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裡的冬至

2020-12-24 常熟百曉生

冬至,是中華民族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在傳統文化中最為盛名。

冬至日,集團軍部隊在訓練之餘,紛紛組織官兵走進食堂,老兵帶著新兵包餃子過冬至,節氣氛圍充滿暖意。

走,一起去看看,軍營裡的冬至啥樣?

鐵拳勁旅:其樂融融的餃子盛宴

陳 強 佔 巍 徐一帆 李 瑤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傳統節氣冬至當日,鐵拳勁旅某營集中組織「快樂包餃子,溫暖迎冬至」的活動,進一步濃厚傳統文化氛圍,促進新老兵之間的情誼。

活動開始前,炊事班的班長早早為大家準備好了食材和工具,大家整齊列隊來到餐廳後,值班員劃分好人員和場地,新兵在班長骨幹的帶領下,井然有序地分工協作,積極踴躍地做著各項準備工作。

大家一起動手,齊心協力,分工合作,你擀皮來我包餡兒,美味的餃子包起來,整個過程其樂融融,現場到處洋溢著「家」的味道、「家」的溫馨。

雪白細碎的麵粉,清澈乾淨的純水,攪拌,揉兌,等待二者完美結合,賦予新的生命和活力,擀出恰到好處等同的圓。餃子皮平攤在掌心,夾取適量餡兒放中央,對摺慢捏,輕壓弄實,胖也好,瘦也罷,葷也可,素也行,爭奇鬥豔花樣足。

藏一份細膩於皮中,送一份祝福於餡中,新老戰友傳幫帶,大顯身手展技能,相互學習共進步,互幫互助顯溫馨,待品生活百般滋味。

新兵牟娜娜感慨道:「我們剛剛下連不久,連隊就精心組織了這項活動,以後這樣的活動我還要多參加幾次。我認為不僅可以提高生活技能,緩解壓力放鬆心情,也能在潛移默化中拉近心與心的距離,不斷增進戰友間的感情。」

班長林莉君總結說道:「冬至天冷,吃著親手包的水餃,吃到嘴裡暖在心裡。本次活動既增進了新老戰友之間的友誼,也增強了連隊的整體凝聚力和向心力,我認為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我要點個大大的贊!」

攻堅先鋒旅:老兵給新兵包餃子

劉廣軒 郝明明 翟曉露 劉俊輝

冬至,攻堅先鋒旅某連給新兵準備了一份熱氣騰騰的餃子,讓新兵感受家的溫暖。

冬至的前一天,連隊的老兵擼起袖子,迅速開工,分餡、和面、擀皮……給新兵準備餃子。

冬至的早上,天蒙蒙亮,炊事班戰士杜開金已經起鍋架灶,煮起了連隊包的餃子。

新兵來到連隊,這一碗餃子,緩解了他們的疲勞,帶來了家的味道,新兵們吃的很開心。

雄鷹特戰旅:水餃熱氣騰騰

張 濤 魏 浩

12月21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這一天白晝最短。

雄鷹特戰旅飯堂裡,炊事班早已為大家準備好了精緻的餃子餡,來自天南海北的戰士們其樂融融的聚在一起,和面、擀皮、裹餡,忙的不亦樂乎。

有廚藝特長的老同志們手把手教學新同志,餐廳裡洋溢著溫暖,不時傳來陣陣笑聲,歡愉的氣氛瀰漫著整個餐廳。

「當兵快兩年這是在部隊過得第一個冬至,說實話特別想家,沒想到,開飯時進入餐廳就看到了炊事班長們為我們準備的熱騰騰的水餃,心裡頓時覺得部隊這個大家真的很溫暖。」上等兵魏浩激動地講到。

冬至一年一次,但軍營的生活總是像鍋裡的水餃一樣熱氣騰騰。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裡,火熱的雄鷹特戰旅官兵依舊堅守在各自崗位上,溫暖著你我。

