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帶是一種海生褐藻植物,在低溫海水中生長,海帶有柄部,固著器和分葉片組成,而其中的固著器類似假根的形狀,樹狀分支的形狀可以附著在海底的巖石上。而葉片是由表皮,皮層和髓部構成。海帶主要是在北部沿海,福建,浙江沿海一帶栽培,產量是世界第一。
我們現在常吃的海帶並不是我們中國的原生物種,根據文獻中記載,在一千五百多年前我們先是從朝鮮進口了海帶,然後到1927年又從日本進口了海帶,之後海帶才在我國大範圍的養殖。
由於後期是從日本進口的海帶,所以也常被認為是昆布,因為在日本的日語中海帶是被統稱為昆布的,但是我們吃的海帶在生物學上是被分在褐藻門-褐藻綱-海帶目-海帶科-海帶屬,而海帶目是分為四科:繩藻科,海帶科,翅藻科和巨藻科,昆布則是褐藻門-海帶目-翅藻科-昆布屬,所以海帶和昆布並不屬於同一科,所以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海帶和昆布還是有一點的區別,並不是同一種物質。
除了生物學上劃分的區別之外,海帶和昆布還有其他的區別麼?
從生長環境來說,昆布對於生長海域的要求比海帶高一些,要求水質更加乾淨一些,所以有的人會認為昆布的味道比海帶更好一些。
從營養成分上區分的話,昆布中含有的中小分子多糖的含量比海帶高一些。
但是現在已經越來也多的人把海帶和昆布認為是同一種食物了,因為海帶和昆布在營養和功效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例如海帶和昆布都含有豐富的碘元素,能夠預防碘缺乏病症,並且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例如海帶多糖硫酸酯,經常食用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並且還能促進消化等等功效。
關於昆布很多人都不怎麼熟悉,小編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昆布的鑑別方法。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中規定:黑困不的含碘量不得少於0.2%,昆布的含碘量不得少於0.35%。
2.曬乾的昆布是捲曲摺疊的,形狀一般呈現團狀或者纏繞糾結成把狀。
3.曬乾的昆布的顏色多為黑褐色或者綠褐色,並且昆布的表面附著有白霜。
4.把曬乾的昆布用水浸泡之後展開,則會呈現扁平的長帶狀,一般長度為50-150釐米之間,寬度為10-40釐米之間,邊緣的肉質比較薄並且呈波浪狀,而中央的肉質比較厚,摘取下來昆布的殘存的柄部是扁圓柱形的。
5.昆布的味道嘗起來帶有一些鹹味,聞起來有一股海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