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副院長介紹南博歷史與特色

2020-12-17 MBA中國網

​南京博物院副院長介紹南博歷史與特色

西浦國際商學院 2018-09-28 瀏覽量: 1955

近日,西交利物浦大學博物館舉辦了「南京博物院:歷史·當下·未來」主題講座。本次活動邀請了南京博物院副院長王奇志先生為西浦師生講述南博的歷史、特色與未來發展方向。本次活動吸引了近三百名西浦師生報名參與,在場外籍師生在翻譯社同學的幫助下聽完了講座。王院長介紹說,南京博物院的前身是國立中央博物院,它是由蔡元培先生主張發起的,希望通過博物館的窗口對民眾起到文化啟蒙的作用。2008年,南京博物院實現了永久性的免費開放。目前南京博物院的總藏品在43萬餘件。南博還與世界多個博物館達成合作,定期在南博舉辦特展,讓參觀者感受世界各地多樣文化的魅力。王院長還特別介紹了最受年輕人喜愛的民國館,「參觀者在這裡可以租借民國服飾、購買商品,親身體驗民國時期中上層人群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為了方便在行動、視覺、聽覺等方面有障礙的人士,南博特別開闢了一個「博愛館」。參觀者可以坐在全自動導覽車上參觀,博愛館的展品下附有有盲文,書畫作品都配上了有聲講解,這樣就能夠讓不同的參觀者都能了解文物及古代文明。提到未來發展,王院長認為,過去博物館被當做是文化和藝術的殿堂,而如今博物館更多發揮的是啟蒙的作用,成為了知識文化的自由交流的場所。「如何運用新技術保護文物、掌握好博物館『娛樂化』的限度以及如何更好地為不同參觀群體服務,這都是南博需要研究和重視的問題。」講座最後,王院長表示以後會與西浦博物館有更多交流溝通,西浦春秋歷史社等學生社團也可以參與到策劃中,帶來內容和形式上更加豐富的活動。本次講座的主持人、大二學生羅蔣聞聲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對南博有著深厚的情感。通過此次活動,他了解到了南博和國外博物館的交流合作,也期待南博能在未來發展地更好。本次講座是西浦博物館「開談了」系列文化活動第二季的第三期活動。本季活動主題是「行走的博物館」,以西浦博物館為據點,邀請社會各界知名博物館專業大咖現場講述博物館的特色文化精髓,提升深度文化認知,築就大學校園與社會博物館之間的精神文化橋梁。(圖文供稿:西浦博物館 編輯:胡秋辰)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採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 +1

