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教育廳印發《山西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與實施指導意見(試行)》,從2020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起,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高中學生必須完成144分的學分才能達到畢業要求。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等列入學分要求。
普通高中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構成。其中,必修、選擇性必修為國家課程,選修為校本課程。必修課程,由國家根據學生全面發展需要設置,是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的課程內容,所有學生必須全部修習。選擇性必修課程,由國家根據學生個性發展和升學考試需要設置。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學生,必須在本類課程規定範圍內選擇相關科目修習;其他學生結合興趣愛好,也必須選擇部分科目內容修習,以滿足畢業學分的要求。選修課程,由學校根據學生的多樣化需求,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學科課程標準的建議以及學校辦學特色等開發設置,學生自主選擇修習。
普通高中開設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技術(含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和綜合實踐活動、勞動等國家課程,以及校本課程。高中學生完成相應課程規定課時的學習並考試(考核)合格,即可獲得相應學分。學生畢業學分最低要求為144學分。其中必修課程88學分,選擇性必修課程42學分,選修課程14學分。
普通高中學制為三年。每學年52周,其中教學時間40周,社會實踐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節假日)11周。每課時按45分鐘計,每周35課時。必修內容原則上按學期或學年設計,選擇性必修和選修內容原則上按模塊設計。(嶽娟紅)
來源:太原日報
【來源:太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