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中與攀登者同行 - 華語電影新聞 - 21CN.COM

2020-12-10 21CN娛樂

  文/羊城晚報記者 李麗

  2020年5月27日11時整,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全部登頂「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為珠峰「量身高」。在世界最高峰的峰頂上,五星紅旗迎風招展。

  就在45年前的同一天,1975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隊9名隊員登頂珠峰,首次測得珠峰8848.13米的巖面高度。當時的故事,被拍進了2019年國慶檔電影《攀登者》。

  人類對大自然的徵服從未停止,登山運動作為人類生命力和嚴酷生存條件之間的較量,更是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攀登者。即使沒有親身攀登的勇氣和機會,但從電影的影像中,我們還是能一窺這項運動的魅力。

  《攀登者》  

  (2019年,中國)  

  導演:李仁港

  主演:吳京、章子怡、井柏然、張譯、胡歌、王景春

  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起衝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從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15年後,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加嚴酷的挑戰……

  影片由著名導演徐克監製,獲得過茅盾文學獎的著名作家阿來參與編劇,演員更是雲集了中國影視界的「夢之隊」。影片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講述中國登山隊在1960年實現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壯舉,以及1975年再次登頂並勘測出珠峰中國高度的故事。影片展現了中國登山隊挑戰世界之巔的莊嚴使命和熱血情懷,在2019年國慶檔公映時激發了無數觀眾的愛國熱情。

  觀眾評論

  Luc:能在大銀幕上看到完整的珠峰北坡登頂,從冰塔林、北坳到大風口,以及傳說中的「第二臺階」和「中國梯」,身為登山片愛好者,心情久久難以平靜。《攀登者》是國產電影在此類題材上的突破,論特效水平和專業程度不輸同類外國電影。偉大的使命感和堅忍不拔精神的傳承,意義更是超越登山運動本身。

  銳利修蕊:兩次攀登的主線一輕一重,開篇光影拉開即懸著一顆心,到最後情緒跟隨人物著陸,這樣的觀影過程也完成了一次「攀登」。這部電影的主角是珠穆朗瑪峰,山下的人物各自帶著心裡的糾結和遺憾,幾組人物關係設置也很細膩。群像敘事,但沒有高大全的架構,是對「山高人為峰」最好的理解。

  《127小時》  

  (2010年,美國、英國)

  導演:丹尼·博伊爾

  主演:詹姆斯·弗蘭科、麗茲·卡潘、凱特·瑪拉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2003年5月,登山愛好者阿倫·拉斯頓在峽谷攀巖時,右臂被石頭壓住,被困五天五夜。最終為了逃生,他強忍劇痛,先花一個小時將橈骨和尺骨折斷,再用運動短褲當作臨時止血帶,拿小刀從肘部將右前臂生生切斷。從巖石下脫身後,為與失血搶時間,他以超人的毅力爬過風力強勁的峽谷,緣繩到達60英尺深的谷底,再步行5英裡後與營救人員相遇,終於成功生還。

  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生命中的「巨石」,在那一刻,你能否斷臂求生,還是無奈地耗盡生命?影片在真實故事背後的巨大寓意令人深思。該片獲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影片提名。

  觀眾評論 

  LORENZO洛倫佐:拍攝技巧純熟,剪輯凌厲,畫面切換乾淨果斷又過渡自然。雖然是一個求生勵志的故事,卻拍出了新意,配樂也令人耳目一新。能將一個簡單的故事拍得如此吊人胃口實屬不易,只是血腥鏡頭還需觀者自行拿捏是否有承受的膽量。影片立意頗深,詹姆斯·弗蘭科演技超讚。

  MIKA蟲子: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這樣的一塊「石頭」,引領你看見真正的自己。

  《巔峰記憶》  

  (2010年,中國)  

