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萬買「保offer」培訓,我進入職場的「韭菜」第一課

2020-12-21 鞭牛士

來源:Tech星球


每年臨近9月份,畢業生的朋友圈都難逃一個怪象:逐步增加的求職輔導機構廣告,刷屏的保offer宣傳語......


從當年主要針對留學生的中介公司,到如今鋪天蓋度掛著「保offer」牌子,面向廣大應屆生的秋招輔導機構,針對學生群體的付費培訓項目如今遍地開花。免費修改簡歷、定製個性化輔導方案、不限次內推簡歷......職業輔導機構抓住「一紙offer難求」的緊俏市場需求,一招接著一招精準「下套」。

 

「這個月進了好多秋招培訓群,以後寫篇《秋招培訓亂象一覽》的文章,能找到很多素材和採訪對象」,同為今年應屆生的樂樂,準備秋招一個月後,她發現求職市場的背後暗含巨大的灰色產業鏈、亂象叢生,稍不注意,便會掉進機構設好的坑裡。而這種現象,也和有限的空缺崗位與逐步增長的畢業生數量之間的矛盾,密不可分。

 

數據顯示,2021年應屆畢業生人數約為900萬人,2020年大學應屆畢業生人數約為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公司放出的職位大幅減少,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壓力和求職心態也比往年大有不同,「每天都是焦慮心態,壓力非常大」,斯琴直言。

 

把求職時的焦慮和迷茫,通過付費「外包」給求職機構,成為一部分應屆生的最優選。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1000多家求職服務機構,將近9成都推出了「保offer計劃」,價位從幾千到十幾萬元不等。而這些求職平臺號稱「保錄取」 的項目,實際是價高質廉的培訓服務。

 

「當時感覺自己離拿到心儀的offer,只差一場專業培訓」,2021應屆留學生潔莉,這樣總結秋招輔導機構給自己留下的第一印象,甚至讓她產生一種虛假幻象——「我是個很優秀的人,只差被中介機構推薦給HR」,只要花了這筆錢,心儀的工作就能手到擒來。

 

然而,她沒想到,購買的高額付費課程,非但沒有解決自身的求職難題,還成為增加苦悶煩躁情緒的主要來源,甚至在秋招最寶貴的時間,一度走上維權之路。


被「販賣」的焦慮情緒


焦慮,是大多付費培訓學生群體的共同情緒,通過「點對點」販賣焦慮,激起情緒後通過以私人訂製輔導推薦,是平臺慣用的伎倆。

 

每年的7月至11月,正值應屆生秋招季的黃金時期,也屬於求職機構的銷售導師活躍時期。「金九銀十,明年2月份就要畢業,現在已經11月份了,offer為什麼這麼難拿到呢?」粗略捋了一下時間,潔莉心頭的焦躁感又多了一分。

 

遭遇海外疫情嚴重,被滯留到7月份才回國的潔莉,因為著急完成畢業論文,直到8月底才準備秋招。「對國內秋招市場一片茫然,秋招準備的一團亂麻」 ,為了儘快適應國內招聘進度,潔莉在9月份底,主動報名參加了一家名為「海圖教育培訓機構」的「X MAX計劃」。

 

「各家課程安排其實差不多,但海圖的諮詢導師是通過這三點最後打動了我。第一,海圖常年服務B端,熟悉企業用人條件,因此求職導師堪比業內導師水平;第二,擁有大量直推機會,可免除筆試環節;第三,走感情路線,說海圖以結果為導向搭建信息橋梁,保證學生可以拿到更好的offer」,不僅如此,還可以送她免費的實習機會,最終,潔莉從諮詢課程到最終交費,前後僅不到半天時間。

 

在她和父母當時看來,通過購買求職付費服務產品,提高自己的秋招的競爭力,是有價值的「知識付費」,「就像公務員考試一定要報面試班一樣」。

 

除了像潔莉這類主動報名購買付費輔導服務的學生群體外,還有一部分消費群體是被機構的恐慌式營銷手段而影響。

 