冬至安康:白日最短,思念最長

某旅幹事 張天宇

冬至如約而至,太陽從南半球回歸,自此白晝漸長,溫暖也在不遠之日。

《清嘉錄》中記載到,「冬至大如年」。古時候,漂泊在外的人到了冬至,無論走的多遠,都要回家過冬節,祭祖宗。北方有一句俗語,「冬至餃子夏至面」,餃子就是家的味道,象徵著團圓美滿。靜沐冬意暖,圍坐闔家全,冬至這天吃餃子的習俗仿佛是基因裡與生俱來的,是來自靈魂的呼喚。

冬至,一個存在心裡的節氣,看著食堂熱氣騰騰的餃子,總是想起那句「長大後誰不是離家出走,茫茫人海裡遊」。最先想家的總是胃,冬至日的一句「該吃餃子啦」,這心照不宣的思念,總是讓人溼潤了眼眶。

印象裡,每逢冬至姥姥都會包滿兩大屜水餃,一進門,總是跟著「快!洗手吃飯吧」的呼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剛出鍋的餃子蒸騰著陣陣熱氣,長輩們談笑著碰杯漲紅了臉,孩子們在一旁嬉笑打鬧,一頓餃子好像就驅散了所有的寒意,一切都是剛剛好。

家的治癒,一直都是在平淡中,愛與理解,總是藏在餃子的溫暖之中。可還記得,第一個餃子是誰手把手教會的呢?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邯鄲冬至夜》中寫道,「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冬至是藏在餃子裡面的團圓,餃子就是故鄉和親人的溫柔。

這一天,我們居住的世界,白晝最短;

這一天,我們生活的軍營,熱血最濃;

這一天,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卻是最長。

軍營的生活,每天就像鍋裡翻滾的餃子,單調的外表包含著豐富的美味。

冬至的我們,是在崗亭上的巍然不動,是在訓練場上的熱血沸騰,是在餐桌上的暖暖歡愉,我們用獨特的方式打開了這一天,心依舊如火一般灼熱,繼續前進,溫暖著、守護著一方安土。

有餃子的餐桌,總是蒸騰著幸福和滿足的熱氣。

冬至裡的這頓水餃,就是一道溫暖的回憶和對親人濃濃的牽掛。

無論在軍營度過了幾個冬至,

今天一定送上誠摯的祝福:冬至安康!

冬至回憶:一碗餃子暖兵心

某旅戰士 雷 炯

記得去年這個時候,天氣和今天一樣寒冷,身處新兵營的我吃到了入伍以來最好吃的餃子。

訓練場休息期間我還和新兵戰友打賭,今天冬至,炊事班會為我們新兵準備什麼餡的餃子。到了飯堂,副班長為我們每人盛了一大碗餃子,冒著熱氣。

豬肉白菜餡、三鮮餡、韭菜雞蛋餡,還有照顧少數民族習慣的手工水餃。隨後炊事班長又端出來一盆特製蘸料,剁椒配上山西陳醋,拌到餃子裡,夾起一個餃子,整個塞進嘴裡,被咬開的餃子散發的熱氣燙到,但就是不捨得吐出來,辛辣的剁椒和發酵的陳醋刺激著我的味蕾,剛吃了一個,我的眼眶就溼潤了起來,頭也低了下去……

我想起了緊張的入伍訓練,每天都要學習新科目;想起了訓練場,寒風把每個人臉龐吹的都泛起了高原紅;想起了家裡的熱炕,媽媽調好醬料,我在一旁擀著餃子皮,爸爸和奶奶一邊聊著天,一邊包著月牙形的餃子,餃子熟了,媽媽就會把辣椒剁碎,倒上陳醋,放在餃子裡驅寒又解饞。就像穿越了時間和空間,回到了曾經在家的時候。那個現在回不去的地方,現在卻以這樣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