  • +1

    收藏

相關焦點

  • 南京博物院的介紹
    南京博物院位於南京市玄武區中山東路321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簡稱南院或南博,其前身是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國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國創建最早的博物館、中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
  • 首屆南京博物院理事會成立
    根據中宣部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深入推進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的實施方案》要求,為創新文化事業單位體制機制,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博物館體系和博物館管理體制,推動南京博物院公益事業更好更快發展,經報請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同意,決定組建成立南京博物院理事會。
  • 南京博物院,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為何還不是國家AAAAA?
    南京被譽為「中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南京歷史悠久,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蹟,現在它已經成為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吸引了許多國內外遊客,尤其是夫子廟,是南京的必遊景點,此外,南京還有許多值得一遊的地方,比如南京博物院。
  • 南京博物院改造:一半「藏」地下 面積增3倍
    改造完成後的南京博物院展覽面積將達到8萬平方米,而且一半面積將建在地下。昨天,在東南大學建築設計與理論研究中心揭牌儀式上,中國建築設計大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泰寧先生作為中心主任接受採訪,揭開建設中的南博新館神秘的面紗。
  • 博物館推薦安利之南京博物院攻略
    現在,決定走旅遊攻略向,根據自己的喜好,安利一些博物館,從最熟悉的南京地區開始,從去了許多次的南京博物院開始。   本篇攻略內容非常實在和詳細,多圖長文,關於南博參觀那些事,一篇推送全部告訴你。   南京博物院,了解一下
  • 國際博物館日全國主會場活動在南京博物院舉行
    昨天,全國主會場活動在南京博物院舉行,發布全國十大精品展,啟動「國雲展」數字展覽平臺,全球博物館大咖共話未來,奇妙夜活動精彩紛呈……博物館是一座橋梁,在這裡今人與傳統相遇,文明與世界融通。疫情期間50億人次線上觀展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活動開幕式通過5G技術連接北京、南京兩座古都,對接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
  • 走進南京博物院,感受歷史魅力,品多樣中華!
    南京博物院坐落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他有著親切的簡稱「南院」或「南博」,他就像是一個才富五車的儒雅書生,沒有什麼是在他淵博的腦海中尋找不到的,總是侃侃而談又低調涵養;她又像是一個正值花季的妙齡少女,一瞥一笑皆是風情,遊人皆迷醉於她的端莊秀麗。
  • 南京訪秋,金陵懷古——中山門、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文物是博物館實力的體現,是進行歷史研究的基礎,是進行歷史教育的實物教材。 南京 博物院收藏了43萬多件文物。雖然展出的文物只是南博眾多藏品中的滄海一粟,但走進展館,還是感到歷史的氣息撲面而來。在遠古時期展室,展出了那麼多古代大型動物的骨化石,並完整地將骨架拼搭起來,給人一種震撼的感覺。
  • 邊看邊吃的南京博物院走起!
    說起南京博物院,小夥伴們應該都不陌生。 做為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齊名的中國三大博物院之一,無論是南京土著還是來寧旅遊的小夥伴都很喜歡去。
  • 文化:2021年南京博物院展覽指南
    南京博物院將充分發揮「以人為本,友好包容」的服務理念,進一步完善公眾服務工作,關注保障老年人文化權益,為老年觀眾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同時,希望觀眾朋友們能夠主動配合南京博物院的工作,共同營造文明有序,安全健康的參觀環境。
  • 走啊,去南博逛吃逛吃逛吃逛吃!
    其實,這檔節目跟南京有很深的淵源。因為別的博物館都分別展出了3件寶物,只有南京博物院展出了4件!並且,多展出的那件歷史文物,每期節目都能看見!雖然還沒播到南京博物院的內容,但對於故宮博物院等其他博物館的介紹,嘆為觀止的「寶藏」和精彩絕倫的演繹,仿佛讓沉睡的歷史復甦了!於是,對南京博物院的內容,更是充滿了期待!
  • 讓南京博物院的文物說
    南京——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天下文樞、網紅城市……各種各樣的標籤把南京包裝成了一個旅遊勝地。確實,南京是一個值得一來的城市,無論是歷史懷古、大明勝跡、民國建築、宗教文化、秦淮風光都能讓人流連忘返。但我們今天要介紹一個景點,它是南京甚至華東地區歷史變遷的縮影。
  • 南京最奇特的網紅景點,藏在南博的地下,有火車站有郵局非常繁華
    提起南京熱門的旅遊景點,除了夫子廟、中山陵、雞鳴寺外,南京博物院是必不可少的,南京博物院,為國家一級博物院、「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在文物珍藏數量上僅次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不過,有很大一部分人並不是衝著這些珍貴文物而來,而是一條處於地下的「民國街」。
  • 館長帶你看展覽(十)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簡稱「南博」,本體是江蘇省博物館,中國最早創建的博物館,是中國內地第二大博物館、僅次於故宮博物院,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也是《國家寶藏》的壓軸博物館。前國立中央博物院,1933年由蔡元培等倡建,2013年經改擴建後重新對外開放。百度如是說,南博「是中國創建最早的博物館、中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
  • 南京博物院新裝登場 攻略:吃飽喝足玩"尋寶"
    今年正值南京博物院建院80周年。明天下午1點,結束4年多改擴建工程的南京博物院將以「一院六館」的建制全新亮相,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新裝登場的南博不再只有展覽和文物,這裡還有茶館、餐廳、劇場、書店、博物館商店等眾多文化休閒空間,精彩神秘的內容足夠觀眾在博物館裡逛上一整天。    想去南博參觀,網上預約要如何「辦申請」?
  • 南京博物院站到了,帶上好奇心,隨我來
    南京,古稱金陵,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祥地,歷史上歷朝歷代詩詞大家紛=留下無數關於南京的詩詞歌賦,千古傳誦。南京博物院!你們去過南京博物院嗎?如果去過,你們在觀賞的時候,是把這裡聽成枯燥乏味的歷史文物講解,還是當作專業學者大家才會認真研究的歷史文化課題?
  • 南京博物院等一批文化場館恢復開放
    新華社南京3月19日電(記者 沈汝發)19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關閉的南京博物院、南京圖書館、江蘇省美術館等一批文化場館恢復開放。  據南京博物院介紹,目前採取網上實名制預約,每日限額5000人,上、下午各2500人。暫停團隊接待和大巴車停放預約。觀眾可通過南京博物院微信公眾號小程序或南博網站提前預約,選擇參觀日期,預約成功後刷身份證入館。
  • 去南博參觀,一定要網上預約
    原標題:去南博參觀,一定要網上預約   11月6日下午1點起開門迎客  中國江蘇網訊 經過四年多的改擴建,南京博物院將於11月6日下午1點起重新開門迎客。4萬多件寶貝將分布在6大展館中,許多過去不曾謀面的鎮館之寶也將集體對外展示。
  • 兩千多箱「南遷文物」為何深藏南京博物院(圖)
    實際上,除了文物自身的藝術價值,在60多年前,在那個兵荒馬亂、戰事頻仍的年代,這些國寶級的文物能夠躲過千難萬險,最終安家南博,這段曲折的經歷也堪稱傳奇。這些寶貝是怎樣來到南博的?在此之前,它們又有怎樣的傳奇經歷?《發現》周刊為您解密國寶的前世今生。
  • 南京博物院 傳統與現代的碰撞
    該壺集先秦金屬工藝之大成,體現泥範鑄造工藝最高水平,又集三處銘文於一身,反映重大歷史事件,堪稱國之瑰寶。   南京博物院的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先生倡議成立的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館舍是按照中西合璧的方式,仿遼式建築構建的,但內部是民國建築。   南京博物院的展示內容獨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