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 2020年7月17日,北京市房山區雲居寺首次展出珍貴文物修復成果展。
此次展覽是雲居寺首次向社會大眾展示文物修復階段性成果。展覽內容分為「珍貴典籍 結緣雲居」「護經傳寶 守正創新」「妙手匠心 古籍重生」三個部分,透過實物、圖文、視頻等多種形式以時間軸為序列加以藝術再現。現場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9卷修復完成的明代紙經和10塊修復完成的清代龍藏木經板,讓觀眾直觀感受到文物的修復過程、方法和技術,揭開文物修復工作的神秘面紗。
除實物展示以外,工作人員在活動現場演示了龍藏木經板印刷術,現場觀眾可以觀看到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印刷技藝。在展覽體驗區,遊客可通過視頻介紹詳細了解文物的修復過程。為增加知識性和趣味性,展覽還推出了小程序,讓無法到達現場參觀的遊客可隨時隨地「雲」遊雲居寺,「線上」參與展覽開幕式。在小程序互動平臺設有籤名板,參與者通過在線籤名,便可在「線上開幕式」中留下姓名和祝福。值得一提的是,參與者還可通過簡單的「點、劃」操作體驗文物修復過程,不僅可以得到一張自己動手完成的「文物修復」作品,還能夠與雲居寺及珍貴文物合影留念,分享至微信朋友圈。
雲居寺始建於隋末唐初,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寺院珍藏著22000餘卷明代紙經、7000餘塊清代龍藏木經板,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科學價值和歷史價值,與房山石經並稱為「雲居寺三絕」。
由於歷史、保存條件等諸多原因,其保存狀況逐漸出現了病害隱患,年代久遠、蟲蛀、黴變、缺損等問題日益凸顯,所蘊含的歷史價值已難以完整體現,文物保護修復工作刻不容緩。2016年房山雲居寺文物管理處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籤訂《雲居寺明代紙經、清代龍藏木經板保護協作意向書》,正式啟動科學化、規範化的保護工作。目前雲居寺已完成208捲紙經和203塊木經板的修復工作。
房山雲居寺文物管理處主任王得軍表示,此次修復成果展既是對雲居寺明代紙經與清代龍藏木板經保護修復工作的階段性總結,也是向社會公眾普及文物保護修復知識、揭開文物保護修復工作神秘面紗的一次科普。藉此展覽機會,希望能讓更多的觀眾了解這兩宗文物的寶貴价值,提高文物保護意識,更加重視和關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