  導演:李嘉 主演:李蘭

  2002年,希夏邦瑪西峰一場突如其來的雪崩吞噬了五個鮮活的生命。經歷了失去隊友之痛的李蘭自此陷入人生低谷,希夏邦瑪西峰那巨大的山體投射的陰影將她籠罩和淹沒,令她久久無法從自責、迷惘和痛苦中掙扎出來。直到2009年,李蘭和朋友們以紀念的方式登頂希夏邦瑪峰,她才徹底走出心靈的困境。

  作為一部紀錄片,《巔峰記憶》以登山者李蘭的第一視角切入,但並不僅僅局限於展現其個人的救贖和回歸,更將視角聚焦在對登山運動的全面認識與理解,當年事件中留下的照片、影像和新聞報導都為影片提供了有用的補充。

  觀眾評論

  Panda的陰影:每個人都要面對無法逃離的記憶。攝影不錯,美麗的自然景色是忍不住打好評的主要原因。

  deus:作為一次司空見慣的商業登山,本身枯燥繁瑣的登頂過程或許並不值得紀念,但當其中的參與者開始講述七年前的死亡記憶時,這次攀登註定要被賦予別樣的意義。登山就是這樣一種運動,最貼近生命的本源,也最貼近死神的面龐。

  《最狂野的夢想:徵服珠峰》

  (2010年,美國)

  導演:安東尼·格芬

  主演:拉爾夫·費因斯、休·丹西、康拉德·安柯、連姆·尼森

  這是一部傳記式紀錄片。1924年,登山家喬治·馬洛裡與登山新手安德魯·歐文組隊,嘗試從珠穆朗瑪峰的北坡登頂,最終一去不復返。直至1999年,登山家康拉德·安柯才在珠峰的「死亡地帶」發現了馬洛裡的遺體……

  為什麼要登山?「因為山就在那裡。」這句登山者都知道的名言,最早便來自喬治·馬洛裡。影片回溯喬治·馬洛裡一生三次攀登珠峰並最終留在珠峰的經過,也描述了發現他遺體的康拉德·安柯所做的嘗試:他試圖用喬治·馬洛裡的裝備登上「第二臺階」,以解開後者的死亡之謎。

  觀眾評論

  匿名:配音陣容極強,連姆·尼森擔任旁白,尼森的妻子娜塔莎配音馬洛裡夫人,令人感傷的是,娜塔莎後來因滑雪摔傷,導致腦死亡去世。拍出了大片的感覺,模擬登頂線路那個鏡頭真棒,徒手攀巖一段也嘆為觀止。

  沉默的若亞:在高空冒著生命危險拍攝出來的畫面太寶貴了,第一次真正目睹傳說中的「第二臺階」,確實驚險。從珠峰頂鳥瞰的風景美得難以言喻。

  《攀登梅魯峰》  

  (2015年,美國、印度)  

  導演:金國威、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

  主演:金國威、康拉德·安克、納·奧斯託克、喬恩·克拉考爾

  三位登山者在經歷傷心往事後拋下一切,帶著友情,共同前往從未有人成功登頂的梅魯峰。他們用鏡頭記錄下了兩次攀登梅魯峰的過程,其中一次,當他們不得不決定後撤時,離峰頂僅有100米。

  梅魯峰位於喜瑪拉雅山脈的印度一側,海拔6000多米,自然環境非常惡劣。片中三位登山者的目的地是梅魯峰西北壁一個名為「鯊魚鰭」的地方——顧名思義,此處形狀奇絕且異常光滑,攀爬難度非常大。作為一部用生命拍攝的紀錄片,《攀登梅魯峰》帶給觀眾的震撼不言而喻。

  觀眾評論  

  Ron Chan:讓人心生敬畏的一部紀錄片,包含了人類對大自然的敬仰,以及對信仰的堅持和對生命的理解。PS:鏡頭實在太棒了,好幾次都感覺身臨其境。

  噗呲噗呲好多魚:對自然的敬意,對信仰的追逐,隨著鏡頭感受登山者的每一步。還有看似平淡的講述——遺憾的失敗,突然的災難,登頂的喜悅……有一種「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淡然。