Tech星球對比市面上各大知名培訓機構的宣傳文案,發現「史上最難」、「秋招接近尾聲」等各種渲染情緒的語氣詞和極端數據出現的次數最為頻繁。

 

比如,「愛思益」的宣傳廣告:「緊急通知:90%企業的秋招申請即將關閉,即使僅還有幾家仍在網申的公司,deadline也迫在眉睫」。並且,「打著免費發放秋招信息的文章末尾,都會附有各家機構的付費培訓計劃,便於學生快速找到諮詢方式」,樂樂解釋道。

 

為了儘可能抓住潛在消費用戶,輔導機構一般會採用「朋友圈轉發宣傳文案+免費進內推社群」的方式,大範圍傳播廣告信息,圈更多學生入局。

 

加入了多個求職機構免費內推群的秋招生林默告訴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機構發布內推信息為假,推廣付費課程為真」。幾乎所有內推群裡的「求職小助手」,最初會先發一些企業的秋招信息,過段時間之後,參雜「內推名額僅剩X位」、「行業名師一對一免費輔導簡歷」等廣告連結逐步增加,逐步教化學生消費意識。

 

默告回憶,看到廣告信息曾想「免費改簡歷」的她,加上求職小助手微信表達自己來意後,便隨即被單獨拉到一個三人小群,群名就叫「林墨同學求職群」。

 

群內的求職顧問老師簡單分析她的簡歷之後,說:「你的簡歷比較優秀,只要經過專業導師的稍加調整與全程輔導,一定會拿到不錯的網際網路大廠offer。」隨即便發送了一張「保offer計劃」的長圖,「拿不到offer保退款」「不限次網際網路崗位內推,知道拿到offer」……樣樣打到她心坎上,但最終因4.9萬的高額價格超出預算而放棄購買。「如果幾千塊錢,我可能就買了」,她坦言。

 

除了通過發布免費內推信息來廣泛吸引學生群體,有些機構通過灰色求職付費產品,圈中目標。

 

Tech星球發現,一家名為「天崢教育」的輔導機構,以「有償代做秋招網申筆試題」,吸引不少因筆試不過關而被刷的求職生諮詢。「像攜程這種帶有攝像頭監控考試的公司,收費480,沒有攝像頭的380,基本所有公司網申題都可代做」,並且,對方可根據不同網申公司個性化安排代考老師。當Tech星球詢問代考老師的資質時,對方直言「全都是上岸的公務員,行測正答率絕對保證90%以上。筆試過關後,還可安排面試輔導。」


高價付費後的連環陷阱:虛假內推、偷換導師......


上第一節課時,潔莉就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了。

 

對接潔莉的1對1全程跟進求職導師,並不是當時海圖許諾的宣傳圖中擁有10年工作經驗的「名師」,而是一位年輕求職導師,工作態度也極其敷衍。

 

 
海圖輔導機構名企導師部分介紹)

 

海圖對此給出的回應更讓她惱火,「求職導師群除了我和這位年輕求職導師外,還有一位老師,但從來沒發過言,我也不知道她的身份。」海圖最終給的解釋是,從不發言的這位導師便是宣傳圖的名師,主要起輔助和全程監督的作用。總體處理的讓人無可挑剔,找不出反駁的理由。」

 

隨著後續課程的逐步展開,潔莉愈發覺得自己花1.2萬交了智商稅。按照海圖的承諾,潔莉的簡歷可以「直推到部分網申公司HR手中」,免除筆試,但她每次都照舊收到在線測評邀請,這讓她不得不懷疑「機構要走簡歷後,很有可能下一步沒有推給對方公司,只是演戲給她看」。

 

甚至有次她向行業導師要意向公司內推申請碼時,對方直接將帶有牛客網論壇關鍵詞的內推碼發給了她。「所謂的直推根本不存在,內推信息也是他們在某些求職論壇搜索整理。」

 

更讓她看不慣的是,一些學員通過自己努力拿到的offer,也被當做海圖對外宣傳的「喜報」。

 

