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龍虎山崖上的懸棺,古人是如何放上去的?又為何這麼做

2020-12-25 夢想環遊全世界

世界上的未解之謎實在是太多了,百慕達三角、迷魂凼之謎、死亡谷之謎,以及北緯三十度的眾多未解之謎都是十分出名的。這些地方很神奇,一旦進入這些地方,就很容易發生一些解釋不了的現象,比如迷路、失蹤。不過這些未解之謎都是比較玄乎的,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是一個常規的未解之謎,那就是江西龍虎山的懸棺之謎。這個未解之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人們好奇古人是如何將懸棺放上去的?又為何要這麼做?接下來就了解一下江西龍虎山崖上的懸棺吧。

龍虎山的懸棺

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裡處,是道教名山。傳說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在此煉丹,丹成而龍虎現,所以此山得名「龍虎山」。想看龍虎山的懸棺,那你就得沿著盧溪河順流而下,在河流兩岸的千尺絕壁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天然洞穴,而懸棺就藏於這些洞穴之中。這些懸棺藏身於此的時間很久,但是一直都沒有被發現,因為洞穴都被木板給遮擋住了,只是當地一直有個關於這些洞穴的傳說。

龍虎山的懸棺

據說古人在這些洞裡面藏有無字天書和金銀財寶,只不過因為這些洞穴都在距離水面20米到100米的懸崖峭壁上,所以人們無法一探究竟。直到20世紀70年代,一些風化後的木板掉落,洞裡的秘密才露出端倪,人們才發現這裡面藏的竟然是棺槨。經過碳14技術鑑定,國家文物局的專家們發現這些文物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尤其是13號洞懸棺,它已經有了兩千六百多年的歷史了,所以專家推測該懸棺的主人生活在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考古隊一共發掘了18具棺木,這些棺木都是獨根的楠木製成,大的有一千多斤重,最輕的也有300多斤重。古人是如何放上去的呢?雖然懸棺的準確抬放方式並不清楚,但是人們猜測應該是使用了輪滑技術,現如今的龍虎山景區也會進行抬棺的藝術表演,很多遊客都會去一睹風採。

龍虎山的懸棺

無獨有偶,龍虎山的懸棺之謎並不是唯一的,在我國江西、廣東、廣西、臺灣、福建、湖南、湖北、貴州、四川等13個省區都有這種獨特的葬禮習俗,其中比較出名的應該就是江西龍虎山懸棺、重慶小三峽、三峽兵書寶劍峽三處了。至於為什麼古人要將棺槨放在懸崖之上,人們還不清楚,只能猜測和當地習俗有關。