  彭縈:看過的登山紀錄片裡最好的一部。這不是登山片,是心理片。

  《徒手攀巖》

  (2018年,美國)

  導演: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金國威

  主演:亞歷克斯·霍諾德、湯米·考德威爾、金國威

  這部紀錄片的主角亞歷克斯·霍諾德自2009年便夢想徒手攀登酋長巖。在本片拍攝前,他準備了一年半的時間,藉助繩索攀爬過近60次酋長巖——嘗試不同的巖點,研究如何攻克最難的區域。紀錄片拍下了約塞米蒂國家公園及酋長巖的壯麗景色,當然還有霍諾德登頂的歷史時刻。影片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

  影片形象地展現了徒手攀巖這一特殊的極限運動。亞歷克斯·霍諾德在片中進行的是完全無保護的獨自攀巖,即沒有繩子、錐子等任何保護或輔助裝備,也無同伴協助。

  觀眾評論

  Cherry櫻桃之遠:大半的篇幅是在拍前期的準備,低情商直男的日常生活,每次拿個鍋吃飯觀眾席都笑出聲。最後登頂的過程雖然只有十幾分鐘,但還是超震撼,亞歷克斯爬過了最難的兩段都衝鏡頭傲嬌地笑,對話超級耿直,感覺像個沒長大的小孩子。

  徐若風:技術團隊做得非常出色,無論是開場秒入人心的音效處理,還是行至中段看到攝影師們扛著機器與主角一起攀巖,真的都是神人。攀巖段落讓人處於目瞪口呆的驚駭感裡,最後20分鐘對我而言甚至有點「極端影像」了,實在嚇得不行。

