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木禾·木作工坊,當一回木匠感受原木溫度~

2020-12-13 澎湃新聞

走進木禾·木作工坊,當一回木匠感受原木溫度~

2020-08-16 13: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黔西南日報 中國黔西南

如果說西方是石頭壘起來的王國,中國就是木頭搭起來的文明。不論是建築房屋、家具、擺設、玩意兒,精良「木作」似乎是文人雅士的不二選擇,更是塑造中國人靈魂和思維方式的物質基礎。它是那麼普通,卻又深深地植入到每個中國人的基因中。在興義,有這樣一個工坊,它是木頭的世界,也是木工愛好者的聚集地。在這裡,你可以將腦海中器物本身的樣子雕琢出來,享受木頭帶給你的美好體驗。今天,就請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走進木禾·木作工坊,當一回木匠,感受獨特的木工生活。

每日午後,在木禾·木作工坊裡,都會看見陳啟軍戴著口罩,穿上圍裙,全神貫注地拿著工具在各種機器間穿梭。

走進木禾·木作工坊,眼及之處擺滿了各種木製品,木製餐具、獨特的勺子、美麗的盤子、木製玩具、大頭小身的機器人……這些木製品都出自於陳啟軍之手。這裡是個開放式的空間,來這裡的人通過動手製作一件自己喜歡的產品,去感知其製作過程中這些木頭所承載的時光或者故事。

1993年出生的陳啟軍,就是木禾·木作工坊的創始人。他說:「對於木頭製作,我是始於興趣,忠於熱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總是更加專注。」

談到木頭,陳啟軍打開了話匣子,學習木藝初期,他到過杭州、廣州等地進行系統學習。他說,在學習木藝和創業的道路上,自己也沒少受苦,未來的一切對於他來說有規劃,也有方向,但對於這個行業的特殊性,陳啟軍既嚮往又有些害怕。途中他有過困難、無助的時候,儘管如此,他笑著說:「不管其它,既然喜歡,那就學了再說」。

正是這份灑脫和對木藝的熱愛,他創立了木禾·木作工坊。正如陳啟軍最喜歡的一句話:專注做點東西,起碼對得起光輝歲月。

木作工藝不同於木板拼接或簡單的木材DIY,工坊裡有大大小小几百件工具,鋸子、刨、方尺各種常見的不常見的都有。在自動化流水線的今天,手作器物的傳統工具,本身就是另一種美。

做木匠,追求的是慢生活。一個普通的木勺可能要做兩個小時,一個木盤可能需要四五個小時,至於組合更多、更複雜的木藝作品,可能要用兩三天才能完成。面對這項「低效率」的工作,陳啟軍表示,雕琢木藝,要的就是這樣的慢節奏。

「造物的人,都有一顆玲瓏心。這也許是很多人沉迷於手作木藝的原因之一吧。而木器有美,緣於其本身並非冰冷,且它會因為材質不同而呈現不同的紋理和手感。」陳啟軍說。

一年又一年,四季的變化、氣候事件的始末都被完整地記錄於樹木的年輪紋路。雖然木頭是樹木的「終結」,但從它的形態中依然可以看出樹木的成長、時光的沉澱。用手工藝的方式把樹木的靈魂延續,是木工手作人最欣喜的事情。

臺灣細木作大師閻瑞麟說:「心要和手一起思考和勞動,而手掌起的繭正是上帝所賜予的勳章」。那些你看起來或精緻或古樸的木工藝術,在陳啟軍的手中活靈活現打造成型,或許有空的時候,你可以來到木禾·木作工坊,聆聽一下創造者的故事。(文/圖 黔西南日報融媒體記者 韋夏夏 桂松 實習生 羅應艾)

來源: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鄧忠勝 彭原清 趙漫漫

本期審稿:魏浩然

值班總編:鄧伯祥

黔西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微博:@中國黔西南

微信/易信:中國黔西南

APP:北緯25°的黔西南

數字報:http://www.qxnrb.com

官網:http://www.zgqxn.com

郵箱:zgqxnw@163.com

聲明

凡「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刊發的原創內容,均保留版權,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微信號:zgqxnw)」。

