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這民族是現存的母系氏族,族人不婚娶,用這種方式增加人口!

2020-12-14 小瑜去旅遊

漢族是我國民族的主體,我國一共有五十六個民族,除了漢族其他都是少數民族。一般來說,各個民族都會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採,但是呢,隨著時代的遷移,現在也存在很多民族被漢族同化的現象,使得自己的民族特色跟漢族的混合在一起了。

但還有不少民族還是堅持自己的特色的,它們有著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文化、節慶等。雲南這民族是現存的母系氏族,族人不婚娶,用這種方式增加人口!

這個母系氏族就是摩梭族了,這個少數民族的人口非常少,全家加起來也只有大概20000人,相信很多人還不知道有這個少數民族的存在。現在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母系社會時代不知道已經過去多少個世紀了,現在在我國卻還有一個地方存在著這樣的文化,也是我國唯一一個母系氏族。

所謂母系氏族,就是女性說了算。在摩梭族那裡,他們沒有嫁娶之說,也不會舉辦婚禮。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採取一種很特別的方式來生兒育女,繁衍人口。他們的習俗還保持著像以前那樣,男孩子會在晚上的時候敲開女孩子的房門進去過夜,白天就要離開,不得逗留。

女孩懷孕之後,也不會去找男孩,而是獨自把孩子撫養成人。這個婚姻習俗在他們民族那裡叫做走婚,喜歡就走到一起,不喜歡就各自離開。而且在摩梭族,婚姻是很自由的,完全尊重自己的選擇。

當然了社會在進步,他們也在進步,現在也有摩梭族人會選擇去登記結婚,但是男方一定要入贅到女孩家裡。所以很多人還是會選擇走婚這個行式,這樣比較自由,不受約束。

可能在很多人看來,覺得不可思議,但是這是摩梭族慣用的結婚形式。你覺得這樣的結婚方式怎麼樣?會覺得兒戲嗎?