相關焦點

  • 胡歌參演吳京新片攀登者 電影攀登者上映時間及演員表曝光
    日前微博上曝光了一張關於吳京最新電影《攀登者》的劇照照片,讓人意料不及的是,胡歌竟然也出現在了照片中,由此胡歌參演吳京最新電影《攀登者》的傳聞終於被確認。  據悉,《攀登者》講述了一個關於中國人攀登珠穆拉瑪峰的驚險傳奇故事,1960年,我國的登山隊成員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等人在第五次突擊後終於完成了中國人首次攀登珠穆拉瑪峰,而電影正是圍繞這個故事展開的。
  • 電影《攀登者》中李國梁原型人物 來自成都這所大學!
    每當仰望烈士的事跡和尊容俯首他們的遺言或是遺物時我們的心都會被一種無形而偉大的力量所懾服在這個國慶期間,就有這麼一部電影讓人們重溫烈士光榮事跡感受紅色品質,激發愛國熱情國慶檔期作為中國少有的以登山為題材的電影《攀登者》自9月30日上映以來就受到觀眾的追捧
  • 《攀登者》中國電影的又一次全新的攀登
    就算死,也要死在上面,1960年的攀登者就算死,也要死在上面,1960年的攀登者記錄照片吳京《攀登者》劇照吳京:「但作為演員,我起碼知道了高原反應是什麼,如果在生病的狀態下登山又需要什麼。」章子怡《攀登者》劇照章子怡說,「從我第一次拍電影到今天正好是20年,這20年裡,我親身經歷了中國電影的蓬勃發展,和中國電影一起成長,我相信《攀登者》會是中國電影的又一次全新的攀登。」
  • 電影攀登者影評
    知道主角是吳京,有很多知名演員參演,然後對於電影也是褒貶不一,都說是靠賣演員名氣。其實在沒看之前我的大致想法也是差不多的,甚至覺著可能就是一部關於攀登珠穆朗瑪峰的紀錄片。 影片開局運用對講的急促和恰到好處的攀登畫面,給觀眾營造出了一個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困難情景,給觀眾了一個良好的感官以及代入感。讓觀眾更好的更快的融入了故事情節,交代了開端,埋下了伏筆,初步彰顯了中國人不畏艱險,勇攀高峰能夠捨棄生死顧全大義的豪舉。
  • 《攀登者》:中國電影登「峰」 需要衝頂精神
    犧牲,是登山題材中經常呈現的主題或命運選擇。電影《攀登者》充分表現了犧牲,它既有為國犧牲的精神,也有為感情犧牲的細節,充滿了一種催人淚下的家國情懷。編劇阿來在2014年採訪三位1960年登峰的登山隊員,並與1975年中國第一位登頂的女性登山家潘多有過長談。這些積累對劇本創作至關重要。
  • 電影攀登者影評
    知道主角是吳京,有很多知名演員參演,然後對於電影也是褒貶不一,都說是靠賣演員名氣。其實在沒看之前我的大致想法也是差不多的,甚至覺著可能就是一部關於攀登珠穆朗瑪峰的紀錄片。 影片開局運用對講的急促和恰到好處的攀登畫面,給觀眾營造出了一個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困難情景,給觀眾了一個良好的感官以及代入感。讓觀眾更好的更快的融入了故事情節,交代了開端,埋下了伏筆,初步彰顯了中國人不畏艱險,勇攀高峰能夠捨棄生死顧全大義的豪舉。
  • 電影《攀登者》定檔9月30日,夢幻陣容詮釋攀登精神
    作為中國首部大製作登山題材電影《攀登者》,徐克正是因為對這一題材十分感興趣才「臨危受命」出任影片監製。他在現場表示:「1960年中國登山隊作為第一批從北坡登上世界最高峰的人類,向世界說明珠峰是我們的高峰,既然是我們的山就要自己攀登上去,這就是攀登者的精神。」
  • 電影《攀登者》原型來了!北科大學生卻哭了!
    電影《攀登者》原型來了!北科大學生卻哭了! 原創 向榜樣們學習的 北京科技大學9月29日北科大來了這樣一群人他們中有電影《攀登者》的原型攀登者有參加尼泊爾大地震的救援者
  • 從《人民日報》的兩個頭版解讀電影《攀登者》
    H5|致敬攀登者【點擊圖片查看詳情】1960年和1975年,中國登山隊兩次登頂珠峰,兩次都上了人民日報頭版。電影《攀登者》就講述了這個「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故事。在這個大片雲集的國慶檔,觀眾對《攀登者》的期待值頗高。電影由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阿來擔任編劇,香港導演李仁港執導,徐克擔任監製。電影的演員陣容也非常華麗,包括了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成龍、何琳、陳龍等,用網友的說法是:「國民免檢陣容」。從題材上看,《攀登者》也是帶有首創性質的作品,它是中國首部巨製的登山題材電影,並且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
  • 《攀登者》電影衍生品 「冰鎬項鍊」上線
