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康師傅解散」被誤讀傷害了誰?

2020-12-2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6日電 新年伊始,當人們還沉浸在元旦的歡樂氣氛中,2號晚上忽然傳出一條「驚人」的消息,臺灣康師傅解散了!有媒體報導,臺灣康師傅決議自2017年1月1日解散。

  不少網友紛紛表示要過節前趕緊買幾箱收藏,很多人「從小吃到大」的康師傅方便麵,真就這麼沒了?

  這其實只是個誤會。

  康師傅控股連夜回應稱,臺灣康師傅是康師傅控股的子公司,經營範圍僅限臺灣地區,主營業務是方便麵生產設備的租賃和進口,不涉及任何食品生產經營。因2015年後公司在臺灣地區已不再委託其他公司生產銷售康師傅方便麵,該子公司已無任何實質經營業務,因此董事會決定依法辦理清算解散。

  謠言沉渣泛起再度混淆視聽

  至此,事情似乎很簡單,一樁稀鬆平常的公司經營行為罷了,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一夜之間各路信息爆炸式傳播,據悉僅到3日中午就有4300餘條報導。一些媒體平臺上有人甚至不惜翻出多年前的謠言來,改頭換面危言聳聽吸引眼球。在康師傅看來,這是一場誤會引發的輿論風波,只是代價有點大。

  但謠言總是能夠如病毒般滋生,並且比病毒傳播的更快更廣。記者看到,很多媒體平臺上再次出現各種關於康師傅的謠言,有人將2015年的臺灣導遊視頻謠言翻出,借臺灣康師傅解散再度傳播,並配文字呼籲「全民抵制康師傅」。

  當年的導遊視頻謠言傳的沸沸揚揚,國家質檢總局出面澄清也止不住流言蜚語,不少公眾號跳出來煽風點火。當時《網際網路約談十條》剛剛出臺,對傳謠者的制裁手段也沒有現在嚴厲,康師傅一怒之下與造謠傳謠者對簿公堂,儘管判決勝訴被告公開道歉但名譽損失已難換回。

(臺灣導遊視頻首發者「柯笑陽」在 2016 年 7 月 7 日的《新民晚報》登報導歉)


(福州市晉安區人民法院判決書部分內容)

  當年傳播此視頻的微信公眾號,不少已被法院判決侵權並道歉賠償。如今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在點擊轉發時,仍很難意識到自己又被惡性商業競爭利用,冒著違法侵權的風險在傳播謠言。

  據康師傅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從已獲取的輿情數據來看,2日、3日凌晨至深夜,有大量屬性、內容高度一致的ID在同一時間刷帖評論。很顯然有競爭對手在背後推波助瀾,藉此次臺灣康師傅關停的事件再次炒作謠言詆毀康師傅。

  植樹十年功伐樹一分鐘

  在這場風波中「躺槍」的僅僅是康師傅嗎?

  康師傅因為樹大招風,早已成了專業背鍋俠,但若網絡謠言的背後是惡意商業競爭,那麼這無疑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打法。因為謠言導致的信任危機,傷害的絕不僅僅是康師傅,而是整個方便麵行業和國內食品安全的大好局面。

  據世界方便麵協會統計,2015年中國方便麵消費量達到404.3億份,名列世界榜首。然而與消費總量相對應的是,我國方便麵銷售已經連續4年下滑。2014年,全國原有的28家方便麵企業只剩下22家,有9家銷售額下跌,全行業產量下跌10.6%,銷售額下跌7.9%。

  有趣的是,方便麵已成為全球僅此於麵包的第二大主食產業:2015年日本方便麵產量上升了1.2%,俄羅斯則以超過27%的速度在增長,韓國人均消費量已達72包,而中國不到25包。在全球方便麵行業穩定快速發展時,中國方便麵行業卻呈現「斷崖式」下跌的情況。究其原因,除了外部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帶給行業的挑戰外,方便麵行業遭遇的食品謠言難辭其咎。 「每一次負面消息炒作的背後,都使行業蒙受重大的損失。同時,也誤導了消費者。」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教授曾表示。

  康師傅在中國大陸發展壯大,25年來無論在食品安全產業鏈管理還是社會公益貢獻有目共睹,都堪稱行業表率。植樹十年功伐樹一分鐘,一家企業要打造值得信賴的品牌非朝夕之功,但是謠言肆虐帶來的傷害卻是立竿見影,有可能將數十年苦心經營的企業毀於一旦。然而,謠言過後,企業經營陷入困境,整個行業發展被迫停滯,消費者對國產食品喪失信心,甚至不得不高價購買進口食品,如此一地雞毛誰來收拾?受傷害的僅僅是企業嗎?