其實懸棺葬是我國南方古代少數民族的葬式一種,人死後,由親屬殮遺體入棺,在懸崖上鑿數孔釘以木樁,將棺木置其上;或將棺木一頭置於崖穴中,另一頭架於絕壁所釘木樁上,或置於崖洞中、崖縫內,人在崖下可見棺木,故名「懸棺葬」。往往陡峭高危,下臨深溪,無從攀登,懸置越高,表示對死者越是尊敬。話說,各位見過龍虎山的懸棺表演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江西龍虎山懸棺之謎,懸棺是怎麼放上去的
    在我國江西有一處風光秀麗的地方龍虎山,龍虎山的地理位置並不險峻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一眼望去龍虎山陡峭石壁上的一座座崖墓呈現在我們眼前,相傳崖墓葬是古越、僚人獨特的一種喪葬形式,也是我國最古老歷史悠久的奇特葬法。江西龍虎山上面的懸棺距今已有2600年的歷史,不禁會讓人疑問道這些懸棺是如何放上去的呢?接下來呢就由小編為大家揭秘江西龍虎山懸棺之謎吧!
  • 懸崖峭壁上的懸棺,古人是怎樣放上去的?專家研究多年:太聰明了
    福建武夷山以及江西鷹潭等南方地區比較多,看到這種古墓。而這種傑作,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為什麼稱為傑作呢,是因為一直到現在,很多專家都無法破解,它到底是怎麼弄在懸崖上的?這種棺木重達數百斤,要扛著爬上去肯定是不可能的。而懸崖也是非常陡峭,幾乎接近垂直。尤其是江西省鷹潭,龍虎山的懸棺遺址更讓人費解。懸崖非常光滑,而懸崖的腳下還是深不可測的瀘溪河。
  • 「懸棺」是什麼來頭?古人如何將棺材懸到峭壁上?一老農道破玄機
    大家好,我是您身邊的文學小使者小夢,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是:「懸棺」是什麼來頭?古人如何將棺材懸到峭壁上?一老農道破玄機 而且他們為何要把棺材懸在峭壁上,都以為是作者編造的,但世上真的有很多地方存在這種情況,而且都是古代傳承下來的,為此專家研究了很多年都得不到一個具體操作的方法,直到被一個老農道破,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看究竟。
  • 三峽懸棺是怎麼放上去的?揭秘三種擺放方法
    ,懸棺之謎至今都沒有辦法破解,最著名的當然就是江西龍虎山懸棺,而三峽懸棺也是諸多懸棺之謎中一個難以解釋的謎團,三峽懸棺究竟是怎麼放上去的呢?   懸棺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獨特殯葬方式,懸棺之謎至今都沒有辦法破解,最著名的當然就是江西龍虎山懸棺,而三峽懸棺也是諸多懸棺之謎中一個難以解釋的謎團,三峽懸棺究竟是怎麼放上去的呢?小編為你來揭秘懸棺擺放的三種方法。   三峽懸棺是在三峽一帶,因為地域不同,有的又叫做船棺、巖棺。
  • 人在天上埋,崖葬懸棺,古人是如何送棺上懸崖峭壁的呢?
    這些棺木就這樣靜靜立在這懸崖峭壁之中,常年隱於雲霧中,受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風吹雨淋還有日曬,仍舊完好,這究竟是怎們做到的呢?最常聽說的就是懸棺,其實懸棺也是崖葬的一種,崖葬也是一種典型的露天葬,裝著人們屍體的棺材會被放在鑿出的山崖平臺上,或是在峭壁上鑿孔再打入木楔,再在木楔上放置棺材,相比前面說的方法,更為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將棺材放入天然巖洞之中。
  • 千年懸棺又出江湖!老祖宗是如何把懸棺懸起來的?
    懸棺究竟怎麼放上懸崖峭壁 圖片來自網絡懸棺大都年代久遠,且位於高聳的懸崖峭壁之上,沒有先進工具的幫助,古人到底是用什麼辦法把裝有屍體和隨葬物品、重達數百公斤的棺木送進高高的崖洞裡去的呢?1978年,福建省博物館曾使用這種方法,用轆轤自山頂上放下鋼繩,從武夷山白巖洞取出一具完整的棺木。1989年,上海同濟大學及江西等地的專家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美國學者合作,採用絞車、滑輪等機械裝置,在江西貴溪縣仙巖把一具重約150公斤的「棺材」吊進了一個離上清河水面約20多米的懸崖洞中。 但對於這種方法,魏堅持懷疑的態度。
  • 道教的聖地龍虎山,曾經懸賞百萬破解「千年懸棺之謎」,至今無解
    龍虎山出現了龍虎,龍虎山因此而得名。1978年考古人員邀請當地擅長攀巖、手勁大的年輕人,用繩索蕩進洞內,取出一些文物,1979年,江西的考古人員用吊籃和梯子爬上了懸崖峭壁上的洞穴,解開了千百年來困惑人們的謎團,洞中沒有任何絕密書籍、金銀珠寶,而是一套棺材,這幾百個鑲嵌在懸崖峭壁上,緊密相連的洞窟是一種崖墓群,這也是崖墓群,是中國古代一種奇特的葬俗,由於它極具神話色彩,被譽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觀,龍虎山這個崖墓群被稱為崖墓的發源地
  • 江西的龍虎山,漂流探尋棺材的奧秘,尋找仙境龍虎的蹤跡
    更為神秘的是,沿瀘溪河順流而下,距水面20至100米的懸崖峭壁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天然洞穴,其中202洞中,安放著古人的棺木。根據考證,龍虎山崖墓棺群,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為古越人所葬。棺材數目眾多,位置險要,造型奇特,舉世罕見。面朝這些洞穴的靈柩數百具。也許大家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這些洞穴是如何防止這些棺材的呢?怎樣把它放上去?
