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河源龍川雜技團赴巴拿馬慰僑演出廣受讚譽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廣東河源龍川雜技團赴巴拿馬慰僑演出廣受讚譽

龍川雜技團演員為巴拿馬人民和僑胞表演滾杯. 張小莉 攝

龍川雜技團演員為巴拿馬人民和僑胞表演集體武術 張小莉 攝

  中新網河源2月22日電(徐小瑜 張小莉)22日,記者從廣東河源市外事僑務局獲悉,由該局帶領的廣東省海外交流協會龍川雜技團前往巴拿馬舉行慰僑演出,今日演出完畢回國。

  據了解,此次慰僑演出受到巴拿馬人民和僑胞的高度讚譽。

  在此次慰僑演出中,廣東河源市龍川雜技團為巴拿馬人民和旅居巴拿馬僑胞獻上了《足蹬椅子頂》、《雙蹬技》、《雙槓桿》、《滾杯》等優秀節目。演員們克服旅途疲憊、時差和飲食不適等困難,以最佳狀態投入表演。從展現人體柔軟之美的《咬花》、《滾杯》,到輕如飛燕,圈立不倒的《鑽地圈》;從以高超平衡技藝著稱的《頂技》、《晃管》到氣勢磅礴、優美矯健的《集體武術》,詮釋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演員們精湛表演贏得了臺下觀眾一次又一次熱烈掌聲,觀眾為演員的高超技藝和熱情所感動,歡呼聲、喝彩聲、掌聲連綿不斷迴蕩在劇場上空。

  巴拿馬廣東同鄉聯誼會會長黃偉文介紹,龍川雜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常在海內外尤其在中南五省作巡迴演出,曾在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坦尚尼亞軍事代表團訪華中舉行專場表演。改革開放後,先後赴香港、日本、美國和新加坡等地作長時間巡迴演出,共2000多場次,觀眾達2500多萬人次,深受海內外各界人士讚賞。

  黃偉文表示,龍川雜技在推動中國雜技藝術的發展及促進海內外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交流上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巴拿馬貿易發展辦事處霍洪海代表稱,對廣東省聯誼總會在這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表示欽佩,也希望通過文化和旅遊等多種渠道的交流,進一步加深兩國人民的友誼。

  巴拿馬房屋部副部長Jaime Ford表示,中國人民和巴拿馬人民的友誼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旅居巴拿馬的華人對巴拿馬國家作出了很大貢獻,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對巴拿馬人民影響極其深厚。完

