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並且成為藝術的美術館

2020-12-18 騰訊網

在一個城市旅遊的時候,除了遊覽當地的自然風光之外,很多人還習慣在當地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中觀賞,看看當地的人文氣息。有時候,這些經由人手所造的美麗,並不比大自然的風景要來的差。而地大物博的中國,幾乎每個省份都會有拿得出手的美術館,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其中一部分。

山西省太原:長江美術館

在體驗美術館之前,有一件事情是必須要提前了解的。很多美術館並不像我們常規理解的那樣,只是一個收藏美術作品的地方。

承載,並且成為藝術,是很多美術館的共同特點,很多美術館在設計之初,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

河北省秦皇島:UCCA沙丘美術館

被風所撩動,如波浪般翻卷的沙丘,原本是只屬於沙漠旅客的景觀。

將自然界中運動著的沙丘流痕,其動態的一面捕捉下來,並且化為實體,也是一種能夠深入人心的藝術設計。

浙江省嘉興:木心美術館

木心美術館是木心先生的畢生心血收藏地,這四四方法,如同懸於水面上的匣子,正是木心美術館的本身。木心先生在臨終前曾經看著設計稿,喃喃道:「風啊、水啊、一頂橋。」

如今,極簡且現代的設計,與木心先生對其最後的形容不謀而合。而現在木心美術館的藏品,也不單僅收藏木心先生一人的遺作,也是面向未來和現代主義畫作的一個藝術窗口。

廣東省深圳:悅·藝術館

這裡曾經是易拉罐的生產車間,從廢棄的廠房到藝術館,悅.藝術館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與深圳騰飛的經歷,有種異曲同工之妙。

被藝術家發現,身上具備著意外的美,洗盡塵埃,被放在那個最珍視的位置後,變成為了一件無可替代的珍寶。

因為篇幅的原因,本文只能介紹四個省的美術館,不知道其中有沒有你的家鄉呢?如果還想了解中國更多地方的美術館,請點個讚讓更多人看到,你的支持才是更新的動力,謝謝各位看官。

