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謁祖│同族心相連 兩岸一家親

2021-02-19 蕭氏文化傳媒

「我們的根在這裡,這次回來瞻仰帝陵和祭拜先祖,再帶上一刨故鄉的泥土,就是為了讓臺灣的宗親記住,丹陽是蕭氏龍飛地,齊梁帝王鄉。」

4月20日,臺灣蕭氏宗親總會會長蕭文龍帶領臺灣蕭氏宗親一行88人來到丹陽尋根謁祖。《中華蕭氏報》編委會應臺方邀請,總編蕭華與江西新餘蕭志華、蕭見勇、蕭思華、蕭衛東等宗親前往陪同,於19日晚與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先後抵達丹陽。

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前往齊梁帝陵

《中華蕭氏報》總編蕭華介紹帝陵石刻

上午8點半,在丹陽蕭氏宗親聯誼會的引領下,首先來到丹陽市政府大樓前合影留念。9點,臺灣蕭氏宗親分乘兩部巴士前往丹陽開發區三城巷,參觀南朝齊明帝蕭鸞興安陵、梁文帝蕭順之建陵、梁武帝蕭衍修陵、梁簡文帝蕭綱莊陵,總編蕭華現場講解蕭氏貴為九五之尊的輝煌歷史及帝陵石刻。臺灣蕭氏宗親面對歷經1500年仍屹立在先祖帝陵的國寶石刻,發出了由衷的感嘆,仿佛坐上了時光機重新回到南朝,感受著齊梁兩朝獨特的歷史文化。其中一些宗親向記者表示,以前從電視或資料上看到過這些石刻,總覺得距離自己很遠,而這次實地參觀,讓大家親眼看到了莊嚴而神聖的齊梁石刻,為先祖的超前智慧而感到驕傲。參觀後,臺灣蕭氏宗親分別在梁文帝蕭順之建陵、梁武帝蕭衍修陵舉行了簡單莊重的祭祖儀式。

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在梁文帝蕭順之建陵鞠躬

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在梁文帝蕭順之建陵合影

臺灣蕭氏宗親在梁文帝蕭順之建陵石刻前留念

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在梁武帝蕭衍修陵合影

10點30分,大家馬不停蹄地來到訪仙鎮蕭氏宗祠,臺灣蕭氏宗親總會向宗祠贈送「木本水源」匾額。在講解員細心生動的講解下,88位臺灣蕭氏宗親面對宗祠內遺存的精美石刻和磚刻作品,深深感受到宗祠文化是敬祖睦族的最好表達方式。據介紹,蕭氏宗祠初建於元朝,後經明、清多次修繕,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皇家宗祠。2011年,丹陽市政府出資630萬元,按「修舊如舊」的方式進行重修。「修繕後的蕭氏宗祠,更加突出齊梁文化和宗族文化的特色,宗祠內、外部裝飾上廣泛運用南朝傳統的雕刻、繪畫、書法等建築雕飾手法,並陳列、展示豐富多彩的蕭氏先祖事跡和典故。」臺灣蕭氏宗親穿廊走堂,並在供奉歷代先祖神像牌位的永思堂敬拜上香,臺灣蕭氏宗親總會秘書長蕭汝漢讀祝文,會長蕭文龍向列祖列宗敬贈禮金。功德碑上臺灣蕭氏宗親總會第四屆會長蕭能惠、湖南湘潭蕭月華等海內外族賢曾為宗祠修繕略盡綿薄之力。

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向蕭氏宗祠贈送匾額

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將匾抬入蕭氏宗祠

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參觀蕭氏宗祠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向歷代先祖上香臺灣蕭氏宗親總會會長蕭文龍敬獻禮金

