兵。(城廂區委文明辦供稿)

相關焦點

  • 遠足研學弘揚東圳精神
    莆田網訊 為鼓勵高三學生衝刺高考,近日,莆田哲理中學組織學生前往東圳精神教育基地,舉行以「遠足前行,致勝高考」為主題的遠足研學活動,高三年段全體師生及部分家長共400多人參加此次活動。  活動中,同學們登頂天馬山峰,共同賞讀《天馬閣序》,了解莆陽名勝之由來。在東圳精神教育基地,同學們詳細了解東圳精神的內涵,號召大家銘記先賢,弘揚「團結協作、艱苦奮鬥、無私奉獻」 東圳精神,增強高考必勝信心。  據了解,近幾年,該校在畢業班開展一系列遠足研學活動,踐行「接觸自然,延伸課堂」的教育理念。
  • 體驗農耕之旅 感受快樂研學
    11月14日,浙師大附屬嘉善實驗學校七年級兩個班級的師生走出校園開展「大雲甜田圈」秋季研學之旅活動。本次研學活動豐富多彩,大家通過體驗農耕割稻,感受秋的豐收、農活的樂趣。 「大雲甜田圈」稻田體驗課堂,匯集了自然展示、科普教育,原野體驗等自然研學項目,通過讓孩子們親自下田收割農作物,與大地親密接觸方式,了解自然風情與生態知識,讓孩子們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熱愛自然,從而融入自然,感受田地間的內涵與風韻
  • 張家界黃龍洞景區成農耕文化研學體驗熱門基地
    幼兒們積極參加勞動體驗。10月13日上午,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索溪中心幼兒園的師生們攜同家長共200多人來到黃龍洞生態廣場,開展以「稻花香秋收季」為主題的社會實踐親子體驗活動。幼兒們和家長一起割稻穀、打稻子、扎稻草人、做遊戲,在田野中體驗農耕生活,享受親子時光。「今年秋收季,我們景區共接待了五個批次的研學活動團隊,總人數接近2千。」
  • 東圳水庫,莆田的千島湖,人民的大水缸
    東圳水庫位於福建省莆田市區西北8公裡許的延壽溪中遊,位於莆田市城廂區常太鎮松峰村境內。,近年來水庫管理處加大對東圳水庫的管理力度,投巨資大量搬遷環庫區公路以下的房子;並設置環庫區鐵欄杆圍牆,防止人類進入庫區活動,進入庫區放養雞鴨,進入庫區放養牛羊等汙染環境和汙染水質安全。
  • 傳承東圳精神 守護綠水青山 莆田市紀念東圳水庫建成60周年活動啟動
    啟動儀式東南網莆田12月22日訊(本網記者 吳炳端 見習記者 盧建偉 文/圖)今日上午,「傳承東圳精神 守護綠水青山」紀念東圳水庫建成60周年活動啟動儀式在莆田東圳水庫東圳精神教育基地舉行與會領導為水庫建設親歷者代表、庫區移民代表頒發紀念章活動中,吳健明代表莆田市人民政府向東圳水庫建成60周年紀念活動表示祝賀,向所有參與東圳水庫建設的建設者、保護者們表示誠摯的敬意。
  • 回歸田園,張家界黃龍洞景區成農耕文化研學體驗熱門基地
    10月13日上午,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索溪中心幼兒園的師生們攜同家長共200多人來到黃龍洞生態廣場,開展以「稻花香秋收季」為主題的社會實踐親子體驗活動。幼兒們和家長一起割稻穀、打稻子、扎稻草人、做遊戲,在田野中體驗農耕生活,享受親子時光。
  • 一水活則一城靈——紀念東圳水庫建成六十周年系列活動側記
    今年,東圳水庫建成60周年。由福建省莆田市水利局、莆田市河長制辦公室聯合主辦「紀念東圳水庫建成六十周年系列活動」,相繼開展了主題書畫筆會、攝影展、徵文及東圳水庫LOGO徵集等活動,禮獻水庫建成60周年,致敬東圳精神。
  • 體驗農耕文化 感受研學快樂藍天•芝麻小鎮景區變成「研學小課堂」
    自12月15日起,駐馬店市第一小學、駐馬店市第二十小學、確山縣實驗中學、確山縣第一初級中學、駐馬店市第八小學等駐馬店市眾多學校師生走進藍天•芝麻小鎮,通過參觀芝麻博物館、體驗農耕文化、參加勞動教育等實踐活動,景區變課堂,旅途見成長,讓「遊」與「學」在這裡完美結合。
  •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中國農民豐收節農耕文化...