end

文章轉發自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

相關焦點

  • 當代藝術就只能去美術館拍照嗎?|知物美術館
    美術館作為文化精神的縮影當代美術館越來越重視與公眾社會的關係,越來越趨於平面化和娛樂化。但是,在這種平面化、娛樂化的公眾社會中,在一個尚未自覺形成知識的認知高度和普及性的情境下,美術館不僅是特殊的空間成為知識生產的一種物質性場域也是綜合職能轉變為知識生產的一種主體。
  • 從美術館到藝術共同體
    1996年,閆利明先生收藏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幅藝術作品。2014年成立了以收藏為主的景峰美術館,美術館很少做展覽。所以閆先生與景峰美術館在業內鮮為人知,但他的收藏是很成體系的。 2015至2019年,我們從歐洲、美洲遊歷回來,反覆學習大都會、MOMA這樣的美術館,也與很多、很著名的藝術機構交談。
  • 眾多藝術作品展覽扎堆 悅來美術館正成為重慶藝術「氧艙」
    12月1日,記者從兩江新區悅來美術館了解到,自11月16日,「六個盒子」當代藝術展開展以來,悅來美術館吸引各行各業的藝術愛好者前來參觀學習。這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悅來美術館迎來的「首秀」,展期將持續至2021年2月16日。
  • 廣州藝術博物院成為國家重點美術館
    近日,文化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國重點美術館評估工作結果,廣州藝術博物院順利通過文化部評選,成為全國13家 「國家重點美術館」之一。這也是繼廣東美術館和深圳關山月美術館之後,廣東省內入選的第三家美術館。  廣州藝博院的前身為成立於1957年的廣州美術館,於2000年正式開館。
  • 2020abC藝術書展於北京時代美術館開幕
    近日,2020abC藝術書展於北京時代美術館正式開幕。繼北京時代美術館《在藝術中復甦》藝術展之後,由北京時代美術館聯合主辦的第五屆藝術書展於2020年7月24日至7月26日無縫接檔。美術館/供圖書展攜手美術館助推小眾閱讀一年一度的藝術書展,承載著豐富多元的藝術文化創作,為沉迷紙質閱讀的bookworm
  • 藝術走進生活!閬中首個鄉村美術館正式開館
    他指出,鄉村美術館的成立,是把「美」的精神、「美」的價值、「美」的活動帶到鄉村裡,有助於提升農民群眾的審美素養,體驗鄉村之美,使得鄉村振興更有價值。今後,將會全力以赴的支持天宮院鄉村美術館的發展,讓它成為閬中鄉村旅遊、鄉村振興的一面偉大旗幟,為閬中鄉村文化旅遊事業發展增光添彩,助力閬中鄉村振興,讓這個「美術館」越辦越好!
  • 打卡重慶羅中立美術館 感受豐富多彩的藝術魅力
    不僅外牆別具一格,美術館的建築風格更是獨樹一幟。整體呈圍合布局,體量的自由組合,空間靈動而豐富,並且在院落概念的基礎上,又補充了糧倉、梯田的概念。油畫作品《父親》獲全國青年美展一等獎,人民日報金獎,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併入選國家教材。在三十餘年的藝術生涯中,羅中立先生堅持用畫筆描繪農村,讚美農民,被稱為當代的「米勒」。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哈佛大學、俄克拉荷馬州立美術館、新加坡美術館、比利時國家博物館、中國臺灣高雄山美術館等權威機構收藏。
  • 沒有一座世界級的美術館,何談藝術地產!
    廣匯美術館擬於2021年開館,館體建築美國OLI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總建築面積71840.20平方米,由美術館主體建築和「INK美學生活空間」兩部分組成,具備文化交流、文化體驗、藝術創造、藝術鑑賞、研究出版、文化教育等核心功能。美術館將立足於豐富的近現代藝術大家作品館藏開展學術研究,並以開闊的視野關注、呈現多元的藝術生態,構建城市未來文化的美好圖景。
  • 廣東省嶺南美術館、陸豐市甲子文化藝術中心落成誌慶
    5月28日下午,由我會榮譽會長許裕長先生創建的廣東省嶺南美術館、陸豐市甲子文化藝術中心落成典禮在甲子隆重舉行,陳欽城會長及秘書處領導受邀出席了活動
  • 藝術就在此刻觸及——蘇州虹·美術館開館倒計時
    發展至今日,美術館與公眾的關係日益緊密,當代美術館的魅力就是它的包容與平等,藝術不僅是神聖的,更是具有生命力的,各種藝術和思考都能在此獲得尊重與支持,並且,藝術不僅僅屬於藝術家,它更是屬於公眾的,每個人都有接觸和參與的權利,當代美術館就是這樣一個為所有人敞開的平臺。
  • 天一美術館開館 長沙藝術打卡地又添一新成員
    長沙晚報11月4日訊(全媒體記者 王斌)4日,天一美術館在長沙市天心區妙高峰開館,展出了多幅珍藏作品。該館由中央數位電視書畫頻道和中國書畫報共同打造,是承載天心區文化生活的新高地,也是天心區青山祠片區有機更新的亮眼名片。 天一美術館的開館,標誌著長沙藝術打卡地又添一新成員。
  • 《密碼重組》當代藝術展於千渡·長江美術館正式開幕
    2020年5月23日,《密碼重組》於山西太原千渡·長江美術館開幕,這是一場匯集中、日、韓當代藝術家作品的藝術嘉年華,也是一處可交流、可互動、可親近的大型藝術現場,帶人們一起探尋藝術與生活的更多精神面向。
  •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數位化呈現藝術作品將成為新趨勢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今日(11月26日),京東方全球創新夥伴大會·2019(BOE IPC·2019)在北京舉行。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在演講中表示,21世紀是一個傳統擴張、多樣化價值盛行、消費文化持續創新的時代,在使用網際網路的世界裡,網絡化、全球化、數位化、信息化更是進一步加劇了數位技術高速發展,被運用普及到各個領域和行業,其中包括藝術數位技術。
  • 廣東省嶺南美術館甲子文化藝術中心在甲子鎮落成開館!
    南方日報訊 (記者/洪繼宇)28日下午,位於陸豐市「三甲」地區的廣東省嶺南美術館、陸豐市甲子文化藝術中心落成開館。
  • 民營美術館扎堆上海 藝術生態可望優化
    民營美術館不約而同選擇上海而非北京,在孔達達看來,不光因為上海政府予以文化產業的支持,還因為北京已經有較多的國立博物館、高校美術館和像798這樣的畫廊聚集區,文化活動相對豐富,留給民營美術館發展的空間沒有上海這麼大。
  • 美術館和公共性 | 美術館也能成為城市的核心
    建築、藝術、城市的自然融合西澤立衛:在十和田美術館的招標中,我提出分散型建築模式的另一個理由在於展示的作品是當代藝術。展示作品的藝術家仍然在世,他們積極地進行著創作,這就意味著美術館可以進行委託製作。這樣一來,我所打造的空間並不一定要配合即存的、現有的藝術作品,而是將建築與藝術並置進行創作。
  • 追溯德國對當代藝術的影響,南藝美術館「重整德國藝術立場」
    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館長李小山在展覽前言中寫道:「就我本人而言,自上世紀1980年代以來,對伊門多夫、彭克、巴塞利茲等藝術家的作品一直深為喜愛。原因很簡單,他們的作品以非常特別的面貌刷新了我對繪畫這一傳統藝術的認識。並且,他們的作品表面看只是一種直抒胸臆、不拘細節的率性之作,實質卻深藏著嚴密的理性作為底子。
  • 在古老美術館,遇見藝術新氣象
    直到走近,看到門口的標牌,我才驚訝地發現,這是一座國立美術館。趁著有時間,我直接走了進去。與我的「偶遇」不同,其他遊客都是慕名而來,還有不少是來自其他國家的遊客,專程到這裡參觀。  熟悉這裡之後,我也越發明白人們為什麼喜歡到這裡來。一來是外觀吸引人,建築造型獨特。主樓像一座城樓,外圍有一圈水池,像是護城河一般。青瓦色的城樓倒映在水中,成為一種別致的景色。
  • 藝術融入煙火味無處不是美術館
    新潮獨特畢卡索和達利「同臺獻藝」去年,NAFI成為國內首次舉辦以影像為主題的國際藝術博覽會,今年,這一特色仍在延續。近30家來自海內外的畫廊(其中國際畫廊佔60%以上)、4家美術館,將逾百件作品在為期4天的藝博會上一一展示。
  • 程十髮美術館動工 將成為海派藝術家研究展示空間
    昨天,虹橋路伊犁南路路口,程十髮美術館正式動工興建,2019年底建成後,它將成為海派藝術家集體研究展示的空間。  程十髮美術館的建築設計和建造,是以國家重點美術館和世界一流藝術博物館為目標和依據,充分考慮面向未來、面向國際的美術館所應具備的硬體設施與空間環境,結合當今最先進美術館設計、建設的前沿理念,建成一座「好看、好用、好管、好養」的人民大眾享受藝術的殿堂。  建成什麼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