此次尋根謁祖之行,臺灣蕭氏宗親總會會長蕭文龍說,這是一次敘親情謀發展的良機。「這兩年,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赴大陸探親,許多姓氏的宗親都回故裡尋根,在這裡,大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遊子回家的溫暖感,路雖遠,但心相連。」蕭文龍表示,今後有機會還帶領更多的臺灣蕭氏宗親,尤其是讓年輕人回來瞻仰帝陵和祭拜先祖。臺灣蕭氏宗親總會副會長蕭明仁、秘書長蕭汝漢特地裝了把泥土帶回臺灣,準備放在蕭氏文史館展示,讓更多的臺灣蕭氏宗親知道,丹陽是蕭氏龍飛之地,齊梁帝王故裡。

臺灣蕭氏文史館館長蕭新永贈送守祠功臣蕭之衡紀念品

講解員向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介紹功德碑海內外族賢

蕭明仁、蕭汝漢拿袋子裝些故裡的泥土帶回臺灣

中午12點,丹陽蕭氏宗親聯誼會在王府酒店四樓,設宴招待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宴會上,臺灣蕭氏宗親總會會長蕭文龍、丹陽蕭氏宗親聯誼會會長蕭國強相互交換禮品並分別發言,在感謝丹陽蕭氏宗親聯誼會的盛情接待的同時,歡迎海內外蕭氏宗親到丹陽尋根謁祖。據悉,丹陽蕭氏宗親聯誼會成立於2009年11月28日,得到了丹陽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是國內唯一得到民政部門批准的一級法人社團。近年來,丹陽蕭氏宗親聯誼會先後參加了廣東、江西、廣西、山東、北京、臺灣等地懇親聯誼及學術交流活動,接待了來自馬來西亞、臺灣、北京、湖北、福建、山東、四川等地宗親尋根謁祖活動,與海內外蕭氏建立了密切的聯繫,利用對外交流的平臺作為紐帶,向世人詮釋齊梁帝王故裡文化。

丹陽蕭氏宗親聯誼會會長蕭國強迎接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

丹陽蕭氏宗親聯誼會向臺灣蕭氏宗親總會贈送禮品

蕭文龍與蕭國強代表各自團隊贈送禮品後握手

蕭金濤、蕭華、蕭國強、蕭志華、蕭臘鎖在酒店合影(左起)

下午,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參觀了中國丹陽國際眼鏡城、延陵季子廟和天下奇觀——沸井,丹陽蕭氏宗親聯誼會副秘書長蕭鎖龍、《中華蕭氏報》總編蕭華陪同前往。此外,丹陽蕭氏宗親聯誼會全還向每位臺灣蕭氏宗親贈送一本《齊梁帝王故裡》畫冊。丹陽市統戰部、臺辦、訪仙鎮及延陵鎮政府部分領導參與了活動。

道長向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介紹季子廟

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品嘗沸井不同口味井水

4月21日,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來到江蘇淮安,參觀會長蕭文龍富偉機械科技(淮安)有限公司,山東蘭陵蕭氏宗親聯誼會會長蕭懷軍、副會長蕭長春、蕭磊及蘭陵縣臺辦、招商局領導等7人前往陪同。4月22日,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來到安徽蕭縣,受到當地政府的熱烈歡迎,山東蕭氏宗親聯誼會會長蕭衛生、四川成都齊梁書畫院蕭時斌、湖北武漢蕭俊等宗親前往陪同。下午,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來到江蘇豐縣,亦受到當地政府的熱情接待。在蕭何宅舉行了簡單莊重的祭祖儀式,並贈送臺灣第十二屆副領導人蕭萬長題「蕭何宅」匾額。4月23日,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從徐州返回臺灣。

江蘇淮安參觀會長蕭文龍富偉機械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參加蕭縣文化交流座談會

江蘇豐縣重修後的蕭何故宅

臺灣第十二屆副領導人蕭萬長題「蕭何宅」匾

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蘇皖考察團行程表

蕭氏宗祠祝文樣本

蕭縣撤縣設市賀電樣本

蕭何宅祝文樣本

丹陽日報報導臺灣蕭氏宗親總會一行活動樣報

註:本文參照蕭也平發來丹陽日報內容進行綜合編輯,部分照片由臺灣蕭文龍、許志方、丹陽日報記者蕭也平提供,在此特別感謝!

