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旅融合十大創意模式

2021-02-11 新地產聯盟

農旅融合是農業農村發展大勢所趨,也是城市消費需求的熱點所在。通過發展旅遊,培育生態遊、鄉村遊、觀光遊、休閒遊、農業體驗遊等農旅融合產業,開發農業農村生態資源和鄉村民俗文化,促進農業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增收鏈拓寬,可以帶動農民增收、農村發展、農業升級,從而很好的解決三農問題。本文展示農業與旅遊混搭所呈現的多層次創意模式,通過「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強農」創新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業態,實現十九大鄉村振興戰略,提速鄉村旅遊發展。


綠維案例花鄉果巷實景圖


模式一:花卉+婚慶產業


產業依託:花卉種植和桑椹種植產業。

規模要求:100畝至萬畝不等,根據不同規模進行不同設計。

項目定位:月亮愛谷世界。一生一世走世界。

客群市場:婚慶主題,花卉觀光休閒等200千畝以內的市場。

創意內容:花卉產業在旅遊開發上一般要與婚慶產業進行結合,打造花卉婚慶產業園區,以各種芳香、觀賞和經濟花卉種植為底色,形成七彩浪漫童話花海,種植本身可以形成大地景觀成為靚麗的風景線。

主要贏利點:花卉種植、銷售、鮮切花;花卉深加工、延伸品、婚禮蜜月洞房;花卉養生、保健、美容等


模式二:苗木+休閒娛樂


產業依託:苗木種植產業。

規模要求:500畝至萬畝不等,根據不同規模進行不同設計。

項目定位:月亮生態城(設計為八卦圖)創意化綠化情景樣板間。

客群市場:花卉苗木和桑椹苗木休閒度假產業。

創意內容:農業在國家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當下,苗木產業由於高附加值和經濟效益,在當下的廣大鄉村已經成為重要的產業,升級選擇。苗木花卉產業本就具備旅遊觀賞和開發價值。針對苗木產業,情景苗圃基地,木概念極為有效,即通過綠化樣板間的形態展示苗木搭配的效果,將苗木產業,休閒遊憩、遊樂運動整合為一體。

主要贏利點:苗木種植、銷售;運動、遊樂、親子等。


模式三:林業+遊樂項目


產業依託:林業種植產業

規模要求:200畝至萬畝不等,根據不同規模進行不同設計,本項目主要是針對經濟林業資源。

項目定位:樹上穿越,創意遊憩森林公園。

客群市場:森林遊樂遊憩客群市場。

創意內容:針對林業資源的開發,創建「樹頂木屋、樹中穿越、林下遊憩」的三維空間開發理念,即依託樹冠可以開發樹頂溫泉SPA、樹頂度假木屋、樹頂休閒書吧、樹頂瑜伽健身臺、樹頂觀光餐廳等項目,將觀光與休閒度假項目進行整合發展;樹中依託樹幹通過空中吊橋、藤索、棧道和各種拓展運動結合,打造適合兒童、團隊的拓展訓練項目;樹下利用陸地空間打造度假式營地、森林氧吧、塑料瓶建設的房屋、林下採摘項目等。

主要贏利點:遊樂運動、度假、養生、林下經濟等。


模式四:牧場+牧場生活體驗


產業依託:畜牧家禽養殖產業。

規模要求:養殖產業需具備一定的規模,或者是依託草原、荒地、山林的養殖產業,或者養殖場周邊有可利用的空地資源。

項目定位:勇士狩獵公園――回歸大自然原始體驗。

客群市場:特色畜牲產品,美食和體驗遊樂。

創意內容:這裡所指的農場是具一定規模的養殖基地。養殖產業本身就是農業產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針對於類似資源依託的項目,可以依託空地資源的話,建立一個勇士狩獵公園,該狩獵不等同於傳統狩獵,而是讓遊客赤手空拳抓農場特意放養的各種特色動物、去撿散養的雞鴨鵝下的蛋、去挖山地野菜等,而且遊客獲得的動物蛋蔬菜,一方面可以就地交由餐廳進行定製化烹飪,就地享受美食,動物可領回家當寵物,另外一方面還可以定製化包裝成具備自己創意的特色旅遊紀念品。

