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裡的冬至餃子,是什麼味道?

2020-12-25 澎湃新聞

撒哈拉沙漠裡的冬至餃子,是什麼味道?

2020-12-2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友情提示:文末送2021年檯曆哦~

凌晨6點多,

撒哈拉沙漠空中的雲彩肆意張揚,

仿佛在進行一次心靈的深呼吸。

雲彩是孤寂的,愛沉澱在心裡。

同事劉工早早起床,

拿著手機給家人打電話:

「老婆,今天是冬至,先給你報個平安,

對不起啊,今年我又沒在家,

不能和你們一起包餃子吃餃子,

你和孩子多吃點啊……」。

這才想起,今天是中國的冬至。

我打開微信,孩子留言:

「老爸,今天是冬至,別忘了吃餃子啊……」。

雖然往年冬至和家人在一起時,

並不會多麼的在意,感覺一點兒也不稀奇。

本已習慣國外工作和生活的我,

在阿爾及利亞荒蕪的撒哈拉沙漠施工的一天,

反而深切的懷念起那種

跟家人一起度過的平常日子了。

中午時分,天邊成群的雲山雲海,

乾脆把太陽摟入軟綿綿的懷裡,

雲端四周就多了一層薄紗似的淡金色的鑲邊。

我沉迷於撒哈拉柔情似水的流雲。

雲彩讓你喜悅,舒緩滋生釋然。

大老遠聽見隊員們在營地高聲呼喊:

「駱駝跑到咱們營地裡來了……」,

我跑出營房,四處一望,

天哪,竟然有兩隻駱駝

悠閒的在營地的車輛通道上散步。

隊員們有的忙著拍照,

有的跑到阿籍員工餐廳裡拿出當地的主食,

一種稱之為「胡布絲」的法式長條麵包棍

給駱駝餵食。

難道這兩隻駱駝也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了?

想到這裡,

我的思念之情便也融進了一絲甜蜜。

秋走冬至,在這四季更換的歲月裡,

物探人有兩個家,

一個是那遠方妻兒相守溫馨的家,

一個是那物探人時時相聚和諧的家,

而現在撒哈拉沙漠就是我的另一個家。

當撒哈拉沙漠漫天的晚霞與落日

慢慢沉落於地平線之下,

地球物理公司阿爾及利亞項目

SINOPEC311隊的隊員們陸續從工地返回,

中式烹調師召集大家一起包餃子。

這每一道工序還都有門道,

和面既不能太軟也不能太硬,

軟了包好的餃子等到下鍋時就塌下來變了形,

硬了餃皮不容易捏合下鍋易爛,

並且要揉出氣泡才算和好面了。

節奏感強烈的

「咚咚咚咚」剁餃子餡的聲音過後,

大伙兒開始顯露身手了,

兩根擀麵杖在案板上滾來滾去,

兩位陝西大哥能夠供應三十多人的餃子皮,

麻利的手腳和熟練的技術

儼然就是餃子館的老闆。

歡樂之聲不絕於耳,

「在國內,冬至吃餃子

是為了防止把耳朵凍掉」,

「可這是在國外,在撒哈拉啊,

吃餃子是為了防止沙塵暴把耳朵風乾掉……」,

「冬至說明天氣會越來越冷,可在這裡,

一年到頭都沒有冬天……」。

大夥包完最後一個餃子的時候,

都興奮地談論這個是誰包的,那個是誰包的,

其中有一對迷你餃和巨無霸餃緊挨著,

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傍晚時分,看著大家吃著

熱騰騰、皮薄餡大的羊肉餃子,

一種家庭的溫暖和安全感形成一股熱流

撞擊著我的內心,

所有的思念和疲勞

仿佛瞬間拋向了浩渺的沙漠深處。

我們回味咀嚼冬至的味道,

雖然僅能拾回一些美好感覺的碎片,

但向陽而生的姿態,也許就是

找回那一份真真切切美好感覺的補丁。

我多想做冬至傍晚天際的那一抹彩霞,

伴著撒哈拉充滿誘惑力的金黃色,

漸漸消失在夜色溫柔的目光裡。

恨不得有一雙長臂,

兩手一伸一攬,收集天上所有的雲朵,

堆成一張彈簧床,輕輕拍一拍,

便縱身依偎了進去。

然後,靜靜的等待一場雪來敲門。

冬至過後,

一個陽光燦爛的季節正撲面而來。

聽從自己內心的這種感覺,我笑了。

無意,也是有意。

——冬至送福利——

點擊文末「在看」並為本文點讚,在評論區寫下你和這個冬天的故事。12月22日早上10點,評論區被點讚前10名的用戶,將隨機獲得《2021奪冠時刻檯曆》或《2021工作手冊》一份。