蕭氏文化傳媒創建於2015年12月,2016年8月開通微信公眾平臺,由《中華蕭氏報》編委會指導,承載《中華蕭氏報》、《蕭氏文化》雜誌網絡宣傳,面向世界各地發布家族資訊,所屬內容及照片以原創為基礎,其它網絡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海內外宗親團體或個人投稿,共同開創家族網絡媒體新紀元!

長按二維碼識別或加蕭氏文化傳媒微信號:15873266111

相關焦點

  • 臺南蚵寮保安宮常務監事王靖仁一行到石獅市蚶江水頭村尋根謁祖
    臺南蚵寮保安宮常務監事王靖仁一行到石獅市蚶江水頭村尋根謁祖 2016年07月07日 15:55: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臺灣宗親石獅蚶江水頭村尋根謁祖
    ­  8月5日上午,由臺灣臺南市北門蚵寮保安宮常務監事王靖仁帶隊的尋根謁祖團回到家鄉蚶江鎮水頭村,受到了水頭宗親的熱情歡迎。今年6月中旬,王靖仁一行3人在福建省臺辦、泉州市臺辦和石獅市僑臺外事局有關人員陪同下,到蚶江鎮水頭村尋根謁祖,尋找五府千歲的源頭。在水頭村鄉親的幫助下,王靖仁一行與村裡進行了族譜對接,確定了祖上就是石獅蚶江鎮水頭村,臺南蚵寮村和蚶江水頭村是同宗村,兩村同祖同宗。­  隨同王靖仁到水頭村謁祖的是臺南市蚵寮村裡的老人、長輩。
  • 漳州:兩岸一家親 金門和澎湖的宗親回祖地謁祖
    ­  2月24日,長泰縣枋洋鎮青陽村熱鬧非凡,村民們敲鑼打鼓迎接金門盧氏宗親會大陸尋根謁祖團到盧經忠諫府尋根祭祖。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頻繁,赴臺的盧氏後人也會時常回來祖地拜祖省親。­  「我們這次的團是金門和澎湖的宗親,回祖地謁祖,這次來已經是第四次了。兩崖的盧氏宗親一直保持非常良好的宗親情誼,都有在聯繫。盧氏一家親,血脈是相連的。」金門盧氏宗親會理事長盧懷琪說。
  • 廣東汕尾市黃氏:尋根謁祖 圓夢和平
    廣東汕尾市黃氏:尋根謁祖 圓夢和平足離此境非吾境,身在他鄉即故鄉……」10月17日,和平鎮坎頭村上井自然村邵武市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黃氏峭公祠」前,46位來自廣東省汕尾市的黃姓代表齊聲朗讀黃峭著名的《遣子詩》,他們慕名前來尋根謁祖,並通過走訪「黃氏峭公祠」「黃峭墓」「黃峭家風家訓館」,了解黃峭傳統優秀文化。
  • 臺灣省南投縣南投市漳興裡謝氏宗親團到南靖縣金山鎮新村村魯頭社謝氏大宗祠「崇德堂」尋根謁祖
    海峽兩岸同根同源,一脈相承。2019年臺灣省南投縣南投市漳興裡謝氏宗親一行18人,在謝聰烽宗長的帶領下,來到南靖縣金山鎮新村村魯頭社(內樓)謝氏大宗祠「崇德堂」尋根謁祖。這次尋根謁祖,臺灣南投謝氏從族譜中找到遷臺始祖相關資訊,成功與南靖金山魯頭對接,體現了兩岸一家親,血濃於水的親情關係,兩岸謝氏宗親相互交流,加深彼此了解,增強感情融合,促進兩岸宗親雙向往來,深化兩岸宗親交流與合作。
  • 臺灣苗慄參訪團赴泉港尋根謁祖
    東南網5月9日訊(福建日報通訊員 劉澤陽 莊國輝) 近日,臺灣苗慄縣參訪交流團一行160多人,來到泉州市泉港區開展海峽兩岸民俗文化交流及尋根謁祖參訪活動。據悉,泉港與苗慄兩地歷史淵源深厚,明末清初泉港先民開始大量東渡臺灣入駐苗慄。
