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淋巴管生成和轉移研究獲進展

2020-12-18 科學網

 

近日來自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院和山東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Collaborative interplay between FGF-2 and VEGF-C promotes lymphangiogenesis and metastasis」的研究論文,證實FGF-2和VEGF-C之間的協同互作促進了腫瘤淋巴管生成和轉移。相關成果發布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領導這一研究是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院微生物和腫瘤生物學中心的曹義海(Yihai Cao)教授。其早年畢業於山東醫學院,1993年於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院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之後在哈佛醫學院接受博士後訓練,並擔任講師,2002年任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院微生物和腫瘤生物學中心副教授,2004年任教授。擔任Nature Medicine、Blood等10餘個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的審稿人或編委。多年來一直從事血管生成和抑制領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

 

侵襲和轉移是惡性腫瘤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臨床及病理觀察發現,當實體腫瘤生長到1~2mm3的體積時,一般需要新生血管的生成,為腫瘤內部的細胞提供營養,從而促進腫瘤組織進一步生長,並為腫瘤的轉移提供血行通道。但大部分惡性腫瘤最初的轉移並不是通過血管,而是通過淋巴道。對許多原發腫瘤而言,瘤周或瘤旁淋巴管內有腫瘤細胞存在的現象並不少見,腫瘤細胞轉移至局部淋巴結可被視為腫瘤轉移的早期信號。

  

近年的一些研究證明,腫瘤細胞可以通過表達淋巴管生成的調控因子誘導淋巴管生成,並且促進腫瘤細胞的淋巴道轉移。這些發現使得淋巴管生成開始成為研究腫瘤淋巴道轉移的焦點。但目前對於在促進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管轉移中各種淋巴管生成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仍知之甚少。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證實FGF-2和VEGF-C兩個淋巴管生成因子協同促進了腫瘤微環境中的血管發生和淋巴管生成,導致了廣泛的肺轉移和淋巴結轉移。當研究人員將兩個因子共同輸入到小鼠角膜中時發現導致了血管發生和淋巴管生成。在分子水平上,他們證實表達於淋巴管內皮細胞中的FGFR-1是調控FGF-2誘導的淋巴管生成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受體。

 