    由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主演的電影《攀登者》將於9月30日正式上映,影迷們翹首期待。近日,由該片出品方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獨家授權、遼寧當代藝術品交易中心限量推出的電影衍生品「攀登者·冰鎬項鍊」率先登場,與影迷來一次觀影前的「相約」。據介紹,遼寧當代藝術品交易中心是由遼寧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瀋陽市唯一一家民營控股、國有資本參股的正規藝術品網上交易平臺。該公司獲批後,正在陸續開發影視衍生產品上線交易。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線上交易的影視衍生品均為限量發售。
  • 吳京的新電影《攀登者》取景地:崗什卡雪峰
    吳京的新電影《攀登者》也即將上映了,預計在今年的國慶節的時候上映,這部片子的題材是有點冒險的那種類型,吳京也在他的微博上放出了很多的劇照,在嚴寒的天氣下,穿著非常厚的防寒服,戴著一頂全是毛的帽子,把自己遮擋的嚴嚴實實,這部電影已經在前段時間就開始拍攝了,大家看到這些劇照,也是非常的期待這部電影最終的效果,畢竟還是一定程度上很相信吳京
  • 吳京《攀登者》豆瓣2000條差評事件,從電影角度看毫不重要
    吳京的新片《攀登者》將在9月30號上映,離電影上映還有一個月,但豆瓣上《攀登者》幾千條評論就有2000條差評。這個事件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網上關於分析的已經夠多了。其實總結無外乎兩點,一是吳京憑藉主旋律獲得巨大成功讓有些人記恨,二就是在中國主旋律作品天生有著原罪,在文藝騷氣滿天的豆瓣不受歡迎正常。
  • 電影《攀登者》觀後感
    今天小編帶大家看一下《攀登者》這部影片。初識《攀登者》是在九月初電影宣傳時,這周有幸現場觀看了這部愛國大戲。我們的動作硬漢吳京在劇情中有愛情的嫩芽、成長與凋零,戰友間的反目、理解與諒解,兼具動作戲的張力與爆點、愛情戲的動人落寞。
  • 《攀登者》首映 攀登者齊聚「只為國旗飄揚」
    令人欣喜的好口碑與高評價,也讓電影《攀登者》迎來9月28全國點映前預售票房破億的好消息。影片將於9月30日國慶檔公映,北美、英國同步上映,據悉,影片目前在北美、英國的IMAX開畫數創下華語片史上最高的記錄。
  • 如何評價9.30將要上映的電影《攀登者》?
    (3)題材令人期待:現在國內電影票房的前三甲分別是戰爭片(《戰狼2》)、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和科幻片(《流浪地球》),在這三部代表電影出現以前,這三個電影類型在國產片中的票房成績都並不理想。那麼今年國慶上映的《攀登者》能否為國產探險片打開市場呢?
  • 沙盒中爬雪山!手遊《我的世界》X電影《攀登者》聯動
    近日,沙盒手遊《我的世界》與電影《攀登者》展開聯動,將推出爬雪山趣味玩法。 沙盒手遊《我的世界》開發團隊攜手電影《攀登者》啟動聯動活動,期望用遊戲還原電影內容,為更多用戶講述那段動人的攀登故事,即將推出爬雪山趣味玩法。
  • 中國登山隊:電影《攀登者》背後的史實,珠峰——中國高度
    珠穆朗瑪峰電影《攀登者》以歷史背景為題材,主要講述中國攀登珠穆朗瑪峰的事跡。對於中國的攀峰史不是職業攀登者可能對這方面不是很了解,看完電影後,相信大部分觀眾對當時中國隊員攀登珠峰的史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電影是根據歷史而改編的,那麼中國真實的攀登史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 鄭州95後女孩出演《雪線》,曾參與電影《攀登者》拍攝
    這已經是她二度高原拍攝,在此之前,她還參演了電影《攀登者》。△李婉媚飾演拉姆據悉,《雪線》2019年9月入選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引導扶持專項資金劇本扶持項目名單。該劇將作為河南、西藏兩地宣傳部門聯合打造的重點劇目,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
  • 《攀登者》中現實比電影更偉大,胡歌讓睡袋只是其中之一
    2019年是咱們國家建國70周年的大日子,所以今年出品了很多優秀的愛國影片,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最為優秀,相比前兩部影片,《攀登者》算是一部比較冷門的電影,但卻集結了吳京、胡歌、張譯等大牌明星。
  • 吳京《攀登者》豆瓣2000條差評事件,從電影角度看毫不重要
    吳京的新片《攀登者》將在9月30號上映,離電影上映還有一個月,但豆瓣上《攀登者》幾千條評論就有2000條差評。這個事件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網上關於分析的已經夠多了。其實總結無外乎兩點,一是吳京憑藉主旋律獲得巨大成功讓有些人記恨,二就是在中國主旋律作品天生有著原罪,在文藝騷氣滿天的豆瓣不受歡迎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