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除塵新技術對燃煤電廠三氧化硫脫除率高達90%

2020-12-1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武漢2月26日電(記者李偉)華中科技大學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一項新研究表明,運用我國發明的團聚強化除塵新技術對燃煤電廠進行超低排放改造,不但確保煙塵達到超低排放標準,而且可高效協同脫除煙氣中三氧化硫,三氧化硫脫除率高達90%。

  這是記者26日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的。我國對燃煤電廠脫硫脫硝有嚴格的剛性規定,脫硫主要是脫除二氧化硫氣體,對三氧化硫排放沒有法制性約束。三氧化硫是一個被忽視的危害,是導致能見度降低和加劇霧霾天氣的重要原因之一。

  張軍營教授團隊發明的團聚強化除塵技術不同於靜電除塵等物理除塵技術,該技術原理是通過特殊的團聚劑,讓粉塵細顆粒潤溼、絮凝、團聚變成「大胖子」落網,從而有效提高電除塵和袋式除塵對粉塵細顆粒物的捕集效率。由於細顆粒物脫除率的提高,附著在細顆粒物上三氧化硫等脫除率也會得到提高,因此化學團聚技術能協同脫除三氧化硫、重金屬等汙染物。

  張軍營說,化學團聚系統改造成本低,適用性廣,協同脫除三氧化硫等汙染物能力強,能夠顯著提高協同脫除率,應對不同煙氣條件下的三氧化硫脫除。試驗證明,團聚強化除塵技術協同脫除三氧化硫效率最高達到90%,且不同負荷下三氧化硫的排放濃度均低於每立方米10毫克。