主要贏利點:養殖、延伸加工、特色美食、體驗狩獵等。


模式五:果業+創意、體驗設計


產業依託:水果種植產業。

規模要求:一般是在知名的水果產地,水果自身的採摘,農業旅遊基本已經形成市場知名度。

項目定位:創意瓜果王國――讓瓜果旅遊更上一層樓。

客群市場:水果採摘近郊休閒遊憩市場。

創意內容:瓜果是目前鄉村主導產業之一,在廣闊的中華大地上,不同地域都擁有自己地方引以為傲的瓜果品種。一方面做好瓜果採摘觀光等傳統的旅遊發展模式,豐富瓜果種植品種,提升瓜果種植技術,引入現代科技大鵬實現一年四季,不同地帶的瓜果採摘遊樂;另外一方面將瓜果進行創意化設計,形成以瓜果果實、果樹、花朵及其吉祥寓意為原型的各種創意性景觀、休閒空間、動漫體驗項目。所謂創意、瓜果王國,其實就是將一個地方最突出的瓜果進行極致化的創意、打造,讓遊客實現全感官的遊憩體驗,進而成為地方特色瓜果的展示窗口,推動瓜果產業的進一步優化發展。

只要贏利點:瓜果種植、休閒採摘、創意、遊樂、特色、度假等。


模式六:大田+創意景觀種植



模式七:民俗技藝+情景化體驗設計



模式八:漁業+多元化漁樂體驗


產業依託:水產養殖產業。

規模要求:一般依託特色的水產養殖基地。

項目定位: 百漁樂園蝦兵蟹將王國。

客群市場:休閒魚樂市場。

創意內容:百漁樂園蝦兵蟹將王國,是指要豐富水產養殖品種的多元化,特別是用作旅遊開發部分,其次要豐富體驗遊樂方式多元化,在傳統的垂釣的基礎上,引入摸魚、掏螃蟹、釣青蛙、抓大蝦、粘知了等各種娛樂方式,將魚的各種玩法(釣魚、抓魚、網魚、摸魚、打魚)做到極致,同時引入相關聯其他鄉土遊樂方式,整個構築一個鄉土田園遊樂遊憩方式綜合體。在做好各種遊樂方式的的同時,將各種水產養殖產品進行創意化設計的發展思路,將魚、蝦、蟹、蛙、貝等進行象形設計,設計成為各種小屋、休閒座椅、景觀設施、生活用具,真正的讓你進入水產養殖的王國。

主要贏利點:水產養殖、漁樂體驗、特色餐飲、特色度假等。


模式九:新農村建設+街道庭院生態,廊道設計+五穀雜糧創意化設計


產業依託:美麗鄉村建設。

規模要求:在100戶以下的居民聚集區,同時具備一定地域文化特色的相對傳統村落。

項目定位:真正的美麗鄉村――鄉愁體驗地。

客群市場:民俗近效休閒體驗客群。

創意內容:美麗鄉村的建設過程中要深挖掘地域的農業產業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傳統技藝特色和人民生活習俗特色,在村莊道路景觀的美化設計上以地域的特色果樹、蔬菜和花卉作為景觀綠化植被,並形成生態景觀,廊道供居民日常話家常;在居民庭院綠化美化的同時要結合庭院經濟進行打造,形成葡萄小院,絲瓜小院,盆景小院、農耕小院等特色化的主題院落;在村莊景觀打造上要將五穀雜糧的果實作為重要的景觀設計來源,各種棒子、大蒜、辣椒、柿子、大棗等農作物串成的辮子是重要的景觀設計元素;在文化生活設計上要挖掘整理地域的傳統戲曲、舞蹈、民俗技藝等進行傳統文化發展。

主要贏利點:特色餐飲、民俗體驗、民宿接待等。


模式十:田園養生+度假模式


★1、【1月13-14日●無錫●遊學考察】 2018第五屆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深度考察交流總裁班

★2、【年度學習●12期●國內、國外】特色小鎮與田園綜合體系統研修班—年度學習卡


活動推介

財政部日前下發通知表示,2017年將在河北,山西等全國18個省份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簡單來說就是補錢、補地、補機制、補固定資產,這些都是當前農業發展,鄉村建設的瓶頸所在。

2018年1月13日—14日 《中國特色小鎮與田園綜合體模式創新深度遊學》將在中國.無錫 隆重開幕!集合一線操盤手親自解讀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規劃申報、IP打造、產業規劃、產業運營、項目投融資等,與參會嘉賓共同踐行田園東方以及拈花灣小鎮項目的創新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

