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旅融合」新靚點,新沂稻田裡「長」出創意畫!

2020-12-13 荔枝網新聞

  近日,江蘇新沂棋盤鎮戚溝村50畝彩色水稻正伴隨初秋的陽光旺盛生長。從空中俯瞰,以水田為「畫布」,彩稻作「畫筆」,由墨、黃、綠等彩色「斑塊」拼成的美麗棋盤「風情小鎮」圖案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這便是棋盤鎮抓「農旅融合」推進美麗棋盤又一新靚點。 近年來,新沂棋盤鎮著力打造「鄉村旅遊」,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充分發揮山水稟賦、區位優勢,重點圍繞山水大道、古鎮大道、環湖大道兩側縱深500米,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結合「一山一湖一古鎮」旅遊發展,推進農業與文化、旅遊產業深度融合,大力提升休閒農業發展水平。以12公裡山水大道風光帶為主軸,圍繞農旅融合、產業發展、新型集居區三大板塊,以山水大道生態景觀為紐帶,打造集生態農業、休閒旅遊、田園居住等功能為一體的山水大道田園綜合體。

  據了解,棋盤鎮在戚溝村啟動彩色水稻種植,意在闡明:棋盤坐擁山水之間,擁有13萬畝耕地面積,既有丘陵山區高低起伏的層疊地勢,又有沿駱馬湖美麗的水域資源。同時立足航空特色產業,構建「空陸一體」新產業體系。利用通用機場建成運營的契機,重點發展以傳統農業為主的農旅、文旅融合產業,投入資金近1000萬元對湖區適宜種植水稻區域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擴面種植水稻面積20000畝。彩色水稻種植既提升水稻附加值,又有利於農業觀光,增加旅遊收入,多方面地為增加農民收入提供了保障。

  「棋盤風情小鎮稻田畫從出圖到種植,經過選育、設計圖案、定點測繪、種植插秧、田間管理等多個環節,歷經數月完成。目前,已進入最佳觀賞期,遊客在山水田園之間可盡情觀賞。」戚溝村黨支部副書記朱洋說。