相關焦點

  • 燃煤電廠除塵新技術!三氧化硫脫除率高達90%
    近日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由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張軍營教授團隊一項研究表明,運用我國發明的團聚強化除塵新技術對燃煤電廠進行超低排放改造,不但確保煙塵達到超低排放標準,而且可高效協同脫除煙氣中三氧化硫,三氧化硫脫除率高達90%。研究成果在1月28日出版的權威學術期刊《中國電機工程學報》上發表。
  • 除塵新技術三氧化硫脫除率達90%—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張軍營團隊的一項研究表明,運用其團隊發明的團聚強化除塵新技術對燃煤電廠進行超低排放改造
  • 專家解讀丨燃煤電廠煙氣中可凝結顆粒物、三氧化硫排放濃度與氨...
    近期,網上發表了一些關於燃煤電廠可凝結顆粒物、三氧化硫排放與氨逃逸問題的文章。針對上述問題,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邀請清華大學姚強教授,結合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攻關課題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典型燃煤超低排放電廠煙氣汙染物的相關測試研究結果,對目前燃煤電廠煙氣中可凝結顆粒物、三氧化硫排放與氨逃逸的現狀進行了解讀。
  • 專家解讀丨電力行業三氧化硫排放控制水平處於國際領先
    但是,也有人質疑霧霾的發生與燃煤電廠排放的三氧化硫有關。為弄清這一問題,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邀請國電環境保護研究院朱法華院長,對電力行業汙染物排放水平進行分析解讀。一、超低排放改造使燃煤機組三氧化硫排放水平明顯降低國電環境保護研究院、清華大學、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等多家單位對燃煤電廠排放狀況進行了現場測試與理論分析。
  • 索爾維首次引入幹法三氧化硫技術
    11月23日,索爾維宣布,隨著連雲港虹洋熱電廠煙氣治理項目的啟動,索爾維享有專利的SOLVAir幹法三氧化硫治理技術首次在中國燃煤電廠落地,為中國煤電行業引入煙氣深度淨化新手段。該項目將採用索爾維倍半碳酸鈉幹法脫硫脫酸技術,治理虹洋熱電廠煙氣中的三氧化硫,改善傳統氨法脫硫設備脫除三氧化硫效率低下的問題,從而有效控制汙染,改善周邊地區的空氣品質。索爾維純鹼及衍生物全球事業部副總裁MikeWood說:「我們相信憑藉索爾維在煙氣治理領域的專業經驗以及與合作夥伴的共同努力,索爾維能助力中國煤電行業向更環保、更高效的模式轉變。」
  • 燃煤電廠「超淨排放」石灰石-石膏法脫硫技術探討
    >  摘要:我國作為煤炭消費大國,燃煤電廠一直是SO2、NOx和煙塵大氣汙染物的主要來源。隨著《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的頒布,燃煤電廠為滿足「超淨排放」要求,石灰石-石膏法脫硫系統需要技術改造升級。本文介紹了目前先進的石灰石-石膏脫硫技術,為燃煤電廠煙氣達到「超淨排放」排放標準提供技術參考。
  • 燃煤電廠超超低排放技術改造實踐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 燃煤電廠的主要汙染物包括SO2、NOx和顆粒物.為滿足我國SO2、NOx和顆粒物排放要求,樂東電廠實施環保協同提標改造示範工程項目.主要包括:脫硝系統改造、低溫省煤器改造、脫硫系統改造、脫硫廢水零排放改造、溼煙羽治理.工程完成投運後已經實現了煙塵<1 mg/m3、NOx<10 mg/m3、SO2<10 mg/m3,煙囪無白煙,工業無廢水等效果
  • 燃煤電廠工業廢水零排放技術研究
    本文介紹了燃煤電廠生產運行系統中所排放不同性質工業廢水的處理方法,以及處理後水資源回收利用的路徑;分析了燃煤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的研究進展和實際應用情況,並對燃煤電廠廢水處理和水資源回收利用的發展趨勢做了展望。
  • 燃煤電廠煙氣中的VOCs治理技術研究進展
    有機極性物是指分子內部電荷分布不均勻的有機物,燃煤產生的煙氣中的極性物主要是氧化合物,包括醇類、酮類、醚類、呋喃類和酚類等,種類繁多,結構複雜。據前人報導,燃煤電廠產生的VOCs排放量大約佔總人為源的37%,是大氣中揮發性有機物的重要來源之一,其所具有的巨毒性、刺激性、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變性等因素,將會對人類身體健康、動植物的生長以及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
  • 深澳燃煤電廠成選戰焦點 77%北北基民眾不挺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深澳燃煤電廠議題持續成為選戰焦點,根據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最新民調,63.2%北北基民眾反對興建深澳電廠,被問及全島576人可能因深澳電廠死亡後,不支持的民眾攀升到77.2%;一旦深澳電廠議題選舉掛勾,高達70.1%民眾表態「不會投票給支持深澳電廠的首長、議員參選人」,較半年前大幅增加10.8%。
  • 燃煤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工藝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對於重工業產物提出了越來越高的需求,因此,基於我國面向現代化發展的階段中,在該項工作實施期間,燃煤電廠逐漸成為了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和進步的核心內容,燃煤電廠的發展能夠滿足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用電需求程度,與此同時,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科學技術的穩定發展。從中看出,燃煤電廠對於我國經濟進步有著決定性作用。
  • 燃煤電廠廢舊濾袋的回收再利用概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 袋式除塵器具有良好地捕集微細粉塵的功能,近年來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高溫煙氣管道中,其中,聚苯硫醚(PPS)及其聚苯硫醚和聚四氟乙烯(PTFE)混紡無紡布主要用於燃煤電廠的袋式除塵器中,由此產生的大量廢舊濾袋的回收再利用問題亟待解決
  • 【專訪】上電漕涇電廠曾雪峰:減排是我們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
    上海市環保局提出開展燃煤電廠汙染物深度治理技術研究和試點示範工作,要求通過工程措施力求做到消除石膏雨飄落和白色煙羽現象。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按照這一要求,早謀劃、早入手,在項目可研、系統設計、設備選型、運行方式等方面不斷甄選完善,最終確立了在漕涇電廠2號機組實施潔淨排放改造的工作思路。
  • 300MW燃煤電廠汙泥摻燒技術研究及應用
    摘要:針對300MW燃煤電廠進行汙泥摻燒過程中出現的關鍵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同時針對目前燃煤電廠摻燒生活汙泥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 深澳燃煤電廠擴建案爭議延燒 空汙缺電如何抉擇?
    馬英九說,在2025年要將燃煤發電減少到30%,現在還有46%,既然要減少為何要興建,「這很矛盾」,「全世界都沒有在反核,我們還在反核」,這很奇怪。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國民黨新北市長參選人侯友宜日前要求民進黨對手、「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對深澳燃煤電廠表態,蘇貞昌回應「深澳電廠如果沒有安全、有汙染,我絕對不同意。」
  • 2019年—全球在建的燃煤電廠數量連續下降的第四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球能源監測」、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綠色和平國際和塞拉俱樂部四家機構聯合發布最新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在建的燃煤電廠數量連續第四年大幅下降。不過,四家機構表示,儘管全球對燃煤發電的熱情不斷降低,但要實現《巴黎協定》制定的氣候目標仍需採取更嚴格的措施。根據這份名為《繁榮與衰落2020:追蹤全球燃煤電廠開發》的報告,2019年,全球處於在建以及建設前期準備階段的煤電產能同比下降16%,與2015年水平相比更是銳減了66%。
  • 臺灣深澳燃煤電廠闖關成功 環保團體:點燃憤怒
    中國臺灣網3月15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環保主管部門昨天召開深澳燃煤電廠環評,儘管環保團體,雙北市政府代表以及當地民眾都反對興建,連番前去抗議,但最終仍由「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做成「修正通過」結論。對此,環保團體譁然。
  • 深澳燃煤電廠停建 臺灣環團:人民力量的勝利
    環保團體發動的反深澳燃煤電廠運動,終於得到臺當局正視,並獲得停建的期待結果。  中國臺灣網10月12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深澳電廠停建,臺灣反深澳環保團體紛紛表態支持,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表示,這是人民力量的展現,促使臺當局重新評估,進而停建深澳廠,可說是正確的決定。但這也可看出臺當局的能源政策缺乏長遠規劃,今後應該更加謹慎制定,加緊腳步發展再生能源才能保護環境。
  • 浙江:燃煤電廠固定汙染源廢氣低濃度排放監測技術規範(公示稿)
    前 言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和《浙江省大氣汙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強燃煤電廠大氣汙染物的排放控制,改善環境質量,結合浙江省實際情況本標準規定了燃煤電廠在煙道、煙囪及排氣筒等固定汙染源排放廢氣中,顆粒物與氣態汙染物監測的手工採樣和測定技術方法,以及可攜式儀器監測方法。對燃煤電廠固定汙染源廢氣低濃度排放監測的準備、採樣位置與採樣點的設置、廢氣排放參數的測定,廢氣中低濃度顆粒物和氣態汙染物監測方法、採樣頻次和採樣時間、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等作了相應的規定。本標準為首次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