活動詳情

     2018年1月13-14日,中國首個田園綜合體及拈花灣特色小鎮項目深度遊學考察;本次遊學第一站點:田園綜合體其中一些價值分享:1、精神內涵:一個主義,兩個核心,三生和諧,四風同尊!一個主義:新田園主義,兩個核心:鄉村復育與鄉村多功能,三生和諧:生產、生活、生態的有機融合,四風同尊:對風土、風物、風俗、風景的尊崇。2、田園東方是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等產業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融與可持續發展,通過「三生」(生產、生活、生態)、「三產」(農業、加工業、服務業)的有機結合與關聯共生,實現生態農業、休閒旅遊、田園居住等複合功能。這次的遊學,我們邀請到他們3位領導,以考察和交流的方式為大家詳細分享!

    本次遊學第二站點: 拈花灣其中一些價值分享:是做特色小鎮最為重要的一個項目考察點,國內任何特色小鎮文化理念的融入,只有拈花灣是最為自然的,甚至超越了原有的理念。也是我們最值得學習的重點項目考察點,前段時間融創收購了萬達文旅項目,他們去考察學習的第一個特色小鎮,就是拈花灣。 

 項目概況
靈山小鎮·拈花灣,位於中國無錫雲水相接的太湖之濱、秀美江南山環水抱的馬山半島,處於長三角的地理中心,靈山小鎮·拈花灣規劃面積1600畝,建築面積約35萬平方米,小鎮規劃有禪意主題商業街區(香月花街)、生態溼地區、度假物業區(竹溪谷、銀杏谷)、論壇會議中心區(禪心谷)、高端禪修精品酒店區(鹿鳴谷)以及可供千人同時禪修的胥山大禪堂。
設計理念
無錫靈山已被確定為世界佛教論壇永久會址,作為核心會址的靈山小鎮·拈花灣,將建成融東方禪文化內涵和禪文化特色的禪意度假小鎮。拈花灣向世界各地遊客展示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獨特魅力的同時,也將被打造成一個世界級禪意旅居度假目的地。
設計特色
禪,是靈山小鎮·拈花灣的核心文化內涵。雲門谷是拈花灣的主入口,跨過雲門,便從紅塵進入了禪境。位於竹溪谷和銀杏谷中的禪意度假公寓和度假別墅無論從外立面還是空間尺度,都呈現出質樸、精緻的禪意。

【考察時間】2018年1月13日-14日

【考察地點】中國●無錫

【考察對象】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開發及相關產業鏈董事、總經理等核心高管

【搶票熱線】186 1819 1530 李老師

【主辦單位】北京華城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華城匯智庫諮詢有限公司

                      北京華城匯文創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華城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遊學規模】限額30-40人,額滿為止 (目前僅剩10個名額)

一一一一一一【報名方式】一一一一一一

(參會、廣告、路演)立即撥打電話或微信諮詢

1、聯繫電話  李老師  18618191530〔長按複製〕

2、微信報名 18618191530(備註企業名稱+姓名+職位)

3、發送簡訊到 18618191530(備註諮詢參會)