相關焦點

  • 最後的母系氏族摩梭族:被惡意揣測的走婚習俗,背後是真正的平等
    中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習俗。中國漢族人口佔據絕大多數,因此除漢族之外的55個少數民族的習俗,對於其它民族來說都顯得極為陌生。但是在信息發達的今天,眾多民族的習俗通過各種途徑,讓大家對這些特色習俗有一定的認知。
  • 探秘中國現存的母系氏族社會
    瀘沽湖是我嚮往的地方,因為這裡不僅風景優美,而且這裡還居住著神秘的摩梭人。摩梭人的神秘在於他們至今還過著母系氏族社會的生活。什麼叫母系氏族制社會?就是建立在母系血緣關係上的社會組織,是按母系計算世系血統和繼承財產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會的第一階段。
  • 國內最「獨特」的民族,族內男不婚女不嫁,繁衍方式全靠走
    國內最「獨特」的民族,族內男不婚女不嫁,繁衍方式全靠走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組成,更是有無數的民族生活在世界的每個角落裡。每一個地方的環境不同,文化風俗也就不一樣。自古以來,我國對婚姻是非常重視的,但是不同地方的風俗並不一樣,對婚姻的看法也就不同,當然繁衍後代的方式也就不一樣。然而,在我國卻有這樣一個特別的民族,生活在這個民族的人們「男不婚女不嫁」, 並且以「走婚」的方式繁衍後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這個獨特的民族。這個民族的人口非常少,也就只有五萬左右,生活在我國雲南瀘沽湖附近,這個民族就是摩梭族。
  • 短篇雜談:至今停留在母系氏族社會的民族
    舊石器時代的中晚期,全世界各地的古老文明紛紛進入母系氏族社會階段,女人們開始當家作主說了算。而在公元前約5500年,力量型的男性佔據優勢,人類開始進入父系氏族,並發展成為今天科技發達的社會。但是,總有一些美麗的遺忘,雲南省的摩梭人便是典型的代表。摩梭人生活在雲南省西北,四川、雲南交界處,今天麗江瀘沽湖畔就是他們分布的區域之一。摩梭人依然停留在母系氏族社會階段,他們曾被歸於納西族之下,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
  • 從女神文化,探析我國母系氏族時期的傳說和遺存
    這說明在原始社會時的江漢地區有著以女岐為始祖的傳統,而只知女岐卻不知其夫,只知女岐有九子而不知九子是否為同一生父所生也印證了母系氏族時期以女性為主導的特點。當時的楚人並不知道母系氏族實行族外婚,男女之間的關係很不穩定,所以女岐的九個孩子無法確定生父是誰也很正常。
  • 母系氏族社會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山頂洞人使用的勞動工具中有骨針,裝飾品有鑽孔的小石珠、礫石和青魚上眼骨等,這說明山頂洞人開始掌握了鑽孔技術,因而很可能使用了比前人進步的石制工具。山頂洞人除在居住地區附近採集和漁獵外,活動範圍又有所擴大。他們獲取的食物中有海蚶,這說明山頂洞人的足跡已達渤海灣一帶,與大自然的鬥爭能力有所提高。
  • 中國最後的母系氏族,這個民族就是摩梭族
    在瀘沽湖偏遠腹地,有一個母系氏族。這也是中國最後一個母系氏族。這個氏族裡出生的孩子都隨母姓。而在這裡,它是由女性主導的,男性必須聽從女性的意見。這個民族就是摩梭族,是我國納西族的一個分支。如今,我們的社會是父系社會佔主導地位的。子女通常隨父姓,但這裡恰恰相反。而在這裡出生的女孩也更受歡迎。
  • 中國摩梭人自建唯一母系氏族社會民俗博物館
    新華網昆明5月18日電(記者丁耘 施思思 李懷巖)在雲南省與四川省交界的瀘沽湖畔,至今還保留著母系氏族社會特點的摩梭人正在建設一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摩梭民俗博物館,以此向外界展示「正宗」的摩梭傳統文化和發展變化史。
  • 神秘的瀘沽湖,現在仍然存在的母系氏族社會風情!
    摩梭人是中國唯一至今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會,實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和舅掌禮儀女掌財的制度。成人禮是摩梭人一生當中的重要儀式之一。摩梭人於13歲就視為成年,女性行穿裙禮,男性行穿褲禮,以前摩梭人16歲就可以走婚的,現在好像要到20歲了才可以。獨特的「阿夏」婚姻、母系氏族,自然而原始的民俗風情、漂亮的自然風光,為這片古老的土地染上了神秘而美麗的色彩,使這裡成為著名的旅遊景區。瀘沽湖在四川,雲南境內都有入口,四川境內門票70元,雲南境內門票貴些100元。
  • 您了解5萬年前,人類祖先氏族社會中,母系和父系是如何演變的?
    大約距今5萬年前,也就是人類發展到晚期新人時,原始社會由原始人群發展到某些事主公社階段,距今約1萬年前,我國境內的母系氏族公社進入全盛時期。母系氏族公社之所以稱為「母系」,是因為婦女在當時社會生活中居主導地位,享有至尊的威望。這種地位是由聯姻關係和婦女在生產中的地位決定的。母系氏族開始時實行的是族外婚,一個氏族的男子與另一氏族的女子實行群婚。
  • 神秘的瀘沽湖摩梭族,當今仍然存在的母系氏族社會風情