原標題:《走進木禾·木作工坊,當一回木匠感受原木溫度~》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城市休閒」精雕細琢:打磨木之時光
    精雕細琢:打磨木之時光琢藝坊店主指導顧客製作木藝品書籤手做書籤打火機手作木馬>麋鹿燈掃碼看視頻木藝製作是一門傳統又古老的行業,在過去很多年,傳統木匠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很多人一回生兩回熟,漸漸愛上木藝,現在已經成了店裡的常客。」記者注意到,在琢藝坊獨具特色的體驗消費模式吸引下,有家長帶著孩子的,還有情侶、閨蜜相伴前往的,他們仔細地雕琢著手裡的木藝品,或繪畫,或打磨,或雕刻,時間似乎靜止了下來。
  • 《發現芒市》之《木有意義》:帶你走進有「溫度」的木器
    時代更迭,傳統木作文化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視線。但是,你知道嗎?在芒市其實有一個地方,可以以比較適中的價格,自己DIY各種有意思的木製工藝品,讓你重拾傳統木藝的樂趣。今天《發現芒市》欄目就帶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在芒市芒核村裡,有一個不起眼的《木有意義》木工工作室,工作室牌子雖小,但走進去卻大有可觀。
  • 外國友人入坑木工手作 感受匠心傳承
    近日,感知山東體驗活動帶領外國友人走進傳統木作,感受匠心傳承之美。走進磨吾木木工坊,林宇老師和王佳閣老師熱情的為來自泰國、韓國、奈及利亞的外國友人介紹起傳統木工的使用工具。來自泰國的Sarida說:「之前家裡有很多家具是木製的,但只知道一點怎麼做的,來到這裡,知道了詳細的製作步驟,了解到木工製作是很費時和經歷的。」
  • page002—昨日鄉村原木工坊
    店裡滿滿當當,擁有一種被美好充滿的快樂。我很愛在午後來店裡,坐在靠窗的位置,日光傾瀉而下,在面頰上靜靜流淌,點一杯拿鐵或者冬天裡我最愛的熱紅酒,聞著肉桂撲面的香氣,周身被幸福感環繞。這裡的甜品很適我的口味,淡淡的很清雅,不會有齁嗓子的甜膩。
  • 工坊藤蔓鮮花,原木咖啡書吧,深藏TIT創意園的樹德生活館
    #賦予生活品質,讓生活高於生活 · 原創設計會尖叫的原木豬和小蘑菇,復古相機形狀的萬花筒,這些童趣讓小朋友們愛不釋手。大朋友們,更多願意收藏有品質的這些生活用品:銅製的尺子、鉛筆、衣夾子,這些不是生活之必須,但讓生活增添幾分樂趣。
  • 逐漸消失的技藝,北歐木匠用一輩子詮釋
    兒時,他的爸爸在西伯利亞淪為戰俘,日子過得十分清苦,他便在報紙上發了一則廣告,說願意接一切木匠活兒,就這樣開始做木工來補貼家用,這活計一做就是幾十年。1967年,他創立了 Nikari 設計工作室,坐落在美麗的菲斯卡斯 Fiskars 小鎮,依然堅守著芬蘭傳統手工來製作家具。
  • 用一日時光,走進文創生活,帶孩子感受不一樣的手作溫度
    ,有超過30家的文創匠人品牌入駐,例如來自臺灣的地方文創名片代表紙箱王、百年木工文化品牌青木堂、木質禮品原創工坊青木工坊等,內容涵括了紙創意、玻璃燒制、陶藝及彩坭製作、木匠工藝……如同一座文創博覽館,琳琅滿目又目不暇接,那些精美的手工藝作品無不承載著匠人們的理想與堅持,他們願意用數十年時間專注在自己的領域裡深耕細作,耐得住寂寞,在追求快節奏的當下尤為難能可貴。
  • 鏡花緣第九回翻譯之一,清腸稻和木禾
    多九公笑道:「此鳥雖有銜石填海之異,無非是個禽鳥,近海之地,何處不可生,何必定在發鳩一山。況老夫只聞鴝鵒不逾濟,至精衛不逾發鳩,這卻未曾聽過。」林之洋道:「九公,你看前面一帶樹林,那些樹木又高又大,不知甚樹?俺們前去看看。如有鮮果,摘取幾個,豈不是好?」登時都至崇林。
  • 深圳唯一的木作博物館在寶龍免費開放了,快帶娃去玩吧
    龍崗大田世居是龍崗鶴湖新居後,有一個客家世居改建的博物館,不同於鶴湖新居的客家民俗博物館,大田世局走的是木作博物館模式,在全國都是少有的以木匠、木工、木作為主題的博物館。一些木作技術還可以給小朋友動手玩。
  • 木匠是一種古老的行業,建築叫做「大木」,家具被稱作「小木」
