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8日,黃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發布《黃山市關於進一步推動服務業有序開放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要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軌道。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及省防控應急指揮部有關文件精神,現將全市服務型行業有序開業運營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落實負面清單管理
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對部分服務型行業公共場所納入負面清單管理。
1. 住宿行業(含賓旅館、民宿等)、部分餐飲業(含酒店 飯店、大排檔、咖啡廳、茶樓、農家樂等)、室外旅遊景區景點等有序恢復開放,各自主管部門按照相應負面管理清單做好管理服務。
網絡圖
2. 影劇院、棋牌室、遊藝廳、網吧網咖、歌舞廳、KTV、酒吧、公共浴室、足浴店、保健美容店、各類線下培訓機構等服務經營類企業;體育健身館、展覽館、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陳列館等公共文化場所;易造成人員集聚的室內旅遊景點、景區室內場館;以及其他空間相對密閉、人員相對集聚、非基本生活必需的場所及經營行業暫緩開放。
3. 診所等醫療衛生機構按黃疫控辦〔2020〕102號文件要求有序恢復營業。
二、 明確開業必要條件
1. 通風+消毒。加強經營場所通風換氣,倡導開門開窗、採用自然通風營業;有條件的運用排氣扇等機械方式,加強室 內空氣流動;儘量不使用中央空調,必須使用時,應關閉迴風 系統,採用全新風運行,確保室內有足夠的新風量。加強扶手、電梯等公共區域消毒,向顧客提供洗手液、消毒液等消毒用品;直接接觸賓客的公用服務用品,必須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
2. 掃碼+測溫。所有人員(含工作人員和顧客,下同)進入經營場所必須掃描「安康碼」,通過綠色認證方可進入;必須進行體溫檢測,對體溫異常人員拒絕入內、引導就診,並向屬地街道(鄉鎮)報告。
3. 口罩+間距。所有人員進入公共場所必須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間距、減少人員近距離接觸。
網絡圖
三、 壓實各方工作責任
1. 各經營單位要落實經營主體責任,實行公共場所經營單位承諾制,嚴格執行各項防控措施。
2 .相關部門要落實行業主管責任,嚴格對照負面管理清單, 加強事前指導服務和事中事後監管,發現問題督促立即整改到 位,問題嚴重的不允許開業復工。
3.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明確部門職責,細化管理措施, 抓好監督管理服務各項工作。
附:黃山市住宿業、餐飲業、旅遊景區恢復營業負面管理清單
住宿業恢復營業負面管理清單
1.防護物資(口罩、手套、消毒液、洗手液、體溫計等) 準備不足,不能滿足疫情防控日常工作需求的。
2.未能建立員工健康日管理機制,未能每天開展兩次體溫 檢測並登記的;工作人員14天內行程軌跡不清楚的;未落實員工用餐分餐管理要求的。
3.未檢查「安康碼」的;未實行入住賓客登記制度的;未能 阻止未佩戴口罩及發熱、乾咳等疑似症狀的客人和14天內到過 疫情嚴重或高風險地區的人員入住的;對疑似病情不及時報告的。
4.允許非同行人員共住一間房的。
5.未設立臨時隔離點,出現疑似症狀人員時不能實施暫時 隔離的。
6.公共區域未設置口罩專用回收箱,垃圾箱未能及時清潔 消毒的。
7.人員聚集管控不力,遊泳池、娛樂場所、會議室未經同 意擅自開放營業的。
8.未對全體員工開展疫情防控培訓的,「四不要求"(不集中會議、不扎堆聊天、不相互串崗、不集中就餐)落實不力的。
二、餐飲業恢復營業負面管理清單
1.未建立員工健康日管理機制,未能每天開展兩次體溫檢測並登記的;對員工14天內行程軌跡不清楚的;未落實員工用餐分餐管理要求的。
2.未檢查「安康碼''的;未能進行實名登記的(每桌至少登記一名用餐顧客的姓名和聯繫方式);未阻止不戴口罩或者有發熱、咳嗽、呼吸道感染等症狀人員入內的;對疑似病情不及時報告的。
3 .防疫物資(口罩、手套、消毒液、洗手液、體溫計等)準備不足,不能滿足疫情防控日常工作需求的。
4.未能落實堂食管理要求的(大堂減少桌椅擺放,餐桌實際使用數量不超過平時的50%,桌椅間距應不少於1米,大堂 顧客同向相坐,面對面距離不少於1米;包間包廂只開一桌, 顧客隔位相坐,不得拼桌,每桌人數不超過10人;配備「公勺公筷")的;存在拼餐或集體聚餐(宴席)的。
5.存在非法食用、交易野生動物的;存在圈養、宰殺、製售活禽的。
6.沒有空氣淨化消毒裝置的中央空調的。
網絡圖
三、旅遊景區恢復營業負面管理清單
1.未能建立景區疫情防控與開放工作機制,未制定《景區新冠肺炎防控應急預案》,未設立臨時隔離點的。
2.未建立工作人員健康日管理機制,未能每天開展兩次體溫檢測並登記的;對員工14天內行程軌跡不清楚的;未落實員工用餐分餐管理要求的。
3.未檢查「安康碼」的;未落實實名制購票和遊覽的;未阻止不戴口罩或者有發熱、咳嗽、呼吸道感染等症狀人員入內的; 對疑似病情不及時報告的。
4.防疫物資(口罩、手套、消毒液、洗手液、體溫計等) 準備不足,不能滿足疫情防控日常工作需求的。
5.未實行預約制等限流措施的(日接待量不超過日最大承 載量的50%,瞬時承載量不超過最大瞬時承載量的30% )。
6.易造成人員集聚的室內旅遊景點、景區室內場館等仍對外開放的。
7.未能嚴格落實公共衛生管理要求的(垃圾箱實行「一日 兩清理兩消毒"、廁所及時清理消毒)。
8.景區內未禁止聚餐的(應採取分餐制)。
9.違規接待高風險、中風險地區遊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