相關焦點

  • 廣東清遠外僑局攜瑞龍祥獅遠赴巴拿馬慰僑演出
    廣東清遠外僑局攜瑞龍祥獅遠赴巴拿馬慰僑演出 這是廣東省清遠市外事僑務局組織的僑心慰問醒獅團在巴拿馬慰僑演出時的情景。這也是由廣東省僑辦、廣東省海外交流協會組織的「南粵文化海外行」系列活動2012年的第一個項目。  巴拿馬共和國位於中美洲南端巴拿馬地峽上,被稱為「世界橋梁」,「宇宙心臟」。全國310萬人口中,華人和華裔超過30萬人,其中90%的華人祖籍廣東,每年新春佳節,廣大僑胞都歡聚一堂,共慶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 廣東河源龍川霍山,風景真的很不錯
    廣東河源龍川霍山,風景真的很不錯廣東河源龍川霍山廣東河源龍川霍山,風景真的很不錯廣東河源龍川霍山,風景真的很不錯廣東河源龍川霍山,風景真的很不錯廣東河源龍川霍山,風景真的很不錯廣東河源龍川霍山,風景真的很不錯廣東河源龍川霍山,風景真的很不錯
  • 福建省雜技團第十次赴澎湖春節演出
    新華社福州2月7日電(記者 許雪毅)大年初一、初二在澎湖演出4場後,福建省雜技團一行7日返回福州。這是福建省雜技團第十次在春節期間赴澎湖演出。福建省雜技團團長塗國柱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此次演出的動人點滴:「澎湖第一場演出,連過道都坐滿人,演出倍受歡迎」,「精彩演出感動觀眾,送的黑糖糕太好吃了,感謝澎湖鄉親」,「感受雜技魅力,共享閩臺親緣」……此次福建省雜技團為澎湖鄉親精心奉上賀新年、賀新春的雜技專場晚會《幸福啟航》。
  • 濟南市雜技團將赴日本衝繩進行演出
    齊魯網8月15日訊8月15日,記者從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了解到,受日本衝繩縣的核心企業株式會社衝繩Family Mart邀請,濟南市雜技團32人演出團將於2019年8月17日至27日赴日本衝繩參加在2019年8月在衝繩舉辦以兩國交流為目的的文藝演出。
  • 廣東河源行政區劃史,先有龍川後有河源
    秦朝南徵平百越後,在河源這一帶置有龍川縣,初任縣令便為後來的南越武帝趙佗。龍川縣是廣東地區最早設置的縣城之一,並且延續至今,此時的龍川縣治所在佗城鎮,尚未遷到今天的龍川城區。
  • 十一張廣東河源歷朝行政區劃圖,先有龍川後有河源
    秦朝南徵平百越後,在河源這一代置有龍川縣,初任縣令便為後來的南越武帝趙佗。龍川縣是廣東地區最早設置的縣城之一,此時的龍川縣治所在佗城鎮,尚未遷到今天的龍川城區。西晉統一三國時河源地區的行政區劃並沒什麼改變,畫這張圖只想說明從秦朝到西晉,南海郡的鄰居行政區劃變化很大,這幾百年來南海郡這一代變化很小。隋朝統一南北朝後,這一代屬龍川郡管轄。
  • 「親情中華」藝術團赴義大利演出受僑胞讚譽
    「親情中華」藝術團赴義大利演出受僑胞讚譽 特別是中國僑聯「親情中華」藝術團帶著祖國人民的問候,為僑胞奉獻的一臺臺豐富多彩、具有濃鬱中華特色的文藝演出,更是為義大利新春慶祝活動增添了濃濃年味和喜慶。  中國僑聯常委、甘肅省僑聯主席費亞夫率領的中國僑聯「親情中華」藝術團在義大利巴裡、那不勒斯、佛羅倫斯、普拉託、威尼斯等地的文藝演出精彩絕倫,演員們的熱情與豪邁為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 賀歲大片 | 《飛越河源》龍川篇,完整版來了!
    為您呈現一道視覺奇觀展現一個不一樣的河源今天跟我們一起躍上天空飛越河源龍川龍川縣地處東江上遊,是人文薈萃的嶺南古邑,接下來我們的飛越之旅將抵達廣東七大名山之一的霍山領略丹霞峰叢的幽奇峻秀再往西北飛往廣東第二大水庫了解它為下遊城市防洪發揮的巍巍功勳
  • 廣東河源有哪些好吃的特產 廣東河源特產
    河源是廣東的地級城市,居住的大都是客家人,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也是純客家人聚居地之一,自然就有更多好吃的特產了,河源有哪些好吃的特產呢?一起來看看吧!1、東江釀豆腐  鹹香鴨是屬於廣東河源的一道傳統特色美食,屬於一道客家菜。選用河源本地的土鴨為主要原料,在雷伊冬瓜、陳皮、姜等配料,最後製作出來的鹹香鴨色澤金黃、香甜可口,用來當做下酒菜最適合。
  • 廣東河源:龍川木偶戲百年傳承逢新春 木偶情牽四代人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木偶戲對於龍川人民,乃至整個河源客家人而言,都有著特殊的意義。龍川木偶戲融合雕刻、表演、劇本、舞蹈、音樂等諸多要素,在河源市龍川縣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主要分布在河源市龍川縣黎咀鎮、佗城鎮等地。其中,以黎咀鎮虎口村的木偶戲表演最為出名。
  • 河源龍川:高質量 新發展