  如今,在實體經濟普遍低迷的大環境下,食品生產企業更是步履維艱,任何涉及食品安全的謠言都可能致使整個行業雪上加霜,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需要的是攜手應對,共體時艱,而不能惡意競爭,落井下石 !

  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再遭挑戰

  事實上,謠言產生的傷害還不止於此。有媒體文章稱,臺灣康師傅解散是因臺灣「滅頂」運動導致的,臺灣人民對於食品安全問題可謂「零容忍」,而大陸地區對於康師傅卻相對寬容。更有甚者,藉機炒作「臺灣的食品安全標準高於大陸」。

  康師傅控股在聲明中說得明白,臺灣康師傅經營範圍僅限臺灣地區,主營業務是方便麵生產設備的租賃和進口,不涉及任何食品生產經營。剝離這塊沒有業務的資產,對於康師傅來說是一次正常的公司治理行為,跟食品安全沒有一點關係。

  至於所謂「臺灣的食品安全標準高於大陸」的說法,更是別有用心的無稽之談。臺灣的食安管控其實並不如外界所想像。據大公網12月6日報導,中國江南大學、曲阜師範大學和《中國食品安全報》在北京聯合發布的《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6)》中指出,臺灣是大陸進口不合格食品的第一大來源地。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將達到近1100項,涵蓋2萬項指標,基本覆蓋所有食品類別和主要危害因素,新出臺的食品安全法確保「四個最嚴」落到實處。較之臺灣,大陸的食品管控儼然更為嚴格。

  但是謠言並不會因為真相的顯而易見而停止傳播,個別自媒體為私利編造傳播謠言,網民動動手指就將聳人聽聞的謠言分享傳播出去,由此帶來的影響卻是難以估量的。謠言傳播的成本之低,速度之快,在新媒體時代體現得尤其明顯。

  娃哈哈市場部部長李鳳媛曾表示,2013年來,娃哈哈遭遇謠言攻擊30000條,轉載和瀏覽量1億7000萬次,損失預計達50億。

  可見,社會公眾對於食品安全的信心建立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但謠言帶來的傷害卻可能使這種努力毀於一旦,每個人的轉發和傳播都可能幫助謠言傳播。維護我國食品安全大環境的健康有序,與社會各方息息相關,只有政府媒體企業專家和大眾共同努力,才能清除謠言滋生和傳播的土壤,為食品安全大環境注入正能量。

  近日,中央提出要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而實體經濟面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企業運行成本高首當其衝。運行成本不只是經濟成本,還包括社會成本,如何為企業發展構造健康的商業環境和輿論環境,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體經濟的興衰不僅關係到企業和行業的生存發展,更與國家經濟發展的動能強弱息息相關。營造健康積極的商業環境和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如何建設製造業強國,需要政府、企業、媒體、大眾各方挽起袖子守土有責,才能讓中國品牌贏得世界尊重,人人受益。