有趣的是,VEGFR-3介導的信號是FGF-2和VEGF-C誘導的淋巴管生成中淋巴管頂端細胞形成的必要條件。因此,一種VEGFR-3特異性的中和抗體可顯著抑制FGF-2誘導的淋巴管生成。而VEGFR-3誘導的淋巴管內皮細胞頂端細胞形成是FGF-2刺激的淋巴管生成的首要條件。在腫瘤微環境中,FGF-2 和VEGF-C的相互作用共同刺激了腫瘤生長、血管生成、瘤內淋巴管生長和轉移。因此,幹預和靶向FGF-2 和VEGF-C誘導的血管原性和淋巴管生成協同作用有可能是一種癌症治療和預防轉移的有潛力的重要方法。(來源:生物通 何嬙)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中藥可切斷腫瘤轉移通路
    研究發現:中藥可切斷腫瘤轉移通路 2012年09月09日23: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 「郝迎旭主任談」中醫藥是如何有效抑制腫瘤發展及其轉移的
    現代醫學發現惡性腫瘤、血液凝固、新血管生成三者關係密切;腫瘤的發生、發展、轉移也與凝血系統異常、新血管生成密不可分。 另外,瘀血體質的人有癌變的傾向,癌變後惡性轉移率和復發率明顯比較高、預後也欠佳。而且,持續性血液高凝狀態與癌症前期的關聯也早已被建立。
  • 英國研究發現中藥可切斷腫瘤轉移通路
    腫瘤出現轉移擴散意味著腫瘤病變已經發展到晚期,不久前,國際權威學術雜誌《抗癌研究》刊發了英國卡迪夫大學關於中藥抑制腫瘤轉移的研究報告,在國際上引起廣泛關注。惡性腫瘤細胞非常容易從原發病灶上脫落,脫落的腫瘤細胞隨血液或淋巴流布全身,一旦條件成熟,就會像種子一樣在身體的任何組織器官種植,形成轉移性病灶,破壞臟器功能,最終導致患者死亡。出現轉移性病灶的患者,腫瘤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全身性病變,必須採用化療等全身性治療手段來解決,但化療又有骨髓抑制、肝腎損傷、消化道反應等毒副作用,給腫瘤患者帶來許多痛苦。
  • Fat1缺失促進腫瘤惡性進展
    Fat1缺失促進腫瘤惡性進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7 15:50:40 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ULB)Cdric Blanpain團隊取得一項新突破。
  • 研究發現顱底腦膜淋巴管引流腦脊液
    研究發現顱底腦膜淋巴管引流腦脊液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1 18:55:10 近日,來自韓國科學技術院的Gou Young Koh和Sung-Hong
  • 研究揭示腫瘤進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染色體不穩定性和核型順序
    研究揭示腫瘤進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染色體不穩定性和核型順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3 16:20:07 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Charles Swanton研究小組,揭示了腫瘤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染色體不穩定性和核型順序
  • 科學家繪製出人類腫瘤細胞系的轉移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人類腫瘤細胞系的轉移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13:51 美國哈佛大學Todd R. Golub、Xin Jin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人類腫瘤細胞系的轉移圖譜。
  • 研究團隊創建了癌症在人體內的轉移圖
    據《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科學家發現,癌症是否擴散、擴散得如何以及向哪個器官擴散,取決於許多遺傳和臨床因素。研究團隊將... 據《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科學家發現,癌症是否擴散、擴散得如何以及向哪個器官擴散,取決於許多遺傳和臨床因素。
  • 兩種促癌基因或能互相協作促進癌症轉移進展
    2020年1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Lif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史丹福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名為MYC和TWIST1的促癌基因或能「拉攏」機體免疫細胞促進癌細胞擴散,阻斷這一關鍵步驟或能有效抑制癌症進展,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臨床研究者識別出患者發生癌症轉移的風險,從而就有望幫助開發抑制癌症轉移的新型療法
  • 淋巴管分泌信號促進心臟生長和修復
    淋巴管分泌信號促進心臟生長和修復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00:17 美國西北大學Guillermo Oliver研究小組發現,淋巴管分泌信號可促進心臟生長和修復。
  • 生成對抗網絡的最新研究進展
    當然,許多研究人員已經提出了很好的解決方案,以減輕 GAN 網絡訓練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問題。然而,這一領域的研究進展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人們來不及去追蹤很多有趣的想法。這個博客列出了一些常用的使 GAN 訓練表現穩定的技術。
  • 胃癌治療藥物研究進展(2018)
    、轉移、化療耐藥及預後不良有明顯的相關性,研究顯示胃癌HER-2陽性率約為15%~45%。當細胞用EGF處理後,HER-2和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在功能上相關,起反式激活作用。EGF與EGFR/HER-2異源二聚體結合較與EGFR同源二聚體結合具有更高的親和力,且異源二聚體較同源二聚體對正常和腫瘤細胞都有更大的刺激生長活性。
  • 患者想知道:什麼是癌細胞的浸潤和轉移?我也會轉移嗎?
    我們經常看到檢查報告中會出現這樣一個詞語:浸潤和轉移,讓我們不知其所以雲!事實上:癌細胞的浸潤轉移往往就是惡性腫瘤最重要的特徵,這也是臨床上那麼多治療腫瘤患者失敗和導致其死亡最主要的原因!那麼到底什麼是癌細胞的浸潤和轉移呢?事實上,浸潤和轉移是癌細胞兩種不同的病理過程。
  • Nature:如何通過輕鬆按下代謝開關就能有效減緩腫瘤的生長和進展?
    2020年8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名為絲氨酸軟脂醯轉移酶(SPT,serine palmitoyl-transferase)的酶類或能作為一種代謝反應開關來抑制腫瘤的生長。
  • 提出腫瘤轉移新理論
    2016年8月17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州納米系統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證實關於一些癌細胞如何發生轉移的一種不同尋常的理論上取得重大進展。他們的發現可能導致人們開發出新的治療策略阻止黑色素瘤擴散。
  • 友芝友醫療科技與上海立迪聯合推動循環腫瘤細胞下遊應用研究戰略...
    雙方計劃將CTC單細胞全基因組分析上下遊技術進行整合,通過系統的研究,揭示CTC單細胞全基因組分析及下遊應用的意義,推進個體化精準醫療技術的應用研究,造福於腫瘤患者。CTC是指從實體瘤脫落進入到血液循環中的腫瘤細胞,它逃脫免疫攻擊並存活下來,是腫瘤轉移、復發的最主要原因。
  • 「冷腫瘤」變「熱腫瘤」!motixafortide治療胰腺癌療效強勁
    該隊列評估了motixafortide(BL-8040)與抗PD-1療法Keytruda(可瑞達,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單抗)和化療組成的三聯療法,二線治療IV期胰腺導管腺癌(PDAC)的療效和安全性。   該隊列共入組了43例最初診斷為不可切除性IV期轉移性PDAC患者,這些患者在接受吉西他濱方案一線治療後病情進展。
  • 2020 ESMO ASIA | 消化道腫瘤重磅研究盤點
    2020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峰會(ESMO ASIA)年會採用線上虛擬會議的形式,於11月20-22日隆重召開。醫脈通特梳理了胃腸道腫瘤領域口頭報告專場和迷你口頭報告專場的重磅研究,與您分享!分層因素包括大血管浸潤和/或肝外轉移(是否存在)、基線甲胎蛋白水平(<400和≥400 ng/ml)和ECOG體能狀態(0和1)。主要研究終點是由獨立影像學評審委員會(IRRC)根據RECIST v1.1標準評估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
  • 中藥是否能降低腫瘤發生率和死亡率?
    是威脅美國人類健康和生命的一個主要疾病。我國還沒有全國腫瘤發生和死亡的全面準確的調查。但是,根據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咧中心發布的上海市城鎮居民腫瘤調查,2008年全上海的腫瘤發生和死亡粗率分別為374.82/10萬和283.42/10萬,死亡率居心腦血管疾病之後。因此,腫瘤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病,而且診斷和治療非常困難,這己經成為醫學界和社會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