和潔莉有類似遭遇的,還有去年曾花5000元在某知名培訓機構購買課程的金正,主要有網課、8小時線上行業導師一對一輔導、筆試面試模擬等。

 

「學到課程最後,也沒學到多少東西,水分太大了。」他分析,「改簡歷,可以找淘寶中介或者獵頭,最多三四百就能搞定;招聘信息、筆試題和面試經驗帖,在牛客網、應屆生求職網也找得到。如果是想要模擬面試,在閒魚找個靠譜的內部員工輔導就行。」金正忍不住吐槽,「基本靠復盤多次失敗求職經歷,才慢慢積攢起來經驗,拿到了offer,付費課程給我帶來最多的是經濟負擔和心理壓力。」

 

而曾經在某中小求職機構工作過的一凡向Tech星球解釋,「網上看到的輔導求職導師履歷大都真假摻半,有的甚至是大專學歷。」公司宣傳圖上那些通過「保offer計劃」拿到名企offer的學生,也有一半以上都是假的,名字也是偽造的。而所謂的網課,製作過程也極其敷衍了事。「有同行曾一口氣做了400多個視頻,放到公司的網站上做知識付費,直到後來找不到素材可抄」。

 

至於應屆生最看重的內推機會,「水分」更大。

 

「直推和內推的概念不一樣。直推是直接將簡歷發給HR過篩,這才是應屆生理解的『內推』,而實際內推主要表現是投遞簡歷時附有內部員工內推碼,應聘過程基本和無內推碼的相差不大。甚至有些內推名額是企業自己放出來的,但是被求職機構拿來宣傳是自己的獨家渠道。」一凡直言。

 

「內推不需要付費,相反內推成功會給推薦人一筆獎勵。如果存在付費內推行為,也是私人對接機構的合作。」在某網際網路大廠工作的李楊指出。

 

為此,被迫出面回應未委託某些平臺進行「付費內推」的企業也在不斷增加。比如畢馬威連續兩次發表聲明稱,招聘團隊與求職者直接溝通,並不會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任何費用。

 

「實習僧」平臺一名諮詢導師也坦言,除了線下實習,「實習僧還提供遠程實習,不走人事,也沒有工資。門檻很低,適合首次找工作或者刷簡歷含金量的同學」,並進一步解釋,「企業一般不會背調實習單位,有不少準備秋招的同學選擇遠程實習。」

 

每年都有秋招付費課程陷阱的類似新聞報導,為何每年還有學生願意為之買單呢?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輔導機構販賣的是焦慮,倒賣的信息差,培訓效果會因人而異無法下定論。所以只要有求職需求,這個市場就會一直存在。」


高暴利、高退費率的「付費」課


一份職前輔導課水分有多高?可以兩個月內水漲船高,價格翻倍,且培訓課程內容變相縮水。

 

當Tech星球以秋招應屆生身份,向海圖諮詢「offer直通車」計劃的金額時,對方卻給出與潔莉此前報名費高出兩倍的價格,「現在有三種套餐,價格分別是29999、26999和22999」。

 

一位曾報名參與此計劃的內部學員對比自己的上課計劃,向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分析,「這次他們推出的套餐,總體來看性價比還算高的模擬面試比之前少了一半,增加了其他服務課程」,「無限次內推=幫助往各大企業投遞簡歷,直通面試關=收到面試邀請即可」。


(海圖舊套餐輔導方案)

 

此外,對比其他機構價格之後,Tech星球發現海圖的價格並不算行業最高。

 

據樂樂回憶,她曾接觸過的另一家大型知名求職輔導機構,實習服務價格2.28萬元,全職服務產品的價格3.68萬元,購買實習與全職服務產品5.68萬元。據「職業蛙」的工作人員介紹,職業蛙的「提升求職能力的Bacic方案」價格21999元,「VIP保全職offer方案」為48999元。

 

而這些所謂的高額付費項目,利潤到底有多高?曾經在知名留學中介機構任職的知乎答主「大欣V」表示,如果是高額付費項目,利潤率可以達到60%以上。

 