屋子裡的熱氣,在玻璃窗上結了冰,大家身上的潮溼寒氣被一股熱血驅散,眼睛裡不知是被燙出來的淚水,還是辣出來的淚水,我想大家的淚水大抵是被燙出來的,就這樣,我們被一碗餃子溫暖到了。

下連後,每個星期三早上都能吃上熱氣騰騰的餃子,可就是與新兵時吃的差些味道。今日又冬至,連長開玩笑說到,「都多吃些餃子,防止今年冬天凍傷耳朵。」我便又大口大口吃起來。

一碗餃子,溫暖兵心。

冬至情誼:又是一年冬至時

某合成旅排長 趙春盛

今天,收到退伍戰友的一條簡訊,「冬至快樂,吃餃子了沒有?」

時間過得真快,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覺這已經是在開國大典紅一師的第八個冬至。今年12月份,戰友潘國向退伍了。這個冬至吃不上他包的餃子。

國向,你還記得嗎?每年到了冬至,你都特別激動,「冬至大如年,必須得吃餃子。」坐在桌邊,吃著香噴噴的餃子,看著漸漸蒸騰起的熱氣,想起了咱們倆的新兵連。

「你好,俺叫潘國向。」那股濃厚的山東口音捎帶著午飯吃的大蒜味兒,讓我到現在記憶深刻。那次簡單的自我介紹後,我們的戰友情誼便緊緊地連在了一起。新兵連的冬至,你給全班包了一頓餃子。到現在我還記得那味道。

當兵第三年,你當了班長,我考上了軍校。放寒假的時候,剛好你休假在家。你打來電話邀我去玩,那一天恰巧是冬至。一年沒見,你長高了,看起來更壯了。在土炕的小桌上又給我包了一頓餃子,還是那嫻熟的手法、熟悉的味道。

你家在沂蒙山老區,綿延不斷的山脈,此起彼伏。吃完餃子,你說帶我去看山。依然記得那天晚上漫天的星星,像鑽石一樣鑲在夜空。沿著羊腸小道我們聊了很多。我也是第一次聽你講起自己的故事。三歲的時候媽媽就去世了,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家裡的農活都是奶奶自己一個人早出晚歸幹完的。冬至的餃子是一年裡對自己的犒勞。

今年的冬天已經下過了三場大雪,銀裝素裹的雪景讓行人腳步匆匆。冬至裡的餃子不僅僅是一份溫暖,更是一份懷念。「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退伍的戰友在遠去,入伍的新兵在發芽,春天的腳步在一點點接近。