    木匠的行當裡,建築叫做「大木」;家具被稱作「小木」,也叫「大件」,而尺寸小的「小木」叫「小件」,圓形的又叫「圓件」。因此行業裡有不同的分當(分工),每個師傅各專一行,不是每種項目都可以做的,而不同分當對應的工具也有所不同。
  • 木禾|隱匿在青山綠水間的桃花源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對於桃花源的尋覓,我們從未曾停止~媽媽山下,菜食河畔,延慶珍珠山水間,水泉小院迎來了日夜盼望的新鄰居,這個小院有個新的名字——「木禾
  • 國內整木定製十大品牌排行榜
    五、木裡木外整木定製作為在高定家居解決方案領域有著近十年深耕經驗的企業,木裡木外家具啟東有限公司成為當前高定家居界最具實力的公司之一,旗下木裡木外品牌同樣是該領域內核心價值品牌。多年來,企業立足於業主生活所需,不斷精進與完善木裡獨特的生活理念,致力於融合中西美學與先進的生產工藝,為客戶創造有溫度、有品質的生活空間。
  • 一鑿一雕間的執著!龍陵有位木匠藝人,他叫劉祥德
    「一支畫筆、一張畫紙,一筆一畫就是50多年,一把鑿子、一塊木板,一鑿一雕就是30多載。在我們村,大家都喜歡他的木工活路,老祥叔的手藝沒得說。」走進小庭院,老祥叔正坐在廊臺上專心致志地繪畫,飽滿的蓮蓬、田田的荷葉、惟肖的鯉魚、可愛的福娃,一幅《連年有餘》的作品即將完工。
  • 環敕木山越野賽怎麼玩Part 5 | 茶工坊景點介紹
    走進2020環敕木山越野賽惠明禪茶工坊,將一覽現代建築的自然與現代相容,光影結合,空間同時間相依,那帶著蘭花香的綠茶最值一品!上期介紹了「養生天堂」草魚塘森林公園,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茶文化博物館茶工坊~茶工坊由著名建築師徐甜甜設計,利用光學原理打造一座集惠明茶傳統手工技藝演示、
  • 原木如何鋸切開料,製作精美的木旋作品?一文解答
    從原木開始,掌握旋切的整個過程是件非常享受的事情。根據原木的大小、形狀和你要旋切的物件來決定如何鋸切原木。一般原木都很重,所以你需儘快把它們鋸切成容易操作的規格。大多數原木都有通過髓芯的裂紋,表面有格子紋(木料表層的淺層裂縫)。
  • 原創手作木餐具展 11月19-20號 第一店鄭州,丹尼斯七天地
    【大型原創手作木餐具展】 手作木製餐具,樸實無華,
  • 北港文創工坊華麗蛻變 臺灣藝術家跨海來做客
    這群來自海峽對岸的臺胞,通過雙手,將古老的石厝改造成文創工坊,並且一步步將「風中旅行」系列工坊,打造成臺灣藝術家的又一聚落。從手作到美食,從歌曲到舞蹈,北港見證著這一切的變化,也已更加自信的姿態,迎接各地的藝術家們。新地標風中旅行文創工坊亮相遊客村民聞聲而來,近百人擠滿了小院,見證了「風中旅行」文創工坊開幕。
  • 瑪格麗特地板鮮木禾香系列成功上市
    (本報訊)近日,代表著強化木地板未來發展方向的新型產品---鮮木禾香系列已由江蘇德高家居有限公司大量實驗及事實證明,強化木地板的使用性能與基材密度有密切關係,相關檢測顯示,鮮木禾香系列所開發採用的高密度基材性能完全達到國家強化木地板標準要求。
  • 探訪辛集電商①:走進皮都工匠坊感受別樣皮草文化
    走進皮都工匠坊感受別樣皮草文化。戎利彬攝河北新聞網訊(王立坤)隨著2019「河北電商大賽」辛集站活動的啟動,辛集電商大賽也拉開帷幕,河北新聞網將對本次大賽做全程報導。走進皮都工匠坊感受別樣皮草文化。走進皮都工匠坊感受別樣皮草文化。戎利彬攝進入大院,一頭「真皮牛」在門口迎接各位,將大家迎入工坊內,裡面別有洞天。
  • 木匠人生(一):古代木匠學徒不準成家,拜師後最注重三年零一節
    除非師徒兩家十分臨近,徒弟才回自己家住。「要想會,跟師傅睡」。只有常和師傅在一起,一起幹活,一起生活,關係上成為師傅家庭中的一員,感情上達到親如父子的程度,師傅傳藝自然會盡心盡力。有不少需用「意」傳的道理,有時就含在師傅的「閒話」裡,常在左右,能從師傅的話語中悟出很多東西。木匠學徒不能說很苦,但確實很累。徒弟要勤快。早上必須早早起床,先收拾好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