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 流浪
每當聽到這首《橄欖樹》,就想起那個隻身去闖撒哈拉沙漠的女子。
僅僅是因為看到一張撒哈拉沙漠的圖片,感覺似乎自己曾經是屬於那片土地的,心中湧起一種淡淡的鄉愁。
因為這個緣故,就義無反顧的勇敢的出發了。
熱愛她的荷西為了追隨她,也就陪著她一起闖入了撒哈拉沙漠那個神秘的世界。
撒哈拉沙漠,集結了三毛一生浪漫的情結。這個臺北女子,如同她腳下走過的千山萬水,充滿了謎一樣的故事。
黃沙漫天,在廣袤無垠的沙漠裡穿行,她和荷西白手起家,歡喜的過上了小日子。
年少時讀三毛的作品,感受她的悲歡離合,欣賞她闖撒哈拉沙漠的勇氣,用她細膩的筆觸,描繪她真實的生活痕跡。
她所嚮往的唯美浪漫的愛情,還有浪跡天涯的心性,觸及過許多人心底的那根弦。因為一曲《橄欖樹》,「流浪文學」成了當時的風潮。
於是,猜測著,三毛到底是一個怎樣真性情的女子?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於是形成了太平洋。」她曾經這樣說過。
在她的生活裡,只要與她的愛人在一起,一日如同別人的兩日。
就這樣一個勇敢的、瀟灑的、浪漫的、真性情的,特立獨行的,永遠的三毛。
01 三毛的深情,起於成長之路上的糾結
三毛,原名陳懋平,因為上學的時候不會寫「懋」字,便自作主張改名為「陳平」。
據說,她很喜歡張樂平筆下那個漫畫形象——流浪兒三毛,於是,給自己取的筆名就叫「三毛」。或許,當初給自己取這個筆名的時候,她的內心就很是嚮往遠方吧!
三毛自幼愛好讀書。三毛小時候,就跟別的孩子不一樣。她不愛玩女孩子的遊戲。她也比其他女孩子膽大。
三毛自小的這種獨立和與眾不同,為她以後的四處遊歷埋下了伏筆。
三毛自小愛好文學,對數學卻是不感興趣。曾經因數學成績不好受過老師的嚴責,這一直是她內心深處的陰影。
三毛敏感,自閉,常常沉浸在自我的世界裡。她常常一個人藏起來,偷偷讀書。在書的世界裡,她感覺那才是真實的自己。
在她成年後,經歷了幾次感情的變故,三毛的內心是複雜的。
喜愛文字,愛讀書,使她感情細膩;因為感情受挫,遭遇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她這種細膩的情感充滿了糾結和不安。在她內心,她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
一方面,她非常熱愛生活,細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讓她覺得容易滿足;另一方面,感懷於生活中的際遇,一種莫名的憂鬱充斥於內心,讓她覺得很是壓抑。就是這種糾結的情緒,此後伴隨著她走遍千山萬水。
三毛的這種深情,輾轉於她所走過的地方,就像撒哈拉沙漠的風沙,一粒沙就是一個世界。
「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
或許,就是帶著一顆流浪的心,三毛找到了願意和她一起流浪的愛人。
02 三毛的深情,和愛人一起行走在撒哈拉
三毛是一個非常重情的女子。正因如此,她常常無法忘記她的過往,難以走出一段感情。
男友因為突然發病身亡,三毛便背起行囊離開了臺北,她覺得,那是她的傷心之地。曾有少年時的陰影,成年時的徘徊,還有無法釋懷的過去。
直到再次遇見荷西。
初遇荷西,感覺荷西只是一個孩子。在三毛的眼裡。荷西有些孩子氣的對她說:三毛,等我六年,六年後我要娶你。三毛並沒有當真。
而後,遭遇幾次情變,三毛在文字裡遊弋,幾番輾轉數年。
得知三毛要去撒哈拉沙漠,荷西竟然悄悄的找了一份西屬撒哈拉沙漠的差事,為的是等三毛過去。
這一回,荷西說要跟三毛結婚,三毛想想就答應了。在異國他鄉,他們辦理了冗長繁瑣的結婚手續,卻舉行了一個簡單的結婚儀式。甚或不叫結婚儀式。
這樣一個自在隨性的女子,隨便找了一件深藍色細麻布的長衣,一雙涼鞋,一頂闊邊的草編帽子,沒有花,竟然去廚房拿了一把香菜別在帽子上。
就和那個穿著深藍襯衣、留著大鬍子的外國男人結婚了。
可謂有點驚世駭俗。
但這就是三毛。她骨子裡這種隨性和自由,是與生俱來的。瀟瀟灑灑,完全不受拘束。
就如當初決定去撒哈拉沙漠,僅僅是有想法,隨後就付諸了行動。
與荷西的婚姻生活,是三毛人生裡最幸福的日子。即使白手起家,即使要為生活勞累奔波,可是他們全然不顧。
一起面對平淡的生活,一起去冒險。
三毛的深情,是和愛人一起行走在撒哈拉沙漠裡。她悲天憫人的情懷,被當地的民俗風情渲染得徹底。
因為深情,三毛滿足於這寧靜幸福的生活,但又擔憂這樣的生活會轉瞬即逝。
03 三毛的深情,消逝在滾滾紅塵裡
荷西每次潛水,三毛必然跟隨,守在岸邊等他上來。可就是最後一次,三毛因為陪同父母去旅遊,沒能等候荷西,分別時說得那聲「再見」,竟然成了再也不見。
荷西的死,對三毛是致命一擊。剛剛感受到的人間溫暖,突如其來的從身邊抽離。
三毛猝不及防。她以為,與荷西的婚姻,就是一生一世。
荷西曾問三毛:「你是不是要嫁個有錢人?」
三毛回答:「若是不愛,百萬富翁也不嫁;若是愛,千萬富翁也嫁。」
荷西說:「你還是想嫁個有錢人。那我呢?」
「只要能吃飽飯就好了。」末了,還要加上一句「我吃得很少的……」。
似乎,在他們的感情世界,彼此就是全世界。抵得過一切。
所以,在撒哈拉沙漠行走時,這個女子的隱忍和對生活的堅定果敢,鑄就了她的所有深情。
愛人的突然離去,使三毛長時間的走不出來。反倒滋生了許多憂鬱的情緒。最終,她選擇了燃燒自己,選擇了和天堂裡的荷西相逢。
讓人震驚。
她所寫過的那些文字,曾經觸及內心世界的唯美,連同她所理解的撒哈拉沙漠裡的際遇,一起湮沒於滾滾紅塵。
三毛的深情,是性格使然。這位滾滾紅塵裡的才女,掀起了一個時代的「三毛熱」。
她那種勇敢的愛和恨,那種凝結於心間,至真至美的深情,在平淡無奇而又看似瘋狂的生活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就這樣一個勇敢的、瀟灑的、浪漫的、真性情的,特立獨行的,永遠的三毛。
END /今日話題:在你的眼裡,三毛是個什麼樣的女子?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