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努力把電子商務打造成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2021-01-20 澎湃新聞
金昌:努力把電子商務打造成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2020-06-26 0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記者在全市電子商務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了解到,今年以來,按照市委八屆十次全會提出的「主動適應消費市場趨勢變化,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的工作要求和市委書記張永霞提出的「抓電商就是抓發展、抓民生、抓就業」的工作新理念,全市電商工作講好金昌故事,搶抓機遇,創新方式,拓寬思路,大力推進各項重點工作落地見效,努力把電子商務打造成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進展。

1-5月,全市共有活躍網店2200家,網絡零售額4.1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9%,農產品網絡零售額1.2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8%,直接帶動全市農民人均增收約264元。

張永霞:抓電商就是抓發展、抓民生、抓就業

全市電商產業發展呈現基礎支撐不斷夯實,電商氛圍日益濃厚,培訓提升廣泛開展,園區建設穩步推進,合作發展明顯加快,直播團隊逐步興起,跨境電商規範發展,電商企業積極作為的特點。

金川區區長直播帶貨

即將投入使用的金川區人力資源和農村電商產業園

電商品牌:金昌市花之緣飾品有限公司

(妍姿時尚美妝店鋪)

電商品牌:永昌仿古手工毯

永昌縣溪源肉聯加工有限公司電商直播間

金昌市巾幗電子商務創新創業技能培訓班

電商品牌:天炕之品

天生炕村「黨建+電商」模式

目前,我市電子商務發展到了轉段階段,具體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一是宣傳工作的轉段,由基礎知識宣傳轉為工作方法宣傳;二是陣地建設的轉段,由調研選址轉為園區建設和運營;三是隊伍建設的轉段,由熟悉業務轉為開展業務;四是品牌建設的轉段,由各自為政轉為統一行動;五是政策支持的轉段,由研究探討轉為下發落實;六是支撐建設的轉段,由學習探討轉為建設運營。

下一步,我市將力爭全面或超額完成2020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3億元的目標任務。重點做好「1234」,「1」即:要學習和實施好意見;「2」即:要建設和發展好兩個電商產業園區;「3」即:要建設運用好三個平臺;「4」即:要建設和發展好四個隊伍。加快金川區和永昌縣的兩個電子商務園區建設和整體完善的步伐;建好大數據平臺、同城網絡銷售平臺和外銷平臺;充分調動我市專門聘請的全國知名電商業務支持團隊、我市培養的本土電商業務團隊、我市2200家網店的企業家團隊、全社會熱愛電商事業的個人力量,切實把電商作為民生工程、就業工程,做成我市的經濟增長點。