相關焦點

  • 今日冬至|發生在冬至裡的故事
    點擊藍字關注我吧立冬節氣知多少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於每年公曆12月21日—23日交節。北半球白晝時間最短,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冬至節氣,意味著開始進入寒天。時至冬至,民間便開始「數九」計算寒天了,「數九」是中國民間一種計算寒暖日期的方法。民諺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數九是從冬至逢壬日開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以此類推。一般「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段,所謂「熱在三伏,冷在三九」。當數到九個「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此時寒氣已盡,天氣就暖和了。圖中是紫金山天文臺雪景遠眺。
  • 品冬至之韻,朝韶華進發
    繡女們自冬至後每日繡一針,等所有的花瓣繡上彩線,便是九九豔陽天。冬至「數九」這個美好的傳說似乎輕訴著人們在冬至就開始擁抱豔陽的期待。冬至的畫面是流動的。「冬至冰霜俱怨別,春來花鳥若為情。」唐詩《餞唐永昌》裡的冬至是一幅多彩圖景。
  • 在軍營裡找到人生「加油站」
    昨天是「八一」建軍節,記者專門採訪了3位南京籍入伍大學生,聽他們講述綠色軍營裡青春飛揚的故事。書寫最美芳華,成為受閱女兵方隊一員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儀式上,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兵方隊一出場便驚豔世界。在英姿颯爽的女兵方隊中,有一位南京姑娘徐宇萱,位於女兵方隊第四排面第16名。
  • 冬至裡的遐想
    電視上說今天是冬至,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糰,突然覺得這南北都不和我們搭界,因為我們這邊是吃麻餈和米麵做的「棍」(學名大約叫做餜的)的。對冬至最早的印象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又知道說這一天的天氣與春節的天氣密切相關,據說是相反的,即這一天是晴天,那麼春節就不容樂觀了,每一年都想證實一下這個說法,但每一年的春節到來時總是忘了冬至這天是什麼天氣,今天藉此記錄一下——今天是晴天。再後來又知道冬至是祭先人的日子,與七月半、清明、除夕齊名。
  • 又是一年冬至來,重溫獲獎紀錄片《金翼山谷裡的冬至》
    又是一年冬至來,重溫獲獎紀錄片《金翼山谷裡的冬至》 2020-12-21 1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把溫暖包進餃子裡
    「數九寒天」話冬至,餃香情濃暖軍營。展示手工創意餃,喜笑顏開近日,武警甘肅總隊白銀支隊舉行「冬寒冬至歡樂包餃子,把溫暖藏進餃子裡不一會兒,大家的手工創意餃紛紛出爐,有慶祝嫦娥五號回歸的「玉兔」餃,有戰友情深的「四海」餃,有搞怪喜劇的「飛碟」餃……一抹抹溫暖被官兵包進餃子裡,喜迎冬至到來
  • 冬至俗語:「冬至交九,一九二裡半,二九五裡多」,是什麼意思?
    說起冬至(我們那叫冬年),可以說是筆者年幼時印象最為深刻的二十四節氣了,因為小時候家裡窮,很少能吃上肉,而每年冬至這一天母親總會燉上一鍋或用豬蹄或用土雞加上一些滋補的藥品一起熬製的藥酒,在寒冷的冬天來上一碗熱騰騰的大補湯心裡別提有多美了,當然,小孩和大人的關注點自然是不同的,農村人更加關注的還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情況,而他們用以預測未來的依據通常都是口口相傳的農諺俗語,就比如今天所講的:「冬至交九,一九二裡半
  • 二十四節氣•冬至裡的詩
    古人認為,蚯蚓感到陽氣能伸展,感到陰氣會蜷縮,冬至時是最為寒冷的時候,是陰氣最重的時候,所以蚯蚓蜷縮著身體,像繩子打的節一樣。  冬至後五日「麋角解」。麋鹿又叫四不像,古人認為它是一種陰性的動物,比鹿體型大,角向後長。冬至一過,白天漸漸變長,夜晚變短,麋鹿感受到陽氣的變化,頭上的角便自然脫落了。和夏至時的「鹿角解」相對應。  再五日「水泉動」。