  • 臺灣莊嚴宗親總會 臺北縣許姓宗親會來晉江尋根謁祖
    我們這批團員裡很多人都是在臺灣出生長大,但是大家對於尋根謁祖的傳統都很堅持。臺灣的莊姓人口達到21.6萬多人,其中祖籍晉江青陽的就有11萬多人。」莊崇意笑著開起了玩笑,「這麼多臺灣莊氏宗親,以後要是都過來尋根謁祖,那就要讓青陽的宗親們忙壞了。
  • 兩馬情深共度清明 馬祖鄉親來馬尾琅岐尋根謁祖
    正值清明,馬祖南竿鄉長陳振國、鄉代會主席陳志華率馬祖鄉親參訪團一行78人來此尋根謁祖。見到久違的親人,兩地鄉親一見面便「聊」得火熱,還互贈禮物。  琅岐鎮勞團村委委員陳善方告訴記者,琅岐和南竿兩地的陳氏可謂同根同源。根據族譜記載,金砂蘭坑陳氏上厝房源自潁川陳,第十三世孫端夫公於北宋徽宗年間定居琅岐金砂蘭坑裡,在此繁衍生息。
  • 尋根!臺南安平天后宮連續三年回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
    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林金贊率董監事以十音八樂為陣頭前往湄洲碼頭迎接遠大而來的安平天后宮進香團一行。祖廟天后宮內則以瑞鼓祥鍾迎接歸來省親的安平天后宮分靈媽祖及眾神尊。隨後,雙方在天后宮內舉行莊嚴的三獻禮儀式;儀式禮成後,互贈交流紀念品並座談暢敘友誼。
  • 臺灣苗慄參訪團赴泉港開展尋根謁祖參訪活動
    東南網5月9日訊(通訊員 劉澤陽 莊國輝)近日,臺灣苗慄縣參訪交流團一行160多人,來到泉州市泉港區開展海峽兩岸民俗文化交流及尋根謁祖參訪活動。據悉,泉港與苗慄兩地歷史淵源深厚,明末清初泉港先民開始大量東渡臺灣入駐苗慄。
  • 360名臺灣同名村鎮鄉親來閩尋根謁祖
    東南網6月9日訊(福建日報APP-新福建 全媒體記者 林澤貴)「雖然與大陸的鄉親分隔這麼久,但是兩岸一家親,見面沒有隔閡。」8日,在廈門,來自金門浯坑村的鄭潘派說話的語氣特別激動。鄭潘派等來自臺灣同名村的360名鄉親,來閩探親謁祖,兩岸同名村的鄉親執手共敘鄉情。第一次參加這個活動,讓鄭潘派感到十分溫暖。 鄭潘派說,泉州有一個梧坑村,跟他們村子寫法不一樣,但同根同源。去年,鄭潘派已經找到在大陸的部分親人。「故鄉的親人們對我們十分熱情。」鄭潘派說,他與他們依舊保持聯繫,並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夠找到更多在大陸的親人。
  • 兩岸媽祖信眾湄洲島謁祖進香
    中新網福建新聞3月14日電 (林群華)3月14日,來自臺灣高雄路竹天后宮、高雄代天府玉龍宮、東港紫天宮、苗慄後厝龍鳳宮三媽會、苗慄三媽文化協會、福建漳州龍海榜山鯉洲宮、漳州平和小溪天門寺以及莆田市古塘功寶堂的兩岸信眾來到「媽祖故裡」湄洲島朝聖媽祖,謁祖進香。梳著媽祖頭的東港紫天宮媽祖信眾。
  • 臺灣李氏到永安尋根謁祖
    本報訊 (陳華安 李增祥)7日,世界李氏宗親總會執行副理事長、臺灣報紙事業協會理事長李國憲率團到三明市永安皇曆村江王祠尋根謁祖,探訪李氏先祖的遷徙足跡。