———— / END / ————

原標題:《撒哈拉沙漠裡的冬至餃子,是什麼味道?》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冬至|餃子最香,湯圓最甜,都是我們記憶裡的味道
    冬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冬至開始「數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時光太過匆匆,轉眼又是一個冬至。老百姓的冬至,是美好的。
  • 【海外故事】撒哈拉沙漠的味道
    【海外故事】撒哈拉沙漠的味道 2020-12-09 1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來了,做餃子最好的麵粉是什麼?
    冬至來了,做餃子最好的麵粉是什麼?不知不覺,冬至又近在眼前了,「冬至大如年」這說法足以說明冬至節的重要。每年的冬至南北方都會吃餃子,餃子是我們的傳統美食。在吃餃子這件事情上,南北方還是存在很大差異的。北方人把餃子當作主食,不管是節假日還是娶媳婦嫁人都會吃餃子。可以說餃子就是團圓喜慶的象徵。南方人一般會把餃子當宵夜;北方人愛吃鮁魚、三鮮、蝦仁餡餃子;南方人愛吃鮮肉冬菇、薺菜、玉米餡;而韭菜豬肉,韭菜雞蛋,芹菜餡餃子則屬於南北通吃。但是餃子無論怎麼吃,決定味道口感好壞的決定性因素都是餃子皮。
  • 冬至吃餃子,不管什麼肉餡,牢記放「3個1」,肉嫩餡香味道贊
    明天就是冬至了,冬至在我們這裡也算是一個小節,生活需要儀式感,所以大家也格外重視,冬至吃什麼?北方人一定會說吃餃子,而南方人在冬至的時候會選擇吃湯圓。餃子是北方人鍾愛的食物,薄薄的一層麵皮,裡面滿滿的餡料,又當菜又當飯,所以民間就有「好吃不過餃子」的說法。餃子的做法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複雜的,但是每個人做出來的味道都不相同,特別是肉餡餃子,有的煮出來的肉餡口感柴不鮮嫩。肉餡的餃子,常見的就是牛肉餡、豬肉餡,羊肉餡,不管是哪種餃子,牢記放「3個1」,肉嫩餡香味道贊。
  • 三毛:行走在撒哈拉沙漠裡的深情
    僅僅是因為看到一張撒哈拉沙漠的圖片,感覺似乎自己曾經是屬於那片土地的,心中湧起一種淡淡的鄉愁。因為這個緣故,就義無反顧的勇敢的出發了。熱愛她的荷西為了追隨她,也就陪著她一起闖入了撒哈拉沙漠那個神秘的世界。撒哈拉沙漠,集結了三毛一生浪漫的情結。這個臺北女子,如同她腳下走過的千山萬水,充滿了謎一樣的故事。
  • 冬至到了,吃素餡餃子別忘了加「3樣料」,餃子口感勁道,味道好
    冬至吃餃子是一個古老的習俗:從前有一個醫療聖人張仲景,路過看到的很多人,因為我的耳朵在凍結和悽涼,和當地的人們不想吃藥,然後他想有一個想法,把感冒藥的表面,包內成像耳朵的形狀,為當地人們吃,所以慢慢的耳朵是更好的,從那以後,每年冬至這一天,人們會包餃子,防止凍耳朵,我記得當我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
  • 撒哈拉沙漠裡的蘭臺
    猶如神跡般的巖洞壁畫記錄了撒哈拉沙漠的滄海桑田撒哈拉沙漠是現在的世界之最,可在億萬年前,誰又能想像這裡曾經綠草如茵、動物成群?遺棄在沙漠裡的戰爭殘骸1979年8月,由於無法抵禦西撒遊擊隊的進攻,茅利塔尼亞放棄對西撒哈拉的領土要求,主動退出西撒戰爭,轉而支持西撒謀求獨立。
  • 冬至作文:冬至的餃子
    >冬至作文:冬至的餃子2014-12-22 15:02:0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一大早,手機上就收到了好友發來的冬至祝福簡訊,提醒著我冬至節氣的到來,辦公室的同事也熱心地談論著中午包什麼餡的餃子。我很淡定,因為我家裡的冰箱裡已儲藏好了媽媽親手包的餃子來過這個冬至。其實昨天下午母親就打來電話讓我回家去吃餃子,回到了家裡才知道,母親冬至這天要做血透,為了讓我和父親吃上餃子,她一大早就去超市買了肉,又去菜場買了韭菜,連和餡、擀皮帶包餃子,忙活了整整一天才包好了這一百多個餃子。
  • 《撒哈拉沙漠》讀後感
    (通訊員:有維)《撒哈拉的故事》這本書字裡行間反映著大沙漠獨有的地形地貌與風土人情,猶如走進一幅充滿異國風情的畫卷。濃情穿梭在三毛清新、細膩而風致的文字裡,一種情愫在縈繞,一種愛意在流淌,一種震撼心靈的人性美開始浸潤…   《撒哈拉的故事》講述的是她在偏遠沙漠所經歷的一系列有趣的生活故事。
  • 冬至的餃子
    吃餃子是我們家鄉過冬至的傳統習俗。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我衝進家門,把蔬菜和肉放在桌上,對著廚房喊道:「媽,菜和肉買回來了。」廚房裡立即傳來柔和的聲音:「哎,好,拿過來吧。」於是我來到廚房,母親佝僂的身影浮現在眼前。    母親提起一塊豬肉放在案板上,操起菜刀,把豬肉剁個爛碎。接著,蔬菜被放進鹽水裡,它們在裡面翻騰打滾。
  • 撒哈拉沙漠有多深?又是什麼原因致使它變成了沙漠呢?