他解釋道,2015年開始,職前教育機構瘋狂增長,比如「愛思益」「小灶能力派」等大學生群體較為知名的求職機構從那時候開始發展。起初這些機構主要面向留學生提供服務,幫助留學生獲取整理企業的招聘時間,並提供對應策略。但近四年來,隨著國內春秋招競爭激烈程度的逐步增加,學生群體對於網際網路大廠的嚮往與渴求,這些服務就服務對象也逐步擴展為國內學生。從提供服務到承諾,「保offer計劃」的海口越誇越大。「讓學生產生花錢就能找到工作的感覺,是順利銷售的重要法寶」。

 

如今,知乎、豆瓣等網上論壇也早已充斥大量對保offer計劃的吐槽和討論,機構一般選擇花錢去寫好評、刪貼,導致消費者與機構之間的矛盾愈發激烈。有媒體曾報導報名「保offer計劃」套餐的學生,保守來講退費率也高達70%以上。但即便靠剩下的3成,也可以維持公司的運轉。

 

對於在海圖經歷的遭遇,潔莉一氣之下,曾通過官方渠道維權,得到「希望私下解決,可採用法律手段」的回覆。而私下諮詢法律專業的朋友後,她被迫打消上訴的想法,「合同條款裡籤訂的內容和當時口頭承諾的條件不一樣,我拿不出十足證據。」

 

試圖聯繫有同樣遭遇的學員,雖然網上吐槽和寫匿名信的學員頗多,最後潔莉發現難度幾乎如同大海撈針,「海圖給學員上課都是私下授課,從不組建帶有其他學員的大群」,僅靠留言聯繫希望十分渺茫。潔莉分析,「可能是為了杜絕學員交換信息,抱團維權」。

 

她無奈地告訴Tech星球,「錢沒辦法退,維權渠道也都不順,現在只能壓著火氣繼續上課,忍到拿到offer的那一天。」

 

(文章採訪人物潔莉、斯琴、金正、一凡、樂樂、林墨均為化名,海圖教育培訓機構為代號)



