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啦!5月充斥著關於夏天的各式謠言,無籽西瓜有激素,小龍蝦有重金屬毒素,奶茶裡的「珍珠」有毒……吃不能好好吃,喝不能好好喝,就連防曬霜也不能愉快的塗了?火熱的夏天頓時讓人覺得好「心寒」,讓我們來看看這些謠言到底咋回事。
1.無籽西瓜用了避孕藥?專家:別信放心吃
[傳言]
立夏已過,西瓜陸續上市了。無籽西瓜更是因為吃起來方便不用吐籽,受到一些市民的喜愛。
然而有些人覺得無籽「不自然」,稱是用避孕藥處理來達到效果的,裡面含有大量激素,經常食用對人體有害。這樣的傳言讓很多喜歡吃無籽西瓜的人不敢下嘴。
[真相]
冤枉!植物激素和動物激素無法互相替代,正如植物激素也無法調節人的生長發育,避孕藥無法讓水果無籽。無籽水果的處理並不對果實的安全性造成影響,自然產生的植物激素原本就不少,食用它們也並沒有表現出健康危害。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介紹,其實無籽西瓜是正常雜交出來的西瓜,也不是傳聞中的基因突變,無籽西瓜是三倍體,由於三倍體細胞在進行減數分裂時出現聯會紊亂的情況,所以三倍體西瓜不能形成種子,本身沒有繁殖能力。無籽西瓜是用種子種出來的,但這個種子不是無籽瓜裡的種子,而是經過誘變雜交後形成的。
[正解]
無籽西瓜是正常雜交出來的西瓜,是我國科技發展的一個新產品。無籽西瓜等無籽水果的產生和避孕藥沒有絲毫關係。
西瓜是一種甘味多汁的水果,適合夏天食用,無籽西瓜的水分更多,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其他營養元素。所以,別輕信流言了,無籽西瓜可以放心吃。
2.蝦紅是非多 關於小龍蝦的謠言你還在信嗎?
[傳言]
又到了夏季小龍蝦嗨翻全場的日子。小龍蝦近日成功上榜《雲南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吃貨們各個摩拳擦掌,更要加把勁啦。
然而網上各種有關小龍蝦的傳言甚囂塵上:重金屬超標還有寄生蟲?小龍蝦愛髒水?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症?這讓喜愛小龍蝦的人們一邊吃,一邊瑟瑟發抖。還能不能好好吃小龍蝦了!
[真相]
首先來看寄生蟲和重金屬毒素問題。各種水生生物都有可能攜帶寄生蟲,重金屬超標也是所有水生食物資源都面臨的安全風險。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博士介紹,即使水中有重金屬,由於小龍蝦攝入的重金屬大部分被轉移到了外殼,且隨著不斷生長和脫殼,這些重金屬毒素被移出體外,所以肉裡的重金屬未必會超標。此外,研究表明,除了外殼,小龍蝦體內的重金屬大多集中在鰓和內臟中,而鰓和內臟主要集中在頭部,消費者日常吃的尾部並不是重金屬的富集區。
其次,小龍蝦愛在髒水中生存嗎?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博士介紹,小龍蝦更傾向於選擇新鮮的食物,更喜歡清潔的水源,在養殖條件下,小龍蝦密度比較大,如果水很髒,它們的活力就會顯著下降,天一熱,蝦就會大批死亡,而且也經不起長途運輸,所以農民相反會很注意水質保養。
最後,小龍蝦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症?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腎內科副主任馮兵就表示,這種說法有點危言聳聽了,小龍蝦和哈夫病之間,並沒有什麼必然聯繫。
[正解]
購買小龍蝦:選擇正規市場,不要貪便宜購買不明出處、未經過食品檢驗的小龍蝦,仍有重金屬超標等風險。
安全處理小龍蝦:建議先把小龍蝦放在清水中1-2天,以便吐淨身體中的泥沙和其他雜質。清洗小龍蝦,請先將鰓、細爪剪掉,然後將蝦體背上的黑色腸線抽掉,用小刷子將蝦殼刷洗乾淨。
正確選擇餐廳:建議選擇信譽較好的中大型餐廳,保證食品安全。
你看這蝦又紅又大,就像我的愛又濃又真,沒有小龍蝦的夏天是不完美的,大家可以放心地吃!不過龍蝦好吃,但不要貪量哦!
3.防曬霜有毒?網友:太陽也有毒啊該塗還得塗
[傳言]
一條「防曬霜或含有害成分」的消息上了微博熱搜。據5月6日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的一篇文章中稱,按照最大使用劑量塗抹防曬產品一天,被吸收到人體血液中的防曬霜活性成分,高於衛生監管當局所容許的水平,需要進一步檢測,或對人體健康造成風險。網上紛紛「防曬霜不能再用」的言論,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真相]
文章的作者也在文中提醒,該研究目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結果並不意味著人們應該停止使用防曬霜,而是希望防曬霜廠家和監管機構能夠加強防曬霜成分的安全監測和評估。
外媒報導中使用的「maximal use」,即最大量使用差不多是要4天用掉2瓶才會在血液中殘留一定的防曬霜活性成分。
耶魯大學醫學院的皮膚科專家指出,太陽才是最大的敵人,人們還是需要積極進行防曬保護,以預防皮膚癌等疾病。
[正解]
有網友認為,只要是化學物品多多少少都會有點毒,只是多或少罷了。
小編個人認為,兩害相較取其輕,不要因為懷疑其有毒馬上停止使用防曬,畢竟紫外線的害處是顯而易見的。能用防曬衣、墨鏡、遮陽帽等遮陽產品不要嫌麻煩,硬防曬不能顧及到的地方就要塗適量防曬霜來代替了。防曬霜分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如果還是很擔憂,不妨去選用物理防曬的防曬霜。
4.無線耳機致癌?媒體闢謠
[傳言]
如今,耳機已經成為年輕人出行的標配,無線耳機的出現讓耳機不僅是娛樂載體,更是潮人的時尚單品,夏日裡的造型神器。
而美國自媒體平臺Medium上出現一篇熱搜文章《Airpods和其他藍牙耳機安全嗎?》,文中稱來自全球40個國家的250名科學家向世界衛生組織聯名發函,警告AirPods和同類型的無線藍牙耳機有健康風險,可能致癌。是真的嗎?