    也許,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沙漠,它也是最大的非極地沙漠,面積約為900萬平方公裡,也就是說,其面積幾乎和美國的領土面積一樣。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該地區氣候條件非常惡劣,但是,如果你認為撒哈拉沙漠除了沙子之外沒有其他東西的話,那你就錯了。
  • 冬至和家人吃餃子的朋友圈說說 冬至和家人吃餃子幸福文案句子
    冬至和家人朋友坐在一起包餃子吃餃子平平淡淡,迎接福氣到溫暖整個冬天 。人間小團圓,冬至大如年和家人在一起更有了年味。冬至和家人吃餃子的朋友圈說說 冬至和家人吃餃子幸福文案句子。我這邊是這樣的哎,吃完了可以和自己爹來一頓掃帚追逐戰  冬至最為普遍的風俗便是吃餃子。冬至和家人圍坐桌前吃一頓餃子也是最為美好的事兒了。  冬至的味道 這個冬至和家人一起吃餃子了嗎  冬至這天,在北方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南方的赤豆粥、混沌、湯圓也別有一番滋味。冬至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吃餃子,該是多溫暖的一件事。
  • 沙漠裡布滿了晶瑩剔透的湖泊,降水量是撒哈拉沙漠的300倍
    世界上存在很多有特色的沙漠,之前小咖帶大家看過卡達的沙漠,一座座城市在沙漠荒地上拔地而起,還有納米比亞沙漠,擁有最黑暗的夜空,是觀星勝地。而在巴西,有一片沙漠,上面竟然布滿了無數個晶瑩剔透的湖泊,降水量是撒哈拉沙漠的300倍,獨一無二。今兒個,小咖帶你去看看。
  •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的故事 冬至吃餃子的寓意、諺語及順口溜
    「立冬」到,「立冬」峭,立冬來了吃餃子。轉眼間又到了「立冬」節氣的開始,每到這個時節,就意味著,冬天就要到了。為什麼冬至大家都要吃餃子呢?冬至吃餃子的由來是什麼?小編為您整理有關冬至的諺語俗語順口溜。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的故事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 《撒哈拉沙漠的故事》,三毛的沙漠情
    她是無數青年學生眼中的奇女子,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最鍾情與撒哈拉沙漠,本書是三毛最受歡迎的作品,徵服了無數讀者。他寫書完全是為了父母開心,跟父親關係不是很好。有一天她逃課在一個書館裡看書,看到了一張撒哈拉沙漠的照片,她覺得好像看到了前世今生,有一種特別熟悉,找到歸宿的感覺。於是決定搬去住,去那邊生活。
  • 冬至吃什麼傳統食物2018冬至吃什麼好?冬至吃餃子的寓意
    冬至的飲食習俗很多,由於文化差異,各地也不盡相同,有地方吃餃子,有地方吃湯圓......下面就跟小編一起看看各地冬至節吃什麼吧。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中國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吃餃子成為多數北方中國人冬至的風俗。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省滕州市流行冬至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 冬至|吃什麼餡的餃子最好?
    餃子,作為「冬至聖品」,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團圓餃子盤中滿,小聚淺酌又一年 圍爐夜話溫身心,至味入口暖心田 但你知道什麼餡的餃子最適合冬至嗎
  • 撒哈拉沙漠越來越大 這是什麼意思
    研究作者報告說,如果氣候變化繼續不受限制,撒哈拉的緩慢增長可能會繼續此前,科學家通過研究可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的衛星數據探索了撒哈拉沙漠的擴張。面積約為360萬平方英裡(940萬平方公裡),撒哈拉沙漠是世界第三大沙漠。美國地質勘探局報導,只有寒冷的沙漠更大:冰凍的南極冰凍沙漠覆蓋了約550萬平方英裡(1420萬平方公裡),北極沙漠覆蓋了540萬平方英裡(1398萬平方公裡)。
  • 撒哈拉沙漠的調色板 摩洛哥
    《撒哈拉歲月》把當地描寫成非常浪漫的地方,在腦海中亦聯想到騎駱駝穿越沙漠、下榻遊牧民族的帳篷、細數夜空星星、圍著營火唱歌……這些恍若電影情節的橋段,在此都變成實實在在的體驗。白晝騎駱駝穿越撒哈拉沙漠,晚間下榻遊牧民族的帳篷
  • 景致記錄:雲遊撒哈拉沙漠——前世回憶似的鄉愁
    在三毛的作品裡,撒哈拉沙漠生活的人,也是有血有肉、有生活樂趣的。那裡,一樣也是孩子的天堂,他們晚上可以去捉外星人。沒見過撒哈拉沙漠美麗的人,無法想像,那裡有什麼可以看的?沒經歷過撒哈拉沙漠艱苦生活的人,也不能想像,居然有人嚮往沙漠,且頗願意生活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