  • 僰人懸棺 一個消失在歷史深處的神秘部族背影
    如此奇險之地,人們又是如何將沉重的棺木放上去的……史料缺少記載,諸多秘密至今未解,令僰人懸棺一直籠罩著神秘色彩。狹長山谷中 至今存有200餘具懸棺2021年初,記者從成都前往宜賓珙縣——全國懸棺葬分布最密集、最典型、特徵也最明顯的地方。宜賓到珙縣洛表鎮,距離120多公裡。然而山路崎嶇,車行4個多小時才最終到達。
  • 揭秘四川宜賓珙縣懸棺是怎樣放置上去的千古之謎
    就這樣明軍依靠著科技上的遙遙領先,最終獲得了野蠻的勝利。   隨著歲月的流逝,所有該忘的事情都已經被忘卻,依舊被人們傳誦的只有那些僰人的史詩,關於懸棺究竟是怎樣放置上去的,還有僰人這個最終消失的部族,又是如何興起的呢?這些謎題仍懸而未決。
  • 懸崖峭壁上的懸棺,古人是如何放上去的?專家研究多年:太聰明了
    崖廟是我國多種喪葬法中最特殊和最古老的喪葬形式之一,目前在四川和雲南的交界,福建武夷山和江西鷹潭等南方地區也可以看到。史學家考證說,崖葬廟是南方古越人和官員們的傑作,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抬頭看著碧立川的門廳,不禁疑惑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古人是如何將數百斤的棺材和陪葬墓準確地帶入懸崖洞的。
  • 中國歷史上的七大懸棺之謎
    1、江西龍虎山懸棺懸棺遺址便位於仙水巖一帶。龍虎山仙水巖,有成片的千古崖墓群,絕壁之上,玉棺懸空,神秘莫測,被稱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觀。墓葬距今2600餘年,為春秋戰國時期古代越人所為,數量之多,位置之險,造型之奇特舉世罕見。
  • 兩千多年前,龍虎山懸崖就有很多棺材,古人是如何放上去的?
    江西到處都是好風光,如果你問我喜歡哪座山,位於鷹潭的據資料記載,龍虎山的崖墓葬以百計,主要分布在仙水巖一帶的峭壁之中,景區的懸棺表演也在這一區域。過去,中國的主流文化認為逝者應該入土為安,古越、僚人為何偏偏把棺木安置在懸崖洞穴裡,任憑風吹日曬雨淋呢?
  • 鎮雄大灣曾經有懸棺!
    豆沙關(大關縣屬),河流迅急,峭壁鐵立,由高天而下深淵,巖疆也,巖際有棺累累,路人且睨且指,傳為僰人古蹟……」據當地人介紹,1951年鹽津人王興明曾上到山崖上拋下5—6具棺材,棺內有人骨、土黃色花紋的服飾及絲織品等。顯而易見,在隨後的歷史歲月中,豆沙關的懸棺僅留下了四分之一。
  • 重慶三峽懸棺之謎:誰放的?為啥?怎麼放的?
    三峽地區墓葬資料內容豐富,從目前三峽地區考古發現的墓葬資料獲知,歷史上三峽地區的人們安葬死者的方式大致上有三種葬法懸棺,圖片來源於網絡在我國的東南方的武夷山地區,西南的雲南、貴州、四川一帶,北至重慶的小三峽,大約有10多個省市,發現了放置在懸崖絕壁上的棺木,甚至於近來在陝西的商洛地區,也發現了類似的崖葬。
  • 江西龍虎山,中國道教第一仙境,千古懸棺之謎至今未解
    神丹煉成,名「龍虎大丹」,山亦改名為龍虎山。此為龍虎山來由的另一說法。龍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譽為道教第一仙境。從漢末第四代天師張盛始,歷代天師華居此地,坐天師府、上清宮等道宮修身養性、傳道授業、演教布化。道教所推崇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形成了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夫子)」兩大世家。
  • 千古之謎 · 昭通(鎮雄)僰人懸棺!
    、威信舊城龍馬老洞、永善佛灘順江二社的懸棺即為此式;「人工鑿穴式」,將棺木放人半崖由人工鑿出的石穴之中,如鹽津興隆觀音巖懸棺遺蹟。那麼,古人究竟用的什麼辦法,把棺材放進懸崖峭壁的山洞呢?文獻記載為懸索上柩,即自上而下用繩索懸吊棺木。但是,這種說法在鹽津豆沙關懸棺,又不太說得通。豆沙關懸棺所在位置距離崖頂至少還有500多米,這種方式根本行不通。
  • 懸棺前堆滿紙幣 驚人真相:三峽懸棺的千古之謎
    三峽懸棺,是古代巴人的一種安葬方式。古人去世後,選擇江河沿岸懸崖峭壁的半腰位置,一般     原標題:懸棺前堆滿紙幣 驚人真相:三峽懸棺的千古之謎     9月5日,湖北省秭歸縣,屈原故裡景區屈原祠內,秭歸兵書寶劍峽戰國時期懸棺葬展示廳內,懸棺上遊客投放的人民幣一大堆。
  • 龍虎山懸棺之謎多年未解,曾花重金徵求答案,一老者一語道破玄機
    就拿喪葬習俗來說,南北方農村地區的喪葬風俗也是不同的,但那也只是形式上的不同。我國還流傳一種非常特殊的葬俗,那就是崖葬,是一種在崖穴或者崖壁上安葬逝者遺體的古老葬俗。這種喪葬形式在山西、四川、重慶、江西都有發現,其中以江西龍虎山懸棺最為有名。
  • 湖南郴州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千年懸棺之謎:揭開它的神秘面貌
    棺木用質地堅硬的整木雕鑿而成,裸露於外,離水面數十丈,懸崖頂上竹木鬱鬱蔥蔥,隱約還可以聽見鳥兒的鳴叫,遠遠地望去,像一顆鑲嵌在丹崖上的璀璨明珠。直到在五十多年前,本地一名叫李發聯的青年對千年懸棺倍感好奇決定探一究竟,他找來繩索以採野蜂蜜的名義攀爬進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