[真相]
文中提到,將無線耳機置於耳道中,會使頭部組織暴露在相對較高的射頻輻射下,從而引發對無線耳機安全性的質疑。
美媒Quartz發文稱沒有科學家籤署任何文件特別警告無線耳機有健康風險。其實是這250名科學家籤署的請願書早在2015年就發布了。請願書是對「非電離電磁輻射」的潛在風險表達擔憂,包括手機在內的大部分無線設備都會產生這種輻射。請願書是存在的,但無線耳機致癌更是誇大其辭。
[正解]
輻射達到高劑量時才會導致健康問題,Airpods及正規無線耳機產品都有相關安全檢驗測試,通過正規途徑購買應該無需擔憂。繼續做夏日街頭最靚的仔吧!
比起無線耳機輻射致癌,更值得關注的是,很多年輕人每天長時間戴耳機,可能面臨「未老先聾」。尤其是無線耳機風靡之後,它的便利性讓更多人增加了耳機使用時間。長期佩戴耳機可能對聽力損害,還是應該減少佩戴時間。
5.「冒進信號」扣3分還罰200元?沒聽說過!
[傳言]
近日,微信朋友圈又在傳闖黃燈處罰的事兒,甚至給闖黃燈創了個新名稱「冒進信號」,稱一旦觸犯要記3分罰款200元。這是真的嗎?
[真相]
冒進信號一詞是用在鐵路交通上的詞語,指的是前方是紅燈,但列車卻進去了,這種情況下可能發生列車碰撞事故。那麼鐵路交通的規則適用於道路交通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黃燈亮時,已越過停止線的車輛可以繼續通行。
[正解]
闖紅燈罰款200元,駕駛證記6分,是的!「冒進信號」也要扣3分,沒有這事兒!但是黃燈不是「加速指示燈」,所以新老司機們遇到黃燈請減速慢行,闖黃燈危險,等幾秒安全。
6.在上海「花臂」紋身要被拘留48小時?警方:謠言!
[傳言]
近日,一張信息截圖在網上流傳,內容為「松江派出所提醒,紋身將被拘留」。什麼?夏天要穿長袖?紋了身的手臂都不能露出來嗎?
截圖中以上海松江警方的口吻講「段子」:「上海市松江區派出所提醒你,衝動是魔鬼不要為了一時毀了一世,拒絕紋身從你我做起。」「滿背紋身拘留24小時,花臂紋身拘留48小時,花腿紋身拘留12小時,天眼紋身拘留48小時!」
[真相]
謠言!從上海松江警方獲悉,經核查,截圖內容系曾在網上流傳過20餘個不同地名、相同內容的謠言。
雖然截圖很假,但其中「打擊黑社會共建美好松江」這句話卻與上海警方正在進行的掃黑除惡相關行動原則不謀而合。上海警方表態,將繼續保持嚴打涉黑涉惡違法犯罪的凌厲攻勢,堅決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
[正解]
警方提醒:請廣大市民群眾不信謠、不傳謠。對於編發虛假信息,擾亂正常社會秩序的行為,公安機關將依法追究其責任。
7.奶茶裡的「珍珠」有毒?
[傳言]
「都說人是水做的,但是我們是珍珠奶茶做的。」這是不少珍珠奶茶擁躉的內心獨白。炎炎夏日,工作日的午後,珍珠奶茶的意義不僅僅是消暑飲品,也是「續命」的神器。
而珍珠奶茶背後隱藏的安全問題和健康問題也不容小覷,更有傳言說製作「珍珠」的原料——木薯含有毒性。不少人喜歡奶茶就是因為裡面Q彈的「珍珠」,有毒的話還能愉快地喝奶茶嗎?
[真相]
奶茶裡的珍珠是以澱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粉圓產品,木薯粉是最常用的一種。「木薯分為苦木薯和甜木薯,甜木薯毒素含量極低,苦木薯中則含有亞麻仁苦苷,在胃酸作用下會產生一種神經毒劑——氫氰酸。」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說,「甜木薯需剝掉外皮,洗淨後煮熟再吃。而苦木薯則一定要經過去毒處理後再煮熟了吃。」
朱毅說,市場上正規銷售的木薯粉,都經過了「脫毒」處理。況且,珍珠在加入奶茶之前都會煮熟,所以可以放心食用。
[正解]
雖然珍珠不至於有毒,但是由澱粉做的,奶茶是高熱量飲品,兩者搭配卡路裡會爆表。
因此珍珠奶茶含糖多,即使是「無糖」奶茶也含有很高的糖分,有些還含有反式脂肪酸,儘量少喝為妙。
(綜合來源:新京報、北京青年報、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