相關焦點

  • 淘寶教育的「一元好課」,你敢不敢買?
    無論是職場成人還是 K12,釘釘匯集了大量的教育需求。早前,淘寶和釘釘合作試水新零售就是很好的先例,未來在教育領域,二者結合將為教育機構提供在線直播、營銷獲客等支持。當前用戶在淘寶、支付寶 App 搜索「淘寶教育」,即可進入「淘寶教育」小程序,涵蓋 K12、成人教育、興趣愛好等多個垂直領域課程。這或與支付寶數字生活平臺化轉型有所聯動。
  • 「騙老人買保健品,我有幾十種方法」
    這段培訓「類似洗腦」,每天早上 5 點起床晨跑、喊口號、戶外拓展、分組競爭。培訓過程中,負責人不斷強化一個概念——公司賣的保健品只是個媒介,我們要給老人「帶來健康和陪伴」。不斷有公司老員工講述自己的經歷,描述團隊氛圍好、上升空間大等一系列的前景。
  • 36氪首發 | 終生學習成必然趨勢,「offer先生」獲險峰千萬元 Pre-A...
    36氪獲悉,在線職業教育品牌「offer先生」於去年 8 月完成千萬元 Pre-A 輪融資,投資方為險峰長青, 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課程研發和市場推廣。此前offer先生曾在 2017 年 8 月完成由慧科資本領投的數百萬天使輪融資。
  • 黑騎士卡:自帶韭菜鐮刀的「羊毛場」
    什麼全國297城加油8.5折起步; 4S店養車5折起; 24國免稅店、奧特萊斯、大型商超等購物4折起……也就是說,只要你擁有了這張卡,全球都是你的「羊毛場」。乍一看,是不是有點小心動? 那如果再告訴你,這張低調奢華有內涵的「特權黑卡」不要899,也不要299,限時限量免費送。 怎樣? 是不是心動到,拿李澤言的黑卡給你,你都不肯不換了。
  • 「騙老人買保健品,我有幾十種方法」
    這段培訓「類似洗腦」,每天早上 5 點起床晨跑、喊口號、戶外拓展、分組競爭。培訓過程中,負責人不斷強化一個概念——公司賣的保健品只是個媒介,我們要給老人「帶來健康和陪伴」。不斷有公司老員工講述自己的經歷,描述團隊氛圍好、上升空間大等一系列的前景。
  • 斜槓青年的求知慾,靠「聽」就能滿足?
    大家好,我是小黃油,剛剛進入職場一年的我,年少有為,每天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 雖然白天996,上班卻從不遲到。晚上下了班即便是身心俱疲,也要堅持讀書汲取新知識風雨無阻。勤奮又快樂,忙碌卻充實,聊天開會時侃侃而談,同事都誇我「懂得真多」。
  • 黑騎士卡:自帶韭菜鐮刀的「羊毛場」
    什麼全國297城加油8.5折起步; 4S店養車5折起; 24國免稅店、奧特萊斯、大型商超等購物4折起……也就是說,只要你擁有了這張卡,全球都是你的「羊毛場」。乍一看,是不是有點小心動? 那如果再告訴你,這張低調奢華有內涵的「特權黑卡」不要899,也不要299,限時限量免費送。 怎樣? 是不是心動到,拿李澤言的黑卡給你,你都不肯不換了。
  • 職場四格漫畫「NEW GAME!」TV動畫化決定
    職場四格漫畫「NEW GAME!」   在2015年12月號的四格漫畫雜誌「Manga Time Kirara ~Carat~」(まんがタイムきららキャラット)上,旗下作品「NEW GAME!」(ニューゲーム!)
  • 「拼」了命,才會錢「多多」:社畜鼻祖日本如何應對過勞死?
    於是,「過勞死」這個話題才開始在日本引發熱議。02#亞洲:站在「過勞死」的邊緣當日本開始研究過勞死這一社會問題的時候,加班、猝死這種職場現象就像是病毒一樣朝亞洲開始蔓延,最嚴重的應該就數中國了。隨著日企大批量地進入中國,日企的工作習慣也隨之影響了一代中國職場的80後。
  • 「份子節」?「份子劫」!
    份子錢是很多職場人的沉重負擔,尤其是在這種節假日,很多親朋好友扎堆結婚,難免需要隨份子。「真話財經」最近看到很多人對「隨份子」這件事的吐槽,於是就寫下今天這篇文章。十一長假還沒放,肖小姐就已經接到了6個朋友在國慶期間舉辦婚禮的請柬,算下來,她送出的「份子錢」將達到4400元。肖小姐說,這幾乎是她一個月的工資。此外,巨大的時間成本也讓她發愁。
  • 【職場】臺積電待3個月「決定離職」 他曝職場心路歷程;汽車缺芯何時解?高通CEO:晶片荒開始改善
