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這麼一個視頻,視頻內容令人吃驚:位於西安小南門四府街多家店鋪被換黑底白字門頭,市民吐槽不吉利,也有店老闆擔心會影響生意。
統一招牌,統一黑底白字門頭,這不僅影響生意,也影響人的心情,影響城市的風貌。
這些年來,隨著城市化發展,從不斷擴建到改造,城市的模樣就跟流水線上的網紅一樣,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唯有各種數據顯示,才知道GDP的高低。然而,一座城市是否繁榮,廣告牌在這其中是起了很大作用。
「地攤經濟」為何火了? 除了解決一部分人的生活需求,還有一方面就是城市的煙火氣和活躍度。這種煙火氣和活躍度恰恰反映出的是一座城市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令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看到不一樣的繁華,令路過這座城市的人看到更豐富的風景。
它是一種人情味之源,令城市充滿了生機。
西安,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座古都,關於它的歷史文化和古蹟,不必細說,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了解。
城市的歷史古蹟豐富,美食小吃種類繁多,還有各種多彩的娛樂活動,如華清池的《長恨歌》、如大唐不夜城….因為文化底蘊足,西安人的底氣也很足,在個性和特色方面大展身手,如摔碗酒、兵馬俑主題酒店、不倒翁小姐姐、西安麵館老闆娘扮唐朝仕女……還有更多在不經意間就突然火遍網絡的人文與景點。
為什麼西安會這麼火?因為有歷史,有文化,有內涵,有底氣。這樣的西安,令人嚮往和憧憬。但「統一招牌、統一黑底白字」頓時煞了風景,不論是白天還是夜晚,沒有誰會喜歡這樣的調調,小南門四府街陷入了沉悶與乏味之間。
我希望的城市活力是夜色之下,活色生香,蓬勃生長也兼收並蓄,鮮衣怒馬裹挾市井煙火。而不是走在街道中間,兩旁是一家連著一家的黑底白字門頭。我抬頭看天,低頭看地,就是不敢左顧右盼。
去過日本的朋友,對日本的街頭小店一定印象深刻。日本的小店十分個性,招牌文化豐富多彩,街頭巷尾往往因為這些店鋪門頭而自成一道風景,吸引了世界各地遊客駐足欣賞,也受到了攝影師、漫畫家等文藝創作者的青睞。
儘管日本小而窄,但城市很精彩,多元化和多功能令人過目難忘。如京都、奈良這兩座千年古都,作為日本人的精神故鄉,它們不僅保存完好,更是儘量避免現代城市化的改造。
小街小巷子裡的那些一排排小店,小而精緻,成為景點以外的另一道吸引人的風景。在狹隘擁擠的街巷之間,那些多而雜的招牌,卻讓人看見不同個性的交融之美,這份精彩,這份熱鬧,才是城市讓人心頭一熱的煙火氣。
統一底色、統一尺寸、統一字體、統一字號,雖然是為了整頓招牌的雜亂無序,也因其老化破損而更改,但這並不意味著城市審美就統一化了。《城市意象》有這麼一段話:「城市的邊界、區域、節點、標誌物的不同色彩和尺度,讓人們對城市有不同的第一印象。」
如果西安的招牌文化在配合市民生活需求的同時,結合歷史和旅遊,一定更是出彩,吸引更多遊客慕名而來。那位走紅的西安麵館老闆娘在我看來是真的有才、有創意,不僅招攬了生意,也宣傳了一波西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