    ,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充分發揮農事節慶教育價值,為青少年農耕文化教育提供實踐課堂,農業農村部、教育部決定開展中國農民豐收節農耕文化教育主題活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中國農民豐收節作為新時代黨中央設立的重大節日,影響力、號召力、凝聚力不斷增強,逐漸成為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的文化符號,是青少年農耕文化教育的重要實踐形式。依託中國農民豐收節,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讓青少年感知民俗、追尋歷史、體驗農事、崇尚自然,對於樹立文化自信、厚植愛國情懷、提升品格修養、培養奮鬥精神等具有重要意義。
  • 南雅中學C2013班弘揚傳統農耕文化走進梅田湖研學
    天公作美,度假半個月回來的太陽公公早早陪著大家一起集合,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南雅中學C2013班全體同學在班主任李天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目的地梅田湖研學基地。  這裡是一個以科普教育和自然教育的休閒農業基地,主要以展示農業科學知識, 農耕歷史文化,生態、環保等自然知識和設計動手生產、體驗的活動為主題元素。
  • 南雅中學千名師生走進瀏陽田螺小鎮 體驗趣味農耕
    長沙南雅中學高二年級1000多名師生來到瀏陽田螺小鎮開展勞動實踐活動。體驗用獨輪車運糧。紅網時刻12月1日訊(記者 何超 通訊員 藍天)近日,長沙南雅中學高二年級1000多名師生來到瀏陽田螺小鎮開展勞動實踐活動。課程中,同學們拾稻穗、運糧、做稻草人,體會農耕活動的收穫與喜悅,感受農耕文化,培養珍惜糧食的觀念。
  • 農耕文化景區研學旅行基地平順落成--山西青年報2019年05月21日07...
    農耕文化景區研學旅行基地平順落成   5月17日,白楊坡農耕文化景區研學旅行基地在長治市平順縣石城鎮白楊坡正式開放並舉行揭牌儀式,平順縣副縣長段開松為基地揭牌。
  • 農耕體驗、高空溜索、搭帳篷,惠州中學開展創新實踐活動
    農耕體驗、高空溜索、搭帳篷,惠州中學開展創新實踐活動 2019-05-23 18:1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親子互動感受農耕文化,富陽春江街道開展新勞動教育主題活動
    親子互動感受農耕文化,富陽春江街道開展新勞動教育主題活動 2020-06-15 15:37:00來源:北國網
  • 一泓清水潤澤莆田
    經過60年的風雨洗禮,如今,東圳水庫依舊造福莆陽大地,成為莆田人民的「大水缸」和生命線工程。當年「團結協作、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東圳精神,則成了永遠聳立在莆田人民心中的精神豐碑,激勵著一代代莆田人民不斷走上木蘭溪治理之路,繪就「人水和諧」的生態新圖景。
  • 農耕文化園,成為疫情後旅遊行業轉機的革新
    ,總佔地面積650畝,取意「稻花香裡 說豐年」,是湖南省首個以農耕為主題的旅遊景區。景區突出 「耕讀」「耕食」「耕作」三大文化要素,由農耕體驗園、農耕節慶園(曬穀坪)、農耕科教園(稻作文化長廊)、大自然教育園、傳統手工園、花漾客棧、稻城食府7大主題功能區組成,包含鬥笠塔、水上漂、歡樂泥潭、農耕體驗、蔬菜種植採摘等10餘項趣玩項目,集農耕展示、農耕體驗、農耕文化、研學旅行、休閒娛樂於一體。在2018年,該園被長沙市教育局和長沙市發改委授予 「長沙市第二批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
  • 寓教於遊 寓遊於趣——農耕遊牧研學旅行走進農牧戶
    近期,舉辦了農耕遊牧研學體驗遊活動,邀請領導幹部及當地農牧民200餘人參與體驗,隨後又組織5組家庭在農牧戶家中進行了「吃牧家飯、幹農家活」的體驗遊活動。在蔚藍的天空下、在田野間,孩子們化身成為一個個元氣滿滿的牧戶少年,開啟了別樣的農耕遊牧文化研學探索之旅。
  • 體驗農田生活感受農耕文化 井崗小學201703中隊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紅網時刻7月22日訊(通訊員 何俊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背的滾瓜爛熟,卻很少去體驗。未來讓少先隊員們更好地感受大自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升安全意識及社會生存能力,近日,井崗小學201703中隊組織開展了以「體驗農田生活 感受農耕文化」為主題社會實踐體驗活動。在實踐活動基地隆平小鎮,聞著空氣中淡淡的青草香味,隊員們不禁停下腳步,圍在一起討論研究見到的各種農作物。一張張笑臉,一個個悅動的身影,拉開了農耕體驗生活的序幕。
  • 峰上研學基地受熱捧
    莆田網訊 近日,莆田學院附屬實驗小學200多位學生來到仙遊縣書峰鄉峰上研學基地開展秋季主題研學活動,體驗紅色之旅。截至目前,該研學基地已接待全市近萬名學生開展研學遊。  近年來,書峰鄉依託各村歷史文化、產業特色打造多個研學景點,組織學生走出校園、拓展視野、豐富知識,提供含紅色教育、農事體驗、農耕文化、青黛印染文化等在內的十餘種研學課程供學生參觀體驗,精心設置了重走狀元古道、四黃紅色之旅、賞玩枇杷之鄉、農耕勞作、青黛印染技術研學、攀巖戶外拓展等體驗項目,適合不同學校不同年齡段的研學遊需求。
  • 絢爛童年歡歌起舞 福建莆田多彩活動為青少年注入「成長營養」
    探秘莆鹽文化 品悟非遺技藝  莆田這群小學生在戶外研學中收穫成長樂趣  近日,莆田市進修學校附屬小學、秀嶼區東嶠中心校、笏石中心小學等組織師生來到莆田鹽場開展研學活動做新時代好少年」,日前,湄洲第一中心小學組織學生赴湄洲媽祖祖廟開展「學習媽祖文化 傳承媽祖精神」新時代文明實踐研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