相關焦點

  • 臺灣康師傅解散,大陸康師傅回應:對業務無影響
    臺灣康師傅解散,大陸康師傅回應:對業務無影響 iwangshang / 李夢琪 / 2017-01-03 摘要:2017年1月1日,臺灣頂新集團發表聲明稱,臺灣康師傅決議自2017
  • 臺灣康師傅解散不影響大陸業務
    本報訊(記者 孫杰)據報導,臺灣康師傅自2017年1月1日解散。康師傅控股昨日聲明稱,臺灣康師傅解散並不影響康師傅大陸公司業務。
  • 「臺灣康師傅」解散清算 康師傅方便麵照樣有的吃
    臺灣頂新集團主要品牌  臺灣頂新集團2日晚證實,經董事會決議,臺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自2017年1月1日解散,之後將進行清算公告。昨日,長江日報記者聯繫了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華中地區公關負責人,對方表示,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主業生產經營一切正常,無不利影響。  據悉,臺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在臺灣的子公司,經營範圍僅限臺灣地區。  頂新集團公共事務室負責人表示,臺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過去業務僅是進口生產設備,並出租給味全委託生產。
  • 臺灣康師傅宣布解散 曾因餿水油事件遭兩岸共同抵制
    頂新集團證實,經董事會決議,臺灣康師傅決定自2017年1月1日起解散。頂新集團公共事務室副總經理賈先德2日晚答覆媒體詢問時表示,這對聚焦大陸市場的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的營運及財務沒有任何重大影響。  據臺灣「中央社」2日報導,賈先德表示,臺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過去業務僅是進口生產設備,並出租給味全委託生產,2015年爆發油品事件後,臺灣已不再生產銷售康師傅方便麵,因此基本上沒有任何實質營運業務,董事會決定辦理公司解散清算事宜,後續將按公司法程序進行。
  • 康師傅宣布解散 臺灣同胞的泡麵祖國母親承包了
    對於吃過康師傅方便麵的人來說,二十四年,康師傅貫穿了不止一代人的成長記憶。但即便歷史悠久,臺灣的康師傅,在元旦終於宣布已經解散了。  「滅頂」終告捷 康師傅被解散   據媒體報導,頂新集團1月2日證實,經董事會決議,臺灣康師傅公司自2017年1月1日解散。
  • 臺灣康師傅解散:當地再也見不到這牌子方便麵
    媒體報導,頂新集團證實,臺灣康師傅已於2017年1月1日解散,3日登報清算公告。集團公關負責人介紹,臺灣康師傅解散,不影響大陸母公司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的掛牌。資料顯示,臺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過去業務僅是進口生產設備,並出租給味全委託生產,2015年爆發油品事件後,臺灣已不再生產銷售康師傅方便麵,因此,基本上已無任何實質營運業務。此前在2014、2015年,康師傅爆發「黑心油」事件,臺灣民間自發進行「滅頂行動」。
  • 康師傅回應解散臺灣地區公司:集所有力量傾注大陸市場
    康師傅回應解散臺灣地區公司:集所有力量傾注大陸市場  ■本報記者 夏 芳  從2003年4月24日註冊到2016年12月31日宣布清算解散,臺灣康師傅公司走到了盡頭。
  • 臺灣康師傅突然宣布解散,不再生產方便麵,背後真相太驚人!
    目前最大股東為頂新(開曼群島)控股有限公司,佔有股份達33.27%,其次是日本三洋食品株式會社,佔股33.18%,最大個人股東為康師傅品牌創始人魏應州,持股0.4%。而這樣一個看上去既有錢又有名的集團公司卻在2017年1月1日,剛剛過去的元旦,宣布解散臺灣康師傅,不再生產方便麵。
  • 臺灣康師傅元旦已解散 不再生產銷售方便麵
    頂新集團證實,臺灣康師傅決議自2017年1月1日解散。頂新集團公共事務室副總表示,臺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過去業務僅是進口生產設備,並出租給味全委託生產,2015年爆發油品事件後,臺灣已不再生產銷售康師傅方便麵,因此,基本上已無任何實質營運業務。
  • 臺灣康師傅宣布解散不影響大陸 但泡麵族已轉為外賣族