    1.臺積電待3個月「決定離職」 他曝職場心路歷程;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是不少人夢寐以求的公司,雖然薪資高但壓力也不小,對此有員工分享職場心路歷程,同時坦言待了3個月但已在找下份工作了。原PO在「Dcard」發文表示,今年初應徵上,但報到後發現課上一堆人被調走,其中懂比較多且熱心教學的學長也被調走,導致找不到人問工作上的問題,而且主管還要他1個月內要上手。
  • 比起情色片,島國拍這種「人間真相」才叫厲害
    「總之,自己一個人能堅持下去的。」偶爾也看到求職成功的。一名男子就獲得了人生第一份工作——便利店正式員工。母親還特意陪著他一起過來,領取錄用通知書。相比去年同期,完全失業人數增加42萬至210萬。再加上疫情的影響,日本今年就業環境不斷惡化,失業人數持續增加。不同於我國,日本企業普遍盛行「終生僱傭制」。因此年輕人畢業後如果進入一家大公司,往往一幹就是一輩子。
  • 人之初,「性」本善
    「這是什麼?」,盧新晨指著一個部位問。「陰——道——」,全班同學整齊大聲答道,小學生習慣性地拖長音讓這個回答顯得更隆重了一些,在他們看來,這已經是一個很熟悉的部位了。皮村的孩子們在上性教育課。負責5年級課程的盧新晨上節課剛給孩子們講完陰莖和陰道的詳細生理結構,在整個教學計劃裡,盧新晨提起這些專業名詞的次數多到數不過來。
  • 脈脈的「脈搏」:做自己的內容平臺
    一款建立職場「人脈」關係的社交軟體還是一個職場吐槽軟體?剛完成 D 輪 2 億美元融資的脈脈或許要給出新的答案了。從天梯計劃的產品定位不難看出,當初主打「人脈」社交的脈脈正在進一步向「內容」社區轉移。事實上,向「內容」靠齊在天梯計劃之前早有徵兆。基於高端職業人脈網絡,脈脈曾推出脈脈業問付費產品。通過脈脈業問,用戶可以付費向各大公司員工提問,了解行業職場信息。
  • 日本第一:「本田」還是「Kawasaki」?
    ——《他的國》·韓寒摩託車日曆上的這條配詞,讓我回憶起多年前的春節,送一臺「本田大排骨」去上海。行程中的目睹,讓我學會一點:真實世界中的山東濃霧,看到光芒就意味著與對向車輛相撞。多年後的這個大寒,我收到了參訓者的留言:另外我騎了本土化的五羊本田125之後 覺得這個跟忍者300可能並不是一個物種。於是,我覺得可能該談談「品牌迷霧」了。
  • 聖經奇特數字「777」、「888」
    「5」這個數字在聖經裡代表著「遮蓋」、「恩典」的意思。比如:「摩西五經」舊約五本詩歌體裁與書卷。十誡兩塊法版上各有五個命令,兩面都有字。(參出32:15)大衛打巨人歌利亞的一個石子,取自他選中的五個光滑小石子。此外,聖膏油、香料和幔子,都含有五種成分或材料的意思。五個聰明童女、五個愚拙童女,五重職事服事與恩賜……等。再者,兩個「5」相加,等於「十全十美」的「10」。
  • 千萬不要「拜讀」
    昨天分別有兩個同事和我探討有關快速讀書方法的問題。其中一個同事問我一年讀多少書,他開始以為是幾十本,我的答案是:「幾百本」。要知道,國人平均一年的閱讀量只有幾本書,而幾百本相當於平均閱讀量的一百倍以上。大部分職場人士一年的閱讀量不會超過幾十本,但是一旦能掌握快速讀書的方法,你的閱讀量會迅速提升10倍以上。不要小看這10倍的提升,它會徹底改變你學習新知識的模式。
  • 關於「米菲兔」被「抄襲」,我的看法
    其實,具體涉及到藝術作品時,這個「抄襲」的問題是一系列問題的集合。我把這些問題拆開討論,看看會不會更清楚一點。藝術家有沒有徹頭徹尾、一點不差地模仿了「米菲兔」,並自稱自己所做的就是「米菲兔」?2.2、《鴨兔元旦》取用了原作的關鍵部分嗎?藝術家有沒有取用米菲兔的核心元素,既包括視覺元素,也包括背後的藝術表達?米菲兔所蘊含的氣質和寓意,是不是也被藝術家直接拿去使用了?(也就是俗稱的「洗稿」)3、藝術家對原作是「合理使用」嗎?
  • 職業培訓機構「中赫時尚」成立 15 年,服務時尚行業的中小 B 用戶
    花藝師作為鮮花行業的關鍵角色,擁有集中(低獲客成本)和持續學習需求(長生命周期)的優勢,提供花藝師的培訓會是一門好生意。  「中赫時尚」成立於 2004 年,主營業務是圍繞「時尚」的培訓課程和產業服務。
  • 「つ」=「川」?令人意外的平假名漢字原型
    筆者はTOP2もそうですが、5位の「お」の原型「於」がどのように変化してひらがなになったのか不思議でなりませんでした。今回は「平仮名の元になった意外な漢字ランキング」をご紹介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した。気になる4位~47位のランキング結果もぜひご覧ください! 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