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暇之餘,
帶上三五好友,
來虹山這些地方......
石龍谷生態遊樂園
九品蓮花基地
彩虹瀑布
松竹文化公園
登山探險、騎馬射箭
觀花賞景、聽瀑戲水
吸氧休閒,無不適宜
這就出發,帶你尋找驚喜!
第一站
石龍谷森林遊樂園
在石龍谷景區,白天享受森林氧吧裡高含量負氧離子,晚上在露營地遙望星空。
相比於泉州市中心嘈雜的環境,石龍谷多了一份靜謐舒心,沒有車馬喧囂,只有蟲鳴鳥叫與潺潺水聲,走在青山溪澗間,讓陣陣涼意褪去身上的疲憊;漫步森林氧吧,呼吸一口石龍谷的空氣,瞬間神清氣爽。
第二站
九品蓮花池
走在特色木棧道上,水質清透的池塘上,層層疊疊碧綠的荷葉,遍浮著各色蓮花,金的、黃的、粉的......佇立在池塘中,搖曳生姿,一縷微風襲來,蓮香四溢。
來虹山賞蓮花百姿,品蓮茶馨香,嘗蓮宴清六腑,取花蕊嫩紅妝,別有一番情趣!
第三站
彩虹瀑布
「山有白虹漈,有龍潭,歲旱禱之,去氣升潭中,如虹,三日內必雨。」蜿蜒的溪水從80多米的斷崖中飛流而下,濺起的水霧在陽光的照射下形成一圈圈美麗的彩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奇觀。當瀑布瀉落在石頭上,水霧會隨風飄散,甚至撲面而來,站在瀑布邊,那股清涼不止一點點。
第四站
松竹文化公園
松竹文化園位於油花基地和瀑布中間的古松竹林。作為連接兩大景區的過渡區域,是過往遊客遊玩小憩的休閒地帶。主體建築以松竹亭為代表,就地取材,把「歲寒三友」松之堅毅挺偉,竹之節氣堅正與社會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合,別具匠心的松竹建築群,是美麗虹山一處自然與人文融合的絕妙佳景。
第五站
虹山美食
虹山美食繁多且鮮美。口味清淡,卻精工細作,如今「紅心地瓜」與霜凍芥菜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虹山名片。除此之外,虹山原生態的農家菜、特色小食等,也讓遊客讚不絕口、回味無窮。
華麗轉身
「虹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了一方精緻的山水,自然風光讓我們流連忘返。」 「彭祖文化學養生,虹山瀑布看彩虹,虹山特色紅心地瓜美滋滋。」行走在虹山的遊客,無不為虹山生態美景感嘆,為內容豐富的旅遊業態「點讚」!
曾經,大家對虹山旅遊的認識是油菜花外無風景,如今,虹山鄉旅遊大有可玩,四季皆景,讓遊客的腳步「慢」下來,身心「留」下來。
「以前大家掙錢只能外出打工或者幹點農活,一年下來,才能獲取微薄的利潤。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吃上旅遊飯了。」得益於虹山加快發展全域旅遊戰略,村裡許多農民賣起了特產,依靠虹山特產參與旅遊經營,實現增收。據不完全統計,在2014年-2016年期間,每年來虹山旅遊的遊客量均超20萬人次,單日遊客突破2萬人次,帶動了虹山各類美食、土特產年銷售達200萬元以上。
2016年,虹山鄉根據旅遊資源稟賦特徵及旅遊精品項目空間分布情況,編制了《虹山鄉全域旅遊規劃》,以全域旅遊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康養天堂 五福虹山」為形象定位,融合彭祖養生文化,以「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引申出「長壽」「富貴」「康寧」「好德」「人和」的五福概念,並結合村莊現有資源優勢,著力打造「松之長壽」——松角村、「人之富貴」——蘇山村、「食之康寧」——白鳳村、「水之好德」——虹山村、「蓮之人和」——前坂村的虹山「五朵金花」,構築休閒樂活養生小鎮。
發展全域旅遊,完善基礎設施是關鍵。虹山鄉加大道路景觀整治,拓寬鳳翔路(原蘇白路)、彩虹路等道路;同時,加強綜合環境整治,全鄉垃圾清理外包給清潔公司,建立虹山鄉衛生清潔微信平臺,每天由專人發布清理垃圾情況,形成群眾參與監督的良好氛圍;對河塘水系進行整治和疏通,保護和改善水環境;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水系治理、美化水域、流域生態環境相結合,加快沿漈溪不同區段親水平臺、步行漫道等建設。
蟬鳴鳥叫,賞花納涼…...
呼吸新鮮空氣、養生避暑、品嘗地道佳餚,
不一樣的休閒養生體驗,就來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