相關焦點

  • 傳統農業鄉鎮的農旅融合發展模式
    農業與旅遊業融合發既能拓展產業發展空間,促進產業新業態形成,又能創造地區經濟新增長點,改變財富聚集方向。本文以農旅融合發展視角對傳統農業鄉鎮產業發展進行研究,通過提出傳統農業鄉鎮旅遊發展框架與策略,對農旅融合產業發展重新規劃,可為傳統農業鄉鎮產業發展提供理論借鑑。
  • 途遠關注 |鄉村振興戰略:農旅融合十大創意模式+100個盈利點!
    農旅融合是農業農村發展大勢所趨,也是城市消費需求的熱點所在,更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好途徑。通過發展旅遊,培育生態遊、鄉村遊、觀光遊、休閒遊、農業體驗遊等農旅融合產業,開發農業農村生態資源和鄉村民俗文化,促進農業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增收鏈拓寬,可以帶動農民增收、農村發展、農業升級,從而很好的解決三農問題。
  • 燃龍點鳳農旅:盤點國內外農旅融合成功案例
    燃龍點鳳按燃龍點鳳是創意城市吉祥物。燃龍和點鳳是一對創意城市所有創意事物感興趣的情侶龍鳳。農旅融合是鄉村旅遊和休閒農業發展的新模式,是實現產業融合的新手段。今天,讓點鳳帶您一起走進農旅融合的那些成功典型案例吧~在充分尊重農業產業功能的基礎上,合理開發利用農業旅遊資源和土地資源,以所開發的農業旅遊休閒項目、農業配套商業項目、農業旅遊地產項目等為核心功能架構,整體服務品質較高的農業旅遊休閒聚集區。
  • 加快構建農旅融合發展新格局
    葡萄已經成為農旅融入的「使者」。通州區作物栽培技術指導站高級農藝師嚴桂華說,2019年全區葡萄栽培面積和產量分別達到了1.35萬畝和1.5萬噸,總產值5億元;建有集觀光、旅遊、採摘於一體的葡萄生態園15個。 通州區金沙街道御潤家庭農場捧回了一個特等獎、兩個金獎。
  • 花溪區赴臺學習臺灣農旅融合發展和文化創意經驗
    近日,花溪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趙代剛,花溪文化旅遊創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孫昕一行8人前往臺灣學習臺灣農旅融合發展和文化創意植入方面經驗。  考察學習採取座談交流和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式,先後到南投縣農會、臺灣農業發展協會、華山文創廣場等地進行座談交流臺灣農旅發展情況,考察了苗慄飛牛牧場、臺中燻衣草森林、臺一生態農場、松山文創園區等一批休閒農場、文化創意產業園。
  • 以旅興農,以農促旅,遊膩網助力農旅融合與鄉村振興
    縱觀全局,農旅融合是在充分尊重農業產業功能的基礎上,合理開發利用農業旅遊資源和土地資源,以所開發的農業旅遊休閒項目、農業配套商業項目、農業旅遊地產項目等為核心功能架構,將農業農村發展與旅遊產業的建立與推廣相結合,形成「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發展之路。
  • 章繼剛:創意農業景村融合模式讓鄉村旅遊釋放更大效能
    創意農業景村融合模式讓鄉村旅遊釋放更大效能文/章繼剛近年來,四川、江蘇、重慶、江西、廣西、山東等地依託山水資源,準確把握新時代下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刻內涵,積極推進創意農業景村融合模式,通過組織「大棚遊」「採摘遊」「採購遊」「垂釣遊」「農莊遊」等旅遊產品,大力發展創意農業旅遊產業
  • 靈丘:農旅融合拓展脫貧攻堅路徑
    一條旅遊帶:綠色唐河峽谷如果說車河有機社區是一個農旅融合的點,放眼唐河大峽谷就會看到一條農旅融合的經濟帶。唐河岸邊的紅石塄鄉上沿河村和下沿河村緊緊相鄰,未及進村遊人就會被其整潔的村貌所吸引,有人曾用「水清、岸綠、田美、路硬、村潔」來概括這兩個幽靜的村落。
  • 鄉村振興系列 || 農旅融合的7種模式30種類型
    文-旅-康產業綜合性服務品牌農業旅遊作為農業和旅遊業的結合物,是利用農業景觀和農村空間吸引遊客遊覽消費的一種新型農業經營形態,是依託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兩大載體,通過整合優勢產業資源、優化空間布局、拓展農業旅遊功能、創優品牌形象全面提升農業旅遊產業。
  • 「農旅融合」摸魚、釣蝦、住民宿……雁江這處農旅融合示範點國慶...
    還不用出遠門「高洞村正在打造的農旅融合示範點,集休閒遊樂、主題公園、運動康養等為一體。」資陽市蜀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產業部部長秦磊告訴記者,示範點已完成柑橘博覽園、高洞食堂、核心區數字管理平臺、72戶民房風貌改造等項目建設,預計國慶節將開園迎客。