    母系氏族的人家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民委等部門在第一次民族識別中,將雲南瀘沽湖畔的摩梭人識別為納西族,而四川瀘沽湖畔的摩梭人則為蒙古族,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語摩梭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系摩梭族男女成人禮是摩梭人一生當中的重要儀式之一。摩梭人於13歲就視為成年,女性行穿裙禮,男性行穿褲禮,摩梭人16歲就可以走婚的。獨特的「阿夏」婚姻、母系氏族,自然而原始的民俗風情、漂亮的自然風光,為這片古老的土地染上了神秘而美麗的色彩,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奇特的民族風情,使這裡成為著名的旅遊景區。
  • 都什麼年代了,這個地方居然還是母系氏族社會!
    第一次接觸母系氏族社會這個詞,是在初一上歷史課的時候,書上說母系氏族社會是以前部落的生活方式,那時候人們採摘野果為生,女性在這方面比較佔優勢,因此逐漸演變成一種生活方式。但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母系氏族社會逐漸被父系氏族社會所取代。
  • 中國「未識別民族」:人數稀少,生活在樹上,處於母系社會
    它是雲南省的八個自治州之一,十三個已知的民族在這裡生活繁衍,而只有2000人的「未識別民族」——克木族人也同樣生活在西雙版納這片美麗的樂土。克山族之所以是未識別民族,不僅是因為他們人數稀少,還因為克木人的風俗習慣與其它已知的民族都不相類似。克木人主要生活在雲南西雙版納與寮國接壤的原始森林地區,他們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幾百年前從寮國、越南等地遷入來的。
  • 中國「未識別民族」:人數稀少,生活在樹上,處於母系社會
    它是雲南省的八個自治州之一,十三個已知的民族在這裡生活繁衍,而只有2000人的「未識別民族」——克木族人也同樣生活在西雙版納這片美麗的樂土。生活在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的克木人雖然只有2000人左右,不屬於56個民族之一,但仍屬於中國公民,擁有中國身份證。
  • 中國這個地方還是母系社會,男女均不結婚,更是不屬於56個民族
    到了現代,母系社會早就消失幾千年了,父系氏族社會也消失了百餘年,但是在中國有一個地方,還是母系氏族社會,男女更是不婚配,雖然他們身處中國,但是他們卻不是中華五十六個民族之一。在四川與雲南交界處的麗江市,有一個氏族叫做摩梭族,而這個摩梭族並不在中華五十六個民族之內,中央政府也是從來沒有正式公布他們的民族身份。
  • 「母系氏族社會」也許自始至終都是一個謊言
    一說到「母系氏族社會」,大多數人都會說:原始社會先有的「母系氏族」,然後才是「父系氏族」。母系氏族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是人類社會最初的存在形式。然而,事實也許並非如此。首先,迄今為止並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人類社會最初的形式是「母系氏族」,即使學界支持此觀點之人會拿出一些證據。一、最早提出母系氏族說法的是瑞士學者約翰·巴霍芬。而他的依據並非考古發現,也非史書記載,而是神話傳說。
  • 雲南深山的千年古寨:保留著母系氏族習慣,女人可以娶夫和休夫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我們國家有56個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獨特風俗,因為國家鼓勵民族多樣性,尊重少數民族的習慣,所以有些風俗至今都在流傳。
  • 漫遊綺麗純淨的瀘沽湖探秘我國現存唯一的母系氏族摩梭人走婚習俗
    在這個風光綺麗的地方,居住著五萬餘名摩梭人。他們有自己本民族的語言,但是沒有文字。這個古老而神秘的民族,迄今為止還遵循著以母為尊,以女為貴,過著母系氏族的大家庭生活。是中國唯一存在的母系氏族社會,原繫著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女子終生生活在母親身邊。
  • 上古時代是由女性當家做主,但母系氏族社會到底出現過嗎?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慢慢轉為定居生活,人口數量也快速增長,便出現了氏族公社,人們認識到氏族內部的繁衍對後代體質影響極大,於是產生了兩個氏族之間通婚,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氏族世系只能按母系計算,被叫做母系社會。這一時期,女性在社會中地位很高,掌握著氏族的領導權。
  • 母系氏族公社的緣起
    我們的祖先自從過渡到新人階段,就到了舊石器時代的晚期,由於生產力的繼續發展和生產的需要,出現了氏族組織。這種新的社會組織直到進入新石器時代才達到繁榮的階段,社會就產生一種制度—氏族公社制度,那什麼是氏族公社制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