    臺灣康師傅宣布解散  方便麵業務不受影響?但「泡麵族」已轉為「外賣族」  塗端玉  廣州日報訊 (記者塗端玉)臺灣康師傅對外宣布解散了!在業內人士眼中屬於「問題油」後遺症,而在不少網友看來則是「童年小夥伴」的告別。
  • 地溝油事件「代價」無窮 臺灣康師傅已垮臺
    中國青年網1月9日電 兩年前的「黑心油」事件給康師傅在臺灣的業務帶來巨大影響,近日臺灣康師傅已宣布解散。雖然中國內地沒有大的影響,但是康師傅這個20多年的老牌子市場出現嚴重萎縮。外加受到大陸外賣的衝擊,自身又缺乏創新,短短五年,大陸康師傅市值已縮水達900億!
  • 康師傅方便麵因何敗走臺灣
    深圳商報駐臺北記者 鄧小群 文/圖 在臺北各大賣場、便利店,記者看到貨架上泡麵依舊琳琅滿目,但是唯獨大陸人熟悉的康師傅方便麵不見蹤影。1月2日頂新集團發出聲明,稱集團在臺灣已經不再生產、銷售康師傅方便麵,董事會決議依法辦理公司解散清算。 當年頂新集團砸下巨資,在天津打造康師傅方便麵生產線,短時間內掙到豐厚利潤。
  • 臺灣康師傅被黑心油撂倒 大陸方便麵業務也陷低谷
    臺灣康師傅的解散只是康師傅控股倒下了一個並非主業的子公司。康師傅控股稱公司的主業生產經營一切正常,無任何不利影響。臺灣老牌食品品牌康師傅選擇了在2017年的第一天宣布解散,意味著這一品牌徹底退出臺灣市場。儘管已經長期沒有業務,但是選擇這個日子告別還是十分出人意料。
  • 臺灣康師傅的倒掉,是食品安全的一面鏡子
    據媒體報導,臺灣康師傅自2017年1月1日解散。為防誤解,康師傅控股連夜發聲明澄清,表示臺灣康師傅系康師傅控股的子公司,大陸的康師傅生產經營一切正常。其實,臺灣康師傅早就倒掉了,解散只是一個最終的手續。康師傅控股的聲明說「2015年後本公司在臺灣地區已不再委託其他公司生產銷售康師傅方便麵」,然而這裡的背景並沒有被交代。2014年,康師傅在臺灣地區爆發「黑心油」事件,遭到臺灣民眾的自發抵制。
  • 康師傅放棄臺灣市場幕後 大陸市場求穩是關鍵
    經頂新集團100%投資的臺灣康師傅公司董事會決議,臺灣康師傅於2017年1月1日正式清算解散。臺灣康師傅董事長賈先德表示,2015年臺灣康師傅已無實質營運,因此董事會決定清算解散,後續將按公司法程序進行。(中國經營報)   康師傅退出臺灣市場成為2017年第一天的爆炸性新聞。
  • 臺灣康師傅再見了,還有多少回憶殺的食品也早就消失了
    這兩天,臺灣頂新集團扔出了一顆重磅「炸彈」,決議其旗下的臺灣康師傅自2017年1月1日正式清算解散,引來了各方媒體和網友們的關注。很多網友紛紛表示,「康師傅」難道真要再見了?對於,沸沸揚揚的解散爭議,臺灣康師傅公司董事長賈先德表示,臺灣康師傅主要進口機器設備,並不涉及任何食品生產經營業務。2015年後已沒有任何實質營運,因此進行清算解散,對大陸市場並無影響。」說起來,康師傅在臺灣地區也曾經是風光無限。
  • 統一大戰康師傅,誰是贏家?
    1967年,統一在中國臺灣成立。當時正值臺灣經濟蓬勃發展,人民的購買力大增,統一手下的雞汁排骨麵、滿漢大餐、肉燥面等產品,深受臺灣民眾的歡迎。套用格林公式就是:在康師傅崛起之前,統一已經是中國臺灣泡麵市場的老大了。步入90年代,改革開放讓統一注意到了中國大陸廣闊的市場。於是統一帶著曾經在中國臺灣取得成功的方便麵們,試圖徵服大陸市場。
  • 康師傅解散?吃不到方便麵了?真相是……
    8月3日,一則「臺灣良心導遊向大陸遊客揭露康師傅驚天內幕」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中熱傳,稱頂新在大陸使用餿水油量是臺灣的56倍。康師傅當日發布聲明稱,針對相關視頻中的惡意中傷行為,已向警方報案,提請司法介入調查。
  • 泡麵又成「香餑餑」,康師傅「王者歸來」,背後老闆為臺灣首富
    而隨著泡麵行業整體回暖,作為「泡麵一哥」的康師傅也是王者歸來了。2月3日至2月14日期間,康師傅股價上漲12%,截至2月17日收盤,康師傅控股最新市值重回850億港元。為了滿足需求,康師傅也加大產能,目前已開啟3條生產線,日產方便麵超400萬包。
  • 康師傅稱餿水油事件系遭惡意中傷 發律師函維權
    中新網9月17日電(財經頻道 秦辰)近日,多家媒體報導稱康師傅被卷進臺灣餿水油風波。而作為本次事件的主動披露者,康師傅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採訪時稱自己是被潑了髒水,「很受傷」,已就此事發出律師函,對實施侵權行為的單位和個人保留追訴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