    9月12日-14日,「傳承千年文脈 打造人文名縣」——2018主流媒體走進河源龍川反腐倡廉教育基地、佗城、霍山風景區、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等地,從經濟、旅遊、文化等方面了解助力龍川高質量發展的條件。
  • 河南歌舞演藝集團赴南美演出交流
    2月21日至28日,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辦、河南省僑務辦公室承辦的2015年「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藝術團一行赴南美演出並進行文化交流。  此次赴南美藝術團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人事司司長劉繼坤任團長,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副主任陳冀萍、河南歌舞演藝集團總經理張振中任副團長。
  • 河源龍川公安處罰多名謠言散布網友
    近期多名網友散布謠言被河源龍川公安處罰!這些謠言你信了幾個?  近日河源龍川警方在「淨網2019」專項行動中,果斷出擊迅速查處7名利用社交媒體傳播虛假信息,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人,及時消除負面影響有力,維護了網上社會的和諧穩定。  7日記者盤點了近期備受關注的謠言與大家共同回顧事件真相。
  • 河源龍川:文化旅遊發展吹響「衝鋒號」
    河源龍川:文化旅遊發展吹響「衝鋒號」 2020-11-23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廈門市僑聯「親情中華」藝術團在泰南慰僑演出
    新華網泰國合艾8月12日電(記者 史先振 報導員 魏光磊)由中國廈門市僑聯和中國僑聯聯合組派的「親情中華」文化藝術團11日晚在泰國南部僑鄉宋卡府合艾市進行巡迴慰僑演出,呈獻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
  • 廣東龍川千年古縣民間非遺藝術鬧新春(圖)
    廣東龍川千年古縣民間非遺藝術鬧新春(圖) 2016-02-08 20:49:0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廣東河源龍川7萬多人鬧新春
  • 「文化中國 四海同春」赴泰首場演出在曼谷舉行
    「文化中國 四海同春」赴泰首場演出在曼谷舉行 圖為中央民族歌舞團表演的哈尼族舞蹈「山谷響舞」。中新社記者 餘顯倫 攝   中新社曼谷2月6日電 (記者 餘顯倫)「文化中國 四海同春」赴亞洲藝術團在泰國的首場演出,6日晚在曼谷暹羅劇場揭開帷幕。
  • 2020河源龍川(深圳寶安)金秋經貿招商推介會在深舉行
    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談樂炎 2020年11月15日,「2020河源龍川(深圳寶安)金秋經貿招商推介會暨產業發展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舉行,此次論壇主題為「領航產業共建 擘畫美麗龍川」。國家部委、省和深圳市、寶安區等政府領導和部門專家、建築工業化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建設美麗龍川等領域的行業專家、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界精英和各龍川商會領導、外出創業取得巨大成就的龍川鄉賢企業家、廣東現代建築工業化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員單位、粵港澳大灣區各商會、產業協會及國內近200家企業共300多人齊聚深圳,出席此次大會並見證活動盛況。
  • 河源龍川多方位扶持工業園經濟高質量發展
    龍川縣政府黨組成員、工業園黨工委書記楊海華在介紹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以下簡稱「龍川工業園」)十餘年發展時表示,「知恥而後勇,工業園如今成為新興產業聚集地、成為廣東縣域工業經濟集聚發展的典範。」
  • 老故事——龍川科舉趣聞
    在全國可查考的204座學宮和14處考棚中,目前只有河北定州、廣東龍川、雲南建水、安徽績溪、臺灣臺北等地還有學宮和考棚並存。目前,廣東考棚只遺存龍川佗城一座,它也是粵東北地區現僅存較為完好的一個科考場所。清朝光緒年間自從新建龍川考棚後,龍川每年的科考鄉試均在此舉行,場面熱鬧非凡。當時河源、和平、連平、紫金、興寧、五華等縣的不少文人都到此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