  • 致力兩岸一家親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開館十周年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作為中國唯一一個以「閩臺」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自2006年5月開館至今已接待觀眾近千萬人次,其中臺胞近70萬人次;文物藏品新增3146件(套),其中從臺灣島內徵集和接受臺灣同胞捐贈文物1038件(套);館藏族譜達到2191種5486冊,涵蓋兩岸115個姓氏,先後接受兩岸民眾捐贈譜牒資料635種959冊,其中臺灣同胞捐贈183種210冊。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副館長沈文鋒:族譜見證兩岸血脈相連
    的問題,也為臺灣同胞尋根謁祖提供了實物證據。」27日,在河南固始縣參加第九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副館長沈文鋒如是說。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資料圖。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位於河南南部的固始縣,素有「中原第一僑鄉」之稱。
  • 臺灣少林俗派弟子來泉州少林寺尋根謁祖
    據臺灣南宗少林俗派第八代掌門人呂松吉介紹,一百多年來,這是第一次來泉州少林寺尋根謁祖、認祖歸宗。  據悉,臺灣南宗少林俗派於1897年從泉州少林寺傳到臺灣地區,已經在臺灣傳承了119年。目前,臺灣地區學南派少林武術有近萬人。  在尋根認祖的隊伍中,年長的已經70多歲,年少的只有10多歲。其中呂松吉的孫女只有12歲,為最小的成員。「她喜歡武術,平時也在練少林基本功。」
  • 臺灣民意代表鄭汝芬昨回晉江英林謝氏祖厝尋根謁祖
    鄭汝芬兒子為當前臺灣最年輕的議長——彰化縣議長謝典霖。  對於家鄉晉江,晉江澄江遷居臺灣彰化縣北鬥鎮的謝氏堂親非常重視。鄭汝芬的女兒、彰化縣青工總會總會長謝衣鳳表示,此次回來,除了到英林謝氏祖厝謁祖外,還希望能夠將破舊不堪的祖厝進行重建,「祖厝是兩岸澄江派謝氏家族的『搖籃血跡』,希望祖厝能早日重建好,讓兩岸的交流更為親密,更加頻繁。」謝衣鳳說。
  • 閩臺同名村鎮續緣 臺胞廈門尋根謁祖
    閩臺同名村鎮續緣 臺胞廈門尋根謁祖呂明 攝 發布時間:2016-06-11 15:37:58 【編輯:楊彥宇】 閩臺同名村鎮續緣 臺胞廈門尋根謁祖
  • 兩岸一家親,臺灣彰化林氏來祖地尋根拜謁!
    兩岸一家親,臺灣彰化林氏來祖地尋根拜謁        5月26日,臺灣彰化和美錦園林氏一行40餘人來到我市比幹廟尋根拜謁,比幹廟是天下所有林氏的祖地祖廟,比幹廟也是河南省對臺交流基地,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尹優勝陪同參觀。
  • 王金平今開啟謁祖之行 首站廈門延平郡王祠拜謁鄭成功
    今天下午,臺灣王氏宗親會榮譽理事長王金平率家族及臺灣各地王氏宗親九十餘人,抵達廈門展開三天兩夜的「祭祖尋根之旅」。▲臺灣王氏宗親會榮譽理事長王金平返鄉溯源之白礁王氏裔 孫王金平率同族宗親恭祭民族英雄開臺聖王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