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第一次去文昌,登銅鼓嶺,「風動石」鼓,「七洲」仙境,海天一色,俯瞰月亮灣,一鉤彎月練臥海岸,回望西南,椰林掩映,漁帆影綽。此次去海南,行程的最後理所當然地就留給了文昌。
分界洲往文昌,經過萬寧,海南四大美食,萬寧佔二,女兒因此堅持要在這午餐,導航東山嶺,穿過滿坡的柱花草,赴「東山羊」原產地之約,過了一把東山羊的「手口撕扯,牙啃齒切」的「嘴癮」,酣暢淋漓後還惦記著「和樂蟹」,無奈腮幫子一陣一陣地發酸,趕緊往瓊海尋找清補涼冰鎮冰鎮,據傳瓊海才是清補涼的故鄉,我們來個「正本清源」啦!
一路縈繞著清補涼的冰爽椰香,我們直奔文昌。出海瓊高速,轉航天大道,跨清瀾,過龍樓,入鑽石大道,拐入「海邊村」一片無邊無際的椰林裡,羊腸小道,曲曲折折,兩旁椰樹,夾道斜立,椰枝密密地交織在天空,偶爾從樹頂縫隙裡跌落幾幀藍天,悠悠地牧著幾朵白雲,車子擦著椰樹兜兜轉轉,聽聞一陣陣海浪聲後,我們到達海邊的小村落,臨海而居的「花築•海暇民宿」。
由於海子的一句「面朝大海」,從此,多少人夢想「我有一所房子」,嚮往質樸、簡單而隨性的生活。然而,絕大多數人只是一種美好的嚮往。一個出生湖南的新北京人,「花築•海暇民宿」的老闆他做到了,圓了「只願面朝大海」,四季花開的夢想,並且將他的夢想傳遞給更多追求「面朝大海」的旅行者。
2009年,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奠基,跨年後,張*所在的部隊從北京開赴海南參與發射塔的建設,3千多個日日夜夜,與海南與文昌與龍樓特別是與航天發射塔結下了難以割捨的情誼,2019年退役,選擇自主擇業的他立馬就回到了這裡,選擇「面朝大海」,更是「面朝發射塔」的小漁村,夢築航天,花築海暇。
忙忙碌碌的他只要一有空閒,喜歡靜坐自家小院裡的椰子樹下,腳下,是潮漲潮落的一灣海水,遠處,是夢縈魂牽的發射塔。
上午去龍樓繼續「清補涼」的味道,採購海鮮,回到民宿親自下廚,正遺憾漏買了文昌雞,巧的是從上海交大來的小情侶正好在做這道海南名菜,總算是飽了「文昌雞」之口福。
離開文昌,前往月亮灣踏浪,尋跡宋氏祖居。民國時期的「國民嶽父」宋耀如就出生在這裡,「教子當如宋耀如」,宋氏三姐妹三兄弟如此出色,就是有個好父親。他畢業美國南方「哈佛」範德堡大學,一個純粹的基督徒,更是一個堅定的民主「隱君子」,他秉承:「皮囊非所倚,唯才華與勇氣,足可照亮坎坷之路」的教子信條,造就了「民國第一家庭」。
名噪東南亞的小吃抱羅粉,就因出產文昌抱羅鎮而名,我們特意繞道抱羅,一品海南「第一粉」的柔軟爽滑,酸辣味鮮。路旁連綿的水果攤,我們只挑番石榴,刨皮切塊,最後還不忘交待:「記得加辣椒鹽哦。」「哈哈,你們一定是老海南了,旅遊客是不買石榴的,更不用說要加辣椒鹽了。」
是呀,在海南這麼多年,已經揉合了一些飲食習慣,我以為,人一旦適用了某些習慣,那麼,就有了第二故鄉,即便離開,懷念也會像野草,頑強地蓬勃在你的生命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