  • 他們是軍營裡的「勞動者」
    還是······下面請跟隨小編走進軍營用眼睛去記錄軍人的勞動用心靈去感悟軍人的夢想看他們如何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自己的英雄炊事員清晨起床的號角還未吹響,戰友們還在熟睡,炊事員蘇憲振卻已早早起床,叫醒他的不是鬧鐘,而是三尺灶臺的吶喊。
  • 軍營裡的第一個月,他們這樣度過!
    軍營裡的第一個月,他們這樣度過!都說當過兵的人比較懂事 新兵當然也不例外 幾周下來 新兵有了一個明顯的變化: 平時沒有手機 新兵就以書信的方式 向父母家人訴說 自己在軍營裡的成長故事
  • 冬至將至,這些寫在冬至裡的唐詩宋詞請收藏!
    眼下冬至將至,馬上就要進入數九寒天,又要到了九九消寒歌傳唱的時節了。冬至也稱作冬節,在古代,過冬至不亞於過新年,祭祀、飲食、習俗都是有所講究的。文人墨客也會在冬至這天吟詠詩句,抒發情懷!)白居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 【暖融扁食 情滿冬至】包水餃迎冬至,暖到心坎裡了
    【暖融扁食 情滿冬至】包水餃迎冬至,暖到心坎裡了 2020-12-21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兵怕號、老兵怕哨,話說軍營裡的哨與號
    獨家|新兵怕號、老兵怕哨,話說軍營裡的哨與號
  • 軍營開放日丨帶你「零距離」感受軍營的魅力
    中國青年網北京4月21日電(記者 王添豪 通訊員 楊繼科 朱文軍)關於軍營,你是否有這樣的疑問?軍營裡是什麼樣子?「豆腐塊」是怎麼疊成的?兵哥哥每天都在做什麼? 學生們在參觀武警官兵的寢室。
  • 這些數字,在軍營裡有什麼含義?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軍營裡到處充滿了數字的學問,而且還和咱們戰士的執勤訓練生活密切相關,不信?那就聽我細細道來。75裡釐米不僅體現了軍人整齊劃一的形象,更是作風嚴謹與秩序正規的體現。軍人的每一步都是75釐米,每一步都在強軍徵程上!跑不完的「5公裡」今日早操:五公裡!天微微亮,告別溫暖的被窩,在凌冽的寒風中,官兵們用一個五公裡來迎接新的一天。
  • 軍營裡什麼級別的軍人才能住軍區大院?
    之所以會專門安排軍人統一居住在軍區大院裡,一方面是為了解決一些軍人的住房問題,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能住進軍區大院的人身份都是不一般的,所以這也是為了他們的安全考慮。那麼究竟什麼級別的軍人才能住進軍區大院呢?據了解主要有三種情況。首先就是在軍營裡擔任的是副營級或者副科級以上的軍官才能申請。如果是在軍營裡服役滿15年及以上的文職幹部,也可以申請。
  • 本周六,老字號裡尋覓冬至習俗
    拷冬釀酒、包冬至團、雕水仙球……迎冬至體驗地道蘇州民俗—— 本周六,老字號裡尋覓冬至習俗本報訊(記者 朱雪芬)冬至在二十四節氣中很特殊蘇州有句老話——「冬至大如年」。蘇州人的這個「年」如何過?離不開一大批傳承百年老字號的「加持」。本周六,蘇報「二十四趣」節氣自然學校聯合姑蘇區平江街道,攜手眾多老字號開設冬至節氣課堂,帶著孩子們走進觀前街,去老字號現拷冬釀酒,跟著老蘇州包冬至團、嘗冬至宴,再親手雕刻一株水仙,體驗吳地冬至的民俗與物候,品味蘇式生活的甜蜜與滿足。
  • 撒哈拉沙漠裡的冬至餃子,是什麼味道?
    撒哈拉沙漠裡的冬至餃子,是什麼味道?秋走冬至,在這四季更換的歲月裡,物探人有兩個家,一個是那遠方妻兒相守溫馨的家,一個是那物探人時時相聚和諧的家,而現在撒哈拉沙漠就是我的另一個家
  • 冬至裡的湯圓
    01今日是冬至,每年這個時候家裡都會去買糯米粉來搓湯圓。不知為何,漸漸少了小時候的那種氣氛。這兩日,母親同父親吵架,兩人都沒怎麼說話,應該是壓根都沒說話的,家裡的氛圍一下子都安靜下來,屋裡或者屋外傳來的聲響一般都能聽得見。
  • 軍營腰鼓
    飄動的紅綢、紅腰鼓把青春四射的青年官兵裹在飛揚的塵土裡,黃土高原上誕生的安塞腰鼓在軍營裡展現著高原鼓舞的狂野和瀟灑,展現著軍營男子漢的陽剛和健美。    二    軍營腰鼓是該旅官兵根據安塞腰鼓編排和改進而成的,是安塞腰鼓的創新版,升級版,它保持了安塞腰鼓獨特的風格,融入了軍營特色,形成了安塞腰鼓基礎上的軍營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