記者:張玉龍

圖片來源:網絡

來源:金昌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金昌:努力把電子商務打造成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東莞松山湖聚焦六大工程,努力成為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
    又是一年承上啟下之際, 東莞松山湖高新區召開黨工委會議,明確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松山湖安身立命之本,並持續增強創新驅動發展的內生動力,著力打造海內外創新創業人才的理想棲息地、科技型企業的最佳孵化地與世界級的創新產業集群,努力成為引領、輻射、帶動全市乃至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 讓5G成為珠海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原標題:讓5G成為珠海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5G網絡全面覆蓋,
  • 電子信息製造業成為安順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來,安順市電子信息製造業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大力實施大數據戰略,貫徹落實數字經濟決策部署,創新動能,加快促進轉型升級,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對經濟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貢獻突出,成為全市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 劉革安:構建張家界特色新經濟產業體系 助推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紅網時刻張家界4月8日訊(記者 廖秋萍)4月7日上午,張家界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革安主持召開全市新經濟發展調度會,分析全市新經濟發展的基礎和現狀,研究破解全市新經濟發展難題的辦法,推動全市新經濟發展提高速度和質效。劉革安強調,要積極打造新經濟產業發展生態,不斷優化新經濟布局,努力壯大新經濟規模,加快構建具有張家界特色的新經濟產業體系,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 全國人大代表、濱海新區區長楊茂榮: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原標題: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今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濱海新區在新基建方面有哪些布局,今年將如何發力?
  • 實施「口岸強州」戰略 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力引擎
    在今年的自治州"兩會"上,大力實施「團結穩州、生態立州、口岸強州、旅遊興州」發展戰略是與會代表、委員高度關注的話題。面對「十四五」規劃,如何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在2021年這樣的歷史節點開好局起好步,結合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來自阿拉山口市的自治州人大代表,用敢於擔當的精神,履職盡責的態度,進一步謀劃「口岸強州」這篇文章。
  • 花都譜寫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鴻利LED新型背光顯示二期項目,標誌著花都區千億級智能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邁出重要一步,也是花都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花都區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聚焦「新」「快」「優」等關鍵詞,逐步形成創新驅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2+1」多模式空鐵聯運體系,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站在新的發展起點,花都正譜寫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 河口經濟開發區打造科創「強磁場」點燃發展「新引擎」
    河口經濟開發區圍繞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規劃布局,以要素聚集為目標,以產業平臺為導向,以資源整合為抓手,計劃投資11億元高標準建設集科技研發、項目孵化、人才培訓、商務會展、配套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科技創新產業園,著力打造成為「開發區的高新區、全區的科創中心、全區產業的綜合科創平臺」,完善園區平臺整合,把企業綜合服務中心、企業賦能中心、電商創業中心等平臺納入科創園規劃建設
  • 高質量發展「半年紅」 嘉興港區11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領跑全市
    上半年,嘉興港區以只佔全市1.27%的土地面積,貢獻了全市3.8%的GDP、8.1%的規上工業總產值、6.5%的規上工業增加值。「小區也有大作為」,嘉興港區主動扛起先鋒擔當,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爭當一體化發展先鋒,打造高質量發展典範。」這是市委八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對落實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首位戰略提出的目標要求。
  • 寧波梅山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充分發揮「五大優勢」努力實現「五個突破」  寧波梅山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王健童小謙李一  梅山潮湧揚帆起,乘風破浪潮頭立。近日好消息不斷,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二期工程6號至10號貨櫃碼頭工程一階段通過竣工驗收;梅山綜合保稅區一次性通過封關驗收;梅山亞馬遜前置倉項目首創監管模式助推業務逆勢增長;梅山灣新城規劃藍圖發布,正蓄勢起航;連接寧波城區與梅山間的城市快速路和軌道交通前期推進有新突破……  這是寧波梅山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一個個生動畫面,「港、產、城」發展藍圖更加清晰。
  • 漯河市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
    今年以來,漯河市把發展電子商務作為深化六項重大攻堅任務、培育新的產業和業態、搶佔產業變革制高點的戰略舉措,納入事關發展全局的27個重大專題,強力推進實施。結合漯河實際,確定了「突出食品優勢,強化政策支撐,搭建發展載體,加快融合應用」的工作思路,以此引領全市電子商務發展,並研究出臺了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和《扶持辦法》,在項目用地、財稅支持、服務配套等方面予以傾斜,市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對電子商務企業及電商服務企業給予獎補。
  • 文化成為全市經濟轉型發展新引擎 超3000人從事工藝美術行業
    如今,我市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文化已然成為全市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引擎。 文化基因和工匠精神綻放光芒 文化基因在晉城大地上早就生根發芽了。2500年前,孔子北遊晉國,留下了「孔子回車」的典故。1000年前,北宋理學奠基者程顥在晉城做縣令,新建書院,形成人人讀書、家家向善之民風。300年前,康熙老師陳廷敬著《康熙字典》,被譽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
  • 龍華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御風遠航
    龍華區委書記、區長王衛表示,龍華產業基礎雄厚、集群優勢明顯、創新動能強勁,今後將著力推進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和治理數位化、數據價值化,全力建設數字經濟先行區,打造國家級區塊鏈創新中心和具有大灣區一流競爭力的數字經濟發展高地,為未來產業持續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不竭動力。
  • 金昌推進循環經濟示範城市建設:循環發展生機無限
    依託豐富的有色金屬資源,大力發展有色金屬深加工和新材料產業,實施鎳銅鈷鹽類產品、無機化工產品等一批改造升級和產業延伸接續項目,積極向有色金屬新材料及壓延加工、原料化工、羰基鎳和羰基鐵等新領域拓展。全市鎳銅鈷壓延產品、粉體材料、金屬鹽類、貴金屬及稀有金屬新材料等產業鏈條初步形成,有色金屬深加工產品總量佔有色金屬產量的60%以上。
  • 我市培養電商人才打造發展「新引擎」
    我市培養電商人才打造發展「新引擎」 依託實戰化教學 搶抓電商發展風口 發布日期:2020-11-17 08:39 信息來源:平湖市瀏覽次數: 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電商直播賦能實體經濟、開拓市場渠道,日漸成為了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這也給平湖電商人才市場帶來了巨大的缺口。今年以來,通過實戰訓練、迎合市場的校企合作模式,為平湖突破電商人才「瓶頸」闖出了一條新路子。在課上培訓他們的不是學校老師,而是電商企業的員工,來自一線的經驗,再加上真實的直播場景,讓這些學生快速上手。
  • 通川區: 「飛地經濟」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通過近4個月的努力,中關村(達州·通川)飛地孵化中心完成了總面積1000平方米的孵化基地建設,成立了北京飛地孵化工作小組,促成了「北京飛地孵化器」與「通川本地加速器」的有效銜接。同時,通川區還成立了「融入東西部大循環—通川(上海)協同新示範中心」(簡稱示範中心)。「飛地經濟」的完美互補和錯位發展,解決了瓶頸制約,有助於提升兩地優勢產業的發展空間。
  • 大創小鎮打造錢塘新區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作為新區高層次人才工作的主要承擔部門之一,近年來大創小鎮以打造杭州科學城為目標,堅持高端引領、以用為本,依託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和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等三個國家級品牌建設,全面推進高層次人才、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引育以及校友經濟發展工作,持之以恆厚植錢塘新區發展的人才優勢。
  • 創新為槳逐夢藍海 普陀奮力打造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10月剛剛舉行中國海洋科技產業體系建設高峰論壇的普陀,11月28日又舉辦了2020海洋科技與產業戰略發展高峰論壇。300餘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普陀,掀起了一場頭腦風暴,深入探討了海洋科技與產業發展新模式、新路徑和新願景,把脈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 ...新產業 布局新未來: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勇當高質量發展「火車頭」
    一個個活力的場景、一份份亮眼的成績單,形成穿越時空的激昂合奏,創新創造活力充分湧流……  今天的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全力打造「全市新舊動能轉換主戰場、『雙招雙引』主陣地、產城融合示範區」,鍛造高質量創新發展核心引擎,為實現東營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增長極的目標定位而奮鬥,加快打造東營城市新窗口,全面展示東營城市新形象。
  • 探索向海圖強的高質量發展新路——琿春市大力發展海洋經濟記事
    近年來,琿春立足助力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搶抓「一帶一路」建設、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建設等開放戰略新機遇,打破內陸城市發展模式,依託面向東北亞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包括海產品加工、陸海聯運、國際物流等轉型產業在內的海洋經濟,探索向海圖強的高質量發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