  • 以農興旅 以旅強農 長泰農旅融合綻放「並蒂花」
    近年來,長泰縣堅持「農旅結合、農旅共強」的農業與旅遊發展戰略,推進農業資源與旅遊要素結合,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美麗田園為韻,以生態農業為基,大力拓展農業休閒旅遊發展空間,走出了一條農旅融合的新路子。來到位於長泰縣巖溪鎮的玫瑰農莊,記者看到,遊客們正在興致勃勃地體驗鮮花壓花技術,一幅美麗的壓花作品在遊客手中慢慢呈現出來。
  • 臺灣青蔥文化館——農旅融合如何做?
    臺灣青蔥文化館——農旅融合如何做
  • 巫溪:農旅融合發展 紅池壩鎮變身氣候養生地
    紅池壩鎮地處大山深處,緊臨紅池壩AAAA景區,2019年獲評「重慶氣候養生地」及「網友最想去的十大氣候宜居宜遊鄉鎮」稱號。近年來,紅池壩鎮堅持實施以「旅為龍頭、農為基礎」的旅遊扶貧戰略,走深走實「小組團、微田園、生態化、有特色」的農旅融合發展之路。九坪-茶山農旅融合示範片,成功創建「紅池雲鄉」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 臺灣農業專家支招樂山農旅融合發展
    臺灣農業專家支招樂山農旅融合發展 2018年12月06日 11:1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歐諭達博士支招樂山農旅融合發展。(圖片來源:樂山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12月6日樂山訊 近日,樂山市邀請臺灣知名農場創意、運營、農業體驗園區規劃專家歐諭達博士到樂山為現代農業和農旅融合發展支招。
  • 三水南山鎮徵集農旅創意和水果採摘手繪地圖
    即日起,由南山鎮農林漁業局主辦、佛山日報社承辦的南山農旅創意手繪地圖和南山水果採摘季採摘指南手繪地圖徵集活動,正面向廣大市民徵集創意作品,總獎金高達12000元。「十裡水果長廊」是南山鎮一條全長約10公裡的瓜果種植帶,包涵葡萄、黃皮、龍眼、西瓜、楊桃、太空蓮蓬、火龍果等多個種類的水果。
  • 黑龍江北大荒集團加強農旅融合 「融」出無限風光
    按照這一發展思路,北大荒各地利用農業景觀和資源優勢吸引遊客遊覽消費,圍繞「產業打底、旅遊增收」的思路,將「農業強、風光美、職工富」作為農旅融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動「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農家變商家」,促進傳統農業提檔升級,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以農興旅 以旅富農――農旅融合鋪展湖北現代農業畫卷
    新華社武漢6月4日電 題:以農興旅 以旅富農――農旅融合鋪展湖北現代農業畫卷  新華社記者劉紫凌 俞儉 袁志國  「清明,點瓜豆」「穀雨,進茶園」……湖北鍾祥市客店鎮明燈村的「農時路」,一溜形態各異石頭刻著二十四節氣,遊人一路仿佛讀著一首農事詩。
  • 鹽都:農旅融合激活「美麗經濟」
    今年以來,鹽都區瞄準農業現代化目標,依託資源稟賦,深度挖掘鄉村休閒農業發展潛能,主動助力鄉村振興,加快促進農旅融合發展,取得了較好成效。圍繞產業發展精心布局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建強特色農業園區。編排農旅精品線路。加強包裝策劃,推動農旅景點串珠成鏈,精心編排的春季採草莓體驗民俗鄉村休閒二日遊和夏季摘果賞荷康養之旅二日遊入選江蘇省50條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路線,春夏賞花採莓湖蕩休閒康養二日遊入選省100條休閒農業精品路線。
  • 泰寧:農旅融合 全力推進鄉村旅遊發展
    近年來,泰寧積極探索農旅融合模式,以農促旅、以旅強農,全力推進鄉村旅遊產業持續發展。三是發展農旅特色產業圍繞「靜心泰寧」旅遊主題,加強農旅融合頂層設計,發展「林下」旅遊經濟,培育可觀光、可體驗、可品嘗、可攜帶的農旅特色產業,實現旅遊脫貧。已註冊「八仙崖」、「翼和」金湖烏鳳雞品牌商標,帶動周邊種植農戶75戶;扶持各類家庭農場17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62家,朱口鎮王坑村打造旅遊「網紅村」,今年來全村接待遊客3萬餘人次。
  • 【鄉村振興】農旅融合發展高峰論壇在蓉取得成功
    6月30日-7月2日,由綠維文旅集團、綠維文旅商學院、匯農智庫、四川省休閒農業協會、徐氏文旅商學院主辦,綠維文旅商學院、成都農科村景區管理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