相關焦點

  • 稻田公園為農戶增收助力 探索農旅融合新道路
    稻田公園不僅走出了一條農旅融合創新發展的致富之路。也為當地村民帶來了豐富的就業機會,一位家住義勒力特鎮的村民李中山告訴記者"如果沒有盟領導的政策,也就沒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我生活更穩定了,收入提高了,也更加幸福了。"今天的興安盟正行走在農民增收、經濟增效的美好道路上。
  • 稻田裡辦起音樂會 桐廬百江奏響農旅融合奮進曲
    此次活動除了能聆聽國際化、多元化的音樂外,還設置了稻田迷宮、稻田塗鴉等開放式體驗活動,同時邀請到了直播網紅進行線上售貨,推廣銷售百江特色農副產品。  啟動儀式上,蕭邦國際藝術中心、杭州西子畫院、北京袈藍等多家文創企業與百江鎮籤訂合作協議,為奏響百江農旅融合奮進曲,提供產業支撐。
  • 江蘇新沂:宋莊民宿成農房改善「農旅融合樣板」
    消費日報網訊(駱耀明)栩栩如生的新沂剪紙、難得一見的新沂蓑衣、歷史悠久的東路柳琴……日前,記者在江蘇省新沂市棋盤鎮的宋莊民宿,欣賞到眾多省級以上非遺項目。宋莊民宿秉承「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的理念,追根溯源,以鄉村旅遊為抓手,原種農業種植、花廳遺址文化為切入點,全面覆蓋吃、住、遊、購、學、娛六大旅遊產品體系,塑造宋莊農旅融合品牌。保留蘇北民居「老味」目前,宋莊農房改善項目一期工程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中。
  • 小黑莓做成了大產業 揚州農旅融合"融"出一片春光
    依靠黑莓種植、黑莓深加工、農事體驗與觀光旅遊等農旅融合項目,長在丘陵山區上的這片黑莓產業融合發展基地,每年引來遊客8萬餘人次。   如今,這種農旅一體、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農業觀光體驗園區和基地,已遍布揚州城鄉大地。據初步統計,2019年全市共有休閒觀光農業經營主體630個,接待遊客人數達1400多萬人次,營業及帶動性收入達66億元。
  • 仁懷銀水村:五彩稻田望客來 農旅融合促發展
    高大坪鎮轄區內的銀水村水資源豐富、日照時間長,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成了種植優質水稻的「溫床」,仁懷市福來稻米業有限公司種植基地就建立在這裡。 來到基地,放眼望去,千畝稻田隨風搖曳,紫綠相間的水稻美不勝收。「今年水稻的長勢很不錯,病蟲害也比較少。」基地技術員羅信乾一邊指著稻田裡的水稻,一邊向筆者講解著種植水稻的知識。
  • 黑龍江北大荒集團加強農旅融合 「融」出無限風光
    按照這一發展思路,北大荒各地利用農業景觀和資源優勢吸引遊客遊覽消費,圍繞「產業打底、旅遊增收」的思路,將「農業強、風光美、職工富」作為農旅融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動「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農家變商家」,促進傳統農業提檔升級,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農旅融合」摸魚、釣蝦、住民宿……雁江這處農旅融合示範點國慶...
    記者在高洞村8組看到,「船說火鍋店」正在進行船架體施工;旁邊池塘裡粉嫩的荷花已經盛開;示範民宿和高洞食堂的主體已經完工,正在進行室內裝飾裝修。不久的將來,文章開頭那一幕就將成為現實。和高洞村農旅融合示範點一樣,位於雁江區保和鎮的晏家壩村農旅融合示範點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 鹽都:農旅融合激活「美麗經濟」
    今年以來,鹽都區瞄準農業現代化目標,依託資源稟賦,深度挖掘鄉村休閒農業發展潛能,主動助力鄉村振興,加快促進農旅融合發展,取得了較好成效。圍繞產業發展精心布局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建強特色農業園區。編排農旅精品線路。加強包裝策劃,推動農旅景點串珠成鏈,精心編排的春季採草莓體驗民俗鄉村休閒二日遊和夏季摘果賞荷康養之旅二日遊入選江蘇省50條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路線,春夏賞花採莓湖蕩休閒康養二日遊入選省100條休閒農業精品路線。
  • 農旅融合十大創意模式
    農旅融合是農業農村發展大勢所趨,也是城市消費需求的熱點所在。通過發展旅遊,培育生態遊、鄉村遊、觀光遊、休閒遊、農業體驗遊等農旅融合產業,開發農業農村生態資源和鄉村民俗文化,促進農業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增收鏈拓寬,可以帶動農民增收、農村發展、農業升級,從而很好的解決三農問題。本文展示農業與旅遊混搭所呈現的多層次創意模式,通過「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強農」創新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業態,實現十九大鄉村振興戰略,提速鄉村旅遊發展。
  • 以農興旅 以旅富農――農旅融合鋪展湖北現代農業畫卷
    新華社武漢6月4日電 題:以農興旅 以旅富農――農旅融合鋪展湖北現代農業畫卷  新華社記者劉紫凌 俞儉 袁志國  「清明,點瓜豆」「穀雨,進茶園」……湖北鍾祥市客店鎮明燈村的「農時路」,一溜形態各異石頭刻著二十四節氣,遊人一路仿佛讀著一首農事詩。
  • 創新農旅融合,溧陽田園生「金」
    溧陽南山一隅的楊家村,稻田金黃,茶竹相映,遊人絡繹不絕。這裡,不僅有被古井、場院、柴火灶喚起的鄉愁,還有無限的風景。農旅融合的楊家村,是溧陽鄉村振興實踐的縮影。立足山水田園,溧陽探索走出了一條「田園生金」的鄉村振興之路。
  • 淮安馬頭鎮凌橋創意稻田畫進入觀賞期,欣賞稻田畫休閒娛樂正當時
    2020年8月16日,江蘇淮安,馬頭鎮凌橋萬畝生態大米產業基地中的創意稻田畫進入觀賞期,有「千年古縣、母愛之都」之稱的淮陰區將母愛文化、稻米產業等元素融入稻田畫中,促進當地農民增收的同時也為都市人們休閒觀光提供了新去處。
  • 北大荒稻田畫,比比哪張更像樣
    以稻為筆在稻田中盡情地揮灑寫出了北大荒的豪情繪出了北大荒精氣神七星農場為促進休閒觀光旅遊與農業融合發展,今年,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以稻田為「紙」、以水稻為「筆」,共打造了《智慧農業引領未來》等4幅稻田畫,總面積為
  • 以農興旅 以旅強農 長泰農旅融合綻放「並蒂花」
    近年來,長泰縣堅持「農旅結合、農旅共強」的農業與旅遊發展戰略,推進農業資源與旅遊要素結合,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美麗田園為韻,以生態農業為基,大力拓展農業休閒旅遊發展空間,走出了一條農旅融合的新路子。來到位於長泰縣巖溪鎮的玫瑰農莊,記者看到,遊客們正在興致勃勃地體驗鮮花壓花技術,一幅美麗的壓花作品在遊客手中慢慢呈現出來。
  • 加快構建農旅融合發展新格局
    近年來,活動舉辦地通州的葡萄生產正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品種向大粒、無核、帶香氣、色澤飽滿、酸甜適口方向發展;種植由露地向設施栽培發展;銷售由零售、批發向商超、電商等方式發展,為發展高效特色農業提供了新路徑。 葡萄已經成為農旅融入的「使者」。
  • 稻田裡賽龍舟,泥地裡撒歡兒...這個端午帶你如何玩轉泥巴節
    為瀋北新區量身打造的IP品牌作為新冠肺炎發生後舉辦的大型文旅節慶活動「魂」龍邦慧智策劃導演的開場表演是北方首次採用的大型創意稻田實景演出並採用反光度極高的材料使舞臺如一汪水平如鏡的湖面折射出大朵的雲彩與藍天演員的每一個舞步都踩在天地之中
  • 揚州這些「稻田畫」,等你來打卡
    而近年來,揚州稻田也開啟了「藝術之路」——在稻田裡繪畫。近日來,記者探訪了解到,揚州寶應、高郵、儀徵、生態科技新城等地都有「稻田畫」。揚州哪些地方有「稻田畫」在市農業農村局農技推廣站負責人姚毅看來,「稻田畫」其實是現代農業和旅遊業結合的一種嘗試。
  • 體驗摸魚、釣蝦、住民宿……國慶資陽晏家壩村和高洞村農旅融合...
    還不用出遠門「高洞村正在打造的農旅融合示範點,集休閒遊樂、主題公園、運動康養等為一體。」資陽市蜀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產業部部長秦磊告訴記者,示範點已完成柑橘博覽園、高洞食堂、核心區數字管理平臺、72戶民房風貌改造等項目建設,預計國慶節將開園迎客。
  • 廣西農墾:農旅融合激發新動能
    原標題:廣西農墾:農旅融合激發新動能   在這裡,您可以在桂北風格的院子裡品茗暢談,在果園菜田採摘有機食品,還可以參與橘林騎行、河邊垂釣、田園嬉戲等農業體驗活動
  • 以旅興農,以農促旅,遊膩網助力農旅融合與鄉村振興
    農業與旅遊業融合發展便為其中之一,二者有機融合衍生出了新的產業業態,充分增加了各自的附加值,帶來了更多利潤和升值空間,也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產生了巨大的帶動作用。縱觀全局,農旅融合是在充分尊重農業產業功能的基礎上,合理開發利用農業旅遊資源和土地資源,以所開發的農業旅遊休閒項目、農業配套商業項目、農業旅遊地產項目等為核心功能架構,將農業農村發展與旅遊產業的建立與推廣相結合,形成「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