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市界 馮晨晨
編輯丨朗明
剛剛,中芯國際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公司被列入中國涉軍企業名單後,美國人士將被限制對中芯國際所發行的有價證券及其相關的衍生品進行交易:60天後,美國人士不可買入本公司證券;365天後,美國人士不可交易本公司證券,但對公司運營沒有重大影響。
早些時候,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受「加入中國涉軍企業名單」消息影響,公司正重新評估,請各位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與此同時,中芯國際港股停牌,停牌前股價下跌2.25%,報21.7港元/股。
目前,中芯國際A股仍正常交易。截至午盤,中芯國際-U下跌3.62%,報58.01元/股,總市值為4467億元。當然,中芯國際-U自上市起,就戴上了「科創板一哥」的桂冠,首日開盤價高達95元/股,市值高達7000多億元,在科創板一騎絕塵。
可惜的是,自上市後,中芯國際-U股價就一路下跌,並一度創下49.45元/股的最低記錄,距高點跌幅接近50%。此外,截至最新午盤,中芯國際-U雖然依舊以4467億市值位列科創板第一位,但在流通市值一項中已遭金山辦公超越,位列板塊第二位。
11月11日晚間,中芯國際-U發布2020年三季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08億元,同比增長30.2%至;實現淨利潤30.80億元,同比增長168.6%。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收76.38億元,同比增長31.7%,淨利潤為16.94億元。不過,即便在遭遇連續下跌後,中芯國際-U的市盈率仍高達100以上。
實際上,中芯國際-U的股東十分分散,持股最多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僅為1.72%,而持股第二位的則是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前十大股東合計持股比例僅為8.16%。
可以肯定的是,中芯國際的晶片製造水平仍走在中國前列。
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曾在業績會上稱,「14nm工藝已在去年四季度量產,良率已達業界